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歷社九上4.2《新中國的誕生》同步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歷社九上4.2《新中國的誕生》同步試卷

資源簡介

歷社九上4.2《新中國的誕生》同步試卷
一、單選題
1.1949年10月,面列新中國的誕生,詩人胡風以一句“時間開始了”表達了自己的心聲。這一句話被譽為“開國的絕唱”。“時間開始了”是指(  )
A.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到來 B.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了
C.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 D.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開始了
2.如圖所示歷史事件標志著(  )
A.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振興 B.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C.新中國的誕生 D.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建立
3.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中南海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決定任命誰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部長(  )
A.毛澤東 B.周恩來 C.朱德 D.聶榮臻
4.1949年10月1日,是一個光輝而偉大的日子,被永遠載入了史冊,下列節日與此有關的是(  )
A.青年節 B.建軍節 C.國慶節 D.建黨日
5.“毛澤東正面回應了一些反對派別有用心地攻擊,他說:‘我們獨裁。可愛的先生們,你們講對了,我們正是這樣。中國人民在幾十年中積累起來的一切經驗,都叫我們實行人民民主專政,或者人民民主獨裁,總之是一樣,就是剝奪反動派的發言權,只讓人民有發言權。'”上述材料所認識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是(  )
A.民族獨立 B.人民解放 C.國家統一 D.人民富裕
6.夏衍描述道:“這是一個偉大的日子。上午10時半到車站歡迎蘇聯代表團我拍了照。下午2時半到天安門城樓。一望之下,是一片紅旗的海。這一場面,是先烈們用鮮紅的血換取來的。3時15分毛主席宣告政府成立,朗誦公告,閱兵。”夏衍描述的是(  )
A.和平解放北平 B.開國大典
C.歡送志愿軍入朝作戰 D.解放西藏
7.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里程碑,中國歷史從此揭開了新的篇章。下列對“新篇章”理解正確的是(  )
①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
②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
③我國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 ④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這是一個偉大的日子,上午10時半到車站歡迎蘇聯代表團,下午2時半到天安門城樓,一望之下,是一片紅旗的海。這一場面,是先烈們用鮮紅的血換取來的。3時15分毛主席宣告政府成立,朗誦公告,閱兵。”材料描述的是(  )
A.南京解放 B.開國大典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勝利
9.毛澤東在《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中寫道“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躚,人民五億不團圓。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詩人興會更無前”。詩中“一唱雄雞天下白”指的是(  )
A.抗日戰爭的勝利 B.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C.西藏的和平解放 D.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建立
10.首都三十萬軍民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通常稱為“開國大典”。這一慶典出現在(  )
A.1945年 B.1949年 C.1956年 D.1978年
11.標志著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站起來”的歷史事件是(  )
A.三大戰役的勝利 B.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完成
12.與以下“中國近現代史發展歷程年代標尺”方框③對應的關鍵詞是(  )
A.井岡烽火 B.當家作主 C.開天辟地 D.社會主義
13.請你從以下四句話中選擇最為貼切的一句話,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  )
A.封建帝制被推翻 B.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C.中國實現現代化了 D.世界和平力量壯大了
14.習近平主席說過:“每個人都有理想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回首往昔,中華民族擺脫屈辱,終于站起來了,不斷追夢開始于(  )
A.中華民國的成立 B.渡江戰役勝利
C.新中國的成立 D.抗美援朝的勝利
15.(2018九上·吳興期末)1949年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主要因為它(  )
A.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B.規定了新中國的政權性質
C.確定了國旗、國歌和首都 D.以北平為首部并改名北京
16.(2018九上·杭州期中)下列內容中屬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內容的有(  )
①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②通過的《共同綱領》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
③選舉產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
④決定了國旗、國歌、國徽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確定的代國歌是(  )
A.《保衛黃河》 B.《團結就是力量》
C.《義勇軍進行曲》 D.《前進歌》
18.解放戰爭中的戰役各有特點,下列描述符合渡江戰役特點的是(  )
A.“千里躍進,逐鹿中原” B.“攻占錦州,關門打狗”
C.“分割包圍,甕中捉鱉” D.“百萬雄師,三路渡江”
19.某中學生的學習筆記有“轉戰陜北”“躍進大別山”“渡江戰役”等關鍵詞。據此判斷,她學習的專題是(  )
A.國民革命 B.十年內戰 C.抗日戰爭 D.解放戰爭
20.(2019九上·義烏期中)下列解放戰爭時期發生的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轉戰陜北 ②三大戰役 ③渡江戰役 ④挺進大別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
二、材料分析題
21.(2020·臺州模擬)中國革命艱難曲折,中國人民砥礪前行,幸福靠奮斗,“初心”應牢記。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艱難探索】
資料一:同盟會決定在辛亥年(1911年)秋天起事……革命黨人率隊直入武昌,進攻總督衙門……各獨立省選派代表,制定臨時約法,并公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的臨時總統。我們這個古老的帝國,忽然變為民國了。
——《中國近代史》
資料二:它(五四運動)不僅是近代中國政治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并且推動了近代新文化運動更加深入地健康發展…從而給新文化運動注入了新的、更為強大、更加科學的思想活力。
——摘自《中華文化史》
【不忘初心】中共十九大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1)指出資料一中的歷史事件,并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該事件的影響。
