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五講 光的反射知識精講要點一、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光射向物體表面時,有一部分光會被物體表面反射回來,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2、基本概念:反射定律一點 入射點 光線射到鏡面上的點,用“O”表示。三線 法線 通過入射點,垂直于鏡面的直線,用虛線表示如圖ON入射光線 射到反射面上的光線,如圖AO。反射光線 被反射面反射后的光線,如圖中的OB。兩角 入射角 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如圖所示“i”反射角 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如圖所示“r”。①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三線共面②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法線居中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兩角相等3、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讓光逆著原來反射光線的方向射到平面鏡,那么,它被反射后逆著原來的入射光的方向射出。如下圖所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鏡面反射:光線照到平滑的表面上(如:平靜的水面、拋光的金屬面、平面鏡),發生鏡面反射。這時入射光平行,反射光也平行,其他方向沒有反射光。漫反射:光線照到凸凹不平的表面上,發生漫反射。凸凹不平的表面會把光線向四面八方反射。如:黑板上的字。我們能從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光在物體的表面發生漫反射。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要點二、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提出問題:平面鏡成像有哪些特點?猜想或假設:像可能與物體的大小相等,關于鏡面對稱等。實驗器材:白紙、玻璃板、蠟燭、刻度尺實驗步驟:(1)將紙對折,在對折處畫一條直線段,把平板玻璃(作為平面鏡)豎立在對折線上;(2)在白紙的一方任意位置放點燃的蠟燭,用筆記下蠟燭的位置,觀察玻璃后面的像;(3)用手在玻璃后面摸一摸是否有蠟燭存在,再拿一張白紙在像的位置附近移動,觀察白紙上是否有蠟燭的像;(4)拿另一支蠟燭(未點燃)放在玻璃后像的位置處,移動這支蠟燭,再左右移動頭部,從不同位置看上去蠟燭和像完全重合;(5)改變蠟燭的位置,重復再做一遍。結論:(1)像、物大小相等;(2)像、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3)像、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4)物體在平面鏡里所成的像是虛像。虛像平面鏡成的像是物體發出(或反射)的光線射到平面鏡上發生反射,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形成的。并不是實際光線會聚形成的,所以平面鏡成的像只能用眼睛看到,無法用光屏承接,是虛像。要點詮釋:1、實像:物體發出的光或反射的光經過光學儀器后,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像。實像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觀察。如小孔成的像。2、虛像:從物體發出(或反射)的光經過光學儀器后,進入人眼的光線反向延長找到交點確定為物體的像。虛像不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所以不能用光屏承接只能用眼睛看到,如平面鏡成的像。平面鏡作用1、平面鏡: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鏡子。如:平靜的水面、拋光的金屬面。2、平面鏡的符號:3、平面鏡的作用:(1)改變光的傳播方向如:潛望鏡4、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如下圖所示,平面鏡前的物體射到平面鏡的光線,被平面鏡反射,反射光線進入人的眼睛,視覺會逆著反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方向看,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的交點就是物體在平面鏡中的像點。5、平面鏡成像作圖如圖MN表示平面鏡,AB表示鏡前的物體,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圖步驟:第一步:分別過A、B點做垂直于平面鏡的垂線(用虛線表示);第二步:在垂線和平面鏡的相交處標出直角;第三步:在平面鏡的另一側找到A′點,使A′點到平面鏡的距離和A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同理找B’。