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年級地理下冊 預習篇7.1自然特征與農業南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位置 位于A秦嶺-B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東面和南面瀕臨黃海、C東海和D南海。地形 東部是①長江中下游平原和④東南丘陵,西部是②云貴高原和③四川盆地氣候 大部分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南部少部分是熱帶季風氣候。 氣候主要特征: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濕潤。河流 河流眾多,有我國最長的河流——長江土壤 濕熱的環境發育了紅色的土壤,南方地區被稱為“紅土地”。植被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2.重要的水田農業區發展農業有利條件 氣候濕熱,平原地區,地勢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條件良好,水田集中連片農作物種類 糧食作物 水稻經濟作物 棉花,油菜。盛產茶,竹,甘蔗,橡膠。水果 柑橘、香蕉、菠蘿等熱帶、亞熱帶水果3.南方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征是:濕熱。4.請從地形影響的角度,解釋下列現象: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平原溫暖。四川盆地周圍地勢高,阻擋了冬季風的進入;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冬季風可長驅直入,受冬季風影響大。西雙版納地區不受寒潮影響,而廣州卻受寒潮影響。西雙版納位于云貴高原南部,云貴高原阻擋了南下的寒潮;廣州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區,地勢低平,冬季風可長驅直入,受冬季風影響大。讀“南方地區簡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2小題。1.關于南方地區自然特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南方地區主要位于地勢第二、三級階梯B.南方地區地形復雜多樣,東西差異明顯,西部大多為低山丘陵C.南方地區主要河流有長江和黑龍江等,河流水量大,無結冰期D.降水豐富,大部分地區主要位于半濕潤區2.下列地形區全部位于南方地區的一組是( )A.東北平原、黃土高原 B.華北平原、云貴高原C.四川盆地、東南丘陵 D.云貴高原、黃土高原【答案】1.A 2.C【解析】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南方地區主要位于地勢第二、三級階梯,A正確;南方地區地形復雜多樣,東西差異明顯,東部大多為低山丘陵,B錯誤;黑龍江位于北方,C錯誤;受夏季風影響,南方地區降水豐富,年平均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大部分地區主要位于濕潤區,D錯誤。故選A。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東北平原、黃土高原位于北方地區,A錯誤;華北平原位于北方地區、云貴高原位于南方地區,B錯誤;四川盆地、東南丘陵位于南方地區,C正確;云貴高原位于南方地區、黃土高原位于北方地區,D錯誤。故選C。3.南方地區是我國重要的( )A.旱作農業區 B.綠洲農業區C.河谷農業區 D.水田農業區【答案】D【詳解】南方地區位于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以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全年熱量豐富,降水豐沛,屬于濕潤區,耕地以水田為主,是我國重要的水田農業區,D正確。旱作農業區是指北方地區,綠洲農業區分布在西北地區;河谷農業區位于青藏地區。排除ABC。故選D。皖南和贛北地區的徽派建筑融合了自然環境與地域文化特色。讀“徽派建筑景觀圖”,完成4——5小題。4.徽派建筑能反映皖南和贛北的自然環境特征是( )A.坐北朝南——終年寒冷 B.墻體厚實——晝夜溫差大C.墻體高大——風沙較多 D.屋頂坡度大——降水較多5.為更好的保護與開發徽派建筑文化價值,我們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建筑陳舊,缺乏藝術價值,不用保存 B.為避免遭到破壞,全部封閉禁止參觀C.可以進行不破壞原有風貌的合理改造 D.全部拆除,合理規劃改善農村環境【答案】4.D 5.C【解析】4.徽派建筑主要分布在安徽黃山、江西婺源、浙江金華等地,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坐北朝南是為了得到太陽光照,A錯誤;徽派建筑所在地區為我國南方亞熱帶季風氣候,晝夜溫差小,B錯誤;徽派建筑所在地區降水較多,空氣濕度大,風沙較少,C錯誤;該地區降水多,且夏季降水集中,屋頂坡度較大主要是為了排水,D正確。