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年級地理下冊 預習篇7.3“東方明珠”——香港和澳門1.香港、澳門概況對比A香港 B澳門地理位置 珠江口東側,與廣東省、深圳市毗鄰。 珠江口西側,與廣東省、 珠海毗鄰。組成 香港島、九龍、新界 澳門半島、凼仔島和路環島產業構成 主要發展國際貿易、運輸、金融、信息服務及旅游業等產業 支柱產業博彩旅游業2.香港擴展城市用地的方式:香港人多地少,而且山地多,平地少,可供城市發展的土地有限“上天”(建設高層建筑)“下海”(填海造陸)成為香港擴建城市建設用地的兩種重要方式。3.港澳祖國內地合作:優勢 合作模式 對雙方的好處香港 豐富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 過去“前店后廠”;現在粵港合作新模式:廣東是制造業,香港服務業 優勢互補, 互惠互利祖國內地 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豐富且低廉4.香港與祖國內地的聯系密切(1)香港經濟發展的不利條件:地狹人稠,自然資源匱乏;(2)香港經濟發展的優勢:①地理位置優越; ②祖國內地強力支持1.關于澳門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A.珠江口的西南 B.珠江口的東側 C.珠海以北 D.深圳以南【答案】A【詳解】澳門特別行政區位于珠江口西南岸,背靠珠江三角洲,由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組成,A正確,B錯誤;澳門位于珠海以南,深圳的西南,CD錯誤。故選A。2.珠江三角洲地區利用外資發展本區工業的有利條件是( )A.煤、鐵資源十分豐富 B.靠近港澳、東南亞C.地勢低平,土壤肥沃 D.氣候溫暖濕潤【答案】B【詳解】珠江三角洲位于廣東省的東南部,毗鄰港澳,與東南亞地區隔海相望,被稱為我國的“南大門”。珠江三角洲利用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引進了大量的外資和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重點發展了外向型經濟,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B正確;該地礦產資源匱乏,土壤肥沃,氣候溫暖濕潤對利用外資發展本區工業影響不大,排ACD。故選B。讀香港特別行政區略圖,完成3——4小題。3.香港位于( )A.甲一福建省南部 B.乙一珠江口東側C.丙一東海之濱 D.丁一澳門正西方4.圖中南北向鐵路干線是( )A.京廣線 B.京滬線 C.京哈線 D.京九線【答案】3.B 4.D【解析】3.讀圖可知,香港位于圖中甲是廣東省東南部,A錯誤;乙是珠江口的東側,B正確;丙是南海之濱,C錯誤;澳門位于珠江口的西側,香港位于澳門的正東方。D錯誤。故選B。4.圖中南北向鐵路干線是京九線,連接香港九龍和北京,D正確;京廣線的起止城市是北京和廣州,A錯誤;京滬線的起止城市是北京和上海,B錯誤;京哈線的起止城市是北京和哈爾濱,C錯誤。故選D。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推動香港、澳門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實現互利共贏。下圖為“粵港澳大灣區示意圖”。完成5——6小題。5.下列有關粵港澳大灣區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香港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 ②澳門的支柱產業是博彩旅游業③香港是人口超千萬的休閑旅游中心④大灣區鐵路和海洋運輸較發達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粵港澳大灣區能促進各種生產要素自由流動,極有可能形成的模式是( )A.“珠江三角洲服務業+香港農業” B.“珠江三角洲制造業+香港服務業”C.“珠江三角洲出口+香港進口” D.“珠江三角洲農業+香港工業”【答案】5.A 6.B【解析】5.讀圖可知,香港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①正確;澳門的支柱產業是博彩旅游業,②正確;香港人口未超千萬,③錯誤;大灣區鐵路和海洋運輸較發達,④正確;①②④正確,故選A。6.中央政府研究制定了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將實現粵港澳三地互利互補、協同發展。依據各地經濟發展特色,極有可能形成的模式:珠江三角洲發展制造業+香港服務業,B正確,故選B。7.關于港澳與祖國內地聯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A.因社會制度不同,港澳的經濟發展與祖國內地聯系不大B.粵港新的合作模式—香港制造業+廣東服務業C.港澳所需的淡水、食品等資源主要依靠祖國內地的供應D.澳門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貿易港【答案】C【詳解】港澳的經濟發展與祖國內地聯系密切,故A錯誤;粵港形成新的合作模式——廣東制造業+香港服務業,故B錯誤; 港澳所需的淡水、食品、原料、燃料等資源主要依靠祖國內地穩定供應,故C正確;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貿易港,故D錯誤。故選C。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也在“一國兩制”的作用下蓬勃發展。讀“香港澳門地理位置圖”,完成8——9小題。8.下列關于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說法正確的是( )A.