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題名稱歐姆定律姓名: 工作單位:學科年級: 九年級物理 教材版本: 人教版一、教學內容分析(本節課是人教版九年級物理第十七章第二節,主要學習歐姆定律的內容及表達式,知道歐姆定律的應用范圍,會應用歐姆定律進行簡單的計算,歐姆定律也是后面學習的電阻的串、并聯和電功率、焦耳定律的基礎。二、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 理解歐姆定律,記住歐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歐姆定律進行簡單的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歐姆定律,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2、通過利用歐姆定律的計算,學會解電學計算題的一般方法,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科學家發明和發現的過程,學習科學家堅韌不拔,探求真理的偉大精神和科學態度,激發學生努力學習的積極性和勇于為科學獻身的熱情。三、學習者特征分析同學們在前一節課學習并了解了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但是學生獨立的分析歸納能力不是太好,要靠教師的逐步引導、示范才能完成。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本節課是根據前一節課的學習總結出一個定律,并應用定律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所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總結得出定律,教師通過例題講解,學生練習鞏固所學知識。五、教學重點及難點教學重點 :理解歐姆定律. 教學難點: 利用歐姆定律進行簡單的計算.六、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復習引入 1、 回憶上節課的探究實驗,提問:導體中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電阻有什么關系。(多媒體展示) 2、我們已經知道了導體中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電阻的關系,這句話能否用一句話來概括呢? 3啟發學生回答,教師復述,指出這個結論就叫歐姆定律。 1、學生回答: 在電阻一定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在電壓不變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學生討論回答: 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回顧,為新課作準備。 鍛煉、培養學生的能力。新課 歐姆定律 1、內容: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多媒體展示) 學生閱讀、思考得出 2、數學表達式:I=U/R (多媒體展示) 3、變形式:U=IR R=U/I (多媒體展示) 4、二點說明: (多媒體展示) (1)、歐姆定律公式中各個物理量只能是同一段導體在同一時刻所具有的量,也就是說不能用甲導體的電壓、電阻去求乙導體的電流。 (2)、使用歐姆定律公式計算時,電流(I)、電壓(U)、電阻(R)的單位分別要用它們的基本單位安培(A)、伏特(V)、歐姆( Ω ),也就是單位要統一。 5、R=U/I跟I=U/R相似,那能否認為電阻跟電壓成正比,跟電流成反比?(學生思考) 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導體電阻的大小是由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和材料決定的,當電阻兩端電壓改變時,通過它的電流也成正比例改變,而電壓與電流比值(即電阻)不變,是一個定值(可以看出電阻的大小等于電壓與電流的比值),故電阻跟電壓、電流無關,不存在正、反比的關系。所以R=U/I,只能用來計算電阻的大小,而不能用作電阻的定義式 。 學生閱讀、思考。 通過科學家的精神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歐姆定律的應用 1、講解課本例題1、2。 2、練習(多媒體展示) (1)、由公式I=U/R可以推導出R=U/I,關于其說法下列正確的是( ) A、導體的電阻R與導體兩端的電壓U成正比 B、導體的電阻R與導體中的電流I成反比 C、當導體兩端的電壓為0時,導體的電阻也為0 D、導體的電阻R是導體本身的性質,與導體兩端的電壓U、導體中的電流I無關 、研究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用右圖電路,實驗時,分保持電阻不變和保持電壓不變兩步進行,在保持電阻不變這一步中實驗要求: ( ) A、保持滑動變阻器 R’的滑片位置不變 B、保持電阻R的電阻值不變,調節R’的滑片到不同的適當位置 C、保持電路中的電流不變。 