(2)資料二中“思想活力”指的是什么?從領導力量和指導思想角度,分析資料二比資料一中的革命新在哪里。
(3)列舉兩例解放戰爭時期的史實.說明共產黨是如何“不忘初心”砥礪奮斗著。
22.(2019九上·慈溪月考)毛澤東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序號 時間 毛澤東年譜(部分)
① 1920年11月間 應陳獨秀函約,創建長沙共產主義組織
② 1921年7月23日-8月初 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③ 1927年8月7日 出席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的緊急會議
④ 1928年11月25日 代表中共紅四軍前委給中央寫報告,全面地總結井岡山斗爭的革命經驗
材料二:所謂割據,必須是武裝的。哪一處沒有武裝,或者武裝不夠,地方就立即被敵人占去了。黨的組織,現分連支部、營委、團委、軍委四級。連有支部,班有小組。紅軍所以艱難奮戰而不潰散,“支部建在連上”是一個重要原因。沒收一切土地重新分配,是能得到大多數人擁護的。
——摘編自毛澤東《井岡山的斗爭》
材料三:一百多年以來,我們的先人以不屈不撓的斗爭反對內外壓迫者。我們的先人叫我們完成他們的遺志。我們現在是這樣做了。我們以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內外壓迫者,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了。我們的民族將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們已經站起來了。
——摘編自毛澤東《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1949年)
(1)閱讀年譜,指出佐證“毛澤東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的事實。
(2)根據材料二,概括毛澤東“總結的井岡山斗爭的革命經驗”。
(3)結合材料三,運用相關史實證明“我們的民族將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們已經站起來了”這一觀點。
(4)結合道德與法治學科相關知識指出,上述毛澤東的言行突出體現了怎樣的民族精神?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據題干“1949年10月,面對新中國的誕生,詩人胡風以一句‘時間開始了’表達了自己的心聲,而這一句話也以其高超的藝術手法被譽為‘開國的絕唱’。”結合所學可知,“時間開始了”是指進入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北京30萬軍民齊集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親自按動電鈕,升起了新中國第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成為新國家、新社會的主人。
A項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到來是在1956年,不符合題意;
B項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了是在七屆二中全會之后,不符合題意;
C項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是在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后,不符合題意;
D項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開始了是題干材料“時間開始了”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新中國成立相關知識的掌握,重點識記內容與影響 。
2.【答案】C
【知識點】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的舉行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已經取得偉大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歷史的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選項中的A指的是抗日戰爭的勝利;B指的是五四運動;D指的是三大改造的完成。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開國大典的有關知識。解答此題,首先要能識別出圖片的內容,然后依據圖片反映出的事件,答出它的歷史意義。
3.【答案】B
【知識點】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A.毛澤東,不符合史實;
B.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中南海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決定任命周恩來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部長,故選項B符合題意;
C.朱德,不符合史實;
D.聶榮臻,不符合史實;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準確記憶。解答時,依據對基礎知識的準確記憶回答,都是課本上的基礎知識,比較簡單。
4.【答案】C
【知識點】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天成為新中國的國慶節,故選項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準確記憶。解答時,依據對基礎知識的準確記憶回答回答即可,比較簡單。
5.【答案】A
【知識點】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A.依據題干信息“實行人民民主專政”“剝奪反動派的發言權,只讓人民有發言權”,可以看出,這里強調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是民族獨立,故選項A符合題意;
B.人民解放,不符合題意;
C.國家統一,不符合題意;
D.人民富裕,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題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時,抓住題干中的關鍵語句進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備選項與題干信息對照,細心辨別,找到最恰當的選項。
6.【答案】B
【知識點】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1949年10月1日下午,北京30萬軍民齊集天安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新中國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B選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新中國成立的知識。難度不大,抓住材料中的關鍵信息“毛主席宣告政府成立,朗誦公告,閱兵。”結合所學知識即可作答。
7.【答案】A
【知識點】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因此:
①②③符合題意;④與題意無關;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新中成立的歷史意義。難度不大,熟記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8.【答案】B
【知識點】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A.南京解放,不符合題意;
B.依據題干信息“天安門城樓”“宣告政府成立”“朗誦公告,閱兵”,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大典,故選項B符合題意;
C.西藏和平解放,不符合題意;
D.抗美援朝勝利,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理解識記。解答時,抓住題干中的關鍵語句,把它和課本所學知識結合,只要準確記憶和理解,就可以順利回答。
9.【答案】B