香港特別行政區經濟發達,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博彩業是其支柱產業B.澳門特別行政區有許多著名的旅游景點吸引廣大游客的參觀,大三巴牌坊就是其中一個C.澳門特別行政區瀕臨南海,與深圳市為鄰D.香港特別行政區地處西太平洋地區樞紐位置,是中國的交通中心9.澳門在19世紀末陸地面積只有10.3平方千米,但是在2021年陸地面積達到了33.0平方千米,分析其原因是( )①珠江口西側泥沙大量淤積②人們建造了風車進行抽水造陸③當地人民不斷進行領土擴張④人們采用吹填—沉降—軟基處理技術進行填海造陸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答案】8.B 9.D【解析】8.香港特別行政區經濟發達,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博彩業是澳門的支柱產業,A錯誤;澳門特別行政區有許多著名的旅游景點吸引廣大游客的參觀,大三巴牌坊就是其中一個,B正確;澳門特別行政區瀕臨南海,與珠海市為鄰,C錯誤;香港不是中國的交通中心,D錯誤。故選B。9.19世紀末,澳門陸地面積只有10.3平方千米,因珠江口西側泥沙大量淤積,澳門面積會增大,①正確;同時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增強,人們采用吹填—沉降—軟基處理技術進行填海造陸,也讓澳門陸地面積增大,④正確;澳門沒有采用風車抽水,風車之國是荷蘭,②錯誤;當地人民沒有進行領土的擴展,③錯誤。故選D。10.港珠澳大橋通車后,珠海至香港的車程由3小時縮短到30分鐘內。港珠澳大橋建設帶來的積極影響是( )①極大縮短三地交通運輸時間②促進港澳地區的長期繁榮穩定③加強港珠澳區域間的經濟合作④有利于珠江口水域的漁業發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A【解析】港珠澳大橋是中國的一座跨海大橋,是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橋建設帶來的積極影響是:極大縮短三地交通運輸時間,①正確;促進港澳地區的長期繁榮穩定,②正確;加強港珠澳區域間的經濟合作,③正確;該大橋對于珠江口水域的漁業發展影響不大,④錯誤。所以A正確,B、C、D錯誤。故選A。11.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粵港澳大灣區是由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等9個城市組成的城市群,近年來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等標志性工程建成,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互融互通。材料二 “粵港澳大灣區示意圖”和“珠江——西江經濟帶示意圖”。(1)粵港澳大灣區分布有我國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與其他工業基地相比,其發展的突出優勢條件是 。(2)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基本形成,涌現大批“雙城打工人”。試分析形成該現象的首要條件是 。(3)粵港澳大灣區與珠江——西江經濟帶在經濟發展上優勢互補。粵港澳大灣區現階段發展過程中面臨嚴峻的問題是 ,紅水河流域建有多個水電站,可向粵港澳大灣區提供的充足的 。(4)未來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具有世界級競爭力的城市群,應大力發展 產業。【答案】(1) 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鄰近港澳;政策扶持等(2)交通便利(3) 能源短缺(資源短缺) 水能資源(4)高新技術【分析】本題以我國粵港澳大灣區為材料,設置四個小題,涉及我國的工業分布、鐵路干線的重要意義、工業的發展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詳解】(1)讀圖可知,粵港澳大灣區位于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是我國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與遼中南、京津唐、滬寧杭等工業基地相比,其發展的突出優勢條件是鄰近港澳、東南亞等地,交通便利,便于吸引外資,還有政策扶持等。(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基本形成,涌現大批“雙城打工人”是由于高速發達的公路和鐵路帶來的交通便利產生的現象。(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粵港澳大灣區礦產資源不足,水資源短缺不利于其經濟發展,紅水河流域建有多個水電站,可向粵港澳大灣區提供的充足的水能資源。(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型人才眾多,應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建設成具有世界級競爭力的城市群。12.閱讀我國南方地區及局部圖,回答問題。(1)關于粵港澳大灣區位置和范圍的敘述,正確的是____。A.范圍包括廣東省中南部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 B.南臨東海C.大部分地區位于北回歸線以北的亞熱帶 D.北接湖南和江西(2)分析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中,港澳與祖國內地在經濟發展中各自有哪些優勢?(各答一條)港澳: ;祖國內地: 。