第四步:連接A′、B′畫虛像(用虛線)。如下圖所示:要點三、凹面鏡與凸面鏡作用凸面鏡:對光線起發散作用。原理:光的反射。應用:機動車后視鏡、街頭拐彎處的反光鏡。2、凹面鏡:對光線起會聚作用,平行光射向凹面鏡會會聚于焦點;焦點發出的光平行射出。原理:光的反射。應用:太陽灶、手電筒反射面、天文望遠鏡。精準練習1.光線垂直射到鏡面上,入射角等于 0° ,反射角等于 0° ;若入射光線與鏡面夾角為60°,入射角等于 30° ,反射角等于 30°,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夾角等于 60° 。某人遠離豎直懸掛的穿衣鏡,他在鏡中的像將 不變2.一只燕子在平靜的湖面上飛過,湖面上出現燕子的“倒影”,“倒影”是由光的 反射 形成的,燕子在湖面的“倒影”是 虛 (選填“實”或“虛”)像,當燕子距水面6 m 時,它的“倒影”距水面 12 m。3.黑暗的房間里有兩盞電燈,只有一盞燈點亮,但人能看到未點亮的燈泡。以下對于“看 到未點亮燈泡”所畫的光路圖,正確的是( D )4.如圖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實驗裝置,為了研究反射角與入射角之間的關系,實驗時應進行的操作是( D )A.沿ON前后轉動板E B.沿ON前后轉動板FC.改變光線OB與ON的夾角 D.改變光線AO與ON的夾角5.如圖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實驗裝置,為了研究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光線是否共面,實驗時應進行的操作是( B )A.沿ON前后轉動板EB.沿ON前后轉動板FC.改變光線OB與ON的夾角D.改變光線AO與ON的夾角6.一只小鴨浮在平靜的湖面上。圖中能正確表示小鴨和它在水中所成的倒影的是 ( C )7.光線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鏡上與鏡面成60°角,當入射角增加5°后,則( C )A.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10° B.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65°C.反射角為35° D.反射角為65°8.如圖所示,太陽光與水平地面成60°角,用一平面鏡把斜射的太陽光變為豎直的光照射豎直的礦井底,平面鏡鏡面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 15° 。9.一束光線射到平面鏡上,當入射角增大15°時,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恰成直角,原來的入射角應是( A )A.30° B.45° C.15° D.60°10.如圖所示的L形走廊彎道處放有一面與墻面成45°角的平面鏡,當小陽按箭頭方向行進時,走廊另一頭的人通過平面鏡看到的小陽移動方向為 ( C )11.如圖甲是某同學在公園里拍攝的小橋流水情景,圖乙是其簡化圖。若人站在岸邊,P為人眼的位置,a是橋的頂點,b是a經水面所成的像。請畫出:(1)人眼看到a點的光路;(2)人眼看到像b的光路。【解答】解:(1)有光線進入人的眼睛,眼睛就可以看到物體,連接aP就是人眼看到a點的光路;(2)過鏡面作出點a的對稱點,即為a在平面鏡中的像b;連接bP與鏡面交于O點,O即為入射點,連接aO就得到入射光線,OP即為反射光線,如下圖所示:12(1).如圖所示,一只小鳥A停在水池上方,請在圖中標出它在水中的像的位置A',并畫出人眼B通過水面看到小鳥的光路。【解答】解:找出小鳥關于水面的對稱點A′,便為小鳥的像位置。連接BA′,與水面交于點O,連接AO即為入射光線,OB為反射光線,如圖所示:(2).畫出人眼通過平面鏡看到球的光路圖。【解答】解:作出球點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即為像點S′,連接人眼和像點S′,交平面鏡于點O,過O點畫出反射光線,連接球點和O點畫出入射光線,如圖所示:13.如圖所示,a、b為鏡前一點光源S發出的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兩條反射光線,在圖中畫出點光源S的位置。【解答】解:第一種作法:先將兩條反射光線反向延長交于一點S′,在通過平面鏡作出S′的對稱點S,即為發光點的位置,并聯接S與兩個反射點畫出入射光線,如圖所示:14.安全出行,珍愛生命,遠離大卡車!大卡車受車體限制,會出現視角盲區。如圖所示,這是一輛大卡車的俯視圖,D點為司機眼睛的位置,司機通過左側的平面后視鏡AB能看到車尾后部C點。請作出司機眼睛D看到車尾C點的光路圖。(保留作圖痕跡)【解答】解:先延長平面后視鏡AB,作C點關于AB的對稱點C′,然后連接DC′(即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光線的方向,再連接C點和反射點(即入射光線),并標出入射光線的方向,如圖所示:15.