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冊人文地理 6.2日益嚴峻的資源問題 同步試卷一、單項選擇題1.讀我國耕地、水資源和人口對比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我國耕地資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B.我國南、北方水土資源匹配合理C.我國北方人口眾多,水資源豐富D.我國人地矛盾最突出的是南方地區【答案】D【知識點】水資源;我國資源問題【解析】【分析】我國水資源的地區分布與人口和耕地的分布很不均衡,我國耕地資源北方地區多,南方地區少;我國水資源南方地區多,北方地區少;我國南、北方水土資源地區匹配不合理,北方在農業發展中會遇到水資源缺乏問題;我國南方地區人口多,但是耕地面積少,所以南方地區人地矛盾較為突出,故本題選D。【點評】知道我國資源分布概況。2.下圖漫畫《姜太公釣魚新編》啟示我們( )A.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是矛盾的,必須先保護環境B.我國的水資源嚴重缺乏,必須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C.我國能源消耗量大,必須大力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D.資源、環境形勢嚴峻,必須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答案】D【知識點】全球環境問題;世界資源問題;可持續發展【解析】【分析】 漫畫中姜太公樹立“這里有清水”,河里的魚紛紛上鉤,說明了水污染嚴重,環境形勢嚴峻,啟示我們要保護自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D說法正確,符合題意。A說法錯誤,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不是矛盾的,可以協調發展;B說法錯誤,沒有認識到問題實質;C不涉及能源消耗,不合題意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漫畫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題目,很容易引起學生興趣,直觀地反映問題。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發展,人類對資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引發資源危機;同時不斷向大自然排放廢氣物,超過了自然環境的自凈能力,造成環境污染。3.2017年11月23日,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會議在意大利召開,我國浙江湖州________通過專家評審獲得批準,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A.太湖溇港 B.桑基魚塘系統C.菰城遺址 D.頔塘運河【答案】B【知識點】我國環境問題【解析】【分析】2017年11月23日,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專家會議在意大利羅馬召開,我國浙江湖州桑基魚塘系統和甘肅迭部扎尕農林牧復合系統通過專家評審獲得批準,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名錄。B項桑基魚塘系統2017年11月23日通過專家評審獲得批準,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時政熱點。4.下列行為我們倡導的是( )A.大量使用農藥化肥 B.向河道中排放大量工業污水C.生活中大量使用洗滌劑 D.一水多用,推廣節水器具【答案】D【知識點】水資源;我國環境問題【解析】【分析】大量使用農藥化肥、向河道中排放大量工業污水、生活中大量使用洗滌劑,會造成水污染,或使水體富營養化,不利于保護環境;一水多用,推廣節水器具,有利于節約用水、保護環境,所以選D。故選:D。【點評】環境保護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5.下列行為中容易引起環境問題的是( )A.把荒地改造為良田B.把灘涂改造成水產養殖場C.圍湖造田,陡坡開墾D.植樹造林,保持水土【答案】C【知識點】全球環境問題;我國環境問題;因地制宜謀發展【解析】【分析】此題涉及因地制宜和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知識。C中的圍湖造田違背可持續發展,陡坡開墾違背因地制宜,因此答案是C。【點評】理解因地制宜原則和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知識。6.下面是某市幾位中學生對自然資源的一些看法,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A.小紅:“在自然界,自然資源的數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B.小芳:“自然資源的質量在各個地區是有差異的.”C.小明:“我國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不足.”D.小麗:“自然資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在地區分布上是均勻的.”【答案】D【知識點】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我國資源問題【解析】【分析】我國自然資源的特征是:我國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不足;在自然界,自然資源的數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自然資源的質量在各個地區是有差異的;自然資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在地區分布上一般都是不均勻的.故選:D.【點評】我國自然資源豐富,地大物博.但是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占有量少,有些資源分布不均勻.7.2013年5月,煙臺大學7名保潔員自發撿食學生們饅頭、油條、米飯等剩飯剩菜。他們的舉動觸動了社會各界尤其是煙大師生的內心,學生剩飯情況從此幾乎杜絕,真正落實了“光盤行動”。對7名保潔員的行為評價正確的是( )①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②符合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具體要求③不利于促進消費,推動我國經濟發展 ④有利于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答案】B【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可持續發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據所學知識可知,7名保潔員的行為有利于解決節約資源,減少浪費,與消費無關,所以③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8.