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2.4蠶變了新模樣教科版三年級下冊內容總覽新知講解05課堂練習06課堂總結07板書設計08作業(yè)布置09目錄03核心素養(yǎng)目標04新知導入0102單元主題概述單元教學結構圖單元主題概述本單元主題研究動物生命周期。動物的一生都要經歷出生、成長、繁殖、死亡的生命過程,這樣的生命過程循環(huán)往復,使種族得以延續(xù),呈現(xiàn)出動物的生命周期現(xiàn)象。在飼養(yǎng)、觀察、記錄、交流、展示等活動中,構建動物生命周期模型,理解繁殖的意義,感受動物生命過程的豐富多彩。單元教學結構圖卵:顏色、形狀、大小成蟲:外形、生命現(xiàn)象、生長條件蛹:繭、蛹成蟲:外形、生命現(xiàn)象、生長條件動物的一生蠶的生命周期動物的卵:有殼的、無殼的其他動物生命周期繁殖方式:卵生 胎生出生↓成長↓繁殖↓死亡核心素養(yǎng)目標科學觀念科學思維探究實踐態(tài)度責任根據(jù)觀察獲得的信息,推測蠶繭中有蛹,用比較的方法研究蠶蛹和幼蟲的異同點,建立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1)能基于課前觀察,概括蠶吐絲結繭的過程,并與同學交流。(2)能根據(jù)獲得的信息,推測蠶繭中有蛹及蠶蛹身體可能發(fā)生的變化。(3)會用比較方法研究蠶蛹與幼蟲的相同與不同,建立兩者之間關系。(4)能用畫圖的方法記錄蠶蛹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1)蠶蛹由蠶的幼蟲發(fā)育而來,是蠶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2)蠶蛹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身體外部特征與幼蟲區(qū)別很大。(3)蠶繭具有保護蠶蛹的作用。(1)養(yǎng)成長期觀察記錄的習慣,對蠶的生長變化保持濃厚的探究興趣。(2)與同學交流過程中能接納他人的觀點,完善自己的探究。新知導入我們的蠶房有什么新變化?蠶吐絲了,蠶房中許多蠶的幼蟲都被蠶絲包裹了起來,形成了蠶繭。蠶繭是怎么形成的?新知講解活動1:描述交流蠶吐絲結繭過程觀看蠶吐絲結繭過程視頻,思考蠶吐絲時有什么特點。蠶吐絲結繭時,它的頭總是時而抬高,時而垂下,并不停地來回擺動,將自己身體包裹在里面。新知講解活動1:描述交流蠶吐絲結繭過程結合圖片交流蠶吐絲結繭的過程即將吐絲的 5 齡蠶,這時的蠶身體縮短,發(fā)黃而透明。蠶依托用紙做的小格子吐絲。蠶吐絲時,蠶體頭胸昂起,口吐絲縷,頭部來回擺動尋找可以固定蠶絲的地方。蠶已經用蠶絲將自己包裹起來的樣子,這時的蠶絲尚少,可以看到蠶的身體已經開始變黃變干。蠶已經被完全包裹在里面的完整的蠶繭。新知講解活動2:觀察蠶繭中的蠶蛹觀察蠶繭(1)取一個蠶繭,觀察它有什么特點?蠶繭特點 形狀顏色大小表面長橢圓形、球形或紡錘形白色或黃色,也有淡綠、肉紅長 3~4 厘米,直徑 1.7~2.1 厘米有不規(guī)則皺紋,附著蠶絲,呈絨毛狀借助直尺工具觀察新知講解活動2:觀察蠶繭中的蠶蛹(2)迎著光觀察或輕輕搖動蠶繭有什么發(fā)現(xiàn)?蠶繭里有東西新知講解活動2:觀察蠶繭中的蠶蛹觀察蠶蛹(1)蠶繭里的蠶,現(xiàn)在變成什么模樣了?新知講解(2)用剪刀輕輕剪開蠶繭,里面的蠶和你想象的一樣嗎?活動2:觀察蠶繭中的蠶蛹從蠶繭中取出蠶蛹的方法:將蠶繭傾斜豎起,讓蠶蛹靠近下端。然后用剪刀或刀片從上端剖開一個細口子即可。新知講解(2)用剪刀輕輕剪開蠶繭,里面的蠶和你想象的一樣嗎?活動2:觀察蠶繭中的蠶蛹視頻:剪開蠶繭新知講解用畫圖的方式記錄觀察到的蠶蛹的樣子。活動2:觀察蠶繭中的蠶蛹新知講解活動2:觀察蠶繭中的蠶蛹(3)用放大鏡觀察蠶蛹,蛹的外部形態(tài)有什么特征?新知講解活動2:觀察蠶繭中的蠶蛹蠶蛹身體呈紡錘形,分頭、胸、腹三部分。新知講解蠶蛹頭部很小,長有復眼和觸角。胸部長有胸足和翅的雛形;腹部有 9個體節(jié),第2-7個腹兩側有發(fā)達的氣門。