(3)圖中海南島與雷州半島之間的 是我國的內海。島上同緯度的城市東方比博鰲的年降水量明顯偏 (填“多”或“少”), 其主要原因 。近日,“海南自貿港啟動全島封關運作準備”的話題引發熱議。海南全島將近3.5萬平方公里,適合全島建立自貿區。自由貿易港是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開放形態,是國家劃出一定區域允許境外貨物、資金、或外方交通運輸工具自由進出的港區。(4)與香港自由貿易港相比,請列舉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發展的優勢條件。(5)海南省能否像臺灣省一樣大力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并說明理由。(6)海南島的地勢特征為 ,判斷理由 。【答案】(1)A(2) 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經驗等 勞動力、資源等(3) 瓊州海峽 少 東方位于夏季風的背風坡(4)自然資源豐富,土地面積大等(5)可以,海南島多優良港灣,海運便利;是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地處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臨近港澳、珠三角經濟發達地區,有利于引進外資,具備大力發展出口加工工業的條件。(不可以,海南省走的是國際旅游發展路線,經濟結構以旅游業服務業為核心,對島內的資源環境都有比較高的要求,所以對工業把控比較嚴格,不能像臺灣省一樣大力發展出口加工工業。)(6) 中部高,四周低 島上河流從中部向四周流入海洋,呈放射狀【分析】本題以我國南方地區局部地圖為材料,涉及到粵港澳大灣區的位置與范圍、港澳與內地的優勢,海洋國土、降水分布特點及原因、海南自貿區的優勢條件、海南的經濟發展模式、海南島地勢特征及判斷理由等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的讀圖識圖析圖能力和區域認知、綜合思維的學科素養。【詳解】(1)粵港澳大灣區范圍包括廣東省中南部和香港、澳門,A正確;粵港澳大灣區南臨南海,B錯誤;粵港澳大灣區大部分位于北回歸線以南地區的熱帶,C錯誤;廣東省北接湖南省和江西省,粵港澳大灣區位于廣東省南部,D錯誤。故選A。(2)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中,港澳的優勢是:有雄厚的資金、先進的技術、豐富的管理經驗和人才隊伍等;內地的優勢是:豐富的自然資源,廉價的勞動力,廣闊的消費市場等。(3)圖中海南島與雷州半島之間的瓊州海峽是我國的內海。海南島上同緯度的城市東方比博鰲的年降水量明顯偏少,其主要原因是東方位于東南季風(夏季風)的背風坡,受地形因素影響,降水少。(4)與香港自由貿易港相比,海南自由貿易港陸地面積更大,地價更便宜;自然資源更豐富等。(5)該題是一道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角度一:可以,海南島多優良港灣,海運便利;是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地處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臨近港澳、珠三角經濟發達地區,有利于引進外資,具備大力發展出口加工工業的條件。角度二:不可以,海南省走的是國際旅游發展路線,經濟結構以旅游業服務業為核心,對島內的資源環境都有比較高的要求,所以對工業把控比較嚴格,不能像臺灣省一樣大力發展出口加工工業。(6)讀海南城市分布圖可知,海南島上的河流呈放射狀,從中部向四周流入海洋;地勢的高低會影響河流的流向,所以可以推知海南島地勢特征為中部高,四周低。13.讀圖“香港、澳門地區圖”完成下列各題。(1)圖中A和B分別是我國的兩個經濟特區 和 。與A、B毗鄰的兩個特別行政區分別是 和 。(2)有“購物天堂”和“東方明珠”之稱的是 。(3)澳門經濟的支柱產業是 。(4)圖中④的鐵路干線是 鐵路。【答案】(1) 珠海 深圳 澳門 香港(2)香港(3)博彩旅游業(4)京九【分析】本大題以香港、澳門地區圖為材料,設置道四小題,涉及香港、澳門的地理位置、經濟發展、我國的鐵路線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詳解】(1)香港位于珠江口東側,與廣東省深圳市相鄰,澳門位于珠江口西側,與廣東省珠海市相鄰。由圖中字母的位置可知:A是珠海,B是深圳,與珠海和深圳毗鄰的特別行政區分別是澳門和香港。(2)有“購物天堂”和“東方明珠”之稱的是香港。由于香港對絕大部分外來商品實行免稅政策,商業和服務業相當發達,因而這里被稱為“購物者的天堂”。(3)澳門的主要經濟支柱有博彩、旅游、工業、建筑業等,其中,重要支柱產業是博彩旅游業。(4)讀圖可知,圖中④的鐵路干線是京九鐵路,自北京至香港九龍。14.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等標志性工程建成通車,從香港駕車到珠海、澳門僅需30分鐘,香港往來廣州縮短至1小時以內,“1小時生活圈”基本形成,粵港澳大灣區涌現出一大批“雙城打工人”。圖為粵港澳大灣區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序號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① (特別行政區);② (特別行政區);③ (鐵路)。(2)讀圖描述粵港澳大灣區的海陸位置 。(3)港珠澳大橋中間段采用海底隧道的修建形式,主要目的是 。(4)修建港珠澳大橋的意義是 。(5)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優勢有 。(6)粵港澳大灣區在發展過程中應注重發揮各地區優勢條件。