觀察《我國不同年齡段人口比例變化圖》,我國最大的人口紅利期出現在( )A.1980年 B.2010年 C.2030年 D.2050年【答案】B【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 根據所給圖表,15-64歲人口比重在2010年附近達到最大值,也就是我國人口紅利最大時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所謂"人口紅利",是指一個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較大,撫養率比較低,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人口條件,整個國家的經濟呈高儲蓄、高投資和高增長的局面。9.關于我國自然資源基本國情的說法,正確的是( )A.我國是世界上的資源大國,許多自然資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首位B.我國許多自然資源數量大,但種類少C.我國人均資源量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D.就自然資源總量來說,我國是世界上的“資源大國”;就人均資源占有量來說,我國是世界上的“人均資源小國”【答案】D【知識點】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我國資源問題【解析】【分析】我國地大物博,就自然資源總量來說,我國是世界上的“資源大國”;但我國人口眾多,就人均資源占有量來說,我國是世界上的“人均資源小國”.故選:D.【點評】自然資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為人類提供福利的物質與能量.我國擁有遼闊的國土,無論藍色的海洋,還是浩瀚的沙漠,無論綿延的山區,還是奔騰的江河,都蘊藏著多種多樣的自然資源.自然資源主要包括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以及海洋資源等.近年來,我國有些地方出現了汽油供應緊張的局面,有些城市的出租車因買不到汽油而停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國存在( )A.資源問題 B.環境問題 C.污染問題 D.人口問題11.面對上述問題,我們應該( )①啟動節約和替代石油工程 ②嚴格限制汽車工業的發展③抓好耗能行業的節能工作 ④引導人們節約能源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0.A11.C【知識點】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我國資源問題【解析】【點評】資源短缺已經是現代社會發展的一共重要問題,出現資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是;過度消耗資源資源、不合理的分配以及環境污染嚴重;10.汽油屬于資源當中的之中,城市出租車出現因為買不到汽油而停運的現象,說明我國現在已經存在資源都短缺的問題,因此排除B/C/D,A正確;11.汽車工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環節之一,汽車工業是高度綜合的產業,能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因此不能嚴格限制汽車工業的發展,排除②,想要解決資源短缺的問題,我們需要做到開源節流,尋找石油的替代品,減少對石油的依賴,其次節流,節約現有資源,培養節能意識,因此排除A/B/D,C正確;2020年12月,浙江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該條例于2021年5月1日起施行。條例編纂過程中先后組織召開各類座談會,并公示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出臺反映我國積極實施的基本國策有( )①節約資源 ②保護環境 ③計劃生育 ④可持續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該條例的制定過程體現了( )①公民參與,促進決策科學 ②公正司法,法律彰顯民意③國家制定,建設法治中國 ④深化改革,多謀民生之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2.A13.B【知識點】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點評】基本國策,是國家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準則和保障。中國的基本國策包括:計劃生育、保護環境、對外開放、節約資源、合理利用土地和保護耕地、男女平等、水土保持、一國兩制、科教興國。12.《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并沒有反映出計劃生育和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國策,因此排除③④,排除B/C/D,A正確;13.從浙江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可以看出公民參與,促進決策科學,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國家的一切權利屬于人民;人大常委會是我國的立法機關,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真實有效,體現出該條例的制定過程國家制定,建設法治中國;因此排除②④,排除A/C/D,B正確;14.人口老齡化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到或超過7%,下圖為中國與世界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統計與預測。根據預測,到2050年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高于世界大約( )A.10% B.20% C.25% D.30%【答案】A【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解析】【分析】從圖中可知,到2050年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高于世界大約10%(中國25%,世界15%)。故答案為:A。【點評】人口老齡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壽命延長導致的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動態。產生老齡化的原因有三個:1.育兒費用提高、生產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壓力加大,造成生育率不斷下降,出現眾多丁克族;2.