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初中歷社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四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與勝利》同步練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初中歷社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四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與勝利》同步練習

資源簡介

初中歷社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四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與勝利》同步練習
一、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戰的轉折
1.1943年7月的一天,希特勒頹喪地坐在戈爾唱機旁。與希特勒頹喪情緒密切相關的事件有(  )
①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失敗
②法兩斯軸心圍集團開始瓦解
③北非防線的崩潰
④謝曼底登陸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識點】大戰的轉折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德國在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失敗是在1943年2月;法西斯軸心國集團開始瓦解是在1943年意大利在二戰中投降;北非防線的崩潰是在1943年阿拉曼戰役后。諾曼底登陸發生在1944年6月6日,不符合題意。故1943年7月的一天,希特勒頹喪地坐在戈爾唱機旁。與希特勒頹喪情緒密切相關的事件有①②③。
B項①②③與希特勒頹喪情緒密切相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1943年7月與希特勒頹喪情緒密切相關的事件。重點掌握斯大林格勒戰役、意大利的投降、北非防線的崩潰的相關史實。
2.下圖是1942年美國印制的一份海報,印制“united”“win”等宣傳語和美、英、蘇等國國旗。此海報與下列哪一文獻的簽署密切相關(  )
A.《慕尼黑協定》 B.《聯合國家宣言》
C.《馬歇爾計劃》 D.《雅爾塔協定》
【答案】B
【知識點】大戰的轉折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聯合國家宣言》。A項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國政府的首腦在德國的慕尼黑簽訂《慕尼黑協定》,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10天之內把蘇臺德等地割讓給德國。與美國無關。故A不符合題意;B項《聯合國家宣言》是1942年簽署的宣言,保證反法西斯國家全力對法西斯作戰。其以蘇、美、英等國家為核心,“團結”“獲勝”也與其宗旨相關。故B項符合題意;C項《馬歇爾計劃》是美國以杜魯門主義為起點提出的對歐洲經濟的援助計劃,目的是扶持和控制西歐國家以遏制蘇聯等東歐國家的實力。實質是一種冷戰政策,不符合美蘇聯合的題意,故C項不符合題意;D項《雅爾塔協定》是美國、英國和蘇聯三個大國在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間的雅爾塔會議上簽訂,與題干時間不符。故D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聯合國家宣言》的內容,是二戰時期的反法西斯國家簽訂的宣言,代表了反法西斯國家的決心,是考試的重難點。
3.(2018九上·天臺月考)既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的戰役是(  )
A.太平洋戰爭 B.諾曼底登陸戰
C.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D.莫斯科保衛戰
【答案】C
【知識點】大戰的轉折
【解析】【分析】 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改變了蘇德戰場的形勢,還極大地鼓舞了正在進行反法西斯戰爭的世界各國人民,鞏固并發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團內部瓦解,推動改了整個世界戰爭形勢的轉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因此本題答案為:C。
【點評】該題屬于簡單題,只要識記二戰的史實即可。
4.(2018九上·椒江月考)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1943年,戰爭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了,大反攻的日子終于來了,“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的重要標志性事件是(  )
A.阿拉曼戰役 B.諾曼底登陸
C.西西里島登陸 D.斯大林格勒戰役
【答案】D
【知識點】大戰的轉折
【解析】【分析】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對爭奪蘇聯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的而進行的戰役,時間自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為止。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法西斯德國遭遇的戰略范圍最嚴重的失敗,不僅終結了德國南方集群自1941年以來保持的攻勢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蘇聯與德國總體力量對比的根本變化,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所以題干中“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的重要標志性事件是斯大林格勒戰役。
D項斯大林格勒戰役是“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的重要標志性事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相關知識。
5.(2017九上·瑞安期末)1942年元旦,英、美、蘇三國元首和中國的宋子文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文件,第二天又有其他二十二國代表簽署了這一宣言。這一歷史時刻見證了(  )
A.蘇德戰場的勝利 B.諾曼底登陸
C.法西斯集團的瓦解 D.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答案】D
【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解析】【分析】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國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A項蘇德戰場的勝利始于1943年,與題干中“1942年元旦”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諾曼底登陸發生在1944年,與題干中“1942年元旦”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法西斯集團的瓦解始于1943年,與題干中“1942年元旦”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于1942年《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聯合國家宣言》發表的意義。
