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新課標歷史與社會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二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與擴大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的標志( )A.意大利法西斯專政的建立 B.德國法西斯專政的建立C.德國撕毀《凡爾賽和約》 D.德意日結為軸心國同盟2.下面三幅圖片共同反映了( ) A.法西斯的暴行 B.德國侵略者的罪行C.歐洲戰場的殘酷 D.封建統治者的殘暴3.標志著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的歷史事件是( ) A.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起法西斯專政B.九一八事變的爆發C.希特勒在德國建立法西斯專政D.日本法西斯專政建立4.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在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過程中,德國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原因有( )①受到經濟危機嚴重沖擊 ②在巴黎和會上“分贓”不公③民族復仇主義思潮泛濫 ④國內階級矛盾異常尖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5.據1938年歐洲某國報載:“我不知道你們的國家是否從慕尼黑做出的決定中得到好處,但肯定無疑的是,我們不會是最后一個受害者。在我們之后,其他人也將遭遇同樣的命運。”這段話中“我”是下列哪國人( ) A.德國 B.英國C.波蘭 D.捷克斯洛伐克6.下列20世紀上半期召開的國際會議中,把縱容法西斯侵略的綏靖政策推向頂點的是( ) A.巴黎和會 B.華盛頓會議 C.慕尼黑會議 D.雅爾塔會議7.1970年12月7日,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在波蘭華沙二戰期間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前下跪,表示德國的道歉。勃蘭特下跪的歷史原因是( ) A.德國在一戰二戰中都戰敗了,下跪是戰敗的象征B.德國在二戰中屠殺猶太人,實行種族滅絕政策C.德國建立了法西斯政權,成為戰爭策源地D.德國不斷發動侵略,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8.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法西斯發動了對蘇聯的進攻,領導蘇聯人民頑強抵抗德國侵略的領導人是( ) A.列寧 B.羅斯福 C.丘吉爾 D.斯大林9.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參戰國在各個戰場上作戰,其中屬于二戰戰場的有( )①歐洲戰場②非洲戰場③太平洋戰場④蘇德戰場⑤美洲戰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10.1941年6月22日,丘吉爾發表廣播演說:“俄國的災難就是我們的災難,我們要給俄國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這表明( ) A.英國早就想幫助蘇聯B.英國改變了對蘇聯的根本立場C.英蘇面臨著共同敵人D.丘吉爾變成了蘇聯利益的維護者11.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起國,請按先后順序排列二戰中德軍的進軍路線( )①波蘭②法國③英國④蘇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12.《虎!虎!虎!》是一部有關二戰中令美國蒙羞的影片,它描述的主要內容是( ) A.美國戰敗投降 B.莫斯科保衛戰C.中途島海戰 D.日本偷襲珍珠港13.下列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說法正確的是( ) A.1941年6月,德國撕毀《慕尼黑協定》,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B.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C.1941年12月,美國對日宣戰,美國衛國戰爭爆發D.蘇德戰爭初期,由于德軍長途跋涉,人馬困乏,節節失利。14.歷史與社會課上,陳老師安排學生收集珍珠港事件、莫斯科保衛戰等相關資料作為下堂活動課討論的主要內容,該活動課的主題應該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戰 B.第二次世界大戰C.蘇聯衛國戰爭 D.太平洋戰爭15.下面這部紀錄片肯定會記錄的歷史事件是( ) A.莫斯科保衛戰 B.珍珠港事件C.德國突襲波蘭 D.敦刻爾克大撤退16.1936年11月,A國和B國簽署了《反共產國際協定》。根據協定的規定,在反對共產國際方面,兩國必須“交換情報”,“緊密合作”一年后C國也加入這一協定,三國軸心正式形成。A、B、C三國是( ) A.德國、日本、意大利 B.英國、法國、意大利C.意大利、德國、奧匈帝國 D.法國、英國、俄國17.