小宇的媽媽喜歡在家中養花,為了使客廳花盆中的花茁壯成長,小宇想讓室外太陽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處,如圖所示,請你在圖中把光路補充完整并過A點畫出放置的平面鏡。[解析]連接AB,此光線為反射光線,作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夾角的角平分線,即為法線.作一條線段與法線垂直,該線段位置即為鏡子的位置,在背面打上斜線表示平面鏡.16.如圖,若要讓反射光線射中目標,在激光筆不動的情況下,可將平面鏡( B )A.豎直向上移動B.豎直向下移動C.水平向右移動D.水平向左移動17.如圖一束光線從與鏡面成30°角的方向射到平面鏡上,當平面鏡轉動至虛線 位置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 B )A.40° B.100° C.140° D.80°18.有一光電控制液面高度的儀器,是通過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線打到光電屏(能將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進行處理)上來顯示液面高度,然后通過裝置調節液面的高度。如圖所示光路圖,當光電屏上的光點S1移到S2時,表示液面___上升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變”)。19.小高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實驗中應選用表面 (選填“粗糙”或“光滑”)的白色硬紙板。(2)硬紙板在E、F共面(不繞折)情況下,小高先讓一束光貼著紙板射到O點,可是在紙板F面上沒有反射光線的徑跡,原因可能是 .(3)改正錯誤后,讓入射光貼著紙板EF沿AO射向平面鏡上的O點,觀察反射光的方向。多次改變入射光的方向,觀察并描繪光的徑跡,量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記錄如表。次數 1 2 3 4 5 6入射角i 15° 30° 45° 60° 70° 80°反射角r 15° 30° 45° 60° 70° 80°比較r和i,可以得出結論: 。 (4)為探究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下一步操作: 。 (5)將一束光貼著紙板EF沿BO射到O點,光沿著OA方向射出,說明光路是 的。 答案 (1)粗糙;(2)硬紙板與平面鏡不垂直;(3)在反射現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把硬紙板F向后折,觀察在F上能否看到反射光線;(5)可逆20.如圖所示,在暗室中用手電筒照射掛在白色溫墻上的小鏡子,這時看到被照射部分( D )A.墻和鏡子都是黑色的 B.墻和鏡子都是白色的C.墻是黑色的,鏡子是白色的 D.墻是白色的,鏡子是黑色的21.光學實驗課上,小葉用激光燈對著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無意中發現對面粗糙的墻壁上會出現一個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對此現象解釋較合理的是( B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B.墻壁對光發生漫反射C.地面對光發生漫反射 D.墻壁對光發生鏡面反射22.如圖是晚上汽車在干燥的瀝青路面和潮濕的瀝青路面上行駛時大燈部分光路簡圖,在晚上開車時( C )A.潮濕的路面更容易發生光的漫反射B.干燥的路面發生光的折射C.對面無車時,駕駛員看潮濕的路面更暗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3.晚上,在桌面上鋪一張白紙,把一塊小平面鏡平放在白紙上,讓手電筒的光正對著平面鏡和白紙照射(如圖所示),從側面看去( D )A.鏡子比較亮,因為它發生了鏡面反射B.鏡子比較亮,因為它發生了漫反射C.白紙比較亮,因為它發生了鏡面反射D.白紙比較亮,因為它發生了漫反射24.如圖是從平面鏡內看到的機械手表指針的位置。此時實際時間是( B )A.1點20分 B.4點35分C.7點50分 D.10點05分24.把一個高0.8m的平面鏡豎直放置,一個身高1.6m的人以2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鏡的方向走近,那么他在鏡中的像( A )A.高度為1.6m,以2m/s的速度面鏡B.高度變大,以2m/s的速度遠離平面鏡C.高度為0.8m,以2m/s的速度面鏡D.高度變大,以4m/s的速度遠離平面鏡25.如圖所示,相臨兩室,一明一暗,在兩室之間的墻壁上有一平面鏡M,且∠AOC=∠BOC,甲、乙兩人分別站在A、B兩點,面向平面鏡張望,則( D )A.甲可看到乙,乙看不到甲B.甲、乙相互都可以看到C.甲看不到乙,乙看不到甲D.甲看不到乙,乙可看到甲26.