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18.4 焦耳定律教學設計與反思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知道生活中的電流熱效應。2.探究電流、電阻對發(fā)熱的影響及焦耳定律的內容。3. 知道在電流相同的條件下,電能轉化為電熱時的功率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實驗探究電流的熱效應跟電阻大小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2.通過電熱的利用和防止知識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通過實驗觀察,知道短路的危害。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通過電熱的利用和防止知識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科學是有用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和熱愛科學的興趣。2.通過電熱的利用和防止知識的學習,滲透辯證的唯物主義思想。3.通過家庭電路事故的了解,使學生具有安全用電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能自覺的進行和宣傳安全用電。教學重點電流產(chǎn)生的熱量跟電阻、電流、通電時間的關系。教學難點理解焦耳定律教具選擇學生電源、導線、開關、電阻絲、燒杯、溫度計、水、焦耳定律演示器、焦耳定律演示課件。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引入1播放關于電能應用的錄像:介紹生活中的電熱器,如電飯鍋、電熱毯、電水壺、電吹風等等。【師】這些用電器產(chǎn)生的熱量是從哪里來的?學生分析,這是由電能轉化來的。【師】電爐絲通過導線連入電路里,電爐絲熱得發(fā)紅而導線卻幾乎不發(fā)熱,這是為什么?提起學生思考,并提出今天的研究問題:電流通過導體產(chǎn)生的熱量跟什么因素有關?引入2(演示實驗) 1.燈泡發(fā)光一段時間后,用手觸摸燈泡,有什么感覺?為什么?2.電風扇使用一段時間后,用手觸摸電動機部分有什么感覺?為什么?學生回答:發(fā)燙。說明電流通過用電器時,會使用電器發(fā)熱。二、師生共同活動,進行新課1.電流的熱效應【師】電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任何用電器在工作時都會發(fā)熱,我們把這種現(xiàn)象叫做電流的熱效應。在我們生活中使用的用電器中,哪些需要電流的熱效應,哪些又不需要電流的熱效應呢?學生舉手回答。電飯鍋、電熱毯、電熱滅蚊器、電炒鍋、電水壺都需要電流的熱效應,電視機、電風扇就不需要。【師】同學們說的很對,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電熱也是一樣,我們要學會如何利用他的好,避免它的害。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我們要想利用好電熱,就先要知道電流發(fā)熱與那些因素有關。2.探究電阻對發(fā)熱的影響及探究電流對發(fā)熱的影響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認為電流發(fā)熱與哪些因素有關呢?學生合理猜想:可能與電流、電壓、電阻、通電時間等因素有關。教師與學生討論,篩出一些無關的因素。【師】同學們考慮的不錯,電流發(fā)熱確實與電流、電阻和通電時間有關,那么我們該如何設計實驗,來驗證我們的猜想呢?學生利用控制變量法,提出方案。教師和同學一起討論完善。教師演示實驗,利用焦耳定律演示器(把兩個電阻不同的金屬絲串聯(lián)起來,放入裝有相同量同種液體的兩個燒瓶中,通電,觀察燒瓶中的溫度計的示數(shù))。告訴學生演示實驗器材的原理是什么?以及觀察什么?【師】當電流通過電阻絲時,電流產(chǎn)生的熱量就使瓶中的煤油溫度升高、體積膨脹,瓶塞上面原來一樣高的液柱就會逐漸上升。電流產(chǎn)生的熱量越多,液面就會上升得越高。