一味對德國實行綏靖政策,最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導致亡國的是( ) A.英國 B.法國 C.蘇聯 D.波蘭18.法國淪陷后,組織“自由法國”運動,繼續開展反德斗爭的是( ) A.羅斯福 B.戴高樂 C.丘吉爾 D.斯大林19.下列哪次戰役是希特勒發動世界大戰以來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 A.莫斯科保衛戰 B.不列顛之戰C.中途島海戰 D.斯大林格勒戰役20.下列有關敦刻爾克大撤退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是英法聯軍向法國的一次大撤退B.大撤退中英法聯軍幾乎全軍覆沒C.它使英法聯軍保存了反攻的有生力量D.它是在英法聯軍遭到意大利軍隊包圍的情況下進行的二、問答題21.根據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英國不想為捷克犧牲一兵一卒,英國同意任何合理的解決辦法,只要不用武力。”材料二:從世界范圍的經濟崩潰中吃盡苦頭的國家,莫過于德國。外國的貸款突然停止或被收回,工廠紛紛停工,有六百萬人失業。……共產黨的選票穩步上升。……某些保守主義的、民族主義的和反共和主義的分子——原先的貴族、容克地主、軍官、萊茵區的鋼鐵大王以及其他的工業家——抱有想法,認為希特勒可能對他們有用。納粹的一部分資金就是得自這樣的來源。這一群大人物,設想,他們將能夠控制希特勒,從而……控制群眾不滿情緒的浪潮。──R·帕爾默等《近現代世界史》下卷(1)材料一體現了英國的什么政策?英國這么做會帶來什么后果? (2)根據材料二分析德國法西斯組織奪取政權的背景。22.戰爭初期,蘇軍處境不利,大片國土淪陷。德軍迅速推進,兵臨莫斯科。10月初,德軍發動了進攻莫斯科的戰役,形勢一度十分危急。在莫斯科,德國侵略軍遭到了頑強抵抗。同時德軍在蘇聯冬季來臨時,沒有給士兵配發冬裝,凍傷士兵人數超過戰斗傷亡,飛機、坦克等裝備也難以發動。12月初,蘇軍轉入反攻。經過40天激戰,德軍損失50多萬人和大量武器裝備,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破滅了,這是大戰開始以來德軍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敗。(1)使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破滅的是什么事件?(2)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蘇聯為什么能取得勝利?請你至少列舉3點理由。23.1941年12月7日是一個遺臭萬年的日子──美利堅合眾國遭到了日本帝國主義海軍部隊突然和蓄謀的進攻……合眾國當時同該國處于和平狀態,而且,根據日本的請求,當時仍同該國政府和該國天皇進行著對話……我要求國會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進行無緣無故和卑鄙怯懦的進攻時起,合眾國和日本國進入戰爭狀態。”──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的演講(1)“美利堅合眾國遭到了日本帝國主義海軍部隊突然和蓄謀的進攻”指的是什么歷史事件?(2)“合眾國當時同該國處于和平狀態”反映美國在“遭到突然和蓄謀的進攻”之前奉行的是什么政策?(3)“美利堅合眾國遭到了日本帝國主義海軍部隊突然和蓄謀的進攻”,這次進攻的直接影響是什么? 24.材料一:敦刻爾克大撤退使30余萬英法士兵幸免于難,但法國畢竟已元氣大傷。留在法國本土的60余個二流師和數千英軍,要抗擊包括10個裝甲師在內的140個德國師,顯然已經無能為力了。材料二:正當德軍向法國腹地推進,其先頭部隊進抵巴黎西郊時,一直自稱“非交戰國”的意大利趁火打劫,于6月10日出動32個師,越過阿爾卑斯山侵入法境,給法國背后一刀。面對險惡的局勢,法國政府并未號召和組織人民奮起抵抗。6月11日,法國政府遷到圖爾,宣布巴黎為“不設防城市”。6月22日,法國與德國簽訂屈辱的停戰協定。請結合材料分析法國敗亡的原因。 25.聯系史實說明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德國為什么能夠頻頻取得勝利。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希特勒上臺組閣,出任總理,法西斯政權建立。從此,德國走上了對內實行恐怖統治,對外積極擴張的道路。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了。正確答案B。【點評】知道二戰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的標志。2.【答案】A【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題干提供了日本法西斯罪行、和德國法西斯的罪行;三幅圖涉及到了日本和德國法西斯的罪行。日本刺殺南京青年發生在中國;日本和德國都是資本主義國家。故答案為A。【點評】知道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法西斯勢力猖獗 的表現。3.【答案】C【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根據關鍵詞“歐洲”排除BD。