故選D。5.徽派建筑作為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來為中外建筑大師所推崇,為中外建筑界所重視和嘆服,不能拆除,故A錯誤?;张山ㄖ哂泻芨叩乃囆g價值,不能全面禁止參觀,B錯誤;徽派建筑作為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外建筑界所重視和嘆服,可以進行既符合現代居住要求,又不破壞原有風貌的合理改造,C正確;徽派傳統民居營造技藝,2008年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徽派建筑具有藝術價值,不能全部拆除而建成現代風格,拆舊建新不是對傳統建筑的最佳保護方式,D錯誤。故選C。浙江千島湖即新安江水庫,是長三角地區眾多城市飲用水源首選地。新安江發源于安徽省黃山市,是一條跨越皖浙兩省的河流。圖示意新安江流域,讀圖完成6——7小題。6.漫步新安江源頭,能體現當地特色的城市標語是( )A.包羅“皖”象 B.“粵”來越好 C.“晉”展風采 D.百“浙”不撓7.符合新安江的水文特征的是( )A.流量小 B.枯水期長 C.水位季節變化大 D.含沙量大【答案】6.A 7.C【解析】6.讀圖可知,新安江源頭在安徽省,安徽省簡稱皖,所以是包羅“皖”象,A正確;“粵”來越好是廣東省;“晉”展風采為山西??;百“浙”不撓是浙江省。排除BCD。故選A。7.安徽省南部和浙江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距海近,降水量大,故新安江的徑流量大,汛期長,枯水期短,含沙量小,水位季節變化大。綜上所述,C正確,ABD錯誤,故選C。2023年12月14~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到廣西考察,期間考察了廣西來賓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黃安優質“雙高”糖料蔗基地。讀我國部分省區及相關示意圖,完成8——10小題。8.關于各省區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①是我國第一大島嶼 B.②省為福建省C.③省區的簡稱為云或滇 D.④省與①省隔臺灣海峽相望9.關于廣西,敘述正確的是( )A.其省級行政中心是桂林 B.該省區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壯族C.當地居民的飲食以面食為主 D.冬春季節容易遭沙塵暴影響10.甘蔗是廣西的主要糖料作物,其種植甘蔗的有利氣候條件是( )A.黑土廣布,土壤肥沃 B.降水稀少,糖分積累多C.緯度低,熱量充足 D.熟制一年一熟,作物生長周期長【答案】8.B 9.B 10.C【解析】8.讀圖可知,①是我國的臺灣省,是我國第一大島嶼,A正確;②是廣東省,B錯誤;③是云南省,簡稱為云或滇,C正確;④是福建省,與臺灣省隔臺灣海峽相望,D正確。故選B。9.廣西壯族自治區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壯族,省會城市是南寧,當地種植水稻,居民的飲食以米飯為主,AC錯誤,B正確;距離冬季風源地較遠,不會受到沙塵暴影響,D錯誤;故選B。10.甘蔗是廣西的主要糖料作物,廣西是我國主要的甘蔗種植區,因為地處北回歸線附近,緯度低,熱量充足,降水豐富,一年兩熟到三熟,有利于甘蔗生長,C正確,BD錯誤;南方為紅土,土壤貧瘠,A錯誤;故選C。11.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屆亞運會在浙江杭州如期舉行,圖1為“我國氣候分布圖”,圖2為“杭州亞運會吉祥物宸宸、瓊瓊和蓮蓮”。結合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宸宸、琮和蓮蓮作為杭州亞運會的吉祥物,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琮琮代表了世界遺產良古城遺址,杭州位于 (地形區名稱),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孕育了中華文化;蓮蓮以西湖為靈感來源,杭州氣候類型為 ,特征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西湖風光秀麗,成為美麗中國的獨特風景;宸宸代表了世界遺產京杭大運河,杭州地處外流區,河湖密布,大運河溝通了南北交通。(2)國慶節期間,宸宸、琮琮和蓮蓮邀請來自不同地區的朋友到杭州觀賽。來自漠河的明明,沿途看到的耕地類型由 變為水田;來自吐魯番的佳佳,一路上看到植被越來越茂密,屋頂的坡度越來越 ;來自拉薩的強強,發現地表越來越平坦,農業類型由 變為種植業;來自??诘募t紅,給大家帶來了家鄉的水果香蕉、椰子等,令人贊不絕口。(3)杭州亞運會踐行“綠色”辦賽理念,交出了一份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綠色答卷。由光伏和風力發出的“綠電”,點亮了亞運場館。碳抵消是實現亞運會碳中和目標的重要一環。作為學生,日常生活中我們能為“碳中和”做出的貢獻是 (一點即可)。