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達標檢測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1.下列與我國秦嶺—淮河一線大體一致的是( )A.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1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1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1月平均氣溫5℃等溫線D.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1月平均氣溫-5℃等溫線2.東北三省的主要地形是( )A.高原和山地 B.山地和平原 C.高原和盆地 D.平原和盆地3.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下列關于圖中陰影區域的敘述,錯誤的是( )A.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B.它西起祁連山,東到太行山,南連秦嶺,北抵長城C.該區域地跨的主要省區有晉、陜、寧、甘D.該區域的地表千溝萬壑(2)下列有關圖中陰影地區生態建設的做法,正確的是( )A.陡坡地修建梯田,種植山杏B.緩坡地全部開墾荒地,大力發展種植業C.坡腳修擋土壩、護坡工程等,保持水土D.陡坡地種植牧草,大力發展畜牧業4.2018年全國兩會于3月3日下午3點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關于北京的敘述,正確的是( )A.北京冬冷夏熱,屬溫帶大陸性氣候B.為解決就業問題應大力發展工業C.北京是全國最大的鐵路交通樞紐D.“鳥巢”是北京作為政治中心的標志5.下列語句中,描繪太湖流域水鄉城鎮特色的是( )A.人在水上住,舟在窗下行B.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C.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D.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6.以下傳統民居能充分體現人們對降水充沛的自然環境適應的是( )A.A B.B C.C D.D7.四川盆地是眾多野生動物的家園,下列珍稀野生動物中,生活在四川盆地的有( )①大熊貓 ②華南虎 ③金絲猴 ④雪豹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8.珠江三角洲地區在“前店后廠”生產模式中,不屬于有利條件的是( )A.廉價的土地 B.充足的勞動力C.豐富的礦產資源 D.便利的交通9.上海是一個國際性的大都市。關于上海的論述,正確的有( )①位于長江入海口 ②近代上海被稱為“東方的巴黎”③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在此召開 ④是長江中下游地區經濟發展的龍頭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0.中國第一條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高速鐵路——京滬高速鐵路已正式運營。結合下圖,回答下面小題。(1)京滬高速鐵路經過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兩大區域,其分界線是( )A.1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 B.熱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C.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2)該鐵路的運行對以下哪兩個地區經濟的發展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①珠江三角洲 ②長江三角洲 ③環渤海地區 ④四川盆地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1.家住上海的東東一家計劃在明年春節期間坐高速鐵路去北京玩,沿途將能夠觀賞到( )A.塞上江南的美景 B.晾房內的串串葡萄C.林海雪原黑土地 D.華北平原的落葉樹12.新疆塔里木盆地綠洲的蘋果與東部地區的蘋果相比,雖然采摘期晚了一個多月,但其以獨特的“冰糖心”而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下列關于新疆蘋果“冰糖心”形成的原因,說法正確的是( )A.高溫多雨的氣候使蘋果水分充足B.光照強烈,晝夜溫差大C.牛羊的糞便肥力大D.人們用牛奶澆灌蘋果樹13.曉明乘火車從呼和浩特到烏魯木齊旅游,他在旅途中能看到的自然景觀依次是( )A.草原、荒漠、森林 B.溫帶草原、荒漠草原、荒漠C.森林、荒漠、草原 D.荒漠、森林、草原14.“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的景觀是指( )A.黃土高原 B.華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內蒙古高原15.服飾反映著一個地方的風俗民情,透視出當地的氣候。蒙古袍和藏袍的基本結構都是大襟、長袖、肥腰,這反映了當地“作息一襲衣”的游牧方式。從氣候角度分析這類服飾主要是適應( )A.騎馬的需要 B.氣候干燥的需要C.氣溫日較差大的需要 D.氣溫年較差大的需要16.下面四幅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中,能反映烏魯木齊氣候特征是( )A.A B.B C.C D.D17.今年暑假,寧寧乘火車到西藏旅游。讀下圖,回答下面小題。(1)寧寧到西藏后,可以看到主要的優良牲畜品種是( )A.灘羊 B.三河馬 C.細毛羊 D.牦牛(2)火車上了高原后,寧寧體會到了人們說的“到了昆侖山,氣息已奄奄”。從地理角度分析,其中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 )A.地勢高 B.地勢低 C.氣溫高 D.人煙稀少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40分)18.讀新疆平面地形圖(圖1)和地形剖面圖(圖2),回答下列問題。圖1圖2(1)寫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河流A是 ,山脈B是 。(2)從M點到N點作一地形剖面圖,甲、乙、丙中正確的是 (填代號)。(3)新疆的綠洲分布在 ,其水源來自 ,新疆人民在綠洲上發展了特色鮮明的 農業。(4)新疆特有的光熱條件適合多種農作物的種植,請舉出兩種特色農產品 (任答兩項即可)。(5)“西氣東輸”工程西起的地形區是 ,為西部地區帶來哪些好處?19.探究區域。區域經濟發展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讓我們共同認識區域特征,探尋經濟發展方向。據圖和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1)依據圖中信息,描述南方地區的位置范圍。(2)選擇下列特征中符合甲、乙兩區域的序號,填入表格中。①江海交匯之地 ②植物王國 ③林海雪原 ④外向型經濟 ⑤高原濕地 ⑥中國最大城市群地區 序 號甲區域乙區域(3)請你說出長江對甲區域發展具有什么作用?(4)香港與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模式一直是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下面的示意圖表達的是合作模式的變化過程,請補充完善。20.讀圖,回答問題。(1)讀圖甲,寫出數字代號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山脈:① ,② ,③ 。