醫療技術進步,公共衛生水平提高,人均壽命延長;3.計劃生育等政府限制生育的政策。15.閱讀下圖,可以獲取的正確信息有( )①人口總量不斷增加 ②計劃生育取得成效③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 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答案】C【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 通過圖表可以看出,0——14歲的人口所占的比例逐年減少,也就是新出生的人口越越少,這是計劃生育的結果,②是正確的;65歲以上人口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可見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②④是正確的;①③的表述在圖表中沒有體現,排除。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自上世紀70年代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我國的人口出生率下降厲害,近些年來,人口的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為完善我國人口發展戰略,從2015年開始實施全面二孩政策,目的是緩解日益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 。16.下表是浙江省某市人口的數據(2011年)。2015年10月29日發布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宣布“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我國實施“全面二胎政策”說明( )戶籍人口(萬人) 各年齡段人口比重(%) 每十萬人中不同教育程度比重(%)1—14歲 15—59歲 60歲以上 大學及以上 高中 初中 小學344.52 11.93 73.07 15.00 8.68 16.81 39.71 29.16A.有利于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B.反映了我國人口問題的實質是控制人口數量C.說明人口政策的制訂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D.說明提高人口出生率是解決人口問題的關鍵【答案】C【知識點】我國的人口特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發展主題與發展問題【解析】【分析】在浙江省344.52人口中60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15%,說明我國存在人口老齡化問題,15年我國宣布實行全面二胎政策,說明了人口政策的制定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宜,因此排除A/B/D,C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1971年,我國開始全民展開計劃生育,主要是當時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決定的,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我國人口基數大的國情還是沒有改變,但是人口結構發生一定的變化,因此全面實施二胎政策。17.從改革開放到現在,中國房地產高速發展,以消失3億畝耕地為代價,我國占世界耕地面積的不足十分之一,但要養活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僅有的耕地里大部分地區土壤已經被汞、鉛、砷等重金屬所污染。從材料中獲取的正確信息有( )①我國資源總量豐富,種類繁多②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均資源占有量少③我國水土流失現象嚴重④我國資源利用不合理加劇資源短缺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答案】D【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解析】【分析】題干材料表明我國人口基數大,土地資源利用不合理,受破壞現象嚴重,加劇資源短缺, ②④符合題意,正確。①③不符合題意,題干材料沒有體現資源總量大,及水土流失現象,所以排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我國資源現狀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從材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本題解題的關鍵在于找到關鍵信息,聯系所學知識可以選出符合題意的答案。18.日前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2015~2016年度調水順利結束,工程惠及北京、天津、石家莊、鄭州等沿線18座大中城市,4000多萬居民喝上了長江水。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題。(1)南水北調工程能夠反映出我國水資源的特點是( )A.地區分布不均衡 B.季節分布不均衡C.年際變化大 D.總量大,人均少(2)下列關于南水北調工程的說法錯誤的是( )A.南水北調工程中線經過的地形區主要是華北平原B.南水北調工程中線方案的調水起點是丹江口水庫C.南水北調工程東線方案的主要優勢是南高北低,方便引水D.南水北調工程可以緩解北方嚴重缺水的狀況【答案】(1)A(2)C【知識點】水資源【解析】【分析】(1)為了解決水資源空間上的分布不均勻,正在修建的跨世紀工程是南水北調,該工程主要是把長江水系的水調到缺水嚴重的華北、西北地區,選項A正確。(2)南水北調工程中線經過的地形區主要是華北平原,故A敘述正確;南水北調工程中線方案的調水起點是丹江口水庫,故B敘述正確;南水北調工程中線方案的主要優勢是南高北低,方便引水,東線借用原有河道,故C敘述錯誤;南水北調工程可以緩解北方嚴重缺水的狀況,故D敘述正確。故選:(1)A(2)C【點評】(1)我國水資源的總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約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國水資源在地區分布上具有顯著的不均衡性,具體表現為“東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點。(2)我國水資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響,時空分布不均勻,季節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間上分布南多北少、東多西少;為了解決空間上的分布不均勻,我國修建的跨世紀工程是南水北調,該工程主要是把長江水系的水調到缺水嚴重的華北、西北地區。二、非選擇題19. 地勢比較平坦,降水較多,草地廣布,適合發展 。平原廣闊,土層深厚且土壤肥沃,降水較豐沛適合發展 。