6.(2017九上·鎮海期末)“它”莊嚴宣告:“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奪得或占領之一切島嶼,及使日本在中國所竊取之領土,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華民國。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務將日本驅逐出境。”“它”是指(  )
A.《聯合國家宣言》 B.《開羅宣言》
C.《雅爾塔協定》 D.《波茨垣公告》
【答案】B
【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解析】【分析】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國在重慶、華盛頓、倫敦三地同時發表《開羅宣言》,其主要內容包括:中、美、英三國對日作戰的目的在于制止和懲罰日本的侵略;“剝奪日本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在太平洋上奪得或占領的一切島嶼”,使日本強占的中國領土,例如東北地區、臺灣和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
B項《開羅宣言》,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開羅宣言》的內容。
7.(2017九上·樂清期中)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規模空前的反法西斯戰爭,以法西斯勢力的徹底失敗而告終。下列史實與結論的搭配的中,導致法西斯走向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斯大林格勒戰役——二戰轉折點
B.《聯合國家宣言發表》——正義力量聯合
C.雅爾塔會議——討論成立聯合國
D.諾曼底登陸——歐洲第二戰場開辟
【答案】B
【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解析】【分析】本題為程度性選擇題,ABCD都對法西斯走向失敗發揮了作用。其中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強了反法西斯力量,為最終戰勝法西斯奠定了基礎.因此導致法西斯走向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聯合國家宣言發表》——正義力量聯合,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能力。
8.(2017·浙江模擬)下列史實與結論的搭配,哪一項是法西斯走向失敗的最主要原因(  )
選項 史實 結論
A 斯大林格勒戰役 二戰的轉折點
B 諾曼底登陸 歐洲第二戰場開辟
C 《聯合國家宣言》發表 正義力量的聯合
D 雅爾塔會議 協調了盟國戰勝法西斯的行動步伐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戰的轉折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二戰的有關知識。1942年1月1日,美等26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會議,會議期間,各國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保證將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聯合起來,為最終徹底打敗法西斯侵略者奠定了基礎。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正義戰爭,由于反法西斯國家建立了同盟,反法西斯同盟的力量大大超過了法西斯國家的力量,導致法西斯國家走向失敗,這是二戰勝利的主要原因。所以,史實與結論的搭配正確的應該是C,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二戰的識記。
二、雅爾塔會議與德日投降
9.1945年8月20日美國出版的《時代》雜志,封面是一幅視覺效果強烈的圖畫(如下圖),它明確告訴讀者一個不爭的事實(  )
A.日本向同盟國簽署了投降書
B.法西斯集團分崩離析
C.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D.《波茨坦公告》勒令日本無條件投降
【答案】C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1945年8月”結合所學知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A項日本向同盟國簽署了投降書是在1945年9月3日,不符合題意;
B項法西斯集團分崩離析錯誤,1943年,意大利宣布投降,法西斯集團瓦解,不符合題意;
C項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正確,符合題意;
D項《波茨坦公告》勒令日本無條件投降錯誤,1945年7月,美、英、蘇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勒令日本無條件投降,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
10.雅爾塔會議協調了對德的軍事行動,會后蘇軍發動的對德攻勢是(  )
A.斯大林格勒會戰 B.諾曼底登陸
C.中途島海戰 D.柏林戰役
【答案】D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雅爾塔會議后,1945年4月底,蘇軍對柏林開始了最后的攻堅戰,戰斗異常激烈.在蘇軍的攻勢下,希特勒自殺身亡.5月8日,德國代表簽署投降書,歐洲戰場的戰事以反法西斯聯盟的勝利而宣告結束.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柏林戰役的影響.建議學生重點識記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重要的戰役及影響.
11.聯合國在當今國際社會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決定戰后成立聯合國的會議是(  )
A.巴黎和會 B.華盛頓會議 C.雅爾塔會議 D.萬隆會議
【答案】C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雅爾塔會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英、蘇三國首腦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在蘇聯克里米亞半島雅爾塔舉行的會議,對協調盟國對德、日作戰,加速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進程和促進戰后和平穩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積極作用,為聯合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雅爾塔會議的有關內容.注意準確識記雅爾塔會議與聯合國創立的有關內容.