根據所學,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德國法西斯專政的建立 ,標志著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故正確答案C。【點評】知道標志著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的歷史事件。4.【答案】B【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德國走上法西斯道路的背景,主要因素都是受到經濟危機嚴重影響,使國內階級矛盾異常尖銳,同時德國人們對凡爾賽和約的痛恨,使民族復仇主義思潮泛濫,為法西斯勢力的發展提供了土壤。在一戰中德國是戰敗國,所以排除②。正確答案B。【點評】知道德國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原因。5.【答案】D【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根據題意,慕尼黑屬于捷克斯洛伐克的領土。正確答案D。【點評】知道《慕尼黑協定》的內容。6.【答案】C【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1938年9月,慕尼黑會議上,英、法、德、意四國在沒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參加的情況下,簽署了把蘇臺德地區割給德國的協議。英法企圖將“禍水東引”,推行的綏靖政策發展到頂峰,助長了法西斯德國侵略氣焰。故答案選C。【點評】知道把綏靖政策推向頂點的會議。7.【答案】B【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在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前下跪最主要的就是希特勒在二戰時期對猶太人實行種族滅絕政策,僅奧斯威辛集中營就屠殺了110萬猶太人。正確答案B。【點評】知道二戰中的法西斯罪行。8.【答案】D【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只要知道二戰時期蘇聯的領導人是斯大林就可做出正確選擇,屬于容易題。A選項列寧在二戰爆發前已經逝世,應排除;B選項羅斯福是美國領導人,不符合題意;C選項丘吉爾為二戰時英國領導人,也不符合題意。正確答案是D。【點評】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重要歷史人物──斯大林。9.【答案】A【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①②③④均為二戰戰場,美洲沒有戰場,因而排除⑤。正確答案是A。【點評】知道二戰戰場。10.【答案】C【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1941年6月22日,蘇聯遭到德國進攻,英國和蘇聯面臨著共同的敵人,所以丘吉爾才說“俄國的災難就是我們的災難”。C選項符合題意,其他選項均不符合歷史事實。正確答案為C。【點評】知道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過程。11.【答案】A【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回答此題首先要知道德軍第一個進攻的國家是波蘭,這樣就排除了C和D選項;然后要知道德軍進攻的第二個國家是法國,或者知道蘇聯是最后一個德軍進攻的國家,即可做出正確選擇。正確答案為A。【點評】知道二戰中德軍進攻幾個歐洲主要國家的先后順序。12.【答案】D【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回答本題要先抓住關鍵詞“美國蒙羞”,再結合教材知識即可做出正確選擇。A選項不符合歷史事實;B選項不符合題意;C選項不是令美國蒙羞的戰役;D選項符合題意。正確答案為D。【點評】知道二戰中的重要歷史事件。13.【答案】B【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A選項屬知識性錯誤,德國撕毀的是《蘇德互不侵犯條約》;B選項符合歷史事實,正確;C選項屬知識性錯誤,應為“美國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D選項亦屬知識性錯誤,正確史實為“蘇德戰爭初期,德軍迅速推進,蘇軍則節節敗退”。正確答案為B。【點評】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的重要事件及其基本情況。14.【答案】B【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珍珠港事件、莫斯科保衛戰都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而排除A選項;珍珠港事件與蘇聯衛國戰爭無關聯,排除C選項;莫斯科保衛戰與太平洋戰爭無關聯,排除D選項。正確答案是B。【點評】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重要歷史事件。15.【答案】A【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回答此題只要抓住關鍵詞“蘇聯”,同時知道莫斯科保衛戰發生在蘇聯即可做出正確選擇。B、C、D三個選項都不是發生在蘇聯的歷史事件,只有A符合題意,正確答案為A。【點評】知道蘇德戰爭中的重要戰役-莫斯科保衛戰。16.