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土地資源與農業(第1課時)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知道土地資源的主要類型;(2)掌握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點;(3)了解我國各種土地資源類型的構成比重。2、過程與方法:(1)通過聯系前面的氣候、地形知識進行讀圖分析,培養知識轉移的能力,并認識自然環境各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關系;(2)學會將我國的土地資源與其他國家相比較,在對比中了解我國土地資源的國情,并從中學會比較方法;(3)會用統計圖表分析我國各種土地資源類型的構成比重。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聯系生活,理解我國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應對措施,能正確認識土地資源與人類的關系。二、學情分析:在第一節水資源的基礎上,學生已經了解了我國的自然資源總量豐富而人均不足這一總體特征。土地資源是書中介紹的第二種自然資源,可以借鑒水資源的學習方法來學習,同時土地資源的分布和評價與中國的地形、氣候等章節也有一定的聯系。三、教學重點、難點:1、重點:我國土地資源的分布及基本特點;2、難點:我國土地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帶來的嚴重后果,對學生進行土地資源的國情國策教育。四、教學方法:讀圖導析法、對比填表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五、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地圖冊。六、教學過程:1、導入新課:教師采用詩朗誦的方式,說明土地是一個國家農業生產的基礎。人和土地的關系,就好像魚和水的關系一樣,土地撫育著人類,從古至今有多少人贊美土地,歌頌土地。同學們,我們對土地的贊美真是說不盡、道不完,那么你對土地知道多少呢?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我國的土地資源的狀況如何。2、學習新課:(一)閱讀質疑:學生閱讀課文P10—P12頁,教師針對課文內容預設問題,學生參考閱讀后,提出問題和疑問。課件展示本課的學習目標。(二)互動探究:學生分組討論預設問題和疑問,教師適當點撥、講解,學生總結討論探究結果。教師:由于自然條件和自然環境的差異,人們對土地的利用方式和途徑也就不同,根據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狀況,我們把土地資源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筑用地,耕地、草地、林地是農業用地,建設用地為非農業用地。活動一:看用途──了解土地:教師:多媒體展示山地林區、草原牧區、平原耕作區、城市建筑區等幾幅景觀圖。 學生:討論這幾幅景觀圖中土地自然環境和條件的差異以及利用方式的不同。(山區──林地;高原──草地;平原──耕地;城市──建設用地) 教師:我國國土遼闊,土地資源總量豐富,而且土地利用類型齊全,這為我國因地制宜全面發展農、林、牧、副、漁業提供了有利條件;但是我國人均土地資源占有量少,而且各類土地所占的比例也不盡合理。教師:多媒體出示圖D“中國與部分國家及世界土地資源的比較” 和圖B“我國土地利用類型比重”。學生:讀圖討論,我國土地資源的構成有何特點?(注意比較各種土地利用類型所占的百分比)教師總結:我國土地資源的構成特點可概括為“兩少、一多、一不足、一突出”,即:耕地、林地少,難利用土地多,后備土地資源不足,人與耕地的矛盾突出。教師:我國各類土地資源,不僅構成比例不合理,而且還分布不均。那么我們怎樣才能充分利用現有的土地資源呢?活動二:比差異──利用土地:教師:指導學生讀圖C“我國主要土地利用類型分布”。學生:讀圖C,并聯系中國地形、氣候的有關知識完成填表格練習,明確土地資源的利用要受到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的影響。表格展示:教師:多媒體出示我國北方旱地和南方水田的景觀圖,引導學生認識我國耕地的南北差異,并能夠初步評價我國南北方的水土匹配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學生:讀圖C,結合所學的我國地形、氣候的有關知識,明確: ①我國北方旱地和南方水田的分布大致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這既是我國一月0℃等溫線經過的地方,也是我國800mm年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方。 ②我國南北方地區的水土資源匹配情況說明:在我國土地資源豐富的北方地區,水資源不足又成為制約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活動三:找特點──分析土地:教師:指導分析圖C。學生總結歸納:﹝1﹞總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2﹞山地多、平地少;﹝3﹞后備耕地資源匱乏。教師:由于我國國土遼闊,土地資源總量豐富,而且土地利用類型齊全。人口眾多是造成我國土地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的主要原因,同時我國土地資源的利用結構又與我國的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密切相關,而且人們對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也是造成我國土地資源不足的重要原因。(三)測檢拓展:3、拓展延伸:教師指導學生:爭做“土地專家”。請聯系學過的中國地形、氣候的有關知識,評價我國土地資源對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不利條件。學生總結:有利條件:我國國土遼闊,土地資源總量豐富,而且土地利用類型齊全,這為我國因地制宜全面發展農、林、牧、副、漁業提供了有利條件。例如山區地形崎嶇,不宜耕作,但森林茂密,適宜發展林業;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降水充足,適宜種植業發展。高原地處內陸,降水較少,草原廣闊,是畜牧業基地。不利條件:我國人均土地資源占有量少,而且各類土地所占比例不盡合理,主要是耕地少,難利用土地多,后備土地資源不足,特別是人與耕地的矛盾尤為突出。4、測檢題:(1)填空題:①我國土地資源利用類型多樣,常見的有 耕地 、 林地 、 草地 、 沙漠 和 戈壁 等。②我國土地資源總量 大 ,但人均占有量 少 。③我國耕地總面積居世界第 四 位,林地總面積居世界第 五 位。(2)單項選擇題:①關于我國土地資源特點正確的是( A )A、山地多,平地少 B、山地多,平地多C、山地少,平地多 D、山地少,平地少②我國土地總面積居世界( B )A、第一位 B、第三位 C、第二位 D、第四位③下列有關我國主要土地利用類型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A、我國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B、我國的林地主要分布在非季風區C、我國的草地主要分布在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附近D、我國難以被利用的土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5、課堂小結:本節主要學習了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類型及構成比重,了解了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及分布,知道了我國土地資源存在的不足有:人均土地資源占有量小,土地資源構成比例不合理,各類土地資源分布不均,且破壞嚴重等,更加懂得了保護土地資源的重要性。七、板書設計: 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土地資源的類型的構成比重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 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情況 土地資源的主要特點 八、教學反思:在授課過程中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授課后及時總結和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