周圍山地環繞,森林資源豐富適合發展 。【答案】畜牧業;種植業;林業【知識點】因地制宜謀發展【解析】【分析】 地勢比較平坦,降水較多,草地廣布,適合發展畜牧業。平原廣闊,土層深厚且土壤肥沃,降水較豐沛適合發展種植業。圍山地環繞,森林資源豐富適合發展林業。【點評】我國各地自然環境存在很大差異,每個地區都有農業發展上的優勢和不足.利用當地自然條件的優勢,把要發展的農業部門或農作物,布局在適宜它本身發展、生長最有利的地區,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國的種植業區也主要分布在濕潤、半濕潤的東部季風區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區。受氣候條件的影響,我國南方和北方的農業在耕作制度、農作物種類等方面有明顯的差異。2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13年臺州市行政分區水、人口和經濟狀況一覽表年總水資源量(億m3)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國民生產總值(億元)南部地區 椒江 2.55 2368 403.9路橋 2.54 2250 428.4溫嶺 8.72 1635 748.2玉環 2.38 1630 400.5北部地區 天臺 12.92 268 159.4仙居 22.29 172 137.9黃巖 14.42 639 305.9臨海 23.08 529 420.4三門 10.89 271 140.4備注:中國人均水資源量2100立方米,臺州人均水資源量1653立方米。材料二:在浙江省五水共治活動中,臺州各地加強城鄉污水集中治理,日處理能力達50余萬噸,處理后用于工農業生產。有些地區還強化海水淡化工程建設,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水源。(1)你能在材料一中發現臺州水資源存在的哪些問題?(2)結合材料一說說臺州南部地區水資源量比北部少的原因。(3)綜合上述材料,談談解決臺州水資源問題的措施有哪些。【答案】(1)水資源短缺;水資源分布不均。(2)南部人口稠密;南部經濟比北部發達,用水量大。(3)對水資源進行跨區域調配(或北水南調);利用科學技術,開發水資源;治理水體污染;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和節約用水;等等。【知識點】水資源;我國資源問題【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可以看出,臺州水資源總量少,人口密度大,導致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少,其次水資源分布不均,北部多,南部少;(2)南部水資源總量低于北部,其次南部人口密集,經濟發達,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的總量是遠遠高于北部,因此南部的水資源比北部少;(3)可以采用開源節流i北部水多人少。南部水少人多,可以實行跨區域調水,將北部的水調入南部,這是開源,其次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樹立節水意識,這是節流;【點評】全世界的淡水資源僅占其總水量的2. 5%,其中70%以上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的冰蓋中,加上難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凍積雪,有86%的淡水資源難以利用。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僅占地球總水量的0.26%.全世界有1 /6的人口、約10億多人缺水。專家估計,到2025年世界缺水人口將超過25億。21.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讓我們托起雙手,共同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家庭一幕】有一天,瀟瀟一家三口邊散步邊聊天……子:爸,你經常忘記切斷計算機的電源,水龍頭的水流又開得很大,真浪費。父:地大物博的大中國,一點點水電,何足掛齒!母子:反對!……【社會一隅】低碳生活,是一種時尚。臺州市區已陸續投入上千輛公共自行車,每幾百米設一個公共自行車亭,不少擁有轎車的市民也騎著公共自行車上街。【圖說舉措】(1)請你針對我國的資源現狀說說母子倆反對的理由。(2)材料反映了市民的什么意識在提高?我們還可以選擇哪些低碳生活方式?(3)讀圖回答國家采取哪些措施努力實現減排目標。【答案】(1)我國資源總量是豐富的.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當前我國資源短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節約資源。(2)環保意識(或可持續發展意識、節約意識)。用節能燈代替白熾燈;盡量不使用電梯,多走樓梯;多步行,多坐公交車,少開私家車等。(3)國家采取宏觀調控手段(制訂計劃);加強立法,嚴格執法;扶持新能源產業,用可再生能源代替非可再生能源.如開發清潔能源,使用太陽能、風能、潮汐能等。【知識點】我國環境問題;我國資源問題【解析】【分析】(1)爸爸的觀點錯誤,我國雖然地大物博、資源豐富,但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長期以來我國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浪費、損失十分嚴重。(2)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的意識,低碳生活方式可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3)實現節能減排,國家可以從加強立法、嚴格執法、科技創新的角度做起。故答案為:(1)我國資源總量是豐富的.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當前我國資源短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節約資源。(2)環保意識(或可持續發展意識、節約意識)。用節能燈代替白熾燈;盡量不使用電梯,多走樓梯;多步行,多坐公交車,少開私家車等。(3)國家采取宏觀調控手段(制訂計劃);加強立法,嚴格執法;扶持新能源產業,用可再生能源代替非可再生能源。如開發清潔能源,使用太陽能、風能、潮汐能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的資源狀況、環境保護、國家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所采取的措施,可結合教材知識和題干中的材料回答。 回答材料題首先要仔細研讀材料,明確主題;其次要聯系教材的相關知識點;最好組織答案時要思路清晰、層次分明,還還要發散思維、多角度思考問題。1 / 1浙江省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冊人文地理 6.2日益嚴峻的資源問題 同步試卷一、單項選擇題1.