【答案】A【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二戰中,德意日三國為軸心國同盟,由此得出正確答案為A。【點評】知道三國軸心的組成。17.【答案】B【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A選項英國雖然也曾實行綏靖政策,但是在遭到德國進攻后,采取了堅決抵抗的政策,沒有亡國,因而不正確。C選項蘇聯沒有實行綏靖政策且沒有亡國,不正確。D選項波蘭雖然亡國但沒有實行綏靖政策,因而不正確。正確答案是B。【點評】知道法國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實行綏靖政策。18.【答案】B【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法國淪陷后,領導人民繼續開展反德斗爭,抓住關鍵詞“法國”“反德斗爭”,再聯系教材知識,即可做出正確選擇,正確答案為B。【點評】知道領導“自由法國”運動的人物。19.【答案】B【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回答本題先找到關鍵詞“希特勒”“第一次”“挫折”。A選項為德國陸軍在二戰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敗,而希特勒發動世界大戰以來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是空軍遭遇的挫折,不符合題意。C、D選項也不符合題意。正確答案是B。【點評】知道不列顛之戰的影響。20.【答案】C【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A選項屬知識性錯誤,應為向英國的一次大撤退。B選項亦屬知識性錯誤。D選項屬知識性錯誤,應為遭到德軍包圍。正確答案是C。【點評】知道敦刻爾克大撤退的過程。21.【答案】(1)綏靖政策;縱容了德國法西斯,加速了戰爭的爆發。(2)在經濟危機的打擊下,德國出現了動蕩的政治局面,人民的革命傾向強烈;資產階級支持納粹黨建立政權,企圖以此來維護自身的利益。【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第二次世界大戰相關知識。(1)從材料中出現的“捷克”“合理的解決方案”等信息看,意即英國不愿為捷克而卷入戰爭,聯系史實可知,這正是《慕尼黑協定》簽署的背景。而《慕尼黑協定》是綏靖政策達到頂點的表現。(2)材料選取的有關德國納粹黨上臺背景的材料,主要包括兩個層次。第一層次,從經濟危機對德國的打擊的角度進行了闡述;第二個層次,從資產階級需要的角度進行了闡述。歸納時也應從這兩個角度入手。【點評】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相關背景。22.【答案】(1)莫斯科保衛戰(2)蘇聯軍民在斯大林領導下頑強抵抗;俄羅斯的嚴寒使缺乏冬季作戰準備的德軍戰斗力大大下降,蘇軍正確的戰略戰術等。【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重要歷史事件──莫斯科保衛戰這一知識點。第一問學生只要知道莫斯科保衛戰使德軍“不可戰勝”神話破滅即可做出正確回答,屬于容易題;第二問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屬于較難題。【點評】課標要求為知道影響兩次世界大戰進程的重要人物和事件。23.【答案】(1)日本偷襲珍珠港(珍珠港事件)(2)孤立主義(3)美國等國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太平洋戰爭爆發的相關史實。課標要求為知道影響兩次世界大戰進程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日本偷襲珍珠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重要歷史事件。對于第一問,學生只要知道日本對美國發動突 然襲擊的事件是珍珠港事件即能做出正確回答,屬于容易題;對于第二問,學生找到關鍵詞“和平”,再結合教材知識就能正確知道是孤立主義,屬于容易題;回答第三問時, 學生要理解設問中的“直接影響”,才能正確知道是太平洋戰爭并非,屬于稍難題。【點評】掌握太平洋戰爭爆發的相關史實24.【答案】法國軍事力量不如德國;意大利的突然襲擊;法國政府不抵抗。【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二戰法國迅速敗亡的原因。本題涉及二戰中法國戰敗投降這一知識點,要求學生通過材料分析原因。回答本題時學生要注意審題,必須要結合材料進行分析,材料之外的其他原因非本題答案。材料里的原因有法國軍事力量不如德國;意大利的突然襲擊;法國政府不抵抗。【點評】掌握二戰法國敗亡的原因。25.【答案】①德國具有很強的經濟和軍事實力;②采用了相對先進的戰術,如突襲戰、閃電戰;③英、法等國實行綏靖政策;④戰爭初期的被入侵國孤立無援。【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二戰爆發后初期德國頻頻取得勝利的原因。原因有①德國具有很強的經濟和軍事實力;②采用了相對先進的戰術,如突襲戰、閃電戰;③英、法等國實行綏靖政策;④戰爭初期的被入侵國孤立無援。【點評】掌握二戰爆發后初期德國頻頻取得勝利的原因1 / 1人教新課標歷史與社會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二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與擴大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的標志( )A.