【答案】(1) 長江中下游平原 亞熱帶季風氣候(2) 旱地 大/陡 畜牧業(3)綠色出行/少使用一次性產品/節約用電等(一條合理即可)【分析】本大題以“我國氣候分布圖”、“杭州亞運會吉祥物宸宸、琮琮和蓮蓮”為材料,涉及到中國主要地形區、氣候類型的分布及特征、耕地類型、降水的空間分布、農作物的分布、“碳中和”的措施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能力。【詳解】(1) 琮琮代表了世界遺產良渚古城遺址,杭州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水田連片,河湖密布,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孕育了中華文化;蓮蓮以西湖為靈感來源,杭州氣候類型為亞熱帶季風氣候,特征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西湖風光秀麗,成為美麗中國的獨特風景;宸宸代表了世界遺產京杭大運河,杭州地處外流區,河湖密布,大運河溝通了南北交通。(2) 國慶節期間,宸宸、琮琮和蓮蓮邀請來自不同地區的朋友到杭州觀賽:來自漠河的小漠,沿途中經過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看到的耕地類型由旱地變為水田;來自吐魯番的小番,由于自西北向東南降水量逐漸增多,一路上看到植被越來越茂密,屋頂的坡度越來越大。來自拉薩的小薩,沿途經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發現地表越來越平坦,農業類型由畜牧業變為種植業;來自??诘男『#o大家帶來了家鄉的熱帶水果,如芒果、菠蘿等。(3)作為中學生,為國家的“碳中和”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減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使用可以循環利用的布袋代替塑料袋、做好垃圾分類、綠色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等。12.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梅雨”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長江中下游至日本南部狹長區域內出現的連續陰雨天氣,此時正值該區域梅子黃熟之時,故亦稱“梅雨”或“黃梅雨”。圖甲為“我國梅雨期常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圖”,圖乙為“我國梅雨期常年及2020年部分區域持續天數圖”。(1)通常,在梅雨期,300mm降水量以上區域主要位于 (河流)流域,2020年,梅雨期持續時間最長的省份是 。“梅雨”給人的印象是涓涓細雨、溫柔和緩,但2020年的梅雨卻異?!氨┝Α保炅看?、強度強,超過以往的記錄。(2)除了“暴力梅”,有的年份,我國還會出現“空梅”、“枯梅”(降水量異常少)等現象,這說明我國的降水具有 的特點,此降水特點極易造成 等自然災害。梅子(別名:青梅),原產中國,是亞熱帶特產水果。(3)結合材料中的時間、降水等地理信息分析,梅子的成熟期最有可能在 (季節),其主要的生長習性有 。【答案】(1) 長江 安徽(2) 年際變化大 旱澇(3) 夏季 溫和多雨【分析】本題以我國梅雨期常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圖、我國梅雨期常年及2020年部分區域持續天數圖及文字信息為材料,涉及梅雨分布及產生的原因、造成的災害,我國降水的特點等知識點,考查學生讀圖分析能力和調動及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問題的素養。【詳解】(1)讀圖可知,我國常年梅雨期,300mm等降水量以上區域主要位于上海,杭州,南京區域,為長江流域,2020年,我國梅雨持續時間最長的省份是安徽,有60天。(2)除了“暴力梅”,降水多,有的年份,我國還會出現“空梅”、“枯梅”(降水量異常少)降水少等現象,這說明我國的降水具有年際變化大的特點,降水年際變化大,降水少容易發生旱災,降水多容易發生洪澇,所以此降水特點極易直接造成旱澇等自然災害。(3)“梅雨”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這時是北半球的夏季,梅子的成熟期最有可能在夏季,其主要的生活習性有喜溫和多雨的氣候,耐寒性不強。13.讀南方地區圖,完成下列各題。(1)南方地區主要是 氣候和 氣候。(2)本區主要糧食作物 ,從氣候和地形分析其原因: ; ,油料作物有 。(3)AB兩個城市位于 (填河流名稱),冬季大部分河流 (填有或無)結冰期。(4)A地北側地形區是 ,冬季它比B地溫暖原因 。【答案】(1) 熱帶季風 亞熱帶季風(2) 水稻 雨熱同期 地形平坦(地勢低平) 油菜(3) 長江 無(4) 四川盆地 北部是大巴山和秦嶺山脈,阻擋了冬季風入侵。【分析】本題以南方地區示意圖為材料,涉及南方地區的氣候、農業、河流等知識點,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讀圖識圖能力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旨在培養學生區域認知的核心素養。