(2)我國北方地區地形以 和 為主,其中東北平原 (填字母)被稱為黑土地,華北平原 (填字母)和黃土高原 (填字母)被稱為黃土地。(3)我國北方地區的氣候以 為主,降水主要集中在 ,耕地以 為主,主要種植 等糧食作物以及大豆等經濟作物。(4)D城市是我國的首都北京,其城市職能主要是 。(5)下列關于A地形區,說法正確的是( )A.東北三省包括山東省、黑龍江省、遼寧省B.東北平原農業機械化程度低,糧食多為自給C.東北三省氣候冷濕,冬季漫長嚴寒D.東北平原礦產資源缺乏(6)圖乙所示的是我國東北的 工業基地,它是我國最大的 基地。其發展條件有哪些?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的800mm等降水線通過的地方;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大致與秦嶺—淮河一線重合。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線通過的地方;溫度帶中,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干濕地區中,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界線;水稻、小麥的分界線;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等。2.【答案】B【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我國東北地區的省區有黑龍江省、吉林省和遼寧省,該地區主要的地形區有東北平原、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脈等,故東北地區主要的地形類型是平原和山地,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我國東北地區,山環水繞,沃野千里,大部分地區冬冷夏暖,雨熱同期。地勢平坦,耕地面積廣大,黑土分布廣泛,為實現農業機械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3.【答案】(1)B(2)C【知識點】黃土高原【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土高原 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 ;黃土高原包括中國太行山以西,西至烏鞘嶺,秦嶺以北,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 地跨的主要省區有晉、陜、寧、甘 ;但由于缺乏植被保護,加上夏雨集中,且多暴雨,在長期流水侵蝕下地面被分割得非常破碎,形成溝壑交錯其間的塬、墚、峁;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土高原地區氣候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為了防止水土流失,加強生態建設,主要措施是: 坡腳修擋土壩、護坡工程等,保持水土;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1)B。(2)C。【點評】黃土高原位于中國中部偏北部,為中國四大高原之一,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積最大的黃土區。黃土高原包括中國太行山以西,西至烏鞘嶺,秦嶺以北,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氣候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由于缺乏植被保護,加上夏雨集中,且多暴雨,在長期流水侵蝕下地面被分割得非常破碎,形成溝壑交錯其間的塬、墚、峁。4.【答案】C【知識點】北京【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京冬冷夏熱,屬溫帶季風氣候;目前北京主要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北京是全國最大的鐵路交通樞紐;“人民大會堂”是北京作為政治中心的標志;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北京位于華北平原北緣,北部是燕山山脈,西部是太行山脈余脈西山.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古都,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國際化大都市.5.【答案】A【知識點】太湖流域的水鄉城鎮【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人在水上住,舟在窗下行描寫的是太湖流域水鄉特色;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描寫的是內蒙古草原特色;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描寫的是橫斷山區垂直地帶性特色;天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描寫的是北方地區冬季景觀特色;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水鄉孕育的城鎮"太湖流域是我國著名的水鄉,更是江南水鄉的一大特色,正是因為太湖的聞名于世,才在這里孕育出眾多城鎮,從而形成今天的繁榮與喧鬧.6.【答案】B【知識點】鄉村聚落【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是極地地區的雪屋,B是江南水鄉特色的傳統民居,C是北京的四合院,D是北方傳統民居的窯洞,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不同地區自然環境差異明顯,在氣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環境的影響下,不同地區呈現不同的自然景觀和民居特點。比如在牧區生活的牧民,為了適應游牧生活,形成便于安裝拆卸的蒙古包。在我國北方的黃土高原地區,因降水較少,氣候干旱,利用當地黃土特性,就地取材,修建窯洞。在我國南方地區,因降水較多,氣候濕熱,搭建高架竹屋。不同的民居結構與當地自然環境密切相關。7.【答案】B【知識點】四川盆地【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四川盆地豐富的動物資源。華南虎曾廣泛分布于華東、華中、華南、西南的廣闊地區,以及陜西、隴東、豫西和晉南的個別地區,即湖南、貴州、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浙江、湖北、四川、重慶、河南、陜西、山西、甘肅、麗水等地。20世紀50-60年代,在川東的萬縣,以及陜、川、鄂交界的大巴山地區已經發現不到虎的蹤跡。故排除②。正確答案:B。【點評】知道四川盆地豐富的動物資源。8.【答案】C【知識點】珠江三角洲【解析】【分析】港澳地區在“前店后廠”合作模式中,香港為祖國內地提供豐富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控制產品的質量,進行市場推廣和對外營銷,而祖國內地為香港提供土地、自然資源和勞動力,進行產品的加工、制造和裝配.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珠江三角洲,簡稱珠三角,是西江、北江和東江入海時沖擊沉淀而成的一個三角洲,面積大約5.6萬平方公里。位于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毗鄰港澳,與東南亞地區隔海相望,海陸交通便利,被稱為中國的“南大門”。9.