讀我國耕地、水資源和人口對比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我國耕地資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B.我國南、北方水土資源匹配合理C.我國北方人口眾多,水資源豐富D.我國人地矛盾最突出的是南方地區2.下圖漫畫《姜太公釣魚新編》啟示我們( )A.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是矛盾的,必須先保護環境B.我國的水資源嚴重缺乏,必須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C.我國能源消耗量大,必須大力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D.資源、環境形勢嚴峻,必須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3.2017年11月23日,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會議在意大利召開,我國浙江湖州________通過專家評審獲得批準,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A.太湖溇港 B.桑基魚塘系統C.菰城遺址 D.頔塘運河4.下列行為我們倡導的是( )A.大量使用農藥化肥 B.向河道中排放大量工業污水C.生活中大量使用洗滌劑 D.一水多用,推廣節水器具5.下列行為中容易引起環境問題的是( )A.把荒地改造為良田B.把灘涂改造成水產養殖場C.圍湖造田,陡坡開墾D.植樹造林,保持水土6.下面是某市幾位中學生對自然資源的一些看法,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A.小紅:“在自然界,自然資源的數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B.小芳:“自然資源的質量在各個地區是有差異的.”C.小明:“我國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不足.”D.小麗:“自然資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在地區分布上是均勻的.”7.2013年5月,煙臺大學7名保潔員自發撿食學生們饅頭、油條、米飯等剩飯剩菜。他們的舉動觸動了社會各界尤其是煙大師生的內心,學生剩飯情況從此幾乎杜絕,真正落實了“光盤行動”。對7名保潔員的行為評價正確的是( )①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②符合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具體要求③不利于促進消費,推動我國經濟發展 ④有利于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8.觀察《我國不同年齡段人口比例變化圖》,我國最大的人口紅利期出現在( )A.1980年 B.2010年 C.2030年 D.2050年9.關于我國自然資源基本國情的說法,正確的是( )A.我國是世界上的資源大國,許多自然資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首位B.我國許多自然資源數量大,但種類少C.我國人均資源量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D.就自然資源總量來說,我國是世界上的“資源大國”;就人均資源占有量來說,我國是世界上的“人均資源小國”近年來,我國有些地方出現了汽油供應緊張的局面,有些城市的出租車因買不到汽油而停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國存在( )A.資源問題 B.環境問題 C.污染問題 D.人口問題11.面對上述問題,我們應該( )①啟動節約和替代石油工程 ②嚴格限制汽車工業的發展③抓好耗能行業的節能工作 ④引導人們節約能源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0年12月,浙江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該條例于2021年5月1日起施行。條例編纂過程中先后組織召開各類座談會,并公示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出臺反映我國積極實施的基本國策有( )①節約資源 ②保護環境 ③計劃生育 ④可持續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該條例的制定過程體現了( )①公民參與,促進決策科學 ②公正司法,法律彰顯民意③國家制定,建設法治中國 ④深化改革,多謀民生之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人口老齡化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到或超過7%,下圖為中國與世界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統計與預測。根據預測,到2050年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高于世界大約( )A.10% B.20% C.25% D.30%15.閱讀下圖,可以獲取的正確信息有( )①人口總量不斷增加 ②計劃生育取得成效③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 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6.下表是浙江省某市人口的數據(2011年)。2015年10月29日發布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宣布“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我國實施“全面二胎政策”說明( )戶籍人口(萬人) 各年齡段人口比重(%) 每十萬人中不同教育程度比重(%)1—14歲 15—59歲 60歲以上 大學及以上 高中 初中 小學344.52 11.93 73.07 15.00 8.68 16.81 39.71 29.16A.有利于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B.反映了我國人口問題的實質是控制人口數量C.說明人口政策的制訂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D.說明提高人口出生率是解決人口問題的關鍵17.從改革開放到現在,中國房地產高速發展,以消失3億畝耕地為代價,我國占世界耕地面積的不足十分之一,但要養活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僅有的耕地里大部分地區土壤已經被汞、鉛、砷等重金屬所污染。從材料中獲取的正確信息有( )①我國資源總量豐富,種類繁多②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均資源占有量少③我國水土流失現象嚴重④我國資源利用不合理加劇資源短缺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18.