【知識點】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據題干“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遷,人民五億不團圓。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詩人興會更無前。”結合所學可知,詩中的“一唱雄雞天下白”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北京30萬軍民齊集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成為新國家、新社會的主人,選項B符合題意;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洗雪了近代以來的民族恥辱,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到重新振興的轉折點,選項A不符合題意;
西藏的和平解放標志著大陸基本完成統一,選項C不符合題意;
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建立,選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解答本題用排除法比較適合,依據材料內容結合選項排除不符合題意的選項。
10.【答案】B
【知識點】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1949年10月1日下午,首都三十萬軍民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通常稱為“開國大典”。開國大典的舉行標志著新中國成立了。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開國大典的有關知識。試題較為簡單,旨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
11.【答案】B
【知識點】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A.三大戰役的勝利,不符合題意;
B.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志著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實現了當家做主,故選項B符合題意;
C.土地改革的完成,不符合題意;
D.三大改造的完成,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理解識記能力。解答時,依據對課本基礎知識的準確記憶回答,這類知識點,最好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12.【答案】B
【知識點】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③對應的時間是1949年,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開始當家做主。因此:
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新中國成立的知識,難度不大,井岡烽火指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開天辟地指中國共產黨誕生,社會主義指三大改造完成。
13.【答案】B
【知識點】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A.封建帝制被推翻,不符合題意;
B.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口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故選項B符合題意;
C.中國實現現代化了,不符合題意;
D.世界和平力量壯大了,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理解識記。解答時,依據所學知識對備選項進行理解分析回答,這類知識點,注意理解識記,只有理解,才能更好地識記。
14.【答案】C
【知識點】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A.中華民國的成立,不符合史實;
B.渡江戰役勝利,不符合史實;
C.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新中國成立,標志著推翻了帝官封三座大山,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成為新國家新社會的主人,故選項C符合題意;
D.抗美援朝的勝利,不符合史實;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理解識記能力。解答時,依據對新中國成立的偉大意義的理解來回答,這類知識,要注意理解識記。
15.【答案】B
【知識點】政治協商會議
【解析】【分析】1949年9月,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新民主主義即人民民主主義的國家”,它規定了新中國的國家性質和政權性質,是新中國的第一年部大憲章,它在一個時期內起著臨時憲法的作用。《共同綱領》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主要是因為規定新中國的國家性質。
ACD三項不是《共同綱領》起了臨時憲法作用的原因,不符合題意;
B項規定了新中國的政權性質是《共同綱領》起了臨時憲法作用的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共同綱領》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識記與靈活掌握《共同綱領》的相關知識。
16.【答案】D
【知識點】政治協商會議;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會議通過了起臨時憲法作用的《共同綱領》,選舉產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決定在首都天安門廣場建 決定了國旗、國歌、國徽等 所以D選項是正確的。
【點評】 本題考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的內容。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屬于普通難度的題目。
17.【答案】C
【知識點】政治協商會議
【解析】【分析】本 題考查1949年政治協商會議的相關知識。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隆重舉行,宣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正式成 立。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這三個為新中國奠基的歷史性文件。 會議還通過了關于國旗、國歌、國都、紀年等項決議。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
【點評】了解新中國成立時代國歌的歌曲名稱。
18.【答案】D
【知識點】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
【解析】【分析】A項“千里躍進,逐鹿中原”指的是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將戰爭引向國統區,是戰略進攻開始的標志。
B項中提到的錦州地處東北與華北的交通要沖,是東北的門戶。遼沈戰役中人民解放軍攻占了錦州,阻斷了國民黨軍隊向關內的退路,形成了“關門打狗”之勢。
C項在淮海戰役進行的同時,平津戰役也打響了,解放軍將敵軍分割包圍在北平、天津、張家口等孤立據點,截斷其南逃和西竄的通路,使得華北敵軍成了“甕中之鱉”。
D項“百萬雄師,三路渡江”指的是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分三路大軍展開的渡江戰役,解放了南京,推翻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故D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適中。學生要掌握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的特點和意義。
19.【答案】D
【知識點】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解放戰爭的有關知識。“轉戰陜北”指的是1947年3月,毛澤東、周恩來等主動撤離延安,轉戰陜北,繼續指揮解放戰爭“挺進中原”指的是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在山東西南強渡黃河,挺進大別山,開辟了大別山革命根據地,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戰略性進攻的序幕。從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發動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1949年4月,又發動渡江戰役,4月23日解放南京,國民黨政權垮臺。以上事件都發生在人民解放戰爭期間。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解放戰爭的識記。