【詳解】(1)南方地區位于秦嶺-淮河線以南,主要有亞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2)南方地區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熱量條件充足;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水分條件豐沛;且雨熱同期。平原面積較廣,地勢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條件良好。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油料作物是油菜。(3)讀圖可知,圖中A重慶、B南京等城市都位于長江沿岸,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氣溫在0℃以上,河流無結冰期。(4)讀圖可知,A地北側地形區是四川盆地,被稱為“天府之國”。四川盆地北部是大巴山和秦嶺山脈。來自北方的冬季風受秦嶺、大巴山的阻擋,使得四川盆地受冬季風影響較小,冬季比B地長江中下游平原溫暖。14.讀圖和文字資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云南普洱有“世界茶源”之稱,普洱茶色澤褐紅,香氣獨特,滋味醇厚回甘。中國“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項目于2023年9月17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舉行的第45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通過審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7項世界遺產。 材料二:糯干寨是普洱市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最有代表性的地區之一。該村寨的先民在海拔較高的天然林和地勢低平的村寨之間片狀開發茶林,茶林和茶林之間保留了一定面積的天然林作為防護林。整個村寨四面環山,依山傍水,原始古樸宛如世外桃源,是人與自然良性互動和可持續發展的典范。(1)圖中“三江并流”區域跨越三大水系,形成世界罕見的“江水并流而不交匯”的奇特自然景觀由怒江、瀾滄江和 組成,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名錄。(2)圖中西雙版納可以看到濃郁的 (少數民族)風情,云南省東南鄰 (填省級行政區域簡稱),它的行政中心是南寧。(3)普洱茶所在地形區的地形地貌特征是( )A.雪山連綿,冰川廣布 B.地勢坦蕩,一望無際C.溝壑縱橫,支離破碎 D.地形崎嶇,石灰巖廣布(4)結合材料,分析景邁山古茶林生長的優勢條件。(5)利用所學知識,就如何保護與開發普洱古茶林,提出你的建議。(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金沙江(長江)(2) 傣族 桂(3)D(4)該地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暖濕潤;位于山地,坡度較大,利于排水;河流眾多,水源充足;種植歷史悠久,經驗豐富;生態環境潔凈,有利于古茶林生長。(5)普洱古茶林應遵循保護與開發并重的原則,適度開發,科學規劃,擴大宣傳,提升人們的保護意識,同時強化品牌,提高知名度,有利于提升普洱古茶林的價值。【分析】本大題以普洱市地理位置及地形示意圖和普洱市氣候資料圖為材料,共設置五道小題,涉及普洱市的地形、氣候、農業等知識點,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分析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詳解】(1)結合所學可知,三條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金沙江,怒江,瀾滄江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形成了世界上罕見的“江水并流而不交匯”的自然地理景觀,被稱為“三江并流”。三江并流是由怒江、瀾滄江和金沙江(長江)組成,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名錄。(2)圖中西雙版納可以看到濃郁的傣族風情,該民族的傳統節日為潑水節。為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云南省東南鄰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桂,它的行政中心是南寧。(3)普洱茶在云南,該地主要是云貴高原,地形崎嶇,所以所在地形區的地形地貌特征是地形崎嶇,石灰巖廣布。(4)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可知,該地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暖濕潤;位于山地,坡度較大,利于排水;河流眾多,水源充足;種植歷史悠久,經驗豐富;生態環境潔凈,有利于古茶林生長。