活動2:觀察蠶繭中的蠶蛹新知講解(4)剪開蠶繭后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蛻皮。蠶的幼蟲吐盡絲化作蛹之前蛻下的皮。這是蠶第5次蛻皮。活動2:觀察蠶繭中的蠶蛹新知講解活動2:觀察蠶繭中的蠶蛹(5)用棉簽觸摸蛹,或用手電筒照射它,或發(fā)出聲音等, 看看蛹會不會有反應。蛹有生命,只是一般情況下不動,當受到外界刺激時會動。注意不能傷害到蠶蛹相同點 不同點新知講解研討活動(1)蠶蛹和蠶的幼蟲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氣門翅體節(jié)頭胸腹蠶蛹身體縮短,顏色變成深褐色,體節(jié)減少,腹足消失,有翅的雛形,長出了復眼,出現(xiàn)了觸角分頭、胸、腹三部分,有體節(jié)、足等新知講解(2)蠶蛹還會變化嗎?它有可能變成什么樣子 翅的雛形研討活動長出翅膀新知講解(3)蠶繭對蠶起到什么作用?研討活動蠶蛹不吃東西,一般也不動,沒有防御外敵的能力,蠶繭能迷惑其他動物,也形成了獨立空間,具有保護蠶蛹的作用。新知講解拓展活動蒼蠅、蝴蝶、螞蟻等昆蟲和蠶一樣,一生中會經過蛹的階段。蒼蠅蝴蝶螞蟻課堂練習1.填空題(1)蠶蛹之所以會被繭包裹著,是因為繭能夠起到_________蛹的作用。(2)蠶吐絲結繭后變成________。蠶蛹呈________,黃褐色,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3)從蟻蠶到吐絲結繭,蠶共需蛻________次皮。保護蛹紡錘形頭胸腹4課堂練習2.判斷題(1)蠶蛹在繭中要吃桑葉才能活下去。( )(2)為了不傷害蛹,解剖蠶繭前可以迎著光觀察,確定蛹的位置。( )(3)蠶吐絲結繭時,頭時而抬高,時而垂下,并不停地來回擺動。( )(4)蠶蛹是蠶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另一種形態(tài)。( )(5)剪開一個蠶繭,里面只有蠶蛹,沒有其他的東西。( ) √√√ 課堂練習3.選擇題(1)蠶身體變得發(fā)亮透明,頭部昂起,不停擺動,食欲減退甚至停食,說明蠶要( )A.蛻皮 B.吐絲結繭 C.眠(2)在觀察蠶蛹是否有生命時,下列最合理的方法是( )A.用棉簽輕輕觸碰 B.用牙簽戳 C. 放入水中BA課堂總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蠶蛹由蠶的幼蟲發(fā)育而來,是蠶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蠶蛹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身體外部特征與幼蟲區(qū)別很大。蠶繭具有保護蠶蛹的作用。板書設計蠶變了新模樣蠶幼蟲蠶蛹蠶蛹的結構作業(yè)布置調查一下還有哪些動物一生中會經過蛹的階段。謝謝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wǎng)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4《蠶變了新模樣》教學設計一、素養(yǎng)目標1.科學觀念:(1)蠶蛹由蠶的幼蟲發(fā)育而來,是蠶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2)蠶蛹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身體外部特征與幼蟲區(qū)別很大。(3)蠶繭具有保護蠶蛹的作用。2.科學思維:根據(jù)觀察獲得的信息,推測蠶繭中有蛹,用比較的方法研究蠶蛹和幼蟲的異同點,建立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3.探究實踐:(1)能基于課前觀察,概括蠶吐絲結繭的過程,并與同學交流。(2)能根據(jù)獲得的信息,推測蠶繭中有蛹及蠶蛹身體可能發(fā)生的變化。(3)會用比較方法研究蠶蛹與幼蟲的相同與不同,建立兩者之間關系。(4)能用畫圖的方法記錄蠶蛹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4.