【答案】A【知識點】上海【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上海是一個國際性的大都市。①上海位于長江入海口 ②近代上海被稱為“東方的巴黎”③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在上海召開 ④上海是長江中下游地區經濟發展的龍頭;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上海市,簡稱“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上海是中國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上海位于中國華東地區,界于東經120°52′-122°12′,北緯30°40′-31°53′之間,地處長江入海口,東隔東中國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上海市總面積6340.5平方千米。10.【答案】(1)A(2)B【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交流與互補【解析】【分析】(1)京滬高速鐵路經過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兩大區域,即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他們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大體是1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2)該鐵路線經過了②長江三角洲 ,③環渤海地區,鐵路線的運行對這兩個地區經濟的發展有巨大的促進作用。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1)A。(2)B。【點評】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線通過的地方;溫度帶中,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干濕地區中,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界線;水稻、小麥的分界線;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等。11.【答案】D【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解析】【分析】 東東一家從上海坐高鐵去北京玩,應乘坐京滬高鐵,該高鐵沿途會經過我國的南方長江中下游平原和北方地區的華北平原,北方地區的植被以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因此會看到華北平原的落葉樹,而不會看到西北地區中的塞上江南的美景、新疆晾房內的串串葡萄,以及東北地區林海雪原黑土地.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我國南北方的景觀.京滬高速鐵路簡稱京滬高鐵,是中國一條連接北京市與上海市的高速鐵路.12.【答案】B【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堪稱世界蘋果王國的王者阿克蘇“冰糖專心”蘋果,僅產于新疆南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地北緣的阿克蘇地區紅旗坡農場周邊方圓30公里的地域,這里有特有的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干旱少雨晝夜溫差大,全年無霜期長,光照時間長的氣候條件和依托天山山脈托木爾峰冰川,遠離污染的地域條件,使這里成為發展有機農產品的理想家園。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阿克蘇冰糖心蘋果實際就是紅富士蘋果,只不過這種紅富士蘋果品種在阿克蘇紅旗坡農場扎根以后,由于在天山腳下,用天山冰川雪水灌溉,晝夜溫差大,果糖在果品內聚集優異,產生糖分自然凝聚現象,剖開果品其zd糖分聚集處猶如蜂蜜的結晶體般。這就是獨特的品質優異的阿克蘇冰糖心蘋果。13.【答案】B【知識點】東部和西部差異【解析】【分析】 曉明乘火車從呼和浩特到烏魯木齊旅游, 由于各地距海遠近不同,加之山脈的阻擋,降水呈現出自東向西逐漸減少的趨勢,故自然景觀呈現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變化。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西北地區地處我國大陸內部地區,氣候為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河流也比較少,主要以內流河為主。植被稀少,以草原、荒漠草原為主,加之人為對植被的破壞,使得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嚴重。14.【答案】D【知識點】內蒙古【解析】【分析】 “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為內蒙古高原的美麗景象。主要的民居是蒙古包.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內蒙古高原地勢平坦開闊,一望無際,東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畜牧業較發達,內蒙古牧區是我國四大牧區之一。15.【答案】C【知識點】內蒙古;拉薩【解析】【分析】 藏族人穿藏袍只穿一只袖,而且是穿左袖,右袖空著,從后面拉到前面搭在右肩上.天熱時,左袖也不穿,將兩袖褪下來拉到前面,圍系在腰間.這樣穿法既有悠久歷史,又有獨特的原因.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晝夜溫差大。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內蒙古高原地處中緯度內陸,大部分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風的影響時間長,夏季風不易到達,主要氣候特點是:冬季漫長嚴寒,春季風大少雨,夏季溫熱短促,秋季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充足,降水變率大,無霜期短。長期的游牧生活,使得蒙古人服飾以長袍為主。16.【答案】C【知識點】烏魯木齊【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是熱帶雨林氣候,B是熱帶草原氣候,C是溫帶大陸性氣候,D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其中,能反應烏魯木齊氣候特征的是第三個。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在氣溫和降水量年內變化示意圖中,橫坐標軸表示月份,縱坐標軸左側表示氣溫,右側表示降水量,氣溫年變化用平滑的曲線表示,降水年變化用長方形柱狀表示;觀察氣溫曲線圖,可以知道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氣溫最高值和氣溫最低值,觀察降水柱狀圖,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17.【答案】(1)D(2)A【知識點】拉薩【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寧寧到西藏后,可以看到主要的優良牲畜品種是牦牛。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2)火車上了高原后,寧寧體會到了人們說的“到了昆侖山,氣息已奄奄”。