12.70年前的9月2日,在美國“密蘇里”號軍艦上舉行了一個重要簽字儀式。它標志著(  )
A.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B.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
C.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D.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答案】D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解答】根據所學知識,1945年9月2日,日本在美國“密蘇里”號軍艦上簽署投降書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世界反西斯戰爭最終取得了勝利,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世界反西斯戰爭的相關知識。
三、材料探究
1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8年,為了決定捷克斯洛伐克的命運,希特勒在慕尼黑會見了英國和法國領導人,同盟國的領導人拋棄了這個不太重要的民主國家,試圖綏靖希特勒以避免戰爭,但卻枉費心機。
材 料二:在戰爭年代中,西方列強和蘇聯不得不結成統一戰線,以對付不共戴天的敵人的威脅,就在希特勒入侵蘇聯的那一天,丘吉爾宣布:“蘇聯的危險就是我們的 危險,也是美國的危險,正如蘇聯人為保家而戰的事業是全世界自由的人們和自由的民族的事業一樣。”——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下圖: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第二天,重慶人民走上街頭慶祝勝利。
材料四:2014年我國將9月3日確定為抗戰勝利紀念日,2015年國務院發布《關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調休放假的通知》,決定9月3日全國放假1天。——摘自自《新華網》
請回答:
(1)材料一中,英法為避免戰爭采取了什么政策?結合所學知識,用史實說明英法為何“枉費了心機”?
(2)對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英國對德國的侵略行為在態度上有何轉變?“全世界自由的人們和自由的民族”取得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是什么?
(3)材料三的照片拍攝于哪一年?請寫出照片中一個重要外國領導人的名字。結合材料四談談我國把9月3日定為“抗日勝利紀念日”有何現實意義。
【答案】(1)綏靖政策。德軍突襲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英、法避免戰爭的愿望落空。
(2)轉變:由縱容德國侵略變為聯合世界反法西斯國家共同抗擊侵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3)1945 年。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現實意義:銘記歷史、勿忘國恥、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等
【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解答】(1)面對法西斯的侵略,英法等西方大國不去加以嚴厲制裁,反而推行綏靖政策,犧牲弱小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企圖禍水東流,引向蘇聯。1939年9月1日,德軍向波蘭發動突然襲擊,英、法被迫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英、法避免戰爭的愿望“枉費心機”。
(2)分析材料一,可知面對德國法西斯的侵略,英國不去加以嚴厲制裁,反而推行綏靖政策,縱容德國侵略。分析材料二,可知英國丘吉爾的態度發生了轉變,由縱容德國侵略變為聯合世界反法西斯國家共同抗擊侵略。面對德、意、日法西斯的瘋狂進攻,世界反法西斯國家開始逐步地走向聯合。1942年1月,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華盛頓舉行會議,各國簽署《聯合國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成為“全世界自由的人們和自由的民族”取得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
(3)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二戰全面結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重要貢獻的人物有: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丘吉爾,蘇聯斯大林等。我國把9月3日定為“抗日勝利紀念日”的現實意義是:有利于中國人民銘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有利于維護世界的正義與和平;有利于敦促日本切實正視和反省軍國主義侵略歷史;以誠實態度和實際行動取信于亞洲受害國人民和國際社會;為維護亞洲的和平乃至世界和平做出貢獻。
【點評】(1)本題考查的是綏靖政策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相關史實。(2)本題考查的是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及學生對材料的分析與理解能力。(3)本題考查的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相關知識。
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1945年初,美英盟軍和蘇軍分別從西、東兩面攻入德國境內。在法西斯德國敗局已定的形勢下,美、英、蘇三國政府首腦在蘇聯舉行會議。
材料三:在原子彈爆炸的蘑菇云升空的那一刻,日本軍國主義企圖依靠武力稱雄世界的迷夢破滅了,正如此前和此后所有迷信武力稱霸的國家一樣,侵略戰爭在給別的國家帶來災難的同時,也給了日本毀滅性的打擊。從明治維新開始近八十年來積累的物質成果,在戰火中幾乎化為灰燼。
(1)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日本在20世紀30年代制造了哪兩次侵華事件?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會議?會議針對日本做出了什么重大決定?
(3)“日本軍國主義企圖依靠武力稱雄世界的迷夢”為什么會破滅?材料三給我們什么啟示?