態(tài)度責任:(1)養(yǎng)成長期觀察記錄的習慣,對蠶的生長變化保持濃厚的探究興趣。(2)與同學交流過程中能接納他人的觀點,完善自己的探究。二、教學重難點重點:蠶蛹是從蠶的幼蟲發(fā)育而來的,觀察并記錄蠶蛹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難點:認識蠶吐絲結繭的過程,認識蠶蛹和蠶幼蟲的結構之間的聯(lián)系。三、評價任務評價任務 評價標準 表現(xiàn)程度 自評 互評 師評☆☆☆ ☆☆ ☆描述交流蠶吐絲結繭過程 能概述蠶吐絲結繭的過程 能 基本能 不能觀察蠶繭中的蠶蛹 能觀察出蠶繭和蠶蛹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和生命跡象。 能 基本能 不能學習收獲四、教學過程學習活動 設計意圖 效果評價(一)情境導入 1.我們的蠶房有什么新變化? 明確:蠶吐絲了,蠶房中許多蠶的幼蟲都被蠶絲包裹了起來,形成了蠶繭。 2.思考交流:蠶繭是怎么形成的? 通過觀察蠶房新變化,引導學生研究蠶由幼蟲變蛹的過程及蛹的形態(tài)特征。 關注學生對蠶吐絲結繭的觀察記錄與交流。(二)探究活動 評價活動一:描述交流蠶吐絲結繭過程 1.觀看蠶吐絲結繭過程視頻,思考蠶吐絲時有什么特點。(播放視頻) 明確:蠶吐絲結繭時,它的頭總是時而抬高,時而垂下,并不停地來回擺動,將自己身體包裹在里面。 2.結合圖片交流蠶吐絲結繭的過程。(教材圖片) 明確: 活動評價二:觀察蠶繭中的蠶蛹 (一)觀察蠶繭 1、取一個蠶繭,觀察它有什么特點?借助直尺工具觀察,填寫觀察記錄表。 2.迎著光觀察或輕輕搖動蠶繭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明確:蠶繭里有東西。 (二)觀察蠶蛹 1.蠶繭里的蠶,現(xiàn)在變成什么模樣了? 學生猜測交流。 用剪刀輕輕剪開蠶繭,里面的蠶和你想象的一樣嗎? 出示從蠶繭中取出蠶蛹的方法:將蠶繭傾斜豎起,讓蠶蛹靠近下端。然后用剪刀或刀片從上端剖開一個細口子即可。 播放視頻《剪開蠶繭》 學生做出回答,用畫圖的方式記錄觀察到的蠶蛹的樣子。 3.用放大鏡觀察蠶蛹,蛹的外部形態(tài)有什么特征? 明確: (1)蠶蛹身體呈紡錘形,分頭、胸、腹三部分。 (2)蠶蛹頭部很小,長有復眼和觸角。胸部長有胸足和翅的雛形;腹部有9個體節(jié),第2-7個腹兩側有發(fā)達的氣門。 4.剪開蠶繭后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明確:蛻皮。蠶的幼蟲吐盡絲化作蛹之前蛻下的皮。這是蠶第5次蛻皮。 5.用棉簽觸摸蛹,或用手電筒照射它,或發(fā)出聲音等,看看蛹會不會有反應。注意不能傷害到蠶蛹。 明確:蛹有生命,只是一般情況下不動,當受到外界刺激時會動。 活動一:引導學生繼續(xù)觀察蠶的生長發(fā)育過程 活動二:旨在引導學生研究此階段蠶的外部特征,也是繼續(xù)觀察蠶生長變化活動的延續(xù)。 活動一:考查學生能否概述蠶吐絲結繭的過程。 活動二:考查學生能否觀察出蠶繭和蠶蛹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和生命跡象。(三)研討 1.蠶蛹和蠶的幼蟲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明確: 2.蠶蛹還會變化嗎?它有可能變成什么樣子 明確:會的。蛹的翅的雛形會長出翅膀。 3.蠶繭對蠶起到什么作用? 明確:蠶蛹不吃東西,一般也不動,沒有防御外敵的能力,蠶繭能迷惑其他動物,也形成了獨立空間,具有保護蠶蛹的作用。 幫助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提升認識。 對學生的回答非常優(yōu)秀的及時表揚鼓勵,保持學生探索積極性。(四)拓展 蒼蠅、蝴蝶、螞蟻等昆蟲和蠶一樣,一生中會經過蛹的階段。(圖片展示) 幫助學生構建對昆蟲共同特征的認識。 關注學生認知更多昆蟲特征。(五)知識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談收獲、啟示,實現(xiàn)科學育人。 