從地理角度分析,其中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壓強較低,人們感覺缺氧,發生高原反應。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1)D。(2)A。【點評】青藏地區的主體是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由于海拔高,氣溫氣溫日較差大,年較差小,最大的自然環境特點是高寒.地勢較低的河谷地區,土壤比較肥沃,水源較為充足。日照時間長,積溫較高,有水灌溉。水熱條件好,因而適宜耕作,適宜發展河谷農業,主要的糧食作物是青稞和小麥。其他地區發展了高寒畜牧業,主要畜種有藏綿羊、臧山羊、牦牛等。18.【答案】(1)塔里木河;天山(2)甲(3)山區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區;山區降水和冰雪融水;綠洲(4)長絨棉、哈密瓜、香梨、甜菜等。(5)塔里木盆地;可以迅速增加當地的財政收入;可以帶動其他相關行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可使本地的天然氣資源得到大規模的開發。【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烏魯木齊【解析】【分析】(1)、據圖分析可知,河流A是塔里木河,山脈B是天山。(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疆的地形是三山夾兩盆,從M點到N點作一地形剖面圖,甲、乙、丙中正確的是甲(填代號)。(3)、新疆的綠洲分布在山區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區,其水源來自山區降水和冰雪融水,新疆人民在綠洲上發展了特色鮮明的綠洲農業。(4)、新疆特有的光熱條件適合多種農作物的種植,特色農產品有長絨棉、哈密瓜、香梨、甜菜等。(5)、“西氣東輸”工程西起的地形區是塔里木盆地。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可以迅速增加當地的財政收入;可以帶動其他相關行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可使本地的天然氣資源得到大規模的開發。【點評】"西氣東輸"工程將大大加快新疆地區以及中西部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相應增加財政收入和就業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一重大工程的實施,還將促進中國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帶動鋼鐵、建材、石油化工、電力等相關行業的發展。19.【答案】(1)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東臨東海,南臨南海。(2)地區 序 號甲區域 ①⑥乙區域 ②④(3)提供了便利的水運和豐富的水源,提供了能源(水電)、漁業資源、旅游資源等。(4)【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上海;香港和澳門;臺灣【解析】【分析】(1)、依據圖中信息,南方地區位于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東臨東海,南臨南海。(2)、據圖分析可知,甲區域是長江三角洲,位于長江入海口處,處于江海交匯之地,這里有我國最大的城市群。乙區域是臺灣,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被稱為“動植物的王國”,利用便利的交通和優越的地理優勢發展了外向型經濟。(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長江提供了便利的水運和豐富的水源,提供了能源(水電)、漁業資源、旅游資源等。(4)、香港與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模式一直是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下面的示意圖表達的是合作模式的變化過程,請補充完善。【點評】臺灣省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臺灣海峽全部位于大陸架上,平均水深60米。臺灣省位于我國東南海域,主體是臺灣島。此外,還有周圍的澎湖列島、釣魚島、赤尾嶼、蘭嶼、綠島等200多個島嶼。現在臺灣重點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已形成“進口-加工-出口”型的經濟,主要是進口原料,出口工業產品,與日本相似,經濟對外依賴大,易受國際環境影響。20.【答案】(1)大興安嶺;太行山;秦嶺(2)平原;高原;A;B;C(3)溫帶季風氣候;夏季;旱地;小麥、玉米、谷子(4)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5)C(6)遼中南;重工業;煤、鐵、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農業發達,為工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交通便利;歷史基礎好等。【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北京;東北三省【解析】【分析】(1)、讀圖甲可知,山脈:①大興安嶺,②太行山,③秦嶺。(2)、我國北方地區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其中東北平原A(填字母)被稱為黑土地,華北平原B(填字母)和黃土高原C(填字母)被稱為黃土地。(3)、我國北方地區的氣候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耕地以旱地為主,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谷子等糧食作物以及大豆等經濟作物。(4)、D城市是我國的首都北京,其城市職能主要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5)、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東北三省包括吉林省、黑龍江省、遼寧省;東北平原農業機械化程度高,糧食多為商品用于出售;東北三省屬于溫帶季風氣候,但由于緯度高,氣候冷濕,冬季漫長嚴寒;東北平原礦產資源豐富,是我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6)、圖乙所示的是我國東北的遼中南工業基地,它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其發展條件有:煤、鐵、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農業發達,為工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交通便利;歷史基礎好等。【點評】水繞山環、沃野千里是東北地區地面結構的基本特征,土質以黑土為主,是形成大經濟區的自然基礎。東北地區自南向北跨中溫帶與寒溫帶,屬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季溫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目前仍是全國最主要的采伐基地.東北區礦產資源豐富,主要礦種比較齊全。東北的資源對建立冶金、燃料動力、化學以及建材等基礎工業有比較充分的保證。東北地區在三十年代建成完整的工業體系,成為東北亞最先進的工業基地。1 / 1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達標檢測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1.