【答案】(1)九 一八事變;七 七事變(盧溝橋事變)。
(2)雅爾塔會議; 蘇聯在歐戰結束后三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
(3)《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受法西斯侵略的國家聯合起來對付共同的敵人;中國實行全民族抗戰;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戰爭是不正義的。言之有理即可)。啟示:反對戰爭,熱愛和平;戰爭只會給人類帶來災難;侵略者發動戰爭,不僅給受侵略國帶來災難,也給本國人民帶來巨大痛苦(言之有理即可)。
【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解答】(1)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炸毀南滿鐵路柳條湖的一段路軌,反誣中國軍隊破壞,以此為借口,炮轟我東北軍駐地北大營,九一八事變爆發。由于蔣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導致東北三省迅速淪陷,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開始。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的盧溝橋事變,標志著全國性的抗日戰爭從此爆發。
(2)根據學過的知識可知,在法西斯德國敗局已定的形勢下,1945年2月美、英、蘇三國政府首腦在蘇聯的雅爾塔會議舉行會議,決定打敗德國后,對德國實行分區軍事占領,決定成立聯合國。蘇聯承諾在德國投降后三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
(3)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國的代表在華盛頓舉行會議,各國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后,反法西斯各國協調行動,最終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實行全民族抗戰。所以“日本軍國主義企圖依靠武力稱雄世界的迷夢”破滅的原因是《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和中國實行全民族抗戰。分析材料三的“侵略戰爭在給別的國家帶來災難的同時,也給了日本毀滅性的打擊。”我們得到的啟示是:戰爭只會給人類帶來災難;侵略者發動戰爭,不僅給受侵略國帶來災難,也給本國人民帶來巨大痛苦,所以我們要反對戰爭,熱愛和平。
【點評】(1)本題考查的是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2)本題考查的是雅爾塔會議的相關知識。(3)本題考查的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及學生的綜合能力。
15.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宣言》指出:各簽字國政府保證使用其全部的經濟和軍事資源對法西斯三國同
盟成員國及仆從國家作戰,保證不同敵國單獨締結停戰協定或和約。
材料二:1945年2月,美、蘇、英三國首腦召開了雅爾塔會議,就德國處置問題、波蘭問題、對日作戰問題和聯合國成立問題等達成了協議。會議結束后,羅斯福認為戰后美蘇關系將是一種競爭的關系,只是不要在條件尚不成熟時演變成戰爭。會議結束時,美國代表團的一些成員是帶著“別了,下次戰爭再見”的心情離開的。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在《聯合國家宣言》簽署背景下,美蘇是什么關系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雅爾塔會議對二戰后國際關系產生了什么影響
(3)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就美蘇關系史談談你的歷史啟示。
【答案】(1)(1)戰時同盟(聯盟、盟國)關系。(回答“軍事合作關系”“由對立關系轉變為合作關系”“蘇聯和美國暫時放下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分歧,共同聯手打擊法西斯”也可)
(2)雅爾塔國家會議確立了二戰后以美蘇為主導的國際關系新格局。(回答“雅爾塔會議打下了明顯的大國強權政治的烙印”“美蘇以犧牲其他民族的利益為代價謀求世界霸權”“雅爾塔會議奠定了二戰后美蘇兩級格局的基礎”等均可。)
(3)啟示:國家利益是影響美蘇關系的主要因素(外交上沒有永恒的朋友,也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國家利益);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不同也影響美蘇關系走向;美蘇作為世界大國應該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貢獻。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解答】(1)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國的代表在華盛頓舉行會議,各國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后,美蘇是戰時同盟關系。
(2)依據學過的知識已知,一戰后,1920年成立了國際聯盟,由英法控制。1945年2月召開的雅爾塔會議,決定打敗德國后,對德國實行分區軍事占領,決定成立聯合國。蘇聯承諾在德國投降后三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雅爾塔國家會議確立了二戰后以美蘇為主導的國際關系新格局。
(3)本題答案開放,言之有理即可。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他們的關系的演變啟示我們:國家利益是影響美蘇關系的主要因素(外交上沒有永恒的朋友,也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國家利益);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不同也可以走向聯合;美蘇作為世界大國應該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貢獻。
【點評】(1)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有關知識。(2)主要考查雅爾塔會議的有關知識。(3)本題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