如圖是小明和他妹妹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1)小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還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沒有點燃的蠟燭B,對蠟燭A和B的要求是必須二者等大,這是為了便于 比較物與像的大小 ,準備運用物理學中 等效替代 的科學方法來探究本實驗;實驗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日常用的平面鏡這是為了便于透過玻璃板觀察 像的位置 。(2)小明應在 A (填“A”或“B”)側來觀察A的像,并用刻度尺分別測出像到鏡面的距離和物到鏡面的距離,若測得的數據已填入下表,但遺漏兩個數據,現請你補填進空格。15,18(3)結論:平面鏡成像特點是 像與物大小相等,物距等于像距,成的是虛像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五講 光的反射知識精講要點一、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光射向物體表面時,有一部分光會被物體表面反射回來,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2、基本概念:反射定律一點 入射點 光線射到鏡面上的點,用“O”表示。三線 法線 通過入射點,垂直于鏡面的直線,用虛線表示如圖ON入射光線 射到反射面上的光線,如圖AO。反射光線 被反射面反射后的光線,如圖中的OB。兩角 入射角 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如圖所示“i”反射角 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如圖所示“r”。①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三線共面②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法線居中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兩角相等3、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讓光逆著原來反射光線的方向射到平面鏡,那么,它被反射后逆著原來的入射光的方向射出。如下圖所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鏡面反射:光線照到平滑的表面上(如:平靜的水面、拋光的金屬面、平面鏡),發生鏡面反射。這時入射光平行,反射光也平行,其他方向沒有反射光。漫反射:光線照到凸凹不平的表面上,發生漫反射。凸凹不平的表面會把光線向四面八方反射。如:黑板上的字。我們能從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光在物體的表面發生漫反射。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要點二、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提出問題:平面鏡成像有哪些特點?猜想或假設:像可能與物體的大小相等,關于鏡面對稱等。實驗器材:白紙、玻璃板、蠟燭、刻度尺實驗步驟:(1)將紙對折,在對折處畫一條直線段,把平板玻璃(作為平面鏡)豎立在對折線上;(2)在白紙的一方任意位置放點燃的蠟燭,用筆記下蠟燭的位置,觀察玻璃后面的像;(3)用手在玻璃后面摸一摸是否有蠟燭存在,再拿一張白紙在像的位置附近移動,觀察白紙上是否有蠟燭的像;(4)拿另一支蠟燭(未點燃)放在玻璃后像的位置處,移動這支蠟燭,再左右移動頭部,從不同位置看上去蠟燭和像完全重合;(5)改變蠟燭的位置,重復再做一遍。結論:(1)像、物大小相等;(2)像、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3)像、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4)物體在平面鏡里所成的像是虛像。虛像平面鏡成的像是物體發出(或反射)的光線射到平面鏡上發生反射,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形成的。并不是實際光線會聚形成的,所以平面鏡成的像只能用眼睛看到,無法用光屏承接,是虛像。要點詮釋:1、實像:物體發出的光或反射的光經過光學儀器后,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像。實像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觀察。如小孔成的像。2、虛像:從物體發出(或反射)的光經過光學儀器后,進入人眼的光線反向延長找到交點確定為物體的像。虛像不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所以不能用光屏承接只能用眼睛看到,如平面鏡成的像。平面鏡作用1、平面鏡: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鏡子。如:平靜的水面、拋光的金屬面。