20.【答案】D
【知識點】內戰的爆發;三大戰役;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轉戰陜北是在1947年3月;三大戰役是在1948年9月-1949年1月;渡江戰役是在1949年4月;挺進大別山是在1947年夏。符合題意。
D項①④②③排列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解放戰爭時期發生的歷史事件的相關史實。掌握事件發生的時間是解題的關鍵。
21.【答案】(1)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成功一面: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結束,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思想上,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失敗一面:革命成果被袁世凱竊取;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沒有改變。
(2)加速、深化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領導力量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階級是工人階級;指導思想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
(3)毛澤東等為了響應人民和平、民主的呼聲,不顧個人安危毅然決定赴重慶談判;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解放戰爭的勝利,建立新中國,使中華民族進入發展進步的歷史新紀元;解放區土改;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等。
【知識點】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1)依據“同盟會決定在辛亥年(1911年)秋天起事……革命黨人率隊直入武昌,進攻總理衙門…武昌便為革命軍所據”可知材料體現的是武昌起義即辛亥革命。我們應該從正反兩方面評價它,既要看到辛亥革命成功的一面,也要看到它失敗的一面;辛亥革命成功一面: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封建帝制(或君主制度) , 建立了中華民國(或資產階級共和國) ,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破除了封建陋習。失敗辛亥革命失敗一面: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
(2)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李大釗把馬克思主義傳到中國,推動了近代新文化運動更加深入的健康發展,從而給新文化運動注入了新的、更為強大的、更為科學的思想活力。“新的、更為強大、更加科學的思想活力”是指加速、深化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從領導力量來看:舊民主主義革命主要是民族資產階級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由無產階級領導;從指導思想來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為三民主義,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為馬克思主義。
(3)解放戰爭時期,在和平建國的夢想破滅之后,中國共產黨人堅守初心和使命,以“將革命進行到底”的魄力為人民民主奮戰到底,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全國性勝利。結合中共和國民黨重慶談判,建立新中國,解放區土改;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等去談。
故答案為:(1)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成功一面: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結束,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思想上,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失敗一面:革命成果被袁世凱竊取;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沒有改變。
(2)加速、深化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領導力量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階級是工人階級;指導思想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
(3)毛澤東等為了響應人民和平、民主的呼聲,不顧個人安危毅然決定赴重慶談判;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解放戰爭的勝利,建立新中國,使中華民族進入發展進步的歷史新紀元;解放區土改;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解放戰爭等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22.【答案】(1)①②。
(2)經驗:工農武裝割據;開展土地革命。
(3)中國人民經過100多年的不屈不撓的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結束了舊中國百年屈辱的歷史,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4)愛國主義精神。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工農武裝割據;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毛澤東,要求具備運用所學分析材料能力。根據所學可知,①②反映了共產主義組織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情況,共產主義組織為一大的召開奠定了組織基礎,一大的召開標志著共產黨誕生,故①②能夠佐證“毛澤東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
(2)本題考查毛澤東思想,要求具備運用所學分析材料能力。根據材料“所謂割據,必須是武裝的”可知工農武裝割據;“沒收一切土地重新分配,是能得到大多數人擁護的”體現了開展土地革命。
(3)本題考查新民主義革命的勝利,要求具備運用所學分析概況能力。結合新民主義革命的相關史實,從鴉片戰爭以來,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已經取得偉大勝利;標志著中國人民受奴役受壓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時代已經過去,結束了舊中國百年屈辱的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成為新國家、新社會的主人。
(4)本題考查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毛澤東的言行突出體現了愛國主義精神。
故答案為:(1)①②。
(2)經驗:工農武裝割據;開展土地革命。
(3)中國人民經過100多年的不屈不撓的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結束了舊中國百年屈辱的歷史,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4)愛國主義精神。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圍繞“毛澤東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綜合考查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工農武裝割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題目設計既注重基礎性,又注重概括性和開放性,對學生答題能力要求較高。
1 / 1歷社九上4.2《新中國的誕生》同步試卷
一、單選題
1.1949年10月,面列新中國的誕生,詩人胡風以一句“時間開始了”表達了自己的心聲。這一句話被譽為“開國的絕唱”。“時間開始了”是指(  )