意大利法西斯專政的建立 B.德國法西斯專政的建立C.德國撕毀《凡爾賽和約》 D.德意日結為軸心國同盟【答案】B【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希特勒上臺組閣,出任總理,法西斯政權建立。從此,德國走上了對內實行恐怖統治,對外積極擴張的道路。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了。正確答案B。【點評】知道二戰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的標志。2.下面三幅圖片共同反映了( ) A.法西斯的暴行 B.德國侵略者的罪行C.歐洲戰場的殘酷 D.封建統治者的殘暴【答案】A【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題干提供了日本法西斯罪行、和德國法西斯的罪行;三幅圖涉及到了日本和德國法西斯的罪行。日本刺殺南京青年發生在中國;日本和德國都是資本主義國家。故答案為A。【點評】知道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法西斯勢力猖獗 的表現。3.標志著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的歷史事件是( ) A.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起法西斯專政B.九一八事變的爆發C.希特勒在德國建立法西斯專政D.日本法西斯專政建立【答案】C【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根據關鍵詞“歐洲”排除BD。根據所學,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德國法西斯專政的建立 ,標志著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故正確答案C。【點評】知道標志著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的歷史事件。4.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在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過程中,德國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原因有( )①受到經濟危機嚴重沖擊 ②在巴黎和會上“分贓”不公③民族復仇主義思潮泛濫 ④國內階級矛盾異常尖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德國走上法西斯道路的背景,主要因素都是受到經濟危機嚴重影響,使國內階級矛盾異常尖銳,同時德國人們對凡爾賽和約的痛恨,使民族復仇主義思潮泛濫,為法西斯勢力的發展提供了土壤。在一戰中德國是戰敗國,所以排除②。正確答案B。【點評】知道德國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原因。5.據1938年歐洲某國報載:“我不知道你們的國家是否從慕尼黑做出的決定中得到好處,但肯定無疑的是,我們不會是最后一個受害者。在我們之后,其他人也將遭遇同樣的命運。”這段話中“我”是下列哪國人( ) A.德國 B.英國C.波蘭 D.捷克斯洛伐克【答案】D【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根據題意,慕尼黑屬于捷克斯洛伐克的領土。正確答案D。【點評】知道《慕尼黑協定》的內容。6.下列20世紀上半期召開的國際會議中,把縱容法西斯侵略的綏靖政策推向頂點的是( ) A.巴黎和會 B.華盛頓會議 C.慕尼黑會議 D.雅爾塔會議【答案】C【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1938年9月,慕尼黑會議上,英、法、德、意四國在沒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參加的情況下,簽署了把蘇臺德地區割給德國的協議。英法企圖將“禍水東引”,推行的綏靖政策發展到頂峰,助長了法西斯德國侵略氣焰。故答案選C。【點評】知道把綏靖政策推向頂點的會議。7.1970年12月7日,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在波蘭華沙二戰期間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前下跪,表示德國的道歉。勃蘭特下跪的歷史原因是( ) A.德國在一戰二戰中都戰敗了,下跪是戰敗的象征B.德國在二戰中屠殺猶太人,實行種族滅絕政策C.德國建立了法西斯政權,成為戰爭策源地D.德國不斷發動侵略,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答案】B【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在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前下跪最主要的就是希特勒在二戰時期對猶太人實行種族滅絕政策,僅奧斯威辛集中營就屠殺了110萬猶太人。正確答案B。【點評】知道二戰中的法西斯罪行。