資源簡介 蘇少版初中美術七年級下冊——《奇妙的墻》《奇妙的墻》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本課屬于七年級下冊設計 應用領域。墻是建筑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建筑物的墻,大多是用一塊塊磚砌出來的。將一定數(shù)量的同一或近似的單元基本形,通過疊加、累積等重復組合方式塑造成新的立體形態(tài),就叫做累積構造。如果累積構造的是一堵墻的式樣,我們就稱它為墻式累積構造,它是立體構成中的基本構造之一。本課主要學習立體構成中累積構造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立體構成中累積構造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感受立體構成中累計構造的秩序美、韻律美。通過單元基本形和累積方式的變化來訓練學生的構成思維能力,培養(yǎng)對立體構成中累積構造的欣賞評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想象力)。本課設計:1課時。二、學情分析:七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對未知事物的充滿好奇,集體意識、合作意識明顯提高,只要教師引導合適,就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但是七年級的學生規(guī)矩意識不強,理解力偏弱,好動的性格容易讓注意力游離于課堂之外,這就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中教學設計要能夠循序漸進,善于誘導,緊緊抓住學生的思緒并牽引著它,完成本課教學。三、教學方法:觀察─—觀察兩張生活中的建筑墻體圖片,對比發(fā)現(xiàn)生活中立體構成中累積構造的秩序美和韻律美的呈現(xiàn),掌握累積構造的基礎知識。探究——(借助助學案)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立體構成中累積構造的基本法則,體會重復性秩序排列所產生的韻律美的同時,學會累積構造的基本技能。示范——很多有趣的造型都是用簡單的基本形累積而成的,教師示范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基本形設計的多種手法并動手設計基本形,運用不同的累積方式進行累積構造。創(chuàng)作——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思維,分組合作表現(xiàn)創(chuàng)造不同的累積藝術作品。展示——學生展示作品并評價,教師總結并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建筑和環(huán)境景觀的累積構造形式、發(fā)現(xiàn)其藝術美,感受生活美。四、教學內容(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立體構成中累積構造的基礎知識。靈活運用累積構造相關知識設計制作出基本形,并根據(jù)不同的累積方式合作創(chuàng)造出一面有趣的“墻”。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自主探究感受生活中累積構造的秩序美和韻律美,掌握累積構造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師示范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基本形設計的多種手法,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運用不同的累積方式進行累積構造;學生分組合作完成累積構造的藝術創(chuàng)作并展示交流;教師總結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累積構造形式,培養(yǎng)審美情趣。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從累積構造的創(chuàng)作活動中體驗藝術創(chuàng)作樂趣,提高學生設計能力和藝術審美情趣,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培養(yǎng)合作意識,發(fā)展學生綜合實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利用累積構造的基本知識和規(guī)律,設計制作出具有形式美感的累積構造作品——“墻”。教學難點:如何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設計靈感和設計思路是本課的難點。(三)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助學案、白色紙杯、彩色卡紙、顏料、美工刀(剪刀)、雙面膠。教學過程(情境導入: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墻式累積構造)師:同學們,假設我們各位都是評審團成員,現(xiàn)在要為我們充滿現(xiàn)代感的市中心建造一棟標志性建筑,設計師給出了三張建筑外墻面效果圖。你會選哪一個作為城市建筑,請大家說說你選擇的理由。(設計意圖:給出三張圖片,一張是單純的灰磚砌成的墻,一塊是充滿藝術性的富有設計感的墻面,另一塊就是一般的城市住宅建筑。讓學生初步感受不同墻式累積構造給我們的帶來的不同視覺感受,從而對“墻”的累積有個初印象)生:選擇中間富有設計感的建筑,別致的墻面造型和藝術性的建筑樣式很科幻,而左側灰磚磚砌的墻面顯得單調沉悶,沒有現(xiàn)代氣息;右側普通的住宅建筑式樣和色彩比較單一,和大多數(shù)城市建筑沒有區(qū)別,相對比較單調。