1 / 1初中歷社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四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與勝利》同步練習
一、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戰的轉折
1.1943年7月的一天,希特勒頹喪地坐在戈爾唱機旁。與希特勒頹喪情緒密切相關的事件有(  )
①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失敗
②法兩斯軸心圍集團開始瓦解
③北非防線的崩潰
④謝曼底登陸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下圖是1942年美國印制的一份海報,印制“united”“win”等宣傳語和美、英、蘇等國國旗。此海報與下列哪一文獻的簽署密切相關(  )
A.《慕尼黑協定》 B.《聯合國家宣言》
C.《馬歇爾計劃》 D.《雅爾塔協定》
3.(2018九上·天臺月考)既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的戰役是(  )
A.太平洋戰爭 B.諾曼底登陸戰
C.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D.莫斯科保衛戰
4.(2018九上·椒江月考)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1943年,戰爭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了,大反攻的日子終于來了,“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的重要標志性事件是(  )
A.阿拉曼戰役 B.諾曼底登陸
C.西西里島登陸 D.斯大林格勒戰役
5.(2017九上·瑞安期末)1942年元旦,英、美、蘇三國元首和中國的宋子文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文件,第二天又有其他二十二國代表簽署了這一宣言。這一歷史時刻見證了(  )
A.蘇德戰場的勝利 B.諾曼底登陸
C.法西斯集團的瓦解 D.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6.(2017九上·鎮海期末)“它”莊嚴宣告:“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奪得或占領之一切島嶼,及使日本在中國所竊取之領土,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華民國。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務將日本驅逐出境。”“它”是指(  )
A.《聯合國家宣言》 B.《開羅宣言》
C.《雅爾塔協定》 D.《波茨垣公告》
7.(2017九上·樂清期中)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規模空前的反法西斯戰爭,以法西斯勢力的徹底失敗而告終。下列史實與結論的搭配的中,導致法西斯走向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斯大林格勒戰役——二戰轉折點
B.《聯合國家宣言發表》——正義力量聯合
C.雅爾塔會議——討論成立聯合國
D.諾曼底登陸——歐洲第二戰場開辟
8.(2017·浙江模擬)下列史實與結論的搭配,哪一項是法西斯走向失敗的最主要原因(  )
選項 史實 結論
A 斯大林格勒戰役 二戰的轉折點
B 諾曼底登陸 歐洲第二戰場開辟
C 《聯合國家宣言》發表 正義力量的聯合
D 雅爾塔會議 協調了盟國戰勝法西斯的行動步伐
A.A B.B C.C D.D
二、雅爾塔會議與德日投降
9.1945年8月20日美國出版的《時代》雜志,封面是一幅視覺效果強烈的圖畫(如下圖),它明確告訴讀者一個不爭的事實(  )
A.日本向同盟國簽署了投降書
B.法西斯集團分崩離析
C.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D.《波茨坦公告》勒令日本無條件投降
10.雅爾塔會議協調了對德的軍事行動,會后蘇軍發動的對德攻勢是(  )
A.斯大林格勒會戰 B.諾曼底登陸
C.中途島海戰 D.柏林戰役
11.聯合國在當今國際社會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決定戰后成立聯合國的會議是(  )
A.巴黎和會 B.華盛頓會議 C.雅爾塔會議 D.萬隆會議
12.70年前的9月2日,在美國“密蘇里”號軍艦上舉行了一個重要簽字儀式。它標志著(  )
A.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B.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
C.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D.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三、材料探究
1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8年,為了決定捷克斯洛伐克的命運,希特勒在慕尼黑會見了英國和法國領導人,同盟國的領導人拋棄了這個不太重要的民主國家,試圖綏靖希特勒以避免戰爭,但卻枉費心機。
材 料二:在戰爭年代中,西方列強和蘇聯不得不結成統一戰線,以對付不共戴天的敵人的威脅,就在希特勒入侵蘇聯的那一天,丘吉爾宣布:“蘇聯的危險就是我們的 危險,也是美國的危險,正如蘇聯人為保家而戰的事業是全世界自由的人們和自由的民族的事業一樣。”——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下圖: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第二天,重慶人民走上街頭慶祝勝利。
材料四:2014年我國將9月3日確定為抗戰勝利紀念日,2015年國務院發布《關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調休放假的通知》,決定9月3日全國放假1天。——摘自自《新華網》
請回答:
(1)材料一中,英法為避免戰爭采取了什么政策?結合所學知識,用史實說明英法為何“枉費了心機”?
(2)對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英國對德國的侵略行為在態度上有何轉變?“全世界自由的人們和自由的民族”取得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是什么?
