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科版小學科學二年級下冊《第3課時 磁鐵的兩極》教案教材分析:本節課是小學科學二年級下冊的磁鐵單元的第3課時,主要介紹了磁鐵的兩極的概念和特點。通過實驗觀察,讓學生發現磁鐵的兩極以及條形磁鐵兩端磁力最大、中間磁力最小的現象。通過實驗和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實驗思維,加深對磁鐵的認識。教學目標:1. 知道磁鐵上磁力最強的部分叫磁極,磁鐵有兩個磁極。2. 了解條形磁鐵的兩端磁力最大,中間磁力最小的特點。教學重點: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磁鐵存在兩個磁力最強的部分,一塊磁鐵有兩個磁極。教學難點:收集條形磁鐵兩端磁力大,中間磁力小的相關證據。學情分析:學生已經學習過磁鐵的基本特性,了解磁鐵能吸引鐵物的現象,但對磁鐵的兩極的概念和特點還不夠清楚。學生對實驗觀察興趣較高,通過實驗能夠加深對磁鐵的認識。教學過程:Step 1: 導入新課1. 引導學生回顧上節課所學內容,復習磁鐵能吸引鐵物的現象。可以提問學生:“上節課我們學到了什么?請舉個例子來說明磁鐵能吸引鐵物的現象。”學生可以回答:“磁鐵可以吸引鐵物,比如磁鐵可以吸引鐵釘。”2. 引入本節課的主題:“今天我們要學習磁鐵的兩極。你們知道磁鐵有兩個磁力最強的部分嗎?”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Step 2: 實驗觀察1. 準備一塊條形磁鐵和一些小鐵釘。將小鐵釘分別放在條形磁鐵的兩端和中間位置。2. 引導學生觀察并描述實驗現象:“請注意觀察小鐵釘的情況。你們覺得小鐵釘在哪個位置受到的磁力最大?為什么?”3. 學生可以觀察到,放在條形磁鐵的兩端的小鐵釘會被吸引得比中間位置的小鐵釘更牢固。他們可以回答:“小鐵釘在條形磁鐵的兩端受到的磁力最大,因為它們被吸引得更牢固。”4. 引導學生思考并得出結論:“從實驗中我們可以發現,條形磁鐵的兩端磁力最大,中間磁力最小。”Step 3: 探究磁鐵的兩極1. 介紹磁鐵的兩極:“磁鐵上磁力最強的部分叫磁極,磁鐵有兩個磁極。”舉例說明:“就像磁鐵有兩個不同極性的‘頭’,一個叫北極,一個叫南極。”2. 準備兩塊磁鐵,引導學生用一塊磁鐵的一個磁極吸引另一塊磁鐵的兩個磁極,觀察現象。3. 學生可以觀察到,磁鐵的一個磁極會吸引另一塊磁鐵的兩個磁極。他們可以回答:“當我把一個磁鐵的北極靠近另一個磁鐵時,北極會吸引另一個磁鐵的南極,同時北極也會吸引另一個磁鐵的北極。”4. 引導學生思考并得出結論:“通過實驗觀察,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一塊磁鐵有兩個磁極,它們之間有吸引力。”Step 4: 實驗驗證1. 給學生分發一些不同形狀的磁鐵,如圓形、方形、三角形等。可以使用磁鐵棒或磁鐵片。確保每個學生都能獲得一塊磁鐵。例子分析:每個學生分發一塊磁鐵棒,磁鐵棒可以是圓形的,方形的,或者其他形狀的。這樣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觀察不同形狀的磁鐵。2. 引導學生自由探索這些磁鐵的兩極,并記錄他們的觀察結果。鼓勵他們用手觸摸、觀察磁鐵的不同部分,感受磁力的變化。例子分析:學生們可以自由地觀察和探索自己手中的磁鐵。他們可以用手觸摸磁鐵的不同部分,比如磁鐵的兩端和中間區域。他們可以記錄下觀察到的現象,例如磁鐵兩端的部分比中間區域更有吸引力,或者磁鐵的兩端可能會吸引彼此。3. 學生可以發現不論是哪種形狀的磁鐵,都存在兩個磁極。例子分析:學生們可以通過觀察和記錄他們的觀察結果來得出結論,不論磁鐵的形狀是圓形、方形還是其他形狀,它們都有兩個磁極。他們可以觀察到磁鐵的兩端有明顯的磁力,而中間區域則磁力較弱。他們還可以探索不同形狀磁鐵之間的相互作用,例如觀察兩個磁鐵相互吸引或排斥的情況。師:這個實驗驗證的過程可以讓學生們通過實際操作和觀察來發現不同形狀的磁鐵都有兩個磁極的特點。通過觀察磁鐵的不同部分和觸摸感受磁力的變化,學生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磁鐵的兩極性,并將這一觀察結果與之前的知識聯系起來,加深他們對磁鐵性質的理解。板書設計:磁鐵的兩極磁力最強的部分叫磁極一塊磁鐵有兩個磁極條形磁鐵的特點兩端磁力最大中間磁力最小教學反思:本節課通過實驗觀察的方式,引導學生發現磁鐵的兩極以及條形磁鐵兩端磁力最大、中間磁力最小的現象。通過實驗探究和討論,學生能夠理解磁鐵的兩極的概念,并能夠收集條形磁鐵兩端磁力大、中間磁力小的相關證據。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教師可以及時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和反饋,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科學觀念。在板書設計上,突出了磁鐵的兩極和條形磁鐵的特點,方便學生回顧和復習課堂內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