2、平面鏡的符號:3、平面鏡的作用:(1)改變光的傳播方向如:潛望鏡4、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如下圖所示,平面鏡前的物體射到平面鏡的光線,被平面鏡反射,反射光線進入人的眼睛,視覺會逆著反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方向看,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的交點就是物體在平面鏡中的像點。5、平面鏡成像作圖如圖MN表示平面鏡,AB表示鏡前的物體,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圖步驟:第一步:分別過A、B點做垂直于平面鏡的垂線(用虛線表示);第二步:在垂線和平面鏡的相交處標出直角;第三步:在平面鏡的另一側找到A′點,使A′點到平面鏡的距離和A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同理找B’。第四步:連接A′、B′畫虛像(用虛線)。如下圖所示:要點三、凹面鏡與凸面鏡作用凸面鏡:對光線起發散作用。原理:光的反射。應用:機動車后視鏡、街頭拐彎處的反光鏡。2、凹面鏡:對光線起會聚作用,平行光射向凹面鏡會會聚于焦點;焦點發出的光平行射出。原理:光的反射。應用:太陽灶、手電筒反射面、天文望遠鏡。精準練習1.光線垂直射到鏡面上,入射角等于 ,反射角等于 ;若入射光線與鏡面夾角為 ,入射角等于 ,反射角等于 ,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夾角等于 。某人遠離豎直懸掛的穿衣鏡,他在鏡中的像將 。2.一只燕子在平靜的湖面上飛過,湖面上出現燕子的“倒影”,“倒影”是由光的 形成的,燕子在湖面的“倒影”是 (選填“實”或“虛”)像,當燕子距水面6 m 時,它的“倒影”距水面 m。3.黑暗的房間里有兩盞電燈,只有一盞燈點亮,但人能看到未點亮的燈泡。以下對于“看 到未點亮燈泡”所畫的光路圖,正確的是( )4.如圖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實驗裝置,為了研究反射角與入射角之間的關系,實驗時應進行的操作是( )A.沿ON前后轉動板E B.沿ON前后轉動板FC.改變光線OB與ON的夾角 D.改變光線AO與ON的夾角5.如圖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實驗裝置,為了研究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光線是否共面,實驗時應進行的操作是( )A.沿ON前后轉動板EB.沿ON前后轉動板FC.改變光線OB與ON的夾角D.改變光線AO與ON的夾角6.一只小鴨浮在平靜的湖面上。圖中能正確表示小鴨和它在水中所成的倒影的是 ( C )7.光線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鏡上與鏡面成60°角,當入射角增加5°后,則( C )A.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10° B.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65°C.反射角為35° D.反射角為65°8.如圖所示,太陽光與水平地面成60°角,用一平面鏡把斜射的太陽光變為豎直的光照射豎直的礦井底,平面鏡鏡面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 。9.一束光線射到平面鏡上,當入射角增大15°時,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恰成直角,原來的入射角應是( )A.30° B.45° C.15° D.60°10.如圖所示的L形走廊彎道處放有一面與墻面成45°角的平面鏡,當小陽按箭頭方向行進時,走廊另一頭的人通過平面鏡看到的小陽移動方向為( )11.如圖甲是某同學在公園里拍攝的小橋流水情景,圖乙是其簡化圖。若人站在岸邊,P為人眼的位置,a是橋的頂點,b是a經水面所成的像。請畫出:(1)人眼看到a點的光路;(2)人眼看到像b的光路。12(1).如圖所示,一只小鳥A停在水池上方,請在圖中標出它在水中的像的位置A',并畫出人眼B通過水面看到小鳥的光路。(2)畫出人眼通過平面鏡看到球的光路圖。13.如圖所示,a、b為鏡前一點光源S發出的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兩條反射光線,在圖中畫出點光源S的位置。14.安全出行,珍愛生命,遠離大卡車!大卡車受車體限制,會出現視角盲區。如圖所示,這是一輛大卡車的俯視圖,D點為司機眼睛的位置,司機通過左側的平面后視鏡AB能看到車尾后部C點。請作出司機眼睛D看到車尾C點的光路圖。(保留作圖痕跡)15.小宇的媽媽喜歡在家中養花,為了使客廳花盆中的花茁壯成長,小宇想讓室外太陽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處,如圖所示,請你在圖中把光路補充完整并過A點畫出放置的平面鏡。16.如圖,若要讓反射光線射中目標,在激光筆不動的情況下,可將平面鏡( )A.豎直向上移動B.豎直向下移動C.水平向右移動D.水平向左移動17.