D、保持電阻R的電阻值不變 (VAR R’) (3)、上圖實驗中,在 保持電壓不變 這一步中,實驗要求 ( ) A換用不同電壓的電源,調節R’的滑片,保持R上的電壓不變 B改變電阻R電阻的大小,調節R’的滑片,保持R兩端的電壓不變 C調節R’的滑片到適當位置,使R兩端電壓保持不變 D調節R’的滑片到適當位置,使R’兩端的電壓不變 (4)、某導體兩端的電壓為2V時,通過導體的電流為500mA,此導體的電阻為_____Ω。切斷電源,當導體兩端的電壓為零時,導體的電阻為_______Ω。 (5)、一段導線兩端的電壓是6伏時,通過它的電流為0.4安.若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增大到10伏時,能不能用量程為0.6安的電流表來測量通過導體的電流 (計算回答) (6)、如圖所示電路中,當開關S閉合,滑片P向右移動時,關于兩表示數的變化下述正確的是( ) A.電流表、電壓表的示數均變大 B.電流表、電壓表的示數均變小 C.電流表的示數變小, 電壓表的示數變大 D.電流表的示數變大,電壓表的示數變小 3、作業題: (1)、如圖為“研究電流與電阻關系”的實驗電路圖. (1)為了達到研究的目的,實驗過程中必須保持____ ___________不變; (2)當開關S閉合后,電壓表的讀數是2.5V,電流表的讀數是0.5A,現在將阻值為5Ω的電阻R換成阻值為10Ω的電阻接入電路來進行研究,則下一步應進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 (2)一盞白熾電燈,電阻為807Ω,接在220V的電源上。求通過這盞燈的電流。 (3)、如圖電路中,已知燈L1的電阻是6Ω,燈L2的電阻為4Ω,合上開關,電壓表的示數為2.7V.求: (1)燈L1中的電流; (2)燈L2兩端的電壓. (4)如圖電路中,已知燈L1的電阻是5Ω,燈L2的電阻為3Ω,合上開關,電流表的示數為0.6A.求: (1)燈L1兩端的電壓; (2)燈L2中的電流. (5)如圖電路中,合上開關,電壓表的示數為2V,電流表的示數為0.4A;求: (1)定值電阻R的阻值; (2)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P的位置,使電壓表的示數為2.5V,此時電流表的示數為多少安? 學生聽講學習新知。 學生回答出:導體的電阻與導體中通過的電流和導體的兩端電壓無關。 進一步理解控制變量法 回顧實驗 理解導體的電阻 學生上講臺講解 課后作業 通過例題的講解,教會學生解題方法,及其解題是注意的問題。 形成知識點。 鞏固所學知識 鞏固所學知識 讓學生知道導體的電阻不能為0 培養學生的能力 鞏固所學知識課堂小結 歐姆定律的內容、表達式及物理量的單位。 解題時注意的事項。 回答 鞏固所學知識七、教學評價設計(創建量規,向學生展示他們將被如何評價(來自教師和小組其他成員的評價)。也可以創建一個自我評價表,這樣學生可以用它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學生練習評價表題目答對的學生數答錯的學生數學生自己答題的經驗小結1 2 3 4 5 6 八、板書設計(本節課的主板書) 歐姆定律 1、內容: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多媒體展示) 學生閱讀、思考得出 2、數學表達式:I=U/R 3、變形式:U=IR R=U/I 4、使用歐姆定律公式計算時,電流(I)、電壓(U)、電阻(R)的單位分別要用它們的基本單位安培(A)、伏特(V)、歐姆( Ω ),也就是單位要統一。九、實踐反思 學生學習困難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使用已知量時,常常張冠李戴,不能得到正確的答案。 (2)習慣于套用公式直接得到答案,不能直達題目答案便不知所措。 (3)解題時思路混亂,看不清題目已知條件,不能發現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內在聯系,無從下手。 必須讓學生走好第一步,針對以上問題,我認真分析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個性特點,結合學生能力實際,精心再設計,選擇有代表性、針對性的題目,深淺適中,突出重點,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有難易不同的參與,同時引導學生反思解題過程,讓學生通過練習知道學到了什么,認識知識架構,讓全體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 (1)學生在“橫看豎看的畫圈”中眼腦協調,解題的思路清楚地呈現在眼前,思維清晰,有條理,答案正確、全面,解題格式美觀,書寫規范。 (2)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只有真正做到主導和主體地位的和諧統一,及時了解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困難,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精心保持和培養學生發自內心的學習愿望和由此萌發的自信心,有效而適時調整教學活動,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