下列與我國秦嶺—淮河一線大體一致的是( )A.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1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1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1月平均氣溫5℃等溫線D.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1月平均氣溫-5℃等溫線【答案】A【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的800mm等降水線通過的地方;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大致與秦嶺—淮河一線重合。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線通過的地方;溫度帶中,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干濕地區中,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界線;水稻、小麥的分界線;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等。2.東北三省的主要地形是( )A.高原和山地 B.山地和平原 C.高原和盆地 D.平原和盆地【答案】B【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我國東北地區的省區有黑龍江省、吉林省和遼寧省,該地區主要的地形區有東北平原、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脈等,故東北地區主要的地形類型是平原和山地,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我國東北地區,山環水繞,沃野千里,大部分地區冬冷夏暖,雨熱同期。地勢平坦,耕地面積廣大,黑土分布廣泛,為實現農業機械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3.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下列關于圖中陰影區域的敘述,錯誤的是( )A.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B.它西起祁連山,東到太行山,南連秦嶺,北抵長城C.該區域地跨的主要省區有晉、陜、寧、甘D.該區域的地表千溝萬壑(2)下列有關圖中陰影地區生態建設的做法,正確的是( )A.陡坡地修建梯田,種植山杏B.緩坡地全部開墾荒地,大力發展種植業C.坡腳修擋土壩、護坡工程等,保持水土D.陡坡地種植牧草,大力發展畜牧業【答案】(1)B(2)C【知識點】黃土高原【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土高原 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 ;黃土高原包括中國太行山以西,西至烏鞘嶺,秦嶺以北,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 地跨的主要省區有晉、陜、寧、甘 ;但由于缺乏植被保護,加上夏雨集中,且多暴雨,在長期流水侵蝕下地面被分割得非常破碎,形成溝壑交錯其間的塬、墚、峁;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土高原地區氣候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為了防止水土流失,加強生態建設,主要措施是: 坡腳修擋土壩、護坡工程等,保持水土;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1)B。(2)C。【點評】黃土高原位于中國中部偏北部,為中國四大高原之一,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積最大的黃土區。黃土高原包括中國太行山以西,西至烏鞘嶺,秦嶺以北,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氣候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由于缺乏植被保護,加上夏雨集中,且多暴雨,在長期流水侵蝕下地面被分割得非常破碎,形成溝壑交錯其間的塬、墚、峁。4.2018年全國兩會于3月3日下午3點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關于北京的敘述,正確的是( )A.北京冬冷夏熱,屬溫帶大陸性氣候B.為解決就業問題應大力發展工業C.北京是全國最大的鐵路交通樞紐D.“鳥巢”是北京作為政治中心的標志【答案】C【知識點】北京【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京冬冷夏熱,屬溫帶季風氣候;目前北京主要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北京是全國最大的鐵路交通樞紐;“人民大會堂”是北京作為政治中心的標志;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北京位于華北平原北緣,北部是燕山山脈,西部是太行山脈余脈西山.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古都,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國際化大都市.5.下列語句中,描繪太湖流域水鄉城鎮特色的是( )A.人在水上住,舟在窗下行B.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C.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D.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答案】A【知識點】太湖流域的水鄉城鎮【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人在水上住,舟在窗下行描寫的是太湖流域水鄉特色;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描寫的是內蒙古草原特色;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描寫的是橫斷山區垂直地帶性特色;天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描寫的是北方地區冬季景觀特色;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水鄉孕育的城鎮"太湖流域是我國著名的水鄉,更是江南水鄉的一大特色,正是因為太湖的聞名于世,才在這里孕育出眾多城鎮,從而形成今天的繁榮與喧鬧.6.以下傳統民居能充分體現人們對降水充沛的自然環境適應的是( )A.A B.B C.C D.D【答案】B【知識點】鄉村聚落【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是極地地區的雪屋,B是江南水鄉特色的傳統民居,C是北京的四合院,D是北方傳統民居的窯洞,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不同地區自然環境差異明顯,在氣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環境的影響下,不同地區呈現不同的自然景觀和民居特點。比如在牧區生活的牧民,為了適應游牧生活,形成便于安裝拆卸的蒙古包。