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主備人 備課人 學科 物理 授課時間課 題 第二十一章 第三節 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電磁波的產生和傳遞及重要參數; 2,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的工作過程。 3,通過觀察、對比,形成對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的初步認識教學重點 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的工作過程;教學難點 通過觀察、對比,形成對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的初步認識。課型 新 課 課時安排 1課時教學手段 PPT輔助教學 教學方法 觀察對比法,討論法、教學過程 備 注一、新課引入: 問題引入: 我們幾乎每天都在打電話、發短信、上網收發E-mail、處理QQ留言······在享受現代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你是否想過這些信息是怎樣被傳遞的? 二、自主學習+合作討論: (一)閱讀課本的P154-156的內容,學習完成下列知識概念。 知識點1 無線電波信號的發射和接收 知識點1 電視的發射和接收 一、電磁波傳遞聲音和圖像信號的原理 電磁波傳遞聲音和圖像信號就象鴿子送信一樣。先將信號加載在電磁波上,再把載有信號的電磁波發射出去,到達接收處設法從電磁波上把信號檢出來。 二、電磁波的發射過程 1.由高頻振蕩器產生高頻振蕩電流; 2.把要傳遞的聲音和圖像信號變成電流信號(電信號); 3.將振蕩器產生的高頻振蕩電流和聲音、圖像的信號電流一同輸入到調制器中,使高頻振蕩電流隨著傳遞的聲音圖像信號發生相應的變化,再把這樣的高頻振蕩電流送到發射天線,發射的電磁波就帶有要傳遞的聲音圖像信號了。將要傳遞的信號“加載”到電磁波上,把帶有信號的電磁波發射出去。 三、無線電的接收過程 1.用天線接收電磁波; 2.用調諧器即收音機或電視機中選臺的電路選出所需要的電信號; 3.讓高頻振蕩電流經過檢波器,就能將要傳遞的聲音信號和圖像信號從高頻振蕩電流中“檢”出。把聲音信號和圖象信號分別送到揚聲器和電視機,就能聽到聲音和看到圖像。 三、典例精析: 1 、華人科學家高錕以“涉及光纖傳輸的突破性成就”獲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關于光纖通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光在光纖中是沿中軸線直線傳播的 B、光纖通信與有線通信一樣,都需要金屬導線 C、光纖通信中使用的“導線”是“光導纖維” D、光纖通信中傳播的物質-光,不是電磁波 2 、在無線電廣播的發射與接收裝置中的調諧器,其作用是( ) A、產生高頻率振蕩電流 B、使高頻率電流隨聲音信號變化 C、得到所需要的帶有聲音信號的高頻率振蕩電流 D、把信號還原成聲音 3,無線電廣播的發射過程是:在廣播電臺話筒把播音員的________轉換成________,然后用調制器把音頻電信號加載到________(載波)上,再通過天線發射出去;無線電廣播的接收過程是:收音機的天線接收到各種各樣的________.轉動收音機調諧器的旋鈕,可以從中選出________的信號.收音機內的電子電路再把________從中取出來,放大后送到揚聲器里轉換成________,我們就聽到廣播了. 四、達標檢測: 1,下列不是利用地球同步衛星作中繼站的是( ) A、網絡通信 B、市區電話 C、移動電話 D、廣播電視 2 、收聽廣播節目時,通過旋動一個旋鈕來進行選臺,這實際上是在選擇( ) A、電磁波的波速和頻率 B、電磁波的波速 C、電磁波的頻率 D、電磁波的強弱 3,手機已經成為一種人們溝通和交流的工具.下列關于手機傳遞信息的方式和信息傳播速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通過聲波傳遞信息,傳播速度約340m/s B、通過聲波傳遞信息,傳播速度約3×108m/s C、通過電磁波傳遞信息,傳播速度約340m/s D、通過電磁波傳遞信息,傳播速度約3×108m/s 4“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在飛行時,由多個地面測控站和四艘“遠望”號遠洋航天測量船組成的測控網對其進行了跟蹤、測量與控制.這是利用了下列的哪一種波( ) A、紅外線 B、微波 C、超聲波 D、次聲波 五、課堂小結: 1.電磁波傳遞聲音和圖像信號的原理 2.電磁波的發射過程 3.天線的接收過程 二、基本技能:會正確利用資料分析問題 三、基本方法:對比法、分析法 從學生熟知的事物入手來認識電磁波的存在,使學生有親切感,樂于探究。思考、交流 學生自主學習。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派代表匯報學習結果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完成檢測,(1,2, A+B)、(3 A+B+C)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完成檢測 A+B+C板書設計: §21~3 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 一、電磁波傳遞聲音和圖像信號的原理 二、電磁波的發射過程 三、無線電的接收過程作業布置:練習冊相關題目,基礎練習(A,B),達標練習(A)批語: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