A.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到來 B.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了
C.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 D.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開始了
【答案】D
【知識點】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據題干“1949年10月,面對新中國的誕生,詩人胡風以一句‘時間開始了’表達了自己的心聲,而這一句話也以其高超的藝術手法被譽為‘開國的絕唱’。”結合所學可知,“時間開始了”是指進入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北京30萬軍民齊集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親自按動電鈕,升起了新中國第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成為新國家、新社會的主人。
A項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到來是在1956年,不符合題意;
B項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了是在七屆二中全會之后,不符合題意;
C項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是在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后,不符合題意;
D項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開始了是題干材料“時間開始了”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新中國成立相關知識的掌握,重點識記內容與影響 。
2.如圖所示歷史事件標志著(  )
A.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振興 B.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C.新中國的誕生 D.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建立
【答案】C
【知識點】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的舉行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已經取得偉大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歷史的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選項中的A指的是抗日戰爭的勝利;B指的是五四運動;D指的是三大改造的完成。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開國大典的有關知識。解答此題,首先要能識別出圖片的內容,然后依據圖片反映出的事件,答出它的歷史意義。
3.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中南海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決定任命誰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部長(  )
A.毛澤東 B.周恩來 C.朱德 D.聶榮臻
【答案】B
【知識點】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A.毛澤東,不符合史實;
B.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中南海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決定任命周恩來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部長,故選項B符合題意;
C.朱德,不符合史實;
D.聶榮臻,不符合史實;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準確記憶。解答時,依據對基礎知識的準確記憶回答,都是課本上的基礎知識,比較簡單。
4.1949年10月1日,是一個光輝而偉大的日子,被永遠載入了史冊,下列節日與此有關的是(  )
A.青年節 B.建軍節 C.國慶節 D.建黨日
【答案】C
【知識點】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天成為新中國的國慶節,故選項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準確記憶。解答時,依據對基礎知識的準確記憶回答回答即可,比較簡單。
5.“毛澤東正面回應了一些反對派別有用心地攻擊,他說:‘我們獨裁。可愛的先生們,你們講對了,我們正是這樣。中國人民在幾十年中積累起來的一切經驗,都叫我們實行人民民主專政,或者人民民主獨裁,總之是一樣,就是剝奪反動派的發言權,只讓人民有發言權。'”上述材料所認識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是(  )
A.民族獨立 B.人民解放 C.國家統一 D.人民富裕
【答案】A
【知識點】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A.依據題干信息“實行人民民主專政”“剝奪反動派的發言權,只讓人民有發言權”,可以看出,這里強調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是民族獨立,故選項A符合題意;
B.人民解放,不符合題意;
C.國家統一,不符合題意;
D.人民富裕,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題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時,抓住題干中的關鍵語句進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備選項與題干信息對照,細心辨別,找到最恰當的選項。
6.夏衍描述道:“這是一個偉大的日子。上午10時半到車站歡迎蘇聯代表團我拍了照。下午2時半到天安門城樓。一望之下,是一片紅旗的海。這一場面,是先烈們用鮮紅的血換取來的。3時15分毛主席宣告政府成立,朗誦公告,閱兵。”夏衍描述的是(  )
A.和平解放北平 B.開國大典
C.歡送志愿軍入朝作戰 D.解放西藏
【答案】B
【知識點】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1949年10月1日下午,北京30萬軍民齊集天安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新中國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B選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新中國成立的知識。難度不大,抓住材料中的關鍵信息“毛主席宣告政府成立,朗誦公告,閱兵。”結合所學知識即可作答。
7.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里程碑,中國歷史從此揭開了新的篇章。下列對“新篇章”理解正確的是(  )
①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
②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
③我國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 ④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知識點】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因此:
①②③符合題意;④與題意無關;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新中成立的歷史意義。難度不大,熟記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8.“這是一個偉大的日子,上午10時半到車站歡迎蘇聯代表團,下午2時半到天安門城樓,一望之下,是一片紅旗的海。這一場面,是先烈們用鮮紅的血換取來的。3時15分毛主席宣告政府成立,朗誦公告,閱兵。”材料描述的是(  )
A.南京解放 B.開國大典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勝利
【答案】B