在我國北方的黃土高原地區,因降水較少,氣候干旱,利用當地黃土特性,就地取材,修建窯洞。在我國南方地區,因降水較多,氣候濕熱,搭建高架竹屋。不同的民居結構與當地自然環境密切相關。7.四川盆地是眾多野生動物的家園,下列珍稀野生動物中,生活在四川盆地的有( )①大熊貓 ②華南虎 ③金絲猴 ④雪豹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B【知識點】四川盆地【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四川盆地豐富的動物資源。華南虎曾廣泛分布于華東、華中、華南、西南的廣闊地區,以及陜西、隴東、豫西和晉南的個別地區,即湖南、貴州、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浙江、湖北、四川、重慶、河南、陜西、山西、甘肅、麗水等地。20世紀50-60年代,在川東的萬縣,以及陜、川、鄂交界的大巴山地區已經發現不到虎的蹤跡。故排除②。正確答案:B。【點評】知道四川盆地豐富的動物資源。8.珠江三角洲地區在“前店后廠”生產模式中,不屬于有利條件的是( )A.廉價的土地 B.充足的勞動力C.豐富的礦產資源 D.便利的交通【答案】C【知識點】珠江三角洲【解析】【分析】港澳地區在“前店后廠”合作模式中,香港為祖國內地提供豐富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控制產品的質量,進行市場推廣和對外營銷,而祖國內地為香港提供土地、自然資源和勞動力,進行產品的加工、制造和裝配.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珠江三角洲,簡稱珠三角,是西江、北江和東江入海時沖擊沉淀而成的一個三角洲,面積大約5.6萬平方公里。位于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毗鄰港澳,與東南亞地區隔海相望,海陸交通便利,被稱為中國的“南大門”。9.上海是一個國際性的大都市。關于上海的論述,正確的有( )①位于長江入海口 ②近代上海被稱為“東方的巴黎”③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在此召開 ④是長江中下游地區經濟發展的龍頭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A【知識點】上海【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上海是一個國際性的大都市。①上海位于長江入海口 ②近代上海被稱為“東方的巴黎”③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在上海召開 ④上海是長江中下游地區經濟發展的龍頭;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上海市,簡稱“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上海是中國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上海位于中國華東地區,界于東經120°52′-122°12′,北緯30°40′-31°53′之間,地處長江入海口,東隔東中國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上海市總面積6340.5平方千米。10.中國第一條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高速鐵路——京滬高速鐵路已正式運營。結合下圖,回答下面小題。(1)京滬高速鐵路經過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兩大區域,其分界線是( )A.1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 B.熱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C.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2)該鐵路的運行對以下哪兩個地區經濟的發展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①珠江三角洲 ②長江三角洲 ③環渤海地區 ④四川盆地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1)A(2)B【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交流與互補【解析】【分析】(1)京滬高速鐵路經過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兩大區域,即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他們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大體是1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2)該鐵路線經過了②長江三角洲 ,③環渤海地區,鐵路線的運行對這兩個地區經濟的發展有巨大的促進作用。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1)A。(2)B。【點評】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線通過的地方;溫度帶中,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干濕地區中,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界線;水稻、小麥的分界線;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等。11.家住上海的東東一家計劃在明年春節期間坐高速鐵路去北京玩,沿途將能夠觀賞到( )A.塞上江南的美景 B.晾房內的串串葡萄C.林海雪原黑土地 D.華北平原的落葉樹【答案】D【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解析】【分析】 東東一家從上海坐高鐵去北京玩,應乘坐京滬高鐵,該高鐵沿途會經過我國的南方長江中下游平原和北方地區的華北平原,北方地區的植被以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因此會看到華北平原的落葉樹,而不會看到西北地區中的塞上江南的美景、新疆晾房內的串串葡萄,以及東北地區林海雪原黑土地.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我國南北方的景觀.京滬高速鐵路簡稱京滬高鐵,是中國一條連接北京市與上海市的高速鐵路.12.新疆塔里木盆地綠洲的蘋果與東部地區的蘋果相比,雖然采摘期晚了一個多月,但其以獨特的“冰糖心”而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下列關于新疆蘋果“冰糖心”形成的原因,說法正確的是( )A.高溫多雨的氣候使蘋果水分充足B.光照強烈,晝夜溫差大C.牛羊的糞便肥力大D.人們用牛奶澆灌蘋果樹【答案】B【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堪稱世界蘋果王國的王者阿克蘇“冰糖專心”蘋果,僅產于新疆南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地北緣的阿克蘇地區紅旗坡農場周邊方圓30公里的地域,這里有特有的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干旱少雨晝夜溫差大,全年無霜期長,光照時間長的氣候條件和依托天山山脈托木爾峰冰川,遠離污染的地域條件,使這里成為發展有機農產品的理想家園。