(5)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可知,普洱古茶林應遵循保護與開發并重的原則,適度開發,科學規劃,擴大宣傳,提升人們的保護意識,同時強化品牌,提高知名度,有利于提升普洱古茶林的價值。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年級地理下冊 預習篇7.1自然特征與農業南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位置 位于A秦嶺-B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東面和南面瀕臨黃海、C東海和D南海。地形 東部是①長江中下游平原和④東南丘陵,西部是②云貴高原和③四川盆地氣候 大部分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南部少部分是熱帶季風氣候。 氣候主要特征: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濕潤。河流 河流眾多,有我國最長的河流——長江土壤 濕熱的環境發育了紅色的土壤,南方地區被稱為“紅土地”。植被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2.重要的水田農業區發展農業有利條件 氣候濕熱,平原地區,地勢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條件良好,水田集中連片農作物種類 糧食作物 水稻經濟作物 棉花,油菜。盛產茶,竹,甘蔗,橡膠。水果 柑橘、香蕉、菠蘿等熱帶、亞熱帶水果3.南方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征是:濕熱。4.請從地形影響的角度,解釋下列現象: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平原溫暖。四川盆地周圍地勢高,阻擋了冬季風的進入;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冬季風可長驅直入,受冬季風影響大。西雙版納地區不受寒潮影響,而廣州卻受寒潮影響。西雙版納位于云貴高原南部,云貴高原阻擋了南下的寒潮;廣州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區,地勢低平,冬季風可長驅直入,受冬季風影響大。讀“南方地區簡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2小題。1.關于南方地區自然特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南方地區主要位于地勢第二、三級階梯B.南方地區地形復雜多樣,東西差異明顯,西部大多為低山丘陵C.南方地區主要河流有長江和黑龍江等,河流水量大,無結冰期D.降水豐富,大部分地區主要位于半濕潤區2.下列地形區全部位于南方地區的一組是( )A.東北平原、黃土高原 B.華北平原、云貴高原C.四川盆地、東南丘陵 D.云貴高原、黃土高原3.南方地區是我國重要的( )A.旱作農業區 B.綠洲農業區C.河谷農業區 D.水田農業區皖南和贛北地區的徽派建筑融合了自然環境與地域文化特色。讀“徽派建筑景觀圖”,完成4——5小題。4.徽派建筑能反映皖南和贛北的自然環境特征是( )A.坐北朝南——終年寒冷 B.墻體厚實——晝夜溫差大C.墻體高大——風沙較多 D.屋頂坡度大——降水較多5.為更好的保護與開發徽派建筑文化價值,我們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建筑陳舊,缺乏藝術價值,不用保存 B.為避免遭到破壞,全部封閉禁止參觀C.可以進行不破壞原有風貌的合理改造 D.全部拆除,合理規劃改善農村環境浙江千島湖即新安江水庫,是長三角地區眾多城市飲用水源首選地。新安江發源于安徽省黃山市,是一條跨越皖浙兩省的河流。圖示意新安江流域,讀圖完成6——7小題。6.漫步新安江源頭,能體現當地特色的城市標語是( )A.包羅“皖”象 B.“粵”來越好 C.“晉”展風采 D.百“浙”不撓7.符合新安江的水文特征的是( )A.流量小 B.枯水期長 C.水位季節變化大 D.含沙量大2023年12月14~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到廣西考察,期間考察了廣西來賓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黃安優質“雙高”糖料蔗基地。讀我國部分省區及相關示意圖,完成8——10小題。8.關于各省區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①是我國第一大島嶼 B.②省為福建省C.③省區的簡稱為云或滇 D.④省與①省隔臺灣海峽相望9.關于廣西,敘述正確的是( )A.其省級行政中心是桂林 B.該省區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壯族C.當地居民的飲食以面食為主 D.冬春季節容易遭沙塵暴影響10.甘蔗是廣西的主要糖料作物,其種植甘蔗的有利氣候條件是( )A.黑土廣布,土壤肥沃 B.降水稀少,糖分積累多C.緯度低,熱量充足 D.熟制一年一熟,作物生長周期長11.