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4章細菌和真菌第1節細菌和真菌的分布知識清單1觀密菌落安安1觀察菌落☆>個體微小,肉腺不可見.2檢測不同環妮中的紛萄和真菌和1菌落:由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3探究細帶和真蘿的分布交2.菌落特征可以作為鑒別菌種的依據各種細菌和真菌在培養基上形成的菌落具有一定的特征,菌落的形態、大小、顏色等各不相同。因此,菌落特征可以作為鑒別細菌和真菌菌種的重要依據。同一菌種在同一種培養基形3.細菌和真菌的菌落特征成的菌落特鉦一殷是相同的。特征菌落大小形態顏色細菌菌落真菌菌落表面或光滑黏細菌菌落較小多為白色般比細菌菌落大稠,或粗糙干澡幾倍到幾十倍.如霉菌菌落常呈如霉菌菌落有時能呈現真菌茵落較太絮狀、絨毛狀或紅、褐、黑、綠、黃等不司蜘蛛網狀的顏色。溫馨提示1.瓊脂內加入牛肉汁等是為4.菌落的培養煮沸冷卻后為國態,常用于制作固體培養基。細菌和真菌的塵長提供豐用瓊脂和牛肉汁(或土嚷浸出液、牛奶等)混合在一富的有機物。制備培養基起配制而成2.高溫滅菌的日的是殺滅培將配制好的培養基進行高溫滅菌,倒入培養皿或養基中原有的細菌和真茵高溫火茵、冷卻其他容器內,冷卻后即可使用接種時注意不要等,以排除雜菌的干擾。→將培養基暴露在空氣中,防上被雜菌污濃。3冷卻后再接種的原因是避接種將少量細菌或真菌轉移到培養基上免高溫殺死所接種的細菌和真南。將接種后的培養皿放在恒溫箱或溫度適宜的環境中恒溫培養培養例1下列有關菌落的描述正確的是解析菌落是由單個細萵或真茵在培養基上大量繁殖形A.每個菌落是由大量不同種細菌組成的成的,A、D錯誤。細茵菌落較B.從菌落的形態、大小和顏色,可以大致區分細菌和真菌以初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及它們的種類生干煥,易挑起,多為白色;真菌G細菌的菌落呈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網狀菌落較人、菌絲細長,菌落疏松,可呈絨毛狀、蜘蛛網狀等,D.一個菌落是一個細菌細胞組成的識清單C錯誤。答案B1922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1提出問題:手上存在細菌和真菌嗎?洗手前后,手上的細菌·溫馨提示在實驗前不要盲目打開和真菌一樣多嗎?培養皿,使它們保持密封狀態2.作出假設:洗手前手上布滿大量細菌和真菌,洗手后手上的的目的是防止環境中的細菌細菌和真菌誠少。或真南的孢子落在培養基上。選取兩套培養皿的目的是進3.制訂計劃行對照,一組不進行任何處1)材料用具:三套裝有牛肉汁培養基的培養皿、無菌棉棒、透明理,為空白對照組,另一組在膠帶、標簽紙、放大鏡。已經高溫滅菌選擇的環境中打開,為實驗組。2)方法步驟:①將分別標為“洗手前”“洗手后”和“空白對照”的標簽貼在三套已經高溫滅菌的培養皿底面。②取無菌棉棒在手心處擦一擦,打開標有“洗手前”的培養皿,在培養基上輕輕涂抹一下,蓋上培養皿蓋,用透明膠帶封好蓋的邊緣。③用水將手洗凈,取無菌棉棒在手心處擦一擦,打開標有“洗于后”的培養皿,在培養基上輕輕涂抹一下,蓋上培養皿蓋,用透明膠帶封好蓋的邊緣。-空白對般。④第二套不進行任何處理,用透明膠帶封好蓋的邊緣。⑤將三套培養皿置于恒溫箱中培養,每10小時觀察一次,共觀▲手上存在細菌和真菌,要注察3次。可為細菌和真菌的生長糧供適宜的溫度,意個人衛生,吃東西前或體育⑥實驗現象:一段時間后,可以觀察到標有“洗手前”的培養中運動后要注意洗手。單菌落較多,而標有“洗手后”的培養皿巾菌落較少,標有“空白對照”的培養皿中沒有菌落產生,如圖所示。細菊洗手前洗手后空白對照4.得出結論:手上存在細菌和真菌。洗手后,手上的細菌和真培養皿菌減少接種時傷止來菌干抄,一定要菌操作。▲若要檢測空氣中的細菌和,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時的接種方法帥其菌,只需打開培養皿,在空氣中暴露5~10分鐘,再蓋上檢測環境越積方法皿蓋封好,置于恒溫箱中培養教室、草地、樹打開培養皿,使其暴露在空氣中5~10分即可。此外,也需設置不進行林、汽車站等鐘,再蓋上蓋任何處理的空白對照組。第4章池水、土壤、口腔用無菌棉棒擦取或蘸取后,輕輕涂抹在內部、手心等培養基上硬幣等物體將硬幣等放在培養基上輕舒按壓即可細菌和真菌19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