8.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法西斯發動了對蘇聯的進攻,領導蘇聯人民頑強抵抗德國侵略的領導人是( ) A.列寧 B.羅斯福 C.丘吉爾 D.斯大林【答案】D【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只要知道二戰時期蘇聯的領導人是斯大林就可做出正確選擇,屬于容易題。A選項列寧在二戰爆發前已經逝世,應排除;B選項羅斯福是美國領導人,不符合題意;C選項丘吉爾為二戰時英國領導人,也不符合題意。正確答案是D。【點評】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重要歷史人物──斯大林。9.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參戰國在各個戰場上作戰,其中屬于二戰戰場的有( )①歐洲戰場②非洲戰場③太平洋戰場④蘇德戰場⑤美洲戰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答案】A【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①②③④均為二戰戰場,美洲沒有戰場,因而排除⑤。正確答案是A。【點評】知道二戰戰場。10.1941年6月22日,丘吉爾發表廣播演說:“俄國的災難就是我們的災難,我們要給俄國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這表明( ) A.英國早就想幫助蘇聯B.英國改變了對蘇聯的根本立場C.英蘇面臨著共同敵人D.丘吉爾變成了蘇聯利益的維護者【答案】C【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1941年6月22日,蘇聯遭到德國進攻,英國和蘇聯面臨著共同的敵人,所以丘吉爾才說“俄國的災難就是我們的災難”。C選項符合題意,其他選項均不符合歷史事實。正確答案為C。【點評】知道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過程。11.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起國,請按先后順序排列二戰中德軍的進軍路線( )①波蘭②法國③英國④蘇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答案】A【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回答此題首先要知道德軍第一個進攻的國家是波蘭,這樣就排除了C和D選項;然后要知道德軍進攻的第二個國家是法國,或者知道蘇聯是最后一個德軍進攻的國家,即可做出正確選擇。正確答案為A。【點評】知道二戰中德軍進攻幾個歐洲主要國家的先后順序。12.《虎!虎!虎!》是一部有關二戰中令美國蒙羞的影片,它描述的主要內容是( ) A.美國戰敗投降 B.莫斯科保衛戰C.中途島海戰 D.日本偷襲珍珠港【答案】D【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回答本題要先抓住關鍵詞“美國蒙羞”,再結合教材知識即可做出正確選擇。A選項不符合歷史事實;B選項不符合題意;C選項不是令美國蒙羞的戰役;D選項符合題意。正確答案為D。【點評】知道二戰中的重要歷史事件。13.下列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說法正確的是( ) A.1941年6月,德國撕毀《慕尼黑協定》,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B.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C.1941年12月,美國對日宣戰,美國衛國戰爭爆發D.蘇德戰爭初期,由于德軍長途跋涉,人馬困乏,節節失利。【答案】B【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A選項屬知識性錯誤,德國撕毀的是《蘇德互不侵犯條約》;B選項符合歷史事實,正確;C選項屬知識性錯誤,應為“美國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D選項亦屬知識性錯誤,正確史實為“蘇德戰爭初期,德軍迅速推進,蘇軍則節節敗退”。正確答案為B。【點評】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的重要事件及其基本情況。14.歷史與社會課上,陳老師安排學生收集珍珠港事件、莫斯科保衛戰等相關資料作為下堂活動課討論的主要內容,該活動課的主題應該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戰 B.第二次世界大戰C.蘇聯衛國戰爭 D.太平洋戰爭【答案】B【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珍珠港事件、莫斯科保衛戰都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而排除A選項;珍珠港事件與蘇聯衛國戰爭無關聯,排除C選項;莫斯科保衛戰與太平洋戰爭無關聯,排除D選項。正確答案是B。【點評】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重要歷史事件。15.下面這部紀錄片肯定會記錄的歷史事件是( ) A.莫斯科保衛戰 B.珍珠港事件C.德國突襲波蘭 D.