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屆亞運會在浙江杭州如期舉行,圖1為“我國氣候分布圖”,圖2為“杭州亞運會吉祥物宸宸、瓊瓊和蓮蓮”。結合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宸宸、琮和蓮蓮作為杭州亞運會的吉祥物,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琮琮代表了世界遺產良古城遺址,杭州位于 (地形區名稱),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孕育了中華文化;蓮蓮以西湖為靈感來源,杭州氣候類型為 ,特征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西湖風光秀麗,成為美麗中國的獨特風景;宸宸代表了世界遺產京杭大運河,杭州地處外流區,河湖密布,大運河溝通了南北交通。(2)國慶節期間,宸宸、琮琮和蓮蓮邀請來自不同地區的朋友到杭州觀賽。來自漠河的明明,沿途看到的耕地類型由 變為水田;來自吐魯番的佳佳,一路上看到植被越來越茂密,屋頂的坡度越來越 ;來自拉薩的強強,發現地表越來越平坦,農業類型由 變為種植業;來自海口的紅紅,給大家帶來了家鄉的水果香蕉、椰子等,令人贊不絕口。(3)杭州亞運會踐行“綠色”辦賽理念,交出了一份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綠色答卷。由光伏和風力發出的“綠電”,點亮了亞運場館。碳抵消是實現亞運會碳中和目標的重要一環。作為學生,日常生活中我們能為“碳中和”做出的貢獻是 (一點即可)。12.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梅雨”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長江中下游至日本南部狹長區域內出現的連續陰雨天氣,此時正值該區域梅子黃熟之時,故亦稱“梅雨”或“黃梅雨”。圖甲為“我國梅雨期常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圖”,圖乙為“我國梅雨期常年及2020年部分區域持續天數圖”。(1)通常,在梅雨期,300mm降水量以上區域主要位于 (河流)流域,2020年,梅雨期持續時間最長的省份是 。“梅雨”給人的印象是涓涓細雨、溫柔和緩,但2020年的梅雨卻異常“暴力”,雨量大、強度強,超過以往的記錄。(2)除了“暴力梅”,有的年份,我國還會出現“空梅”、“枯梅”(降水量異常少)等現象,這說明我國的降水具有 的特點,此降水特點極易造成 等自然災害。梅子(別名:青梅),原產中國,是亞熱帶特產水果。(3)結合材料中的時間、降水等地理信息分析,梅子的成熟期最有可能在 (季節),其主要的生長習性有 。13.讀南方地區圖,完成下列各題。(1)南方地區主要是 氣候和 氣候。(2)本區主要糧食作物 ,從氣候和地形分析其原因: ; ,油料作物有 。(3)AB兩個城市位于 (填河流名稱),冬季大部分河流 (填有或無)結冰期。(4)A地北側地形區是 ,冬季它比B地溫暖原因 。14.讀圖和文字資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云南普洱有“世界茶源”之稱,普洱茶色澤褐紅,香氣獨特,滋味醇厚回甘。中國“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項目于2023年9月17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舉行的第45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通過審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7項世界遺產。 材料二:糯干寨是普洱市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最有代表性的地區之一。該村寨的先民在海拔較高的天然林和地勢低平的村寨之間片狀開發茶林,茶林和茶林之間保留了一定面積的天然林作為防護林。整個村寨四面環山,依山傍水,原始古樸宛如世外桃源,是人與自然良性互動和可持續發展的典范。(1)圖中“三江并流”區域跨越三大水系,形成世界罕見的“江水并流而不交匯”的奇特自然景觀由怒江、瀾滄江和 組成,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名錄。(2)圖中西雙版納可以看到濃郁的 (少數民族)風情,云南省東南鄰 (填省級行政區域簡稱),它的行政中心是南寧。(3)普洱茶所在地形區的地形地貌特征是( )A.雪山連綿,冰川廣布 B.地勢坦蕩,一望無際C.溝壑縱橫,支離破碎 D.地形崎嶇,石灰巖廣布(4)結合材料,分析景邁山古茶林生長的優勢條件。(5)利用所學知識,就如何保護與開發普洱古茶林,提出你的建議。(言之有理即可)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預習篇 2024年八年級地理下冊 7.1自然特征與農業 導學案 學生版.docx 預習篇 2024年八年級地理下冊 7.1自然特征與農業 導學案 教師版(含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