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2講 串并聯電路電壓電流電阻的關系1、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實驗結論:在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 正比 。當導體的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滑動變阻器作用(1)保護電路(2)①若“探究電流與電壓關系”,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改變定值電阻兩端電壓②若“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保持定值電阻兩端電壓不變2、串并聯電路電流、電壓、電阻規律串聯電路 并聯電路電路圖電流的特點 I = I1= I2 I =I1 + I2電壓的特點 U = U1 + U2 U = U1 = U2電阻的特點 R = R1+ R2 1/R=1/R1+1/R2電壓(流)分配 U1/U2=R1/R2 I1/I2=R2/R1【例題1】如圖是利用數字化電壓﹣電流傳感器測量電阻后繪出的不同電阻的U﹣I圖像。由圖可知,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R1<R2<R3 B.R1>R2>R3C.R1=R2=R3 D.無法比較R1、R2、R3大小例1 例2 例3【例題2】有兩個阻值不同的電阻R1,R2,它們的電流隨電壓變化的I-U圖線如圖所示.如果R1、R2串聯后的總電阻為R,并聯后的總電阻為R’,則關于R、R’的I-U圖線所在的區域,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R在Ⅱ區域,R’在Ⅲ區域 B.R在Ⅲ區域,R’在Ⅰ區域C.R在Ⅰ區域,R’在Ⅱ區域 D.R在Ⅰ區域,R’在Ⅲ區域【例題3】圖示為電阻R1和R2的I﹣U圖像,由圖可知( )A.R1的阻值為5Ω B.R1的阻值小于R2的阻值C.將R1、R2串聯接入電路,通電后R1兩端的電壓大于R2兩端的電壓D.將R1、R2并聯接入電路,通電后通過R1的電流大于通過R2的電流【例題4】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U保持不變,定值電阻R1>R2,閉合開關S,通過電阻R1、R2和干路的電流分別是I1、I2和I;R1、R2兩端的電壓分別是U1、U2。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I1>I2 B.I=I1+I2 C.U1>U2 D.U=U1+U2例4 例5 例6【例題5】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已知R1:R2=2:1,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通過R1、R2的電流之比為2:1 B.電流表A1、A2的示數之比為2:1C.電阻R1、R2兩端的電壓之比為2:1 D.電流表A1、A2的示數之比為3:2【例題6】如圖所示,A1、A2是完全相同的兩個電流表,都有3 A和0.6 A兩個量程,閉合開關后,發現兩個電流表指針偏轉的角度相同,則( )A.R1:R2=4:1 B.R1:R2=1:4 C.R1:R2=1:5 D.R1:R2=5:1【例題7】圖甲是熱敏電阻RT和定值電阻R的U﹣I關系圖像,RT的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變小。將RT和R以兩種不同的方式接在同一電源上,如圖乙和丙。若乙圖中加在兩電阻上的電壓URT:UR=m,丙圖中IRT:IR=n,則下關系式中正確的是( )m B.m C.m D.m=n1.小明利用兩節干電池、電流表、電壓表、開關、滑動變阻器、阻值為5Ω、10Ω和20Ω的定值電阻各一個以及導線若干等器材,進行了“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的實驗:(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甲實物圖連接完整,要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動時電流表示數變大。(2)先把5Ω的電阻接入電路中,將滑片移至阻值最大端,閉合開關后,發現電壓表有示數且接近電源電壓,電流表無示數,其原因可能是 。次數 電阻R/Ω 電流I/A1 52 10 0.23 20 0.1(3)排除故障后繼續實驗,電流表示數如圖乙,為 A;接下來換上10Ω的電阻進行實驗,閉合開關后,滑片應該向 端移動,使電壓表的示數保持不變。(4)通過表中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5)上述實驗完成后,他想測量另一個銘牌模糊不清的滑動變阻器Rx的最大阻值,在保證電路安全的情況下,設計了如圖丙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恒定但未知,定值電阻的阻值為R0),請將他的實驗步驟補充完整:①閉合開關S,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讀出電壓表的示數為U1;② ,讀出電壓表的示數為U2;③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Rx= (用已知量和測量量的符號表示)。2.張華同學在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其兩端電壓的關系時,將記錄的實驗數據通過整理作出了如圖所示的I﹣U圖象,根據圖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通過導體A的電流與其兩端的電壓成正比B.導體A的電阻小于導體B的電阻C.將A、B兩導體并聯后的總電阻R并的I﹣U圖象在圖中的①區域D.將A、B兩導體串聯后接到電壓為3V的電源上時,通過導體的電流為0.9A3.如圖所示,已知電源電壓恒定。當開關S1、S2閉合,甲、乙兩表均為電壓表時,兩表示數之比U甲:U乙=5:1;當開關S1閉合、S2斷開,甲、乙兩表均為電流表時,兩表的示數之比為( )A.5:4 B.3:5 C.4:5 D.4:14.