【知識點】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A.南京解放,不符合題意;
B.依據題干信息“天安門城樓”“宣告政府成立”“朗誦公告,閱兵”,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大典,故選項B符合題意;
C.西藏和平解放,不符合題意;
D.抗美援朝勝利,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理解識記。解答時,抓住題干中的關鍵語句,把它和課本所學知識結合,只要準確記憶和理解,就可以順利回答。
9.毛澤東在《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中寫道“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躚,人民五億不團圓。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詩人興會更無前”。詩中“一唱雄雞天下白”指的是(  )
A.抗日戰爭的勝利 B.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C.西藏的和平解放 D.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建立
【答案】B
【知識點】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據題干“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遷,人民五億不團圓。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詩人興會更無前。”結合所學可知,詩中的“一唱雄雞天下白”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北京30萬軍民齊集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成為新國家、新社會的主人,選項B符合題意;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洗雪了近代以來的民族恥辱,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到重新振興的轉折點,選項A不符合題意;
西藏的和平解放標志著大陸基本完成統一,選項C不符合題意;
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建立,選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解答本題用排除法比較適合,依據材料內容結合選項排除不符合題意的選項。
10.首都三十萬軍民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通常稱為“開國大典”。這一慶典出現在(  )
A.1945年 B.1949年 C.1956年 D.1978年
【答案】B
【知識點】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1949年10月1日下午,首都三十萬軍民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通常稱為“開國大典”。開國大典的舉行標志著新中國成立了。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開國大典的有關知識。試題較為簡單,旨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
11.標志著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站起來”的歷史事件是(  )
A.三大戰役的勝利 B.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完成
【答案】B
【知識點】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A.三大戰役的勝利,不符合題意;
B.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志著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實現了當家做主,故選項B符合題意;
C.土地改革的完成,不符合題意;
D.三大改造的完成,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理解識記能力。解答時,依據對課本基礎知識的準確記憶回答,這類知識點,最好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12.與以下“中國近現代史發展歷程年代標尺”方框③對應的關鍵詞是(  )
A.井岡烽火 B.當家作主 C.開天辟地 D.社會主義
【答案】B
【知識點】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③對應的時間是1949年,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開始當家做主。因此:
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新中國成立的知識,難度不大,井岡烽火指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開天辟地指中國共產黨誕生,社會主義指三大改造完成。
13.請你從以下四句話中選擇最為貼切的一句話,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  )
A.封建帝制被推翻 B.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C.中國實現現代化了 D.世界和平力量壯大了
【答案】B
【知識點】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A.封建帝制被推翻,不符合題意;
B.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口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故選項B符合題意;
C.中國實現現代化了,不符合題意;
D.世界和平力量壯大了,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理解識記。解答時,依據所學知識對備選項進行理解分析回答,這類知識點,注意理解識記,只有理解,才能更好地識記。
14.習近平主席說過:“每個人都有理想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回首往昔,中華民族擺脫屈辱,終于站起來了,不斷追夢開始于(  )
A.中華民國的成立 B.渡江戰役勝利
C.新中國的成立 D.抗美援朝的勝利
【答案】C
【知識點】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A.中華民國的成立,不符合史實;
B.渡江戰役勝利,不符合史實;
C.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新中國成立,標志著推翻了帝官封三座大山,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成為新國家新社會的主人,故選項C符合題意;
D.抗美援朝的勝利,不符合史實;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理解識記能力。解答時,依據對新中國成立的偉大意義的理解來回答,這類知識,要注意理解識記。
15.(2018九上·吳興期末)1949年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主要因為它(  )
A.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B.規定了新中國的政權性質
C.確定了國旗、國歌和首都 D.以北平為首部并改名北京
【答案】B
【知識點】政治協商會議
【解析】【分析】1949年9月,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新民主主義即人民民主主義的國家”,它規定了新中國的國家性質和政權性質,是新中國的第一年部大憲章,它在一個時期內起著臨時憲法的作用。《共同綱領》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主要是因為規定新中國的國家性質。
ACD三項不是《共同綱領》起了臨時憲法作用的原因,不符合題意;
B項規定了新中國的政權性質是《共同綱領》起了臨時憲法作用的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共同綱領》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識記與靈活掌握《共同綱領》的相關知識。