引入課題《奇妙的墻》師:同學們說的很有道理,墻是建筑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我們的巧妙構思和精心設計便給我們帶來不同的視覺效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奇妙的墻》,一起設計制作一面有藝術特色的墻吧。探究活動:學習墻的兩個基本要素師:(展示傳統(tǒng)墻面的形式)同學們有沒有聽說過“砌墻”這個詞?墻是如何砌的?生:就是把磚頭疊加、累積起來師:現(xiàn)在我們用一次性紙杯,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快速的砌一面墻。(可以請學生到前面黑板來擺)要求:1、墻的形式盡量區(qū)別于其他組;2、說一說你是怎么操作的。(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實踐中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累積構造的基本知識和規(guī)律,感受累積形式的豐富性和樂趣。)生:把紙杯一字排開,然后疊加;把紙杯正反相扣,累積起來······師:說的很好,也就是說我們都是以一個紙杯為單位,累積成的,就像建筑物的墻,大多是用一塊塊磚砌出來的(強調要素一:把紙杯和磚稱為基本形),我們的基本形相同,為什么我們的每個作品有不一樣呢?(結合紙杯累積的flash動畫引出要素二:累積方式)。(給出累積構造定義:像這種將一定數(shù)量的同一或近似的基本形,通過疊加、聚集等重新組合的方式塑造成新的立體形態(tài),叫做累積構造。如果累積構造的是一堵墻的式樣,我們就稱它為墻式累積構造,它是立體構成中的基本構造之一。)而基本形和累積方式就是構成墻式累積構造的兩個基本要素。師:生活中像這樣的累積構造的形式有很多,只是我們并不在意。下面老師就來考考大家,我們通過一個游戲,看看同學們能否快速區(qū)分出下面累積構造的基本形和累積方式,并且說說這種累積方式給你帶來怎樣的視覺感受?(設計意圖:通過游戲形式加深學生對基本形和累積方式的理解,也讓學生感受不同的基本形式和累積方式構成的累積構造形態(tài)帶來的形式美感也是不同的,有助于后面累積構造作品的創(chuàng)作,尤其是對累積方式和形式美感有一個深入的認識。)4、游戲:觀察下列“墻”的基本形和累積方式,并做好記錄。墻 基本形 累積方式 形式美感氣球墻 花型(組合) 橫豎重復累積 活潑、鮮艷、時尚瓦 片 瓦片 魚鱗(疊加) 整齊有序(秩序美)燈 籠 圓燈籠 串式并列(聚集) 變化統(tǒng)一(韻律美)玻璃建筑 六邊形 蜂窩式(累積) 創(chuàng)意、飽滿水立方 不規(guī)則多邊形 不規(guī)則疊加 和諧統(tǒng)一師:引導同學和之前自己的紙杯作品對比,得出基本形及累積方式的變化會使作品更生動,更具美感。由此可見,一件優(yōu)秀的墻式累積構造一定是新奇美觀的基本形和別出心裁的累積方式的完美結合。師:同學們看完這些精彩的累積構造作品想不想動手制作呢?生:想······5、教師示范引導基本形的制作,引發(fā)學生對“紙杯”這一基本形設計的頭腦風暴。師:請同學們再在忍耐一下,先看一下老師的作品《夢想之花》(希望每個同學設計靈感都像我的夢想之花一樣五彩繽紛,層出不窮),或許對大家后面的創(chuàng)作會有幫助。老師的這個作品的基本形是什么?是如何累積的?(設計意圖:教師展示自己的作品,PPT同步展示關鍵步驟,讓學生說說基本形和累積方式并從關鍵步驟講解中尋找基本形制作方法。)生:基本形是塑料瓶做的花的形狀,然后不規(guī)則的聚集粘貼,讓花錯落有層次。師:基本形制作步驟:<1>測量后在塑料瓶身用雙面膠做好標記;<2>用美工刀去掉瓶底;<3>用剪刀把標記以下瓶身剪成若干等距離的細條;<4>用尖頭鉗將每一個細條向外卷曲,形成花瓣形狀;<5>用噴漆上色;<6>用膠槍粘連瓶子,粘連時候保持瓶身高低錯落,讓花更有層次感。這是老師以花卉作為基本形的設計思想,你會選擇什么主題來裝飾基本形呢?植物、動物、文字、幾何形狀?你會選擇何種方式來裝飾呢?6、頭腦風暴:基本形設計同學們,請結合剛才教師示范和美術課本34-37頁,思考以一次性紙杯為基本素材,你有哪些基本形的設計思路,小組間相互交流。(設計意圖:通過結合課本案例和教師示范,啟發(fā)學生對于基本形設計的思考,盡可能全面的把握基本形的設計思路和制作方法。)生:形狀、色彩、裝飾等;具體的方法有:繪畫、剪紙(盒)、刻紙(盒)、折紙、粘貼、涂色等。師:(總結)形狀要統(tǒng)一;裝飾的形式有添加組合、繪畫、剪貼、雕刻等;注意色彩的搭配要和諧、美觀。7、小組合作,完成累積構造作品。學生按小組創(chuàng)作以紙杯為單元形的墻式累積構造作品,教師巡回指導。師:下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制作你心中的奇妙的“墻”。設計制作注意:小組利用剛才所學設討論確定基本形樣式,樣式要新穎;在組長統(tǒng)一安排下,合理分工,全員參與;累積形式要和諧美觀,體現(xiàn)秩序美、韻律美。作品放到KT版上。8、作品展示與評價各組組長介紹自己組墻式累積構造的創(chuàng)作思路,介紹基本形和累積方式并對本組作品進行自評。教師對各組進行點評,肯定每組的作品都是學生精心構思創(chuàng)作的,表揚孩子們的創(chuàng)作熱情。并借此再次引入生活的墻式累積構造。9、欣賞生活中的奇妙的“墻”。生活中累積構造隨處可見,尤其是在建筑或環(huán)境設計中,建筑師還可以用墻變化成一個隔斷或是一面屏風,起到營造景觀或是豐富空間的作用。 孩子們,生活中有很多看起來平凡普通的事物,只要你用心觀察,敢于想象,生活之美隨處可見。10、板書設計:1、基本形《奇妙的墻》2、累積方式江蘇省淮陰中學新城校區(qū)周 磊附:《奇妙的墻》助學案《奇妙的墻》助學案根據(jù)上課所學知識完成以下內容填空。構成墻式累積構造的兩個基本要素:________和___________。2、根據(jù)游戲內容:完成以下填空。墻 基本形 累積方式 形式美感氣球墻瓦片墻燈籠墻玻璃墻水立方3、請結合教師示范和美術課本34-37頁,思考以一次性紙杯為基本素材,你有哪些基本形的設計思路,小組間相互交流并做好記錄。答:4、簡要表述你們組設計制作墻式累積構造的過程(可以圖示),并談談你的學習感受。答:(第1頁共5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