與港澳相比,寫出一個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發展優勢 。【答案】(1) 澳門特別行政區 香港特別行政區 京九鐵路(2)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瀕臨南海。(3)留出航運通道,便于船只通行。(4)加強港澳與珠江三角洲地區的聯系;促進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長期繁榮與穩定;促進港珠澳地區經濟協同發展。(5)位于我國南部沿海,交通便利;對外貿易發達,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教育科研水平高,高新技術產業占有重要地位。(6)土地租金低,勞動力資源豐富等。【分析】本題以港珠澳大橋、廣深高鐵等相關內容和粵港澳大灣區圖為材料,共設置六道小題,涉及香港、澳門的地理位置、區位優勢等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詳解】(1)圖中①地位于珠江口的西側為澳門特別行政區,②地位于珠江口的東側為香港特別行政區,③為連接香港九龍和北京的京九鐵路。(2)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的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瀕臨南海。(3)港珠澳大橋附近有一些碼頭和港口,有大型貨輪通過,所以采用海底隧道的形式,是為了留出航運通道,便于船只通行。(4)港珠澳大橋是我國境內一座連接香港、廣東、珠海和澳門的橋隧工程,該工程的修建加強了港澳與珠江三角洲地區的聯系;促進了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長期繁榮與穩定;促進了港珠澳地區經濟協同發展。(5)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中南部的九個城市,位于我國南部沿海,交通便利,對外貿易發達,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并且教育科研水平高,高新技術產業占有重要地位。(6)珠江三角洲地區與香港、澳門相比,陸地面積廣,土地租金低,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豐富。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年級地理下冊 預習篇7.3“東方明珠”——香港和澳門1.香港、澳門概況對比A香港 B澳門地理位置 珠江口東側,與廣東省、深圳市毗鄰。 珠江口西側,與廣東省、 珠海毗鄰。組成 香港島、九龍、新界 澳門半島、凼仔島和路環島產業構成 主要發展國際貿易、運輸、金融、信息服務及旅游業等產業 支柱產業博彩旅游業2.香港擴展城市用地的方式:香港人多地少,而且山地多,平地少,可供城市發展的土地有限“上天”(建設高層建筑)“下海”(填海造陸)成為香港擴建城市建設用地的兩種重要方式。3.港澳祖國內地合作:優勢 合作模式 對雙方的好處香港 豐富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 過去“前店后廠”;現在粵港合作新模式:廣東是制造業,香港服務業 優勢互補, 互惠互利祖國內地 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豐富且低廉4.香港與祖國內地的聯系密切(1)香港經濟發展的不利條件:地狹人稠,自然資源匱乏;(2)香港經濟發展的優勢:①地理位置優越; ②祖國內地強力支持1.關于澳門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A.珠江口的西南 B.珠江口的東側 C.珠海以北 D.深圳以南2.珠江三角洲地區利用外資發展本區工業的有利條件是( )A.煤、鐵資源十分豐富 B.靠近港澳、東南亞C.地勢低平,土壤肥沃 D.氣候溫暖濕潤讀香港特別行政區略圖,完成3——4小題。3.香港位于( )A.甲一福建省南部 B.乙一珠江口東側C.丙一東海之濱 D.丁一澳門正西方4.圖中南北向鐵路干線是( )A.京廣線 B.京滬線 C.京哈線 D.京九線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推動香港、澳門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實現互利共贏。下圖為“粵港澳大灣區示意圖”。完成5——6小題。5.下列有關粵港澳大灣區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香港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 ②澳門的支柱產業是博彩旅游業③香港是人口超千萬的休閑旅游中心④大灣區鐵路和海洋運輸較發達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粵港澳大灣區能促進各種生產要素自由流動,極有可能形成的模式是( )A.“珠江三角洲服務業+香港農業” B.“珠江三角洲制造業+香港服務業”C.“珠江三角洲出口+香港進口” D.“珠江三角洲農業+香港工業”7.關于港澳與祖國內地聯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A.因社會制度不同,港澳的經濟發展與祖國內地聯系不大B.粵港新的合作模式—香港制造業+廣東服務業C.港澳所需的淡水、食品等資源主要依靠祖國內地的供應D.澳門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貿易港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也在“一國兩制”的作用下蓬勃發展。