(3)材料三的照片拍攝于哪一年?請寫出照片中一個重要外國領導人的名字。結合材料四談談我國把9月3日定為“抗日勝利紀念日”有何現實意義。
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1945年初,美英盟軍和蘇軍分別從西、東兩面攻入德國境內。在法西斯德國敗局已定的形勢下,美、英、蘇三國政府首腦在蘇聯舉行會議。
材料三:在原子彈爆炸的蘑菇云升空的那一刻,日本軍國主義企圖依靠武力稱雄世界的迷夢破滅了,正如此前和此后所有迷信武力稱霸的國家一樣,侵略戰爭在給別的國家帶來災難的同時,也給了日本毀滅性的打擊。從明治維新開始近八十年來積累的物質成果,在戰火中幾乎化為灰燼。
(1)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日本在20世紀30年代制造了哪兩次侵華事件?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會議?會議針對日本做出了什么重大決定?
(3)“日本軍國主義企圖依靠武力稱雄世界的迷夢”為什么會破滅?材料三給我們什么啟示?
15.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宣言》指出:各簽字國政府保證使用其全部的經濟和軍事資源對法西斯三國同
盟成員國及仆從國家作戰,保證不同敵國單獨締結停戰協定或和約。
材料二:1945年2月,美、蘇、英三國首腦召開了雅爾塔會議,就德國處置問題、波蘭問題、對日作戰問題和聯合國成立問題等達成了協議。會議結束后,羅斯福認為戰后美蘇關系將是一種競爭的關系,只是不要在條件尚不成熟時演變成戰爭。會議結束時,美國代表團的一些成員是帶著“別了,下次戰爭再見”的心情離開的。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在《聯合國家宣言》簽署背景下,美蘇是什么關系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雅爾塔會議對二戰后國際關系產生了什么影響
(3)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就美蘇關系史談談你的歷史啟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大戰的轉折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德國在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失敗是在1943年2月;法西斯軸心國集團開始瓦解是在1943年意大利在二戰中投降;北非防線的崩潰是在1943年阿拉曼戰役后。諾曼底登陸發生在1944年6月6日,不符合題意。故1943年7月的一天,希特勒頹喪地坐在戈爾唱機旁。與希特勒頹喪情緒密切相關的事件有①②③。
B項①②③與希特勒頹喪情緒密切相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1943年7月與希特勒頹喪情緒密切相關的事件。重點掌握斯大林格勒戰役、意大利的投降、北非防線的崩潰的相關史實。
2.【答案】B
【知識點】大戰的轉折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聯合國家宣言》。A項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國政府的首腦在德國的慕尼黑簽訂《慕尼黑協定》,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10天之內把蘇臺德等地割讓給德國。與美國無關。故A不符合題意;B項《聯合國家宣言》是1942年簽署的宣言,保證反法西斯國家全力對法西斯作戰。其以蘇、美、英等國家為核心,“團結”“獲勝”也與其宗旨相關。故B項符合題意;C項《馬歇爾計劃》是美國以杜魯門主義為起點提出的對歐洲經濟的援助計劃,目的是扶持和控制西歐國家以遏制蘇聯等東歐國家的實力。實質是一種冷戰政策,不符合美蘇聯合的題意,故C項不符合題意;D項《雅爾塔協定》是美國、英國和蘇聯三個大國在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間的雅爾塔會議上簽訂,與題干時間不符。故D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聯合國家宣言》的內容,是二戰時期的反法西斯國家簽訂的宣言,代表了反法西斯國家的決心,是考試的重難點。
3.【答案】C
【知識點】大戰的轉折
【解析】【分析】 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改變了蘇德戰場的形勢,還極大地鼓舞了正在進行反法西斯戰爭的世界各國人民,鞏固并發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團內部瓦解,推動改了整個世界戰爭形勢的轉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因此本題答案為:C。
【點評】該題屬于簡單題,只要識記二戰的史實即可。
4.【答案】D
【知識點】大戰的轉折
【解析】【分析】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對爭奪蘇聯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的而進行的戰役,時間自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為止。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法西斯德國遭遇的戰略范圍最嚴重的失敗,不僅終結了德國南方集群自1941年以來保持的攻勢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蘇聯與德國總體力量對比的根本變化,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所以題干中“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的重要標志性事件是斯大林格勒戰役。
D項斯大林格勒戰役是“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的重要標志性事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相關知識。
5.【答案】D
【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解析】【分析】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國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A項蘇德戰場的勝利始于1943年,與題干中“1942年元旦”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諾曼底登陸發生在1944年,與題干中“1942年元旦”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法西斯集團的瓦解始于1943年,與題干中“1942年元旦”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于1942年《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聯合國家宣言》發表的意義。
6.【答案】B