日前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2015~2016年度調水順利結束,工程惠及北京、天津、石家莊、鄭州等沿線18座大中城市,4000多萬居民喝上了長江水。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題。(1)南水北調工程能夠反映出我國水資源的特點是( )A.地區分布不均衡 B.季節分布不均衡C.年際變化大 D.總量大,人均少(2)下列關于南水北調工程的說法錯誤的是( )A.南水北調工程中線經過的地形區主要是華北平原B.南水北調工程中線方案的調水起點是丹江口水庫C.南水北調工程東線方案的主要優勢是南高北低,方便引水D.南水北調工程可以緩解北方嚴重缺水的狀況二、非選擇題19. 地勢比較平坦,降水較多,草地廣布,適合發展 。平原廣闊,土層深厚且土壤肥沃,降水較豐沛適合發展 。周圍山地環繞,森林資源豐富適合發展 。2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13年臺州市行政分區水、人口和經濟狀況一覽表年總水資源量(億m3)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國民生產總值(億元)南部地區 椒江 2.55 2368 403.9路橋 2.54 2250 428.4溫嶺 8.72 1635 748.2玉環 2.38 1630 400.5北部地區 天臺 12.92 268 159.4仙居 22.29 172 137.9黃巖 14.42 639 305.9臨海 23.08 529 420.4三門 10.89 271 140.4備注:中國人均水資源量2100立方米,臺州人均水資源量1653立方米。材料二:在浙江省五水共治活動中,臺州各地加強城鄉污水集中治理,日處理能力達50余萬噸,處理后用于工農業生產。有些地區還強化海水淡化工程建設,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水源。(1)你能在材料一中發現臺州水資源存在的哪些問題?(2)結合材料一說說臺州南部地區水資源量比北部少的原因。(3)綜合上述材料,談談解決臺州水資源問題的措施有哪些。21.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讓我們托起雙手,共同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家庭一幕】有一天,瀟瀟一家三口邊散步邊聊天……子:爸,你經常忘記切斷計算機的電源,水龍頭的水流又開得很大,真浪費。父:地大物博的大中國,一點點水電,何足掛齒!母子:反對!……【社會一隅】低碳生活,是一種時尚。臺州市區已陸續投入上千輛公共自行車,每幾百米設一個公共自行車亭,不少擁有轎車的市民也騎著公共自行車上街。【圖說舉措】(1)請你針對我國的資源現狀說說母子倆反對的理由。(2)材料反映了市民的什么意識在提高?我們還可以選擇哪些低碳生活方式?(3)讀圖回答國家采取哪些措施努力實現減排目標。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水資源;我國資源問題【解析】【分析】我國水資源的地區分布與人口和耕地的分布很不均衡,我國耕地資源北方地區多,南方地區少;我國水資源南方地區多,北方地區少;我國南、北方水土資源地區匹配不合理,北方在農業發展中會遇到水資源缺乏問題;我國南方地區人口多,但是耕地面積少,所以南方地區人地矛盾較為突出,故本題選D。【點評】知道我國資源分布概況。2.【答案】D【知識點】全球環境問題;世界資源問題;可持續發展【解析】【分析】 漫畫中姜太公樹立“這里有清水”,河里的魚紛紛上鉤,說明了水污染嚴重,環境形勢嚴峻,啟示我們要保護自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D說法正確,符合題意。A說法錯誤,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不是矛盾的,可以協調發展;B說法錯誤,沒有認識到問題實質;C不涉及能源消耗,不合題意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漫畫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題目,很容易引起學生興趣,直觀地反映問題。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發展,人類對資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引發資源危機;同時不斷向大自然排放廢氣物,超過了自然環境的自凈能力,造成環境污染。3.【答案】B【知識點】我國環境問題【解析】【分析】2017年11月23日,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專家會議在意大利羅馬召開,我國浙江湖州桑基魚塘系統和甘肅迭部扎尕農林牧復合系統通過專家評審獲得批準,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名錄。B項桑基魚塘系統2017年11月23日通過專家評審獲得批準,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時政熱點。4.【答案】D【知識點】水資源;我國環境問題【解析】【分析】大量使用農藥化肥、向河道中排放大量工業污水、生活中大量使用洗滌劑,會造成水污染,或使水體富營養化,不利于保護環境;一水多用,推廣節水器具,有利于節約用水、保護環境,所以選D。故選:D。【點評】環境保護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5.【答案】C【知識點】全球環境問題;我國環境問題;因地制宜謀發展【解析】【分析】此題涉及因地制宜和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知識。C中的圍湖造田違背可持續發展,陡坡開墾違背因地制宜,因此答案是C。【點評】理解因地制宜原則和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知識。6.【答案】D【知識點】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我國資源問題【解析】【分析】我國自然資源的特征是:我國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不足;在自然界,自然資源的數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自然資源的質量在各個地區是有差異的;自然資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在地區分布上一般都是不均勻的.故選:D.【點評】我國自然資源豐富,地大物博.但是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占有量少,有些資源分布不均勻.7.【答案】B【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可持續發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據所學知識可知,7名保潔員的行為有利于解決節約資源,減少浪費,與消費無關,所以③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8.