讀“香港澳門地理位置圖”,完成8——9小題。8.下列關于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說法正確的是( )A.香港特別行政區經濟發達,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博彩業是其支柱產業B.澳門特別行政區有許多著名的旅游景點吸引廣大游客的參觀,大三巴牌坊就是其中一個C.澳門特別行政區瀕臨南海,與深圳市為鄰D.香港特別行政區地處西太平洋地區樞紐位置,是中國的交通中心9.澳門在19世紀末陸地面積只有10.3平方千米,但是在2021年陸地面積達到了33.0平方千米,分析其原因是( )①珠江口西側泥沙大量淤積②人們建造了風車進行抽水造陸③當地人民不斷進行領土擴張④人們采用吹填—沉降—軟基處理技術進行填海造陸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10.港珠澳大橋通車后,珠海至香港的車程由3小時縮短到30分鐘內。港珠澳大橋建設帶來的積極影響是( )①極大縮短三地交通運輸時間②促進港澳地區的長期繁榮穩定③加強港珠澳區域間的經濟合作④有利于珠江口水域的漁業發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1.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粵港澳大灣區是由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等9個城市組成的城市群,近年來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等標志性工程建成,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互融互通。材料二 “粵港澳大灣區示意圖”和“珠江——西江經濟帶示意圖”。(1)粵港澳大灣區分布有我國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與其他工業基地相比,其發展的突出優勢條件是 。(2)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基本形成,涌現大批“雙城打工人”。試分析形成該現象的首要條件是 。(3)粵港澳大灣區與珠江——西江經濟帶在經濟發展上優勢互補。粵港澳大灣區現階段發展過程中面臨嚴峻的問題是 ,紅水河流域建有多個水電站,可向粵港澳大灣區提供的充足的 。(4)未來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具有世界級競爭力的城市群,應大力發展 產業。12.閱讀我國南方地區及局部圖,回答問題。(1)關于粵港澳大灣區位置和范圍的敘述,正確的是____。A.范圍包括廣東省中南部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 B.南臨東海C.大部分地區位于北回歸線以北的亞熱帶 D.北接湖南和江西(2)分析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中,港澳與祖國內地在經濟發展中各自有哪些優勢?(各答一條)港澳: ;祖國內地: 。(3)圖中海南島與雷州半島之間的 是我國的內海。島上同緯度的城市東方比博鰲的年降水量明顯偏 (填“多”或“少”), 其主要原因 。近日,“海南自貿港啟動全島封關運作準備”的話題引發熱議。海南全島將近3.5萬平方公里,適合全島建立自貿區。自由貿易港是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開放形態,是國家劃出一定區域允許境外貨物、資金、或外方交通運輸工具自由進出的港區。(4)與香港自由貿易港相比,請列舉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發展的優勢條件。(5)海南省能否像臺灣省一樣大力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并說明理由。(6)海南島的地勢特征為 ,判斷理由 。13.讀圖“香港、澳門地區圖”完成下列各題。(1)圖中A和B分別是我國的兩個經濟特區 和 。與A、B毗鄰的兩個特別行政區分別是 和 。(2)有“購物天堂”和“東方明珠”之稱的是 。(3)澳門經濟的支柱產業是 。(4)圖中④的鐵路干線是 鐵路。14.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等標志性工程建成通車,從香港駕車到珠海、澳門僅需30分鐘,香港往來廣州縮短至1小時以內,“1小時生活圈”基本形成,粵港澳大灣區涌現出一大批“雙城打工人”。圖為粵港澳大灣區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序號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① (特別行政區);② (特別行政區);③ (鐵路)。(2)讀圖描述粵港澳大灣區的海陸位置 。(3)港珠澳大橋中間段采用海底隧道的修建形式,主要目的是 。(4)修建港珠澳大橋的意義是 。(5)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優勢有 。(6)粵港澳大灣區在發展過程中應注重發揮各地區優勢條件。與港澳相比,寫出一個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發展優勢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預習篇 2024年八年級地理下冊 7.3“東方明珠”——香港和澳門 導學案 學生版.docx 預習篇 2024年八年級地理下冊 7.3“東方明珠”——香港和澳門 導學案 教師版(含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