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阿克蘇冰糖心蘋果實際就是紅富士蘋果,只不過這種紅富士蘋果品種在阿克蘇紅旗坡農場扎根以后,由于在天山腳下,用天山冰川雪水灌溉,晝夜溫差大,果糖在果品內聚集優異,產生糖分自然凝聚現象,剖開果品其zd糖分聚集處猶如蜂蜜的結晶體般。這就是獨特的品質優異的阿克蘇冰糖心蘋果。13.曉明乘火車從呼和浩特到烏魯木齊旅游,他在旅途中能看到的自然景觀依次是( )A.草原、荒漠、森林 B.溫帶草原、荒漠草原、荒漠C.森林、荒漠、草原 D.荒漠、森林、草原【答案】B【知識點】東部和西部差異【解析】【分析】 曉明乘火車從呼和浩特到烏魯木齊旅游, 由于各地距海遠近不同,加之山脈的阻擋,降水呈現出自東向西逐漸減少的趨勢,故自然景觀呈現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變化。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西北地區地處我國大陸內部地區,氣候為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河流也比較少,主要以內流河為主。植被稀少,以草原、荒漠草原為主,加之人為對植被的破壞,使得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嚴重。14.“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的景觀是指( )A.黃土高原 B.華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內蒙古高原【答案】D【知識點】內蒙古【解析】【分析】 “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為內蒙古高原的美麗景象。主要的民居是蒙古包.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內蒙古高原地勢平坦開闊,一望無際,東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畜牧業較發達,內蒙古牧區是我國四大牧區之一。15.服飾反映著一個地方的風俗民情,透視出當地的氣候。蒙古袍和藏袍的基本結構都是大襟、長袖、肥腰,這反映了當地“作息一襲衣”的游牧方式。從氣候角度分析這類服飾主要是適應( )A.騎馬的需要 B.氣候干燥的需要C.氣溫日較差大的需要 D.氣溫年較差大的需要【答案】C【知識點】內蒙古;拉薩【解析】【分析】 藏族人穿藏袍只穿一只袖,而且是穿左袖,右袖空著,從后面拉到前面搭在右肩上.天熱時,左袖也不穿,將兩袖褪下來拉到前面,圍系在腰間.這樣穿法既有悠久歷史,又有獨特的原因.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晝夜溫差大。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內蒙古高原地處中緯度內陸,大部分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風的影響時間長,夏季風不易到達,主要氣候特點是:冬季漫長嚴寒,春季風大少雨,夏季溫熱短促,秋季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充足,降水變率大,無霜期短。長期的游牧生活,使得蒙古人服飾以長袍為主。16.下面四幅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中,能反映烏魯木齊氣候特征是( )A.A B.B C.C D.D【答案】C【知識點】烏魯木齊【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是熱帶雨林氣候,B是熱帶草原氣候,C是溫帶大陸性氣候,D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其中,能反應烏魯木齊氣候特征的是第三個。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在氣溫和降水量年內變化示意圖中,橫坐標軸表示月份,縱坐標軸左側表示氣溫,右側表示降水量,氣溫年變化用平滑的曲線表示,降水年變化用長方形柱狀表示;觀察氣溫曲線圖,可以知道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氣溫最高值和氣溫最低值,觀察降水柱狀圖,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17.今年暑假,寧寧乘火車到西藏旅游。讀下圖,回答下面小題。(1)寧寧到西藏后,可以看到主要的優良牲畜品種是( )A.灘羊 B.三河馬 C.細毛羊 D.牦牛(2)火車上了高原后,寧寧體會到了人們說的“到了昆侖山,氣息已奄奄”。從地理角度分析,其中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 )A.地勢高 B.地勢低 C.氣溫高 D.人煙稀少【答案】(1)D(2)A【知識點】拉薩【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寧寧到西藏后,可以看到主要的優良牲畜品種是牦牛。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2)火車上了高原后,寧寧體會到了人們說的“到了昆侖山,氣息已奄奄”。從地理角度分析,其中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壓強較低,人們感覺缺氧,發生高原反應。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1)D。(2)A。【點評】青藏地區的主體是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由于海拔高,氣溫氣溫日較差大,年較差小,最大的自然環境特點是高寒.地勢較低的河谷地區,土壤比較肥沃,水源較為充足。日照時間長,積溫較高,有水灌溉。水熱條件好,因而適宜耕作,適宜發展河谷農業,主要的糧食作物是青稞和小麥。其他地區發展了高寒畜牧業,主要畜種有藏綿羊、臧山羊、牦牛等。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40分)18.讀新疆平面地形圖(圖1)和地形剖面圖(圖2),回答下列問題。圖1圖2(1)寫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河流A是 ,山脈B是 。(2)從M點到N點作一地形剖面圖,甲、乙、丙中正確的是 (填代號)。(3)新疆的綠洲分布在 ,其水源來自 ,新疆人民在綠洲上發展了特色鮮明的 農業。(4)新疆特有的光熱條件適合多種農作物的種植,請舉出兩種特色農產品 (任答兩項即可)。(5)“西氣東輸”工程西起的地形區是 ,為西部地區帶來哪些好處?【答案】(1)塔里木河;天山(2)甲(3)山區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區;山區降水和冰雪融水;綠洲(4)長絨棉、哈密瓜、香梨、甜菜等。(5)塔里木盆地;可以迅速增加當地的財政收入;可以帶動其他相關行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可使本地的天然氣資源得到大規模的開發。【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烏魯木齊【解析】【分析】(1)、據圖分析可知,河流A是塔里木河,山脈B是天山。(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疆的地形是三山夾兩盆,從M點到N點作一地形剖面圖,甲、乙、丙中正確的是甲(填代號)。(3)、新疆的綠洲分布在山區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區,其水源來自山區降水和冰雪融水,新疆人民在綠洲上發展了特色鮮明的綠洲農業。(4)、新疆特有的光熱條件適合多種農作物的種植,特色農產品有長絨棉、哈密瓜、香梨、甜菜等。