【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解析】【分析】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國在重慶、華盛頓、倫敦三地同時發表《開羅宣言》,其主要內容包括:中、美、英三國對日作戰的目的在于制止和懲罰日本的侵略;“剝奪日本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在太平洋上奪得或占領的一切島嶼”,使日本強占的中國領土,例如東北地區、臺灣和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
B項《開羅宣言》,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開羅宣言》的內容。
7.【答案】B
【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解析】【分析】本題為程度性選擇題,ABCD都對法西斯走向失敗發揮了作用。其中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強了反法西斯力量,為最終戰勝法西斯奠定了基礎.因此導致法西斯走向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聯合國家宣言發表》——正義力量聯合,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能力。
8.【答案】C
【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戰的轉折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二戰的有關知識。1942年1月1日,美等26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會議,會議期間,各國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保證將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聯合起來,為最終徹底打敗法西斯侵略者奠定了基礎。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正義戰爭,由于反法西斯國家建立了同盟,反法西斯同盟的力量大大超過了法西斯國家的力量,導致法西斯國家走向失敗,這是二戰勝利的主要原因。所以,史實與結論的搭配正確的應該是C,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二戰的識記。
9.【答案】C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1945年8月”結合所學知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A項日本向同盟國簽署了投降書是在1945年9月3日,不符合題意;
B項法西斯集團分崩離析錯誤,1943年,意大利宣布投降,法西斯集團瓦解,不符合題意;
C項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正確,符合題意;
D項《波茨坦公告》勒令日本無條件投降錯誤,1945年7月,美、英、蘇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勒令日本無條件投降,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
10.【答案】D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雅爾塔會議后,1945年4月底,蘇軍對柏林開始了最后的攻堅戰,戰斗異常激烈.在蘇軍的攻勢下,希特勒自殺身亡.5月8日,德國代表簽署投降書,歐洲戰場的戰事以反法西斯聯盟的勝利而宣告結束.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柏林戰役的影響.建議學生重點識記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重要的戰役及影響.
11.【答案】C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雅爾塔會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英、蘇三國首腦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在蘇聯克里米亞半島雅爾塔舉行的會議,對協調盟國對德、日作戰,加速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進程和促進戰后和平穩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積極作用,為聯合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雅爾塔會議的有關內容.注意準確識記雅爾塔會議與聯合國創立的有關內容.
12.【答案】D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解答】根據所學知識,1945年9月2日,日本在美國“密蘇里”號軍艦上簽署投降書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世界反西斯戰爭最終取得了勝利,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世界反西斯戰爭的相關知識。
13.【答案】(1)綏靖政策。德軍突襲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英、法避免戰爭的愿望落空。
(2)轉變:由縱容德國侵略變為聯合世界反法西斯國家共同抗擊侵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3)1945 年。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現實意義:銘記歷史、勿忘國恥、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等
【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解答】(1)面對法西斯的侵略,英法等西方大國不去加以嚴厲制裁,反而推行綏靖政策,犧牲弱小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企圖禍水東流,引向蘇聯。1939年9月1日,德軍向波蘭發動突然襲擊,英、法被迫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英、法避免戰爭的愿望“枉費心機”。
(2)分析材料一,可知面對德國法西斯的侵略,英國不去加以嚴厲制裁,反而推行綏靖政策,縱容德國侵略。分析材料二,可知英國丘吉爾的態度發生了轉變,由縱容德國侵略變為聯合世界反法西斯國家共同抗擊侵略。面對德、意、日法西斯的瘋狂進攻,世界反法西斯國家開始逐步地走向聯合。1942年1月,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華盛頓舉行會議,各國簽署《聯合國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成為“全世界自由的人們和自由的民族”取得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