【答案】B【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 根據所給圖表,15-64歲人口比重在2010年附近達到最大值,也就是我國人口紅利最大時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所謂"人口紅利",是指一個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較大,撫養率比較低,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人口條件,整個國家的經濟呈高儲蓄、高投資和高增長的局面。9.【答案】D【知識點】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我國資源問題【解析】【分析】我國地大物博,就自然資源總量來說,我國是世界上的“資源大國”;但我國人口眾多,就人均資源占有量來說,我國是世界上的“人均資源小國”.故選:D.【點評】自然資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為人類提供福利的物質與能量.我國擁有遼闊的國土,無論藍色的海洋,還是浩瀚的沙漠,無論綿延的山區,還是奔騰的江河,都蘊藏著多種多樣的自然資源.自然資源主要包括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以及海洋資源等.【答案】10.A11.C【知識點】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我國資源問題【解析】【點評】資源短缺已經是現代社會發展的一共重要問題,出現資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是;過度消耗資源資源、不合理的分配以及環境污染嚴重;10.汽油屬于資源當中的之中,城市出租車出現因為買不到汽油而停運的現象,說明我國現在已經存在資源都短缺的問題,因此排除B/C/D,A正確;11.汽車工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環節之一,汽車工業是高度綜合的產業,能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因此不能嚴格限制汽車工業的發展,排除②,想要解決資源短缺的問題,我們需要做到開源節流,尋找石油的替代品,減少對石油的依賴,其次節流,節約現有資源,培養節能意識,因此排除A/B/D,C正確;【答案】12.A13.B【知識點】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點評】基本國策,是國家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準則和保障。中國的基本國策包括:計劃生育、保護環境、對外開放、節約資源、合理利用土地和保護耕地、男女平等、水土保持、一國兩制、科教興國。12.《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并沒有反映出計劃生育和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國策,因此排除③④,排除B/C/D,A正確;13.從浙江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可以看出公民參與,促進決策科學,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國家的一切權利屬于人民;人大常委會是我國的立法機關,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真實有效,體現出該條例的制定過程國家制定,建設法治中國;因此排除②④,排除A/C/D,B正確;14.【答案】A【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解析】【分析】從圖中可知,到2050年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高于世界大約10%(中國25%,世界15%)。故答案為:A。【點評】人口老齡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壽命延長導致的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動態。產生老齡化的原因有三個:1.育兒費用提高、生產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壓力加大,造成生育率不斷下降,出現眾多丁克族;2.醫療技術進步,公共衛生水平提高,人均壽命延長;3.計劃生育等政府限制生育的政策。15.【答案】C【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 通過圖表可以看出,0——14歲的人口所占的比例逐年減少,也就是新出生的人口越越少,這是計劃生育的結果,②是正確的;65歲以上人口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可見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②④是正確的;①③的表述在圖表中沒有體現,排除。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自上世紀70年代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我國的人口出生率下降厲害,近些年來,人口的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為完善我國人口發展戰略,從2015年開始實施全面二孩政策,目的是緩解日益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 。16.【答案】C【知識點】我國的人口特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發展主題與發展問題【解析】【分析】在浙江省344.52人口中60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15%,說明我國存在人口老齡化問題,15年我國宣布實行全面二胎政策,說明了人口政策的制定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宜,因此排除A/B/D,C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1971年,我國開始全民展開計劃生育,主要是當時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決定的,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我國人口基數大的國情還是沒有改變,但是人口結構發生一定的變化,因此全面實施二胎政策。17.【答案】D【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解析】【分析】題干材料表明我國人口基數大,土地資源利用不合理,受破壞現象嚴重,加劇資源短缺, ②④符合題意,正確。