鼓勵學生多談收獲,及時給予表揚。五、成果集成知道蠶蛹由蠶的幼蟲發(fā)育而來,是蠶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蠶蛹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身體外部特征與幼蟲區(qū)別很大。蠶繭具有保護蠶蛹的作用。六、作業(yè)設計【知識技能類作業(yè)】1.填空題(1)蠶蛹之所以會被繭包裹著,是因為繭能夠起到________蛹的作用。(2)蠶吐絲結繭后變成______。蠶蛹呈_____,黃褐色,分______、_____、____三部分。(3)從蟻蠶到吐絲結繭,蠶共需蛻_______次皮。2.判斷題(1)蠶蛹在繭中要吃桑葉才能活下去。( )(2)為了不傷害蛹,解剖蠶繭前可以迎著光觀察,確定蛹的位置。( )(3)蠶吐絲結繭時,頭時而抬高,時而垂下,并不停地來回擺動。( )(4)蠶蛹是蠶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另一種形態(tài)。( )(5)剪開一個蠶繭,里面只有蠶蛹,沒有其他的東西。( )3.選擇題(1)蠶身體變得發(fā)亮透明,頭部昂起,不停擺動,食欲減退甚至停食,說明蠶要( )A.蛻皮 B.吐絲結繭 C.眠(2)在觀察蠶蛹是否有生命時,下列最合理的方法是( )A.用棉簽輕輕觸碰 B.用牙簽戳 C. 放入水中【綜合實踐類作業(yè)】調查一下還有哪些動物一生中會經過蛹的階段。參考答案1.(1)保護 (2)蛹 紡錘形 頭 胸 腹 (3)42.(1) (2)√ (3)√ (4)√ (5) 3.(1)B (2)A七、板書設計蠶變了新模樣 蠶幼蟲 蠶蛹 蠶蛹的結構八、教學反思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觀察蠶蛹。蠶蛹是由蠶的幼蟲發(fā)育來的,是蠶的另一種生命形態(tài)。在上次課堂觀察蠶的幼蟲之后,又過了一段時間。在這一段時間里,學生在課外觀察了蠶吐絲結繭的過程。蠶結繭后經過 2~3 天,就會變成蛹。所以本課教學最好在蠶結繭3天后進行。觀察蠶吐絲是令人激動和充滿快樂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一定有許多新的發(fā)現(xiàn),也會產生很多新的問題。例如,蠶為什么要結繭把自己包起來,繭里面的蠶變成什么樣子了?在課堂上,讓學生交流描述蠶吐絲結繭的過程,既是對課外觀察活動的檢查,也是幫助學生進一步完善關于幼蟲發(fā)育成蛹的認識。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單元《動物的一生》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教材版本 教科版(2017) 單元(或主題)名稱 動物的一生主題概述 本單元主題是研究動物生命周期。動物的一生都要經歷出生、成長、繁殖、死亡的生命過程,這樣的生命過程循環(huán)往復,使種族得以延續(xù),呈現(xiàn)出動物的生命周期現(xiàn)象。學生在飼養(yǎng)、觀察、記錄、交流、展示等活動中,能夠構建動物生命周期模型,理解繁殖的意義,感受動物生命過程的豐富多彩。課標要求 一、核心概念: (1)生命系統(tǒng)的構成層次 (2)生物體的穩(wěn)態(tài)與調節(jié) (3)生命的延續(xù)與進化 二、學習內容: (1)5.2.2根據(jù)某些特征,對動物進行分類。 (2)5.2.3識別常見的動物類別,描述某一類動物(如昆蟲、魚類、鳥類、哺乳類)的共同特征。 (3)5.6.8舉例說出水、陽光、空氣、溫度的變化對生物生存的影響。 (4)5.6.9列舉動物依賴植物筑巢或作為庇護所的實例。 (5)6.2.3舉例說出動物通過皮膚、四肢、翼、鰭、鰓等接觸和感知環(huán)境。 (6)6.2.4描述動物維持生命需要空氣、水、食物和適宜的溫度。 (7)8.2.4舉例說出動物從生到死的生命過程。 (8)8.2.5描述和比較胎生與卵生動物的繁殖方式。 三、學業(yè)要求: (1)能描述常見動物共同特征。 (2)能根據(jù)某些特征,對動物進行分類。 (3)通過查閱資料等方式,知道動物依賴植物筑巢或作為庇護所,列舉相關實例。 (4)在認識常見生物、認識生物生存行為的過程中,認同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以及保護當?shù)貏又参镔Y源的積極意義。 (5)能說出植物和動物都有基本生存需要,認識到植物、動物的某些結構具有幫助其維持自身生存的相應功能。 (6)認識生物通過生殖、發(fā)育和遺傳實現(xiàn)生命的延續(xù)。 (7)能分析動植物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相應特點。 (8)能記錄、整理和描述常見植物和動物從生到死的生命過程。 (9)對栽培植物、飼養(yǎng)動物以及觀察動植物的生命周期產生興趣。教材分析 本單元共8課,以蠶的一生研究為載體,由蠶的一生延伸到昆蟲的一生,再到 更多動物的一生。其中,第1、3、4、5、6課是以蠶為主要研究對象,呈現(xiàn)了蠶的生命周期現(xiàn)象。第2、7、8課是對蠶卵、蠶的繁殖、蠶的一生認識的延伸,認識昆蟲、魚類、鳥類、哺乳動物等常見的動物類別。總之,整個單元,兩條線索并進,引導學生在觀察、記錄、交流和展示的過程中,形成對更多動物卵、繁殖和動物一生的認識,從個別到一般,逐步構建動物生命周期模型,認識不同類別的動物。學情分析 飼養(yǎng)小動物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科學實踐活動,本單元在一年級“動物”單元觀 察蝸牛、魚等常見動物的基礎上,以養(yǎng)蠶及觀察蠶的生長變化活動為主要線索,引導學生在親歷養(yǎng)蠶的過程中觀察蠶的生命需求、不同時期蠶的形態(tài)結構及與其相適應的動物的一生生命活動現(xiàn)象,了解蠶的繁殖方式,建立生命周期的模型。單元內容由蠶的繁殖拓展到其他動物繁殖、由蠶的一生拓展到昆蟲的一生及更多動物的一生。在此過程中,學生將認識昆蟲、魚類、鳥類、哺乳動物等常見的動物類別。單元目標 一、科學觀念 1.動物都要經歷從生到死的生命過程,不同動物的生命周期不同。 2.動物通過卵生或胎生方式繁殖后代,使種族得以延續(xù)。 3.動物與植物以及其所生活的環(huán)境存在相互依存的關系。 4.動物生存需要空氣、水、溫度和食物等適宜的條件。 5.昆蟲、魚類、鳥類、哺乳動物等不同動物類群都有自己共同特征。 二、科學思維 (1)用攝像、拍照、畫圖、寫觀察日記、使用觀察記錄表等方式記錄蠶生長變化。 (2)利用建模的方法呈現(xiàn)昆蟲一生的生長發(fā)育變化過程。 三、探究實踐 1.能制定計劃,長期觀察,研究蠶的生長變化和發(fā)育過程。 2.能從個別到一般,構建動物生命周期模型,認識不同類別的動物。 3. 能抓住主要特征對動物及動物卵進行分類。 四、態(tài)度責任 1.對飼養(yǎng)蠶以及觀察蠶的生長變化表現(xiàn)出濃厚興趣。 2.能堅持不懈對蠶的一生進行長期觀察,感受生命的可愛和可貴。 3.能客觀記錄蠶生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現(xiàn)象,愿意與人分享養(yǎng)蠶經驗和記錄結果。單元結構化活動達成評價 圍繞課時學習目標 1.關注課堂問題預設與學生課堂反饋表現(xiàn)。 2.作業(yè)設計與學生答題正確率的及時分析。 3.對《動物的一生》的測試性評價。 圍繞單元和主題目標 分層設置單元測試。單元課時課型規(guī)劃 課 時課型課時內容課時目標 (單元目標分配)課時學習任務(或問題)(一般1-2個)達成評價1觀察課迎接蠶寶寶的到來(1)觀察、記錄蠶卵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 (2)能用收集資料或訪談的方法獲得養(yǎng)蠶的相關知識。 (3)制訂切實可行的蠶的一生觀察計劃。(1)說說你知道的蠶的情況。 (2)蠶卵是什么樣的 (3)怎樣觀察記錄蠶生的生長變化 (1)知道蠶的一生從卵開始,卵的外部形態(tài)包括顏色、形狀、大小等。 (2)知道蟻蠶是由蠶卵孵化出來的。