16.(2018九上·杭州期中)下列內容中屬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內容的有(  )
①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②通過的《共同綱領》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
③選舉產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
④決定了國旗、國歌、國徽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識點】政治協商會議;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會議通過了起臨時憲法作用的《共同綱領》,選舉產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決定在首都天安門廣場建 決定了國旗、國歌、國徽等 所以D選項是正確的。
【點評】 本題考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的內容。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屬于普通難度的題目。
17.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確定的代國歌是(  )
A.《保衛黃河》 B.《團結就是力量》
C.《義勇軍進行曲》 D.《前進歌》
【答案】C
【知識點】政治協商會議
【解析】【分析】本 題考查1949年政治協商會議的相關知識。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隆重舉行,宣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正式成 立。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這三個為新中國奠基的歷史性文件。 會議還通過了關于國旗、國歌、國都、紀年等項決議。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
【點評】了解新中國成立時代國歌的歌曲名稱。
18.解放戰爭中的戰役各有特點,下列描述符合渡江戰役特點的是(  )
A.“千里躍進,逐鹿中原” B.“攻占錦州,關門打狗”
C.“分割包圍,甕中捉鱉” D.“百萬雄師,三路渡江”
【答案】D
【知識點】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
【解析】【分析】A項“千里躍進,逐鹿中原”指的是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將戰爭引向國統區,是戰略進攻開始的標志。
B項中提到的錦州地處東北與華北的交通要沖,是東北的門戶。遼沈戰役中人民解放軍攻占了錦州,阻斷了國民黨軍隊向關內的退路,形成了“關門打狗”之勢。
C項在淮海戰役進行的同時,平津戰役也打響了,解放軍將敵軍分割包圍在北平、天津、張家口等孤立據點,截斷其南逃和西竄的通路,使得華北敵軍成了“甕中之鱉”。
D項“百萬雄師,三路渡江”指的是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分三路大軍展開的渡江戰役,解放了南京,推翻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故D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適中。學生要掌握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的特點和意義。
19.某中學生的學習筆記有“轉戰陜北”“躍進大別山”“渡江戰役”等關鍵詞。據此判斷,她學習的專題是(  )
A.國民革命 B.十年內戰 C.抗日戰爭 D.解放戰爭
【答案】D
【知識點】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解放戰爭的有關知識。“轉戰陜北”指的是1947年3月,毛澤東、周恩來等主動撤離延安,轉戰陜北,繼續指揮解放戰爭“挺進中原”指的是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在山東西南強渡黃河,挺進大別山,開辟了大別山革命根據地,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戰略性進攻的序幕。從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發動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1949年4月,又發動渡江戰役,4月23日解放南京,國民黨政權垮臺。以上事件都發生在人民解放戰爭期間。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解放戰爭的識記。
20.(2019九上·義烏期中)下列解放戰爭時期發生的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轉戰陜北 ②三大戰役 ③渡江戰役 ④挺進大別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
【答案】D
【知識點】內戰的爆發;三大戰役;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轉戰陜北是在1947年3月;三大戰役是在1948年9月-1949年1月;渡江戰役是在1949年4月;挺進大別山是在1947年夏。符合題意。
D項①④②③排列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解放戰爭時期發生的歷史事件的相關史實。掌握事件發生的時間是解題的關鍵。
二、材料分析題
21.(2020·臺州模擬)中國革命艱難曲折,中國人民砥礪前行,幸福靠奮斗,“初心”應牢記。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艱難探索】
資料一:同盟會決定在辛亥年(1911年)秋天起事……革命黨人率隊直入武昌,進攻總督衙門……各獨立省選派代表,制定臨時約法,并公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的臨時總統。我們這個古老的帝國,忽然變為民國了。
——《中國近代史》
資料二:它(五四運動)不僅是近代中國政治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并且推動了近代新文化運動更加深入地健康發展…從而給新文化運動注入了新的、更為強大、更加科學的思想活力。
——摘自《中華文化史》
【不忘初心】中共十九大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1)指出資料一中的歷史事件,并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該事件的影響。
(2)資料二中“思想活力”指的是什么?從領導力量和指導思想角度,分析資料二比資料一中的革命新在哪里。
(3)列舉兩例解放戰爭時期的史實.說明共產黨是如何“不忘初心”砥礪奮斗著。
【答案】(1)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成功一面: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結束,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思想上,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失敗一面:革命成果被袁世凱竊取;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沒有改變。
(2)加速、深化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領導力量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階級是工人階級;指導思想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
(3)毛澤東等為了響應人民和平、民主的呼聲,不顧個人安危毅然決定赴重慶談判;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解放戰爭的勝利,建立新中國,使中華民族進入發展進步的歷史新紀元;解放區土改;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等。
【知識點】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1)依據“同盟會決定在辛亥年(1911年)秋天起事……革命黨人率隊直入武昌,進攻總理衙門…武昌便為革命軍所據”可知材料體現的是武昌起義即辛亥革命。我們應該從正反兩方面評價它,既要看到辛亥革命成功的一面,也要看到它失敗的一面;辛亥革命成功一面: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封建帝制(或君主制度) , 建立了中華民國(或資產階級共和國) ,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破除了封建陋習。失敗辛亥革命失敗一面: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