(3)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二戰全面結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重要貢獻的人物有: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丘吉爾,蘇聯斯大林等。我國把9月3日定為“抗日勝利紀念日”的現實意義是:有利于中國人民銘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有利于維護世界的正義與和平;有利于敦促日本切實正視和反省軍國主義侵略歷史;以誠實態度和實際行動取信于亞洲受害國人民和國際社會;為維護亞洲的和平乃至世界和平做出貢獻。
【點評】(1)本題考查的是綏靖政策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相關史實。(2)本題考查的是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及學生對材料的分析與理解能力。(3)本題考查的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相關知識。
14.【答案】(1)九 一八事變;七 七事變(盧溝橋事變)。
(2)雅爾塔會議; 蘇聯在歐戰結束后三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
(3)《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受法西斯侵略的國家聯合起來對付共同的敵人;中國實行全民族抗戰;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戰爭是不正義的。言之有理即可)。啟示:反對戰爭,熱愛和平;戰爭只會給人類帶來災難;侵略者發動戰爭,不僅給受侵略國帶來災難,也給本國人民帶來巨大痛苦(言之有理即可)。
【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解答】(1)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炸毀南滿鐵路柳條湖的一段路軌,反誣中國軍隊破壞,以此為借口,炮轟我東北軍駐地北大營,九一八事變爆發。由于蔣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導致東北三省迅速淪陷,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開始。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的盧溝橋事變,標志著全國性的抗日戰爭從此爆發。
(2)根據學過的知識可知,在法西斯德國敗局已定的形勢下,1945年2月美、英、蘇三國政府首腦在蘇聯的雅爾塔會議舉行會議,決定打敗德國后,對德國實行分區軍事占領,決定成立聯合國。蘇聯承諾在德國投降后三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
(3)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國的代表在華盛頓舉行會議,各國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后,反法西斯各國協調行動,最終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實行全民族抗戰。所以“日本軍國主義企圖依靠武力稱雄世界的迷夢”破滅的原因是《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和中國實行全民族抗戰。分析材料三的“侵略戰爭在給別的國家帶來災難的同時,也給了日本毀滅性的打擊。”我們得到的啟示是:戰爭只會給人類帶來災難;侵略者發動戰爭,不僅給受侵略國帶來災難,也給本國人民帶來巨大痛苦,所以我們要反對戰爭,熱愛和平。
【點評】(1)本題考查的是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2)本題考查的是雅爾塔會議的相關知識。(3)本題考查的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及學生的綜合能力。
15.【答案】(1)(1)戰時同盟(聯盟、盟國)關系。(回答“軍事合作關系”“由對立關系轉變為合作關系”“蘇聯和美國暫時放下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分歧,共同聯手打擊法西斯”也可)
(2)雅爾塔國家會議確立了二戰后以美蘇為主導的國際關系新格局。(回答“雅爾塔會議打下了明顯的大國強權政治的烙印”“美蘇以犧牲其他民族的利益為代價謀求世界霸權”“雅爾塔會議奠定了二戰后美蘇兩級格局的基礎”等均可。)
(3)啟示:國家利益是影響美蘇關系的主要因素(外交上沒有永恒的朋友,也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國家利益);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不同也影響美蘇關系走向;美蘇作為世界大國應該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貢獻。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解答】(1)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國的代表在華盛頓舉行會議,各國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后,美蘇是戰時同盟關系。
(2)依據學過的知識已知,一戰后,1920年成立了國際聯盟,由英法控制。1945年2月召開的雅爾塔會議,決定打敗德國后,對德國實行分區軍事占領,決定成立聯合國。蘇聯承諾在德國投降后三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雅爾塔國家會議確立了二戰后以美蘇為主導的國際關系新格局。
(3)本題答案開放,言之有理即可。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他們的關系的演變啟示我們:國家利益是影響美蘇關系的主要因素(外交上沒有永恒的朋友,也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國家利益);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不同也可以走向聯合;美蘇作為世界大國應該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貢獻。
【點評】(1)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有關知識。(2)主要考查雅爾塔會議的有關知識。(3)本題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里县| 莒南县| 宽甸| 鄱阳县| 湘西| 内乡县| 金沙县| 东乡族自治县| 客服| 秦皇岛市| 扶余县| 馆陶县| 英吉沙县| 鱼台县| 五常市| 健康| 隆德县| 黔江区| 万州区| 哈巴河县| 凯里市| 庆城县| 运城市| 芜湖市| 嘉荫县| 涞水县| 巴林右旗| 铜陵市| 东光县| 博白县| 昌图县| 嘉峪关市| 神农架林区| 尤溪县| 出国| 长治市| 建德市| 赤峰市| 连江县| 郯城县| 东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