如圖一束光線從與鏡面成30°角的方向射到平面鏡上,當平面鏡轉動至虛線 位置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 )A.40° B.100° C.140° D.80°18.有一光電控制液面高度的儀器,是通過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線打到光電屏(能將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進行處理)上來顯示液面高度,然后通過裝置調節液面的高度。如圖所示光路圖,當光電屏上的光點S1移到S2時,表示液面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變”)。19.小高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實驗中應選用表面 (選填“粗糙”或“光滑”)的白色硬紙板。(2)硬紙板在E、F共面(不繞折)情況下,小高先讓一束光貼著紙板射到O點,可是在紙板F面上沒有反射光線的徑跡,原因可能是 .(3)改正錯誤后,讓入射光貼著紙板EF沿AO射向平面鏡上的O點,觀察反射光的方向。多次改變入射光的方向,觀察并描繪光的徑跡,量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記錄如表。次數 1 2 3 4 5 6入射角i 15° 30° 45° 60° 70° 80°反射角r 15° 30° 45° 60° 70° 80°比較r和i,可以得出結論: 。 (4)為探究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下一步操作: 。 (5)將一束光貼著紙板EF沿BO射到O點,光沿著OA方向射出,說明光路是 的。 20.如圖所示,在暗室中用手電筒照射掛在白色溫墻上的小鏡子,這時看到被照射部分( )A.墻和鏡子都是黑色的 B.墻和鏡子都是白色的C.墻是黑色的,鏡子是白色的 D.墻是白色的,鏡子是黑色的21.光學實驗課上,小葉用激光燈對著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無意中發現對面粗糙的墻壁上會出現一個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對此現象解釋較合理的是(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B.墻壁對光發生漫反射C.地面對光發生漫反射D.墻壁對光發生鏡面反射22.如圖是晚上汽車在干燥的瀝青路面和潮濕的瀝青路面上行駛時大燈部分光路簡圖,在晚上開車時( )A.潮濕的路面更容易發生光的漫反射B.干燥的路面發生光的折射C.對面無車時,駕駛員看潮濕的路面更暗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3.晚上,在桌面上鋪一張白紙,把一塊小平面鏡平放在白紙上,讓手電筒的光正對著平面鏡和白紙照射(如圖所示),從側面看去( )A.鏡子比較亮,因為它發生了鏡面反射B.鏡子比較亮,因為它發生了漫反射C.白紙比較亮,因為它發生了鏡面反射D.白紙比較亮,因為它發生了漫反射24.如圖是從平面鏡內看到的機械手表指針的位置。此時實際時間是( )A.1點20分 B.4點35分C.7點50分 D.10點05分24.把一個高0.8m的平面鏡豎直放置,一個身高1.6m的人以2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鏡的方向走近,那么他在鏡中的像( )A.高度為1.6m,以2m/s的速度面鏡B.高度變大,以2m/s的速度遠離平面鏡C.高度為0.8m,以2m/s的速度面鏡D.高度變大,以4m/s的速度遠離平面鏡25.如圖所示,相臨兩室,一明一暗,在兩室之間的墻壁上有一平面鏡M,且∠AOC=∠BOC,甲、乙兩人分別站在A、B兩點,面向平面鏡張望,則( )A.甲可看到乙,乙看不到甲B.甲、乙相互都可以看到C.甲看不到乙,乙看不到甲D.甲看不到乙,乙可看到甲26.如圖是小明和他妹妹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1)小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還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沒有點燃的蠟燭B,對蠟燭A和B的要求是必須二者等大,這是為了便于 ,準備運用物理學中 的科學方法來探究本實驗;實驗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日常用的平面鏡這是為了便于透過玻璃板觀察 。(2)小明應在 (填“A”或“B”)側來觀察A的像,并用刻度尺分別測出像到鏡面的距離和物到鏡面的距離,若測得的數據已填入下表,但遺漏兩個數據,現請你補填進空格。(3)結論:平面鏡成像特點是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教版 七年級寒假 預習學案 第五講 光的反射(原卷版).docx 浙教版 七年級寒假 預習學案 第五講 光的反射(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