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可供實驗器材有:三節新的干電池(電壓為4.5V)、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標有“20Ω 2A”字樣)、定值電阻5個(5Ω、10Ω、15Ω、20Ω、50Ω),開關一個,導線若干。小靜等同學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圖:(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乙中的實物圖連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右移動時電阻變大。(2)閉合開關,電流表無示數,電壓表有示數,并接近電源電壓,則故障原因是: 。(3)排除故障后,將定值電阻由5Ω更換為10Ω時,應向 (選填“左”或“右”)適當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壓表示數保持不變。(4)圖丙是根據實驗數據畫出的定值電阻的I﹣R圖像,其中陰影部分面積表示的物理量是 ,其數值為 。(5)實驗中,在接入50Ω的定值電阻后,小靜同學無論怎樣移動滑片,都不能使電壓表示數達到原來的數值,為了能完成這次實驗,小靜采取的措施可行的是 。(多選)A.調高電源電壓 B.更換一個最大阻值為30Ω的滑動變阻器C.再串聯一個10Ω的電阻 D.將電壓表改接到滑動變阻器兩端(6)如圖圖像中能大致反應本實驗中各物理量之間關系的是 。5.在“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實驗中:(1)小明連接的電路如圖甲所示,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把電路連接完整;(2)小華連接的電路,電流表在電池和開關之間,其他和小明的電路一致。對于電流表的這兩種接入位置 ;A.小明的可以,小華的不可以 B.小華的可以,小明的不可以C.兩種都可以 D.兩種都不可以(3)實驗時保持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如圖乙所示,電壓表的示數為 V;(4)根據表格中記錄的三組數據,發現電阻越大則電流越小,要判斷電流與電阻是否成反比,在不畫坐標圖像的前提下,應該如何對數據進行處理: 。6.小明在“探究電流與電阻關系”的實驗中,所用電源是兩節新的干電池,定值電阻的阻值分別為5Ω、10Ω、15Ω、20Ω、25Ω。(1)小明將5Ω的定值電阻接入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中,閉合開關,向右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電壓表示數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經檢查發現電路中有一根導線連接錯誤,請你在錯誤的導線上畫“×”,并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電路連接正確。(2)改正電路后,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當電壓表的示數為某一值時,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接著小明用10Ω電阻替換5Ω電阻,并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壓表的示數仍為 V;(3)小明將5Ω和15Ω電阻分別接入電路,并將電壓表示數調到所控制的電壓時,兩次實驗整個電路消耗的電功率之比為 ;(4)為確保所給的定值電阻接入電路后都能正常進行實驗,那么,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為 Ω;(5)通過實驗探究,小明得出的結論是:當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 。(6)實驗結束后,小明想測一個額定電壓為2.5V小燈泡的額定功率,但電流表損壞。他用四節新干電池串聯作電源,另有規格為“20Ω 1A”的滑動變阻器R1和一個銘牌不清的滑動變阻器R2,設計了如圖丙所示的電路。請你幫他完成測量過程:①閉合開關,將滑動變阻器R1的滑片移至最左端,調節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使電壓表示數為 V,小燈泡正常發光;②保持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位置不動,將滑動變阻器R1的滑片移至最右端,讀出電壓表的示數為0.5V;③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W。7.如圖是電阻甲和乙的I﹣U圖像,分析圖像,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當乙兩端電壓為4V時,通過其電流為0.2AB.甲和乙均是定值電阻C.將甲和乙串聯,若電流為0.4A,則它們兩端的總電壓為10VD.將甲和乙并聯,若電源電壓為4V,則它們干路的電流為0.6A8.如圖電路中,電源電壓恒定不變,R1、R2、R3是定值電阻,其中R1=10Ω,R2=6Ω。閉合開關S1,單刀雙擲開關S2接a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6A;閉合開關S1,單刀雙擲開關S2接b時電流表的示數可能為( )A.0.3A B.0.6A C.0.9A D.1.2A第8題 第9題 第10題 第11題9.如圖所示電路中,電表均為實驗室學生用電表,當開關S閉合,甲、乙兩表是電壓表時,兩表指針偏轉角度相同,當開關S斷開,甲、乙兩表都是電流表時,則兩表的示數之比I甲:I乙為( )A.4:5 B.5:1 C.1:4 D.1:210.如圖所示電路中,A、B間的電壓保持不變,電阻R1、R2為定值電阻。斷開開關S,甲、乙均為電流表時,甲、乙兩表的示數之比為3:4.若閉合開關S,甲、乙均為電壓表,則甲、乙兩表的示數之比是( )A.4:3 B.3:4 C.3:7 D.4:711.如圖所示,電源兩端電壓為3V,R1=5Ω。閉合開關S,電流表示數為0.1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通過R1的電流為0.6A B.R2的電阻為25ΩC.R2兩端的電壓為3V D.R1兩端的電壓為2.5V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