敦刻爾克大撤退【答案】A【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回答此題只要抓住關鍵詞“蘇聯”,同時知道莫斯科保衛戰發生在蘇聯即可做出正確選擇。B、C、D三個選項都不是發生在蘇聯的歷史事件,只有A符合題意,正確答案為A。【點評】知道蘇德戰爭中的重要戰役-莫斯科保衛戰。16.1936年11月,A國和B國簽署了《反共產國際協定》。根據協定的規定,在反對共產國際方面,兩國必須“交換情報”,“緊密合作”一年后C國也加入這一協定,三國軸心正式形成。A、B、C三國是( ) A.德國、日本、意大利 B.英國、法國、意大利C.意大利、德國、奧匈帝國 D.法國、英國、俄國【答案】A【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二戰中,德意日三國為軸心國同盟,由此得出正確答案為A。【點評】知道三國軸心的組成。17.一味對德國實行綏靖政策,最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導致亡國的是( ) A.英國 B.法國 C.蘇聯 D.波蘭【答案】B【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A選項英國雖然也曾實行綏靖政策,但是在遭到德國進攻后,采取了堅決抵抗的政策,沒有亡國,因而不正確。C選項蘇聯沒有實行綏靖政策且沒有亡國,不正確。D選項波蘭雖然亡國但沒有實行綏靖政策,因而不正確。正確答案是B。【點評】知道法國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實行綏靖政策。18.法國淪陷后,組織“自由法國”運動,繼續開展反德斗爭的是( ) A.羅斯福 B.戴高樂 C.丘吉爾 D.斯大林【答案】B【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法國淪陷后,領導人民繼續開展反德斗爭,抓住關鍵詞“法國”“反德斗爭”,再聯系教材知識,即可做出正確選擇,正確答案為B。【點評】知道領導“自由法國”運動的人物。19.下列哪次戰役是希特勒發動世界大戰以來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 A.莫斯科保衛戰 B.不列顛之戰C.中途島海戰 D.斯大林格勒戰役【答案】B【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回答本題先找到關鍵詞“希特勒”“第一次”“挫折”。A選項為德國陸軍在二戰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敗,而希特勒發動世界大戰以來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是空軍遭遇的挫折,不符合題意。C、D選項也不符合題意。正確答案是B。【點評】知道不列顛之戰的影響。20.下列有關敦刻爾克大撤退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是英法聯軍向法國的一次大撤退B.大撤退中英法聯軍幾乎全軍覆沒C.它使英法聯軍保存了反攻的有生力量D.它是在英法聯軍遭到意大利軍隊包圍的情況下進行的【答案】C【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A選項屬知識性錯誤,應為向英國的一次大撤退。B選項亦屬知識性錯誤。D選項屬知識性錯誤,應為遭到德軍包圍。正確答案是C。【點評】知道敦刻爾克大撤退的過程。二、問答題21.根據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英國不想為捷克犧牲一兵一卒,英國同意任何合理的解決辦法,只要不用武力。”材料二:從世界范圍的經濟崩潰中吃盡苦頭的國家,莫過于德國。外國的貸款突然停止或被收回,工廠紛紛停工,有六百萬人失業。……共產黨的選票穩步上升。……某些保守主義的、民族主義的和反共和主義的分子——原先的貴族、容克地主、軍官、萊茵區的鋼鐵大王以及其他的工業家——抱有想法,認為希特勒可能對他們有用。納粹的一部分資金就是得自這樣的來源。這一群大人物,設想,他們將能夠控制希特勒,從而……控制群眾不滿情緒的浪潮。──R·帕爾默等《近現代世界史》下卷(1)材料一體現了英國的什么政策?英國這么做會帶來什么后果? (2)根據材料二分析德國法西斯組織奪取政權的背景。【答案】(1)綏靖政策;縱容了德國法西斯,加速了戰爭的爆發。(2)在經濟危機的打擊下,德國出現了動蕩的政治局面,人民的革命傾向強烈;資產階級支持納粹黨建立政權,企圖以此來維護自身的利益。【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第二次世界大戰相關知識。(1)從材料中出現的“捷克”“合理的解決方案”等信息看,意即英國不愿為捷克而卷入戰爭,聯系史實可知,這正是《慕尼黑協定》簽署的背景。而《慕尼黑協定》是綏靖政策達到頂點的表現。(2)材料選取的有關德國納粹黨上臺背景的材料,主要包括兩個層次。第一層次,從經濟危機對德國的打擊的角度進行了闡述;第二個層次,從資產階級需要的角度進行了闡述。歸納時也應從這兩個角度入手。【點評】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相關背景。22.戰爭初期,蘇軍處境不利,大片國土淪陷。德軍迅速推進,兵臨莫斯科。10月初,德軍發動了進攻莫斯科的戰役,形勢一度十分危急。在莫斯科,德國侵略軍遭到了頑強抵抗。同時德軍在蘇聯冬季來臨時,沒有給士兵配發冬裝,凍傷士兵人數超過戰斗傷亡,飛機、坦克等裝備也難以發動。12月初,蘇軍轉入反攻。