蠶卵孵化需要適宜的溫度和水分。1觀察課認識其他動物的卵(1)能根據(jù)卵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對卵進行簡單分類。 (2)能觀察并能識別雞卵的內部結構,推測各部分的功能。(1)不同動物的卵都一樣嗎? (2)動物的卵里有什么?(1)知道許多動物都是通過產卵繁殖后代的。 (2)知道不同動物的卵外部形態(tài)不同,但內部結構相似。 (3)知道雞卵包的結構和作用。1觀察課蠶長大了(1)掌握正確的養(yǎng)蠶方法,描述幼蠶的形態(tài)特征。 (2)會借助工具觀察幼蠶的生長變化,推測生命活動現(xiàn)象。(1)剛出生的蠶的幼蟲是什么樣的 (2)長大一些的蠶的幼蟲又是什么樣子 (1)知道蠶有眠和蛻皮現(xiàn)象,它的生長發(fā)育需要適宜的溫度、水分、氧氣和食物。 (2)蠶的幼蟲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能夠感知外界環(huán)境的刺激。1觀察課蠶變了新模樣(1)能概括蠶吐絲結繭的過程,推測蠶繭中有蛹,及蠶蛹身體可能發(fā)生的變化。 (2)研究蠶蛹與幼蟲的相同與不同,記錄蠶蛹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1)蠶繭是怎樣形成的 (2)蠶繭中的蠶蛹又是什么樣的?(1)知道蠶蛹由蠶的幼蟲發(fā)育而來,分為頭、胸、腹三部分。 (2)知道蠶繭具有保護蠶蛹的作用。1觀察課繭中鉆出了蠶蛾(1)描述蠶蛾的主要生命活動現(xiàn)象,外部形態(tài)特征。 (2)能根據(jù)外部特征識別雄性蠶蛾和雌性蠶蛾,推測蠶蛾身體各部分結構與蠶蛹的聯(lián)系。 (3)能依據(jù)昆蟲的共同特征,認識更多的昆蟲。(1)蠶蛾長什么樣 (2)與蠶的幼蟲和蛹相比,蠶蛾的生活習性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1)知道蠶蛾是蠶的成蟲,是由蠶蛹發(fā)育來的。 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上長有一對觸角、胸部長有兩對翅膀和三對足。 (2)蠶蛾有雌雄之分。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產卵繁殖后代。 (3)蠶是昆蟲,昆蟲類動物具有共同的特征。1研討課蠶的一生(1)觀察記錄的蠶一生的生長變化情況,描述蠶一生經歷的生命過程。 (2)統(tǒng)計蠶的不同階段經歷的時間以及蠶的壽命。從蠶卵孵化出蟻蠶,到蠶蛾產出更多的蠶卵,直至蠶蛾死亡,在養(yǎng)蠶的過程中我們已經了解了蠶的一生。我們用到了哪些研究方法 蠶的一生經歷了怎樣過程?(1)知道蠶經歷出生—成長—繁殖—死亡的過程,它的生長發(fā)育需要空氣、食物、生活空間以及適宜的溫度、濕度。 (2)知道蠶的一生可以分為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1調查課動物的繁殖(1)了解動物的繁殖過程。 (2)按照繁殖方式,將動物分成胎生動物和卵生動物兩類。哪些動物生小動物的方式與蠶相似 哪些與蠶不同 (1)知道生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常見的動物繁殖方式有兩種,即卵生和胎生。 (2)知道動物生存依賴于植物。1研討課動物的一生歸納出鳥類及哺乳動物一生的共同特點,區(qū)分更多的動物。蠶的一生經歷了卵、幼蟲、蛹和成蟲的過程。其他動物的一生又是怎樣的呢 知道動物的一生都要經歷出生、成長、繁殖、死亡的生命歷程。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大單元教學設計】2.4《蠶變了新模樣》課時教案.docx 【大單元教學設計】2.4《蠶變了新模樣》課時課件.pptx 【大單元整體教學】教科版科學三下第二單元《動物的一生》單元教學規(guī)劃.docx 剪開蠶繭.mp4 觀察蠶寶寶結繭.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