(2)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李大釗把馬克思主義傳到中國,推動了近代新文化運動更加深入的健康發展,從而給新文化運動注入了新的、更為強大的、更為科學的思想活力。“新的、更為強大、更加科學的思想活力”是指加速、深化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從領導力量來看:舊民主主義革命主要是民族資產階級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由無產階級領導;從指導思想來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為三民主義,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為馬克思主義。
(3)解放戰爭時期,在和平建國的夢想破滅之后,中國共產黨人堅守初心和使命,以“將革命進行到底”的魄力為人民民主奮戰到底,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全國性勝利。結合中共和國民黨重慶談判,建立新中國,解放區土改;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等去談。
故答案為:(1)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成功一面: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結束,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思想上,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失敗一面:革命成果被袁世凱竊取;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沒有改變。
(2)加速、深化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領導力量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階級是工人階級;指導思想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
(3)毛澤東等為了響應人民和平、民主的呼聲,不顧個人安危毅然決定赴重慶談判;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解放戰爭的勝利,建立新中國,使中華民族進入發展進步的歷史新紀元;解放區土改;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解放戰爭等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22.(2019九上·慈溪月考)毛澤東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序號 時間 毛澤東年譜(部分)
① 1920年11月間 應陳獨秀函約,創建長沙共產主義組織
② 1921年7月23日-8月初 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③ 1927年8月7日 出席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的緊急會議
④ 1928年11月25日 代表中共紅四軍前委給中央寫報告,全面地總結井岡山斗爭的革命經驗
材料二:所謂割據,必須是武裝的。哪一處沒有武裝,或者武裝不夠,地方就立即被敵人占去了。黨的組織,現分連支部、營委、團委、軍委四級。連有支部,班有小組。紅軍所以艱難奮戰而不潰散,“支部建在連上”是一個重要原因。沒收一切土地重新分配,是能得到大多數人擁護的。
——摘編自毛澤東《井岡山的斗爭》
材料三:一百多年以來,我們的先人以不屈不撓的斗爭反對內外壓迫者。我們的先人叫我們完成他們的遺志。我們現在是這樣做了。我們以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內外壓迫者,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了。我們的民族將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們已經站起來了。
——摘編自毛澤東《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1949年)
(1)閱讀年譜,指出佐證“毛澤東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的事實。
(2)根據材料二,概括毛澤東“總結的井岡山斗爭的革命經驗”。
(3)結合材料三,運用相關史實證明“我們的民族將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們已經站起來了”這一觀點。
(4)結合道德與法治學科相關知識指出,上述毛澤東的言行突出體現了怎樣的民族精神?
【答案】(1)①②。
(2)經驗:工農武裝割據;開展土地革命。
(3)中國人民經過100多年的不屈不撓的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結束了舊中國百年屈辱的歷史,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4)愛國主義精神。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工農武裝割據;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毛澤東,要求具備運用所學分析材料能力。根據所學可知,①②反映了共產主義組織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情況,共產主義組織為一大的召開奠定了組織基礎,一大的召開標志著共產黨誕生,故①②能夠佐證“毛澤東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
(2)本題考查毛澤東思想,要求具備運用所學分析材料能力。根據材料“所謂割據,必須是武裝的”可知工農武裝割據;“沒收一切土地重新分配,是能得到大多數人擁護的”體現了開展土地革命。
(3)本題考查新民主義革命的勝利,要求具備運用所學分析概況能力。結合新民主義革命的相關史實,從鴉片戰爭以來,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已經取得偉大勝利;標志著中國人民受奴役受壓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時代已經過去,結束了舊中國百年屈辱的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成為新國家、新社會的主人。
(4)本題考查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毛澤東的言行突出體現了愛國主義精神。
故答案為:(1)①②。
(2)經驗:工農武裝割據;開展土地革命。
(3)中國人民經過100多年的不屈不撓的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結束了舊中國百年屈辱的歷史,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4)愛國主義精神。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圍繞“毛澤東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綜合考查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工農武裝割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題目設計既注重基礎性,又注重概括性和開放性,對學生答題能力要求較高。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屏县| 南靖县| 大安市| 星子县| 通州市| 磐石市| 张家港市| 广安市| 乐山市| 巴青县| 台前县| 繁昌县| 班戈县| 武宁县| 石河子市| 剑阁县| 达尔| 承德市| 凌源市| 确山县| 河北省| 黄山市| 武功县| 关岭| 肥乡县| 黔南| 兰州市| 牟定县| 修文县| 衡山县| 柳林县| 台南市| 北流市| 东乌珠穆沁旗| 德保县| 怀柔区| 清河县| 武清区| 昆山市| 忻州市| 临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