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主備人 備課人 學科 物理 授課時間課 題 第二十章 第五節 磁生電教學目標 1.知道電磁感應現象,知道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2.知道發電機的原理,能說出發電機為什么能發電,知道發電機發電過程中的能量轉化; 3.知道什么是交流電;能區別直流電和交流電,知道我國供電頻率是50 Hz; 4.通過探究磁生電的條件,進一步了解電和磁之間的相互聯系,提高學生觀察分析概括能力和聯系簡單現象探索物理規律的能力。教學重點 電磁感應現象;探究磁生電的條件和感應電流的方向與哪些因素有關。教學難點 發電機的基本構造與原理。課型 新 課 課時安排 1課時教學手段 PPT輔助教學 教學方法 分析歸納法、探究法、觀察法、自主學習教學過程 備 注一、新課引入: 奧斯特發現電流的磁效應后,許多科學家都在思索:既然電流能產生磁,那么磁能否產生電呢? 二、自主學習+合作討論: (一)自主學習: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138頁及139頁第一、第二自然段,做好勾畫標記重點,記錄疑難問題。試著完成以下問題: 1、什么是電磁感應現象? 2、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是什么? 3、感應電流方向與哪些因素有關? 英國物理學家 在10年中做了多次探索,1831年終于取得突破,發現了利用磁場產生電流的條件和規律。根據這個發現,后來發明了 ,使人類大規模用電成為可能,開辟了電氣化的時代。 【實驗合作探究一】思考:如何利用磁場獲得電流? 實驗器材:蹄形磁鐵、導體、靈敏電流計、開關 觀看實驗視頻得出結論: 1.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就產生電流。這種現象叫做電磁感應,產生的電流叫做感應電流。 2、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A、閉合電路; B、一部分導體做切割磁感線的運動 3、能量轉化 在電磁感應現象中是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實驗探究二】 思考:感應電流方向的影響因素 猜想:1.導體切割磁感線運動的方向。 2.磁場方向.(根據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方向) 通過觀看實驗視頻,總結出影響感應電流方向的因素: 1.導體切割磁感線運動的方向。 2.磁場方向. 注意:改變其中一個因素。感應電流的方向改變; 兩個因素同時改變,感應電流方向不變。 (二)自主學習: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P139-140(發電機,做好勾畫標記重點記錄疑難,組內交流。試著完成以下問題: 1、發電機的構造是什么?2、發電機的原理是什么? 3、發電機發電過程中能量的轉化是什么? 發電機主要由 和 兩部分組成。 大型發電機一般采用 的方式來發電。 觀看發電機工作原理視頻 發電機主要由 和 兩部分組成。 大型發電機一般采用 的方式來發電。 4.交流電的特點: (1)交流電:周期性改變方向和大小的電流。 直流電:電流方向不變的電流。 (2)我國交流電周期是______,頻率為____,線圈轉動一圈,電流方向改變___,1s內完成周期性變化為_______,每秒電流方向改變_____。 三、典例精析: (1)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①閉合回路;②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此過程是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這是發電機的原理;電動機的原理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轉動,是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3)如果導體左右往復運動,電路中產生的是________電. (4)閉合電路中有電流的必要條件是要有電源.在電磁感應現象中,閉合電路中____________________相當于電源. (5)上題出現的現象是________(填“發電機”或“電動機”)的原理,該過程是將________能轉化為________能. 四、達標檢測: 1.發電機的發明,開辟了人類電氣化的時代,而電動機應用,出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圖甲和乙,能說明是電動機工作原理的是________,能說明是發電機工作原理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 2.如圖所示的四個裝置可以用來研究有關物理現象或說明有關原理,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圖(1)可用來研究電磁感應現象 B.圖(2)可用來說明電動機原理 C.圖(3)可用來說明發電機原理 D.圖(4)可用來研究電磁鐵磁性強弱與線圈匝數的關系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磁生電的條件,應用等相關知識,希望同學們積極應用。 學生自主閱讀,完成問題。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實驗現象,得出結論。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實驗現象,得出結論。 學生自主閱讀,完成問題。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完成檢測,(1,2 A+B+C)、板書設計: 第五節 磁生電 1. 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就產生電流,這是一種電磁感應現象。 2.發電機: (1)原理:電磁感應。 (2)構造:定子、轉子。 (3)能量轉化:機械能轉化成電能作業布置:批語: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