①③不符合題意,題干材料沒有體現資源總量大,及水土流失現象,所以排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我國資源現狀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從材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本題解題的關鍵在于找到關鍵信息,聯系所學知識可以選出符合題意的答案。18.【答案】(1)A(2)C【知識點】水資源【解析】【分析】(1)為了解決水資源空間上的分布不均勻,正在修建的跨世紀工程是南水北調,該工程主要是把長江水系的水調到缺水嚴重的華北、西北地區,選項A正確。(2)南水北調工程中線經過的地形區主要是華北平原,故A敘述正確;南水北調工程中線方案的調水起點是丹江口水庫,故B敘述正確;南水北調工程中線方案的主要優勢是南高北低,方便引水,東線借用原有河道,故C敘述錯誤;南水北調工程可以緩解北方嚴重缺水的狀況,故D敘述正確。故選:(1)A(2)C【點評】(1)我國水資源的總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約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國水資源在地區分布上具有顯著的不均衡性,具體表現為“東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點。(2)我國水資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響,時空分布不均勻,季節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間上分布南多北少、東多西少;為了解決空間上的分布不均勻,我國修建的跨世紀工程是南水北調,該工程主要是把長江水系的水調到缺水嚴重的華北、西北地區。19.【答案】畜牧業;種植業;林業【知識點】因地制宜謀發展【解析】【分析】 地勢比較平坦,降水較多,草地廣布,適合發展畜牧業。平原廣闊,土層深厚且土壤肥沃,降水較豐沛適合發展種植業。圍山地環繞,森林資源豐富適合發展林業。【點評】我國各地自然環境存在很大差異,每個地區都有農業發展上的優勢和不足.利用當地自然條件的優勢,把要發展的農業部門或農作物,布局在適宜它本身發展、生長最有利的地區,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國的種植業區也主要分布在濕潤、半濕潤的東部季風區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區。受氣候條件的影響,我國南方和北方的農業在耕作制度、農作物種類等方面有明顯的差異。20.【答案】(1)水資源短缺;水資源分布不均。(2)南部人口稠密;南部經濟比北部發達,用水量大。(3)對水資源進行跨區域調配(或北水南調);利用科學技術,開發水資源;治理水體污染;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和節約用水;等等。【知識點】水資源;我國資源問題【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可以看出,臺州水資源總量少,人口密度大,導致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少,其次水資源分布不均,北部多,南部少;(2)南部水資源總量低于北部,其次南部人口密集,經濟發達,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的總量是遠遠高于北部,因此南部的水資源比北部少;(3)可以采用開源節流i北部水多人少。南部水少人多,可以實行跨區域調水,將北部的水調入南部,這是開源,其次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樹立節水意識,這是節流;【點評】全世界的淡水資源僅占其總水量的2. 5%,其中70%以上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的冰蓋中,加上難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凍積雪,有86%的淡水資源難以利用。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僅占地球總水量的0.26%.全世界有1 /6的人口、約10億多人缺水。專家估計,到2025年世界缺水人口將超過25億。21.【答案】(1)我國資源總量是豐富的.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當前我國資源短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節約資源。(2)環保意識(或可持續發展意識、節約意識)。用節能燈代替白熾燈;盡量不使用電梯,多走樓梯;多步行,多坐公交車,少開私家車等。(3)國家采取宏觀調控手段(制訂計劃);加強立法,嚴格執法;扶持新能源產業,用可再生能源代替非可再生能源.如開發清潔能源,使用太陽能、風能、潮汐能等。【知識點】我國環境問題;我國資源問題【解析】【分析】(1)爸爸的觀點錯誤,我國雖然地大物博、資源豐富,但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長期以來我國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浪費、損失十分嚴重。(2)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的意識,低碳生活方式可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3)實現節能減排,國家可以從加強立法、嚴格執法、科技創新的角度做起。故答案為:(1)我國資源總量是豐富的.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當前我國資源短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節約資源。(2)環保意識(或可持續發展意識、節約意識)。用節能燈代替白熾燈;盡量不使用電梯,多走樓梯;多步行,多坐公交車,少開私家車等。(3)國家采取宏觀調控手段(制訂計劃);加強立法,嚴格執法;扶持新能源產業,用可再生能源代替非可再生能源。如開發清潔能源,使用太陽能、風能、潮汐能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的資源狀況、環境保護、國家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所采取的措施,可結合教材知識和題干中的材料回答。 回答材料題首先要仔細研讀材料,明確主題;其次要聯系教材的相關知識點;最好組織答案時要思路清晰、層次分明,還還要發散思維、多角度思考問題。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冊人文地理 6.2日益嚴峻的資源問題 同步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冊人文地理 6.2日益嚴峻的資源問題 同步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