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科目 物理 班級 八年級 班 課題 第三節 汽化和液化教師 課型 新授 授課時間 第 周 星期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學生能復述汽化和液化的定義和條件,知道汽化是液化的逆過程; 2、學生能復述蒸發和沸騰的定義,精確描述影響液體蒸發的三個條件和液體沸騰的兩個條件。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描點法繪制水沸騰的曲線并歸納出水沸騰的特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做水沸騰的實驗,培養學生動手和實驗操作能力; 2、由水的沸騰曲線,歸納水的沸騰的特點,培養學生利用抽象曲線歸納具體規律的能力。重點 汽化和液化難點 利用實驗數據繪制水的沸騰曲線并歸納水的沸騰的條件和特點。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三角板學生出勤 應到: 人 實到 : 人 缺席: 人 缺席姓名組長簽字 20 年 月 日教 學 設 計 一、新課導入: 現象1、曬在太陽下的濕衣服一會兒就變干了,衣服上的水哪里去了?(分析描述前后狀態變化); 現象2、寒冬,當我們對著冰冷的玻璃窗哈氣,一會兒玻璃窗表面會蒙上一層“白霧”,請問“白霧”是什么?又是如何形成的?(分析描述前后狀態變化); 要想精確回答以上兩個問題————熔化和凝固。 二、進行新課: 分析現象1中衣服變干的原因,著重分析衣服上水的狀態的變化。 (一)、汽化: (1)定義:物質從液態變化成氣態的過程; (2)條件:吸收熱量; (3)種類: A、蒸發:只發生在液體表面的緩慢的汽化現象;(蒸發制冷) B、沸騰:同時發生在液體表面和內部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二)、探究液體沸騰時,溫度的變化的特點: (1)水沸騰前與水沸騰時氣泡的特征: A、沸騰前下大上小;B、沸騰時下小上大。 (2)水沸騰過程中溫度變化的特點: A、介紹實驗裝置;B、記錄實驗數據(著重記錄90攝氏度后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C、繪制水的沸騰的溫度隨時間的坐標曲線; (3)、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 (4)液體沸騰時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 A、溫度達到沸點; B、繼續加熱; (三)、液化: (1)定義: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 (2)條件:放出熱量; (3) 使氣體液化的方法: A、降溫; B、加壓; (四)、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現象: (1)、人在寒冷的空氣中說話時,嘴里會冒出“白汽”; (2)、雨、露、霧的形成;板書設計 第三節 汽化和液化 一、汽化: 1、定義: 2、條件和種類: 二、液體沸騰時的特點: 1、記錄實驗數據: 2、描點并繪制水的沸騰曲線: 3、沸點: 4、液體沸騰時具備的條件; 三、液化: 1、定義及條件:2、使氣體液化的方法: 四、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現象:課后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