(5)、“西氣東輸”工程西起的地形區是塔里木盆地。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可以迅速增加當地的財政收入;可以帶動其他相關行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可使本地的天然氣資源得到大規模的開發。【點評】"西氣東輸"工程將大大加快新疆地區以及中西部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相應增加財政收入和就業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一重大工程的實施,還將促進中國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帶動鋼鐵、建材、石油化工、電力等相關行業的發展。19.探究區域。區域經濟發展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讓我們共同認識區域特征,探尋經濟發展方向。據圖和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1)依據圖中信息,描述南方地區的位置范圍。(2)選擇下列特征中符合甲、乙兩區域的序號,填入表格中。①江海交匯之地 ②植物王國 ③林海雪原 ④外向型經濟 ⑤高原濕地 ⑥中國最大城市群地區 序 號甲區域乙區域(3)請你說出長江對甲區域發展具有什么作用?(4)香港與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模式一直是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下面的示意圖表達的是合作模式的變化過程,請補充完善。【答案】(1)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東臨東海,南臨南海。(2)地區 序 號甲區域 ①⑥乙區域 ②④(3)提供了便利的水運和豐富的水源,提供了能源(水電)、漁業資源、旅游資源等。(4)【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上海;香港和澳門;臺灣【解析】【分析】(1)、依據圖中信息,南方地區位于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東臨東海,南臨南海。(2)、據圖分析可知,甲區域是長江三角洲,位于長江入海口處,處于江海交匯之地,這里有我國最大的城市群。乙區域是臺灣,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被稱為“動植物的王國”,利用便利的交通和優越的地理優勢發展了外向型經濟。(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長江提供了便利的水運和豐富的水源,提供了能源(水電)、漁業資源、旅游資源等。(4)、香港與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模式一直是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下面的示意圖表達的是合作模式的變化過程,請補充完善。【點評】臺灣省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臺灣海峽全部位于大陸架上,平均水深60米。臺灣省位于我國東南海域,主體是臺灣島。此外,還有周圍的澎湖列島、釣魚島、赤尾嶼、蘭嶼、綠島等200多個島嶼。現在臺灣重點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已形成“進口-加工-出口”型的經濟,主要是進口原料,出口工業產品,與日本相似,經濟對外依賴大,易受國際環境影響。20.讀圖,回答問題。(1)讀圖甲,寫出數字代號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山脈:① ,② ,③ 。(2)我國北方地區地形以 和 為主,其中東北平原 (填字母)被稱為黑土地,華北平原 (填字母)和黃土高原 (填字母)被稱為黃土地。(3)我國北方地區的氣候以 為主,降水主要集中在 ,耕地以 為主,主要種植 等糧食作物以及大豆等經濟作物。(4)D城市是我國的首都北京,其城市職能主要是 。(5)下列關于A地形區,說法正確的是( )A.東北三省包括山東省、黑龍江省、遼寧省B.東北平原農業機械化程度低,糧食多為自給C.東北三省氣候冷濕,冬季漫長嚴寒D.東北平原礦產資源缺乏(6)圖乙所示的是我國東北的 工業基地,它是我國最大的 基地。其發展條件有哪些? 【答案】(1)大興安嶺;太行山;秦嶺(2)平原;高原;A;B;C(3)溫帶季風氣候;夏季;旱地;小麥、玉米、谷子(4)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5)C(6)遼中南;重工業;煤、鐵、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農業發達,為工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交通便利;歷史基礎好等。【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北京;東北三省【解析】【分析】(1)、讀圖甲可知,山脈:①大興安嶺,②太行山,③秦嶺。(2)、我國北方地區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其中東北平原A(填字母)被稱為黑土地,華北平原B(填字母)和黃土高原C(填字母)被稱為黃土地。(3)、我國北方地區的氣候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耕地以旱地為主,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谷子等糧食作物以及大豆等經濟作物。(4)、D城市是我國的首都北京,其城市職能主要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5)、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東北三省包括吉林省、黑龍江省、遼寧省;東北平原農業機械化程度高,糧食多為商品用于出售;東北三省屬于溫帶季風氣候,但由于緯度高,氣候冷濕,冬季漫長嚴寒;東北平原礦產資源豐富,是我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6)、圖乙所示的是我國東北的遼中南工業基地,它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其發展條件有:煤、鐵、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農業發達,為工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交通便利;歷史基礎好等。【點評】水繞山環、沃野千里是東北地區地面結構的基本特征,土質以黑土為主,是形成大經濟區的自然基礎。東北地區自南向北跨中溫帶與寒溫帶,屬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季溫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目前仍是全國最主要的采伐基地.東北區礦產資源豐富,主要礦種比較齊全。東北的資源對建立冶金、燃料動力、化學以及建材等基礎工業有比較充分的保證。東北地區在三十年代建成完整的工業體系,成為東北亞最先進的工業基地。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達標檢測試卷(學生版).docx 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達標檢測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