經過40天激戰,德軍損失50多萬人和大量武器裝備,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破滅了,這是大戰開始以來德軍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敗。(1)使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破滅的是什么事件?(2)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蘇聯為什么能取得勝利?請你至少列舉3點理由。【答案】(1)莫斯科保衛戰(2)蘇聯軍民在斯大林領導下頑強抵抗;俄羅斯的嚴寒使缺乏冬季作戰準備的德軍戰斗力大大下降,蘇軍正確的戰略戰術等。【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重要歷史事件──莫斯科保衛戰這一知識點。第一問學生只要知道莫斯科保衛戰使德軍“不可戰勝”神話破滅即可做出正確回答,屬于容易題;第二問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屬于較難題。【點評】課標要求為知道影響兩次世界大戰進程的重要人物和事件。23.1941年12月7日是一個遺臭萬年的日子──美利堅合眾國遭到了日本帝國主義海軍部隊突然和蓄謀的進攻……合眾國當時同該國處于和平狀態,而且,根據日本的請求,當時仍同該國政府和該國天皇進行著對話……我要求國會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進行無緣無故和卑鄙怯懦的進攻時起,合眾國和日本國進入戰爭狀態。”──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的演講(1)“美利堅合眾國遭到了日本帝國主義海軍部隊突然和蓄謀的進攻”指的是什么歷史事件?(2)“合眾國當時同該國處于和平狀態”反映美國在“遭到突然和蓄謀的進攻”之前奉行的是什么政策?(3)“美利堅合眾國遭到了日本帝國主義海軍部隊突然和蓄謀的進攻”,這次進攻的直接影響是什么? 【答案】(1)日本偷襲珍珠港(珍珠港事件)(2)孤立主義(3)美國等國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太平洋戰爭爆發的相關史實。課標要求為知道影響兩次世界大戰進程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日本偷襲珍珠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重要歷史事件。對于第一問,學生只要知道日本對美國發動突 然襲擊的事件是珍珠港事件即能做出正確回答,屬于容易題;對于第二問,學生找到關鍵詞“和平”,再結合教材知識就能正確知道是孤立主義,屬于容易題;回答第三問時, 學生要理解設問中的“直接影響”,才能正確知道是太平洋戰爭并非,屬于稍難題。【點評】掌握太平洋戰爭爆發的相關史實24.材料一:敦刻爾克大撤退使30余萬英法士兵幸免于難,但法國畢竟已元氣大傷。留在法國本土的60余個二流師和數千英軍,要抗擊包括10個裝甲師在內的140個德國師,顯然已經無能為力了。材料二:正當德軍向法國腹地推進,其先頭部隊進抵巴黎西郊時,一直自稱“非交戰國”的意大利趁火打劫,于6月10日出動32個師,越過阿爾卑斯山侵入法境,給法國背后一刀。面對險惡的局勢,法國政府并未號召和組織人民奮起抵抗。6月11日,法國政府遷到圖爾,宣布巴黎為“不設防城市”。6月22日,法國與德國簽訂屈辱的停戰協定。請結合材料分析法國敗亡的原因。 【答案】法國軍事力量不如德國;意大利的突然襲擊;法國政府不抵抗。【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二戰法國迅速敗亡的原因。本題涉及二戰中法國戰敗投降這一知識點,要求學生通過材料分析原因。回答本題時學生要注意審題,必須要結合材料進行分析,材料之外的其他原因非本題答案。材料里的原因有法國軍事力量不如德國;意大利的突然襲擊;法國政府不抵抗。【點評】掌握二戰法國敗亡的原因。25.聯系史實說明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德國為什么能夠頻頻取得勝利。【答案】①德國具有很強的經濟和軍事實力;②采用了相對先進的戰術,如突襲戰、閃電戰;③英、法等國實行綏靖政策;④戰爭初期的被入侵國孤立無援。【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二戰爆發后初期德國頻頻取得勝利的原因。原因有①德國具有很強的經濟和軍事實力;②采用了相對先進的戰術,如突襲戰、閃電戰;③英、法等國實行綏靖政策;④戰爭初期的被入侵國孤立無援。【點評】掌握二戰爆發后初期德國頻頻取得勝利的原因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新課標歷史與社會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二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與擴大同步練習(學生版).docx 人教新課標歷史與社會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二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與擴大同步練習(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