我們可以通過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比較電流產(chǎn)生的熱量。 教師演示,并請學生上臺觀察,得出現(xiàn)象。然后教師與學生分析現(xiàn)象,得出進一步的結論。結論:(1)在通電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的條件下,電阻越大,電流產(chǎn)生的熱量越多。(2)在電阻和通電時間相同的條件下,電流越大,電流產(chǎn)生的熱量越多。(3)在通電電流和電阻相同的條件下,通電時間越長,電流產(chǎn)生的熱量越多。【師】同學們現(xiàn)在能不能解釋,電爐絲熱得發(fā)紅而導線卻幾乎不發(fā)熱的原因了嗎?【生】通過電爐絲和導線的電流是一樣的,但因為導線的電阻很小,所以產(chǎn)生的熱量也很小,所以發(fā)熱很少。3.焦耳定律【師】剛才我們探究的問題,是很久以前,英國物理學家焦耳通過大量的實驗,就研究、總結出來了。因此我們把這個規(guī)律叫做焦耳定律。也可以叫做電熱定律。焦耳定律的內容:電流通過導體產(chǎn)生的熱量跟電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時間成正比。計算公式:Q= I2Rt 單位:焦耳。【師】這個公式和我們前面學的電功公式有關系嗎?學生利用公式變形,會發(fā)現(xiàn)W=UIt= I2Rt= Q【師】這個等式在任何用電器使用時都一定成立嗎?學生分組討論,一個是消耗的電能的多少,一個是產(chǎn)生熱量的多少,如果用電器消耗的電能全部轉化成了熱量,那么W=Q。如果像電風扇、洗衣機這樣的用電器,只有部分電能轉化為了熱能,這個公式就不成立了。【師】同學們分析的很好,所以在使用這個公式的時候,要注意他的使用條件,不能死記硬背,亂搬公式。4.焦耳定律的公式應用【師】學以致用,下面我們一起來利用焦耳定律做做訓練。學生練習:展示下面的例題例1:某導體的電阻是20歐。當有300毫安的電流通過時,2分鐘產(chǎn)生的熱量是多少焦?例2:一只標有“220V 44W”的電烙鐵,在額定電壓下使用,每分鐘產(chǎn)生的熱量是多少?你能用幾種方法解此題?學生做完后,教師利用投影展示,并與學生一起討論計算過程,探討得失。5.電熱的利用、危害與電熱的防止學生分組閱讀、討論,電熱在那些時候是有用的,那些時候是有害的?請小組代表上臺發(fā)言,其他同學補充。完成課中的想想議議。學生充分討論,分析。得出在應用公式解釋判斷問題時,必須注意條件的注意事項。三、課堂小結通過本節(jié)課你獲得了哪些知識?1.電流的熱效應。2.焦耳定律。3.電熱的利與弊。四、選擇與填空1.下列各裝置中,利用電流的熱效應工作的是( B )A.電動機 B.電爐了 C.電磁鐵 D.發(fā)電機2.小明仔細觀察家中的電視機、電風扇、白熾燈和節(jié)能燈四種電器,發(fā)現(xiàn)它們上面都標有“220V 40W”的字樣,若它們都在額定電壓下工作相同的時間,則產(chǎn)生的熱量最多的是 ( C )A.電視機 B.電風扇 C.白熾燈 D.節(jié)能燈 3.一根阻值為100Ω的電阻絲通電100S,通過的電流是2A,則電流產(chǎn)生的熱量為 4×104 J。4.在一些電器設備中,常采用銅而不是鋁作導線,是因為同等條件下,銅導線的電阻_較小(填“較大”或“較小”),可以減小由于 發(fā)熱 造成的能量損失。5.如圖所示,電源兩端的電壓為6V,且保持不變,已知R1+R2=12Ω,當開關S1閉合、S2斷開時,10s內電流通過R1產(chǎn)生的熱量是60J;當開關S1斷開、S2閉合時,電流表示數(shù)為0.6A,則電阻R3的阻值是 4 Ω。五、布置作業(yè)1.完成課后的《動手動腦學物理》1-6題。2.計算:一個標有“220V,44W”的電風扇,他的電阻為2Ω,工作了10分鐘。求:(1)電風扇消耗的電能。(2)電風扇產(chǎn)生的熱量。(3)電風扇的效率是多少。 六、板書設計課題:18.4 焦耳定律一、電流的熱效應:電流通過導體時電能轉化成熱能。二、焦耳定律: 內容:電流流過導體時產(chǎn)生的熱量,跟電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的時間成正比 。 公式:Q=I2Rt三、電熱的利用、危害和防止 七、教學反思 學生對純電阻電路理解不透,應該多加強主方面訓練和鞏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