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湘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中國的水資源》本節課教學內容分析 《中國的自然資源》是介于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之間的獨特內容,是我們學習、研|究人地關系理論和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章節,在教材體系中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本節“中國的水資源”是其中的一 部分。水資源的問題已是全球性的問題,而且與每個同學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學習本節知識,了解我國水資源現狀及培養學生正確的水資源觀尤為重要。 本節教材主要包括3個內容:時空分配不均、興建水利工程、節約用水。教材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重于知識的綜合分析,開放性的知識結構給學生更大的開拓空間。故而,在組織課堂教學中主要以三個部分內容為主: 一、時空分布不均:①地區分布懸殊,特點是“東多西少,南多北少”;②時間分配不均,特點是夏秋多,冬春少,年際變化大;二、解決水資源時空不均的對策:跨流域調水、興建水庫。三、節約用水:合理利用水資源、防止水污染。通過三個大環節的教學,有序的分配教材內容,使學生的學習更有目標明確,條理清晰。課時量為1課時。學情分析 在第一章學生學習了中國的疆域,在第二章學生學習了中國的地形、中國的氣候、中國的河流三節課內容。通過第一、二章內容的學習,為學生學習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學習了中國地形及氣候,學生再學習中國土地資源就非常的容易了。而中國氣候這一節是學習中國水資源的基礎。教學目標與要求 (一)知識與技能 1.說出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及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并分析其成因。(綜合思維) 2.運用實例,說出我國為解決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而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綜合思維)核心素養目標:聯系生活能說出我國水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培養節約用水、科學用水的意識和良好習慣。(人地協調觀)教學項目 內 容 解決措施教學重點 1.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及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并分析其成因。 1、視頻 2、圖片資料教學難點 1.說出我國為解決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而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 1、視頻 2、圖片資料教學方法 1.自主學習法、指導讀圖法、活動探究法、講授法。教學用具 1. 討論法 2. 多媒體輔助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媒體(資源) 設計意圖、依據1 導入新 課 導入:播放(保護水資源就是保護生命)視頻引入新課 學生觀看后,問題引導。學生描述視頻所展示的內容。 學生認真傾聽觀看感受視頻,感受我國水資源知識。 視頻 具體情境導入,使學生有代入感。2 時空分布不均 1、我們國家水資源的狀況 我國最主要的淡水資源:江河水、冰川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教師講授) 2學生自主學習:讀教材73頁圖3-20“中國徑流量”分布圖,回答問題: (1)觀察圖中年降水量線的分布,說出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特點。 (2)閱讀我國的徑流帶分布圖,完成教材74頁活動第2題 (3)觀察圖中徑流帶的劃分,歸納我國水資源的地區分布特點。 閱讀課本、觀看圖片、觀察、交流、回答 圖片、視頻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2 時空分布不均 【小組討論】 (1)從徑流帶分布圖可見,我國哪個地區的水資源較為短缺? (2)利用已學的知識,解釋該地區為什么水資源短缺? (3)水資源短缺對當地的社會經濟帶來哪些影響? (4)中國用水最緊張就是西北地區?(根據課件提供的圖),分析為什么該地區用水最緊張?(討論人為和自然原因) 【教師引導】 針對我國西北和華北地區缺水,在空間分布上不均有什么方法可以解決? 討論問題解決的辦法并舉出實例。 完成各探究問題,通過“填”、“說”和“寫”的形式進行分享。 利用圖片進行對比分析 比較基礎的概念性知 識,和簡單圖文資料由 學生自主閱讀,訓練學 生歸納信息的能力。2 時空分布不均 設問1:中國水資源的時間(季節)分配特點? 歸納: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際變化大。 設問2 :中國水資源時間(季節)分配不均的原因? 歸納:我國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風帶來的,降水集中在夏秋季節,河流徑流量也集中在夏秋季節。同時,不同年份夏季風的強弱不同,進退早晚不同,導致我國降水量有的年份偏多,有的年份偏少,使得河流徑流量的年際變化很大 學生讀圖歸納水資源的時間分布特征 利用圖片進行對比分析 .從直觀的景觀圖引發對問題本質的思考和追問。3 興修水利工程 解決水資源的空間分布不均: 跨流域調水的概念 南水北調資料閱讀,思考南水北調三條線路分別引哪里水救濟哪些地區。 讀課本P76 圖3-24,思考: 1、南水北調工程調出哪個流域富余的水?調入到哪里?有幾種調水方案? 2、南水北調三條線路的概況(起終點、途徑重要城市),優點及缺點(從水量、水質、工程量、施工難度等角度) 如何解決水資源的季節分布不均,年際變化大? 共同探討解決水資源的空間分布不均: 解決水資源的季節分布不均,年際變化大 利用圖片視頻進行了解和分析 根據提供的地圖和資料,分析問題的原因,注重對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4 節約用水 節約用水: 1、設問:面對水資源短缺的現狀,我們應該怎么做? 2、展示工業和農業不同的大量耗水等行為的圖片呼吁學生自我做起,養成防止水浪費和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1、學生談存在的問題 2、分享解決小妙招 利用圖片進行對比分 1.地理學習和生活實際相聯系,讓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地理知識。 2.樹立合理的資源觀5 課堂總 結 通過課件展示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校本作業 讀“我國北方和南方水土資源比較”圖,回答下列1-2題。 1.關于我國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的分布特點,正確的是( D ) A.南方地少水少 B.北方地少水多 C.南方地多水多 D.北方地多水少 2.我國正在實施的將長江流域的水調入華北、西北地區的引水工程是( A ) A.南水北調 B.引灤入津 C.引灤入唐 D.引黃濟青 “WaterSeer”是從空氣中搜集水資源的一個項目,借助該項目可以為因干旱等原因缺水地區提供清潔的飲用水。據此回答下列3-4小題。 3.下列我國的省份中,最適宜推廣“WaterSeer”項目的是 ( A ) A.新 B.蘇 C.瓊 D.浙 4.目前,緩解我國水資源時間分配不均的有效措施是 ( C ) A.跨流域調水 B.植樹造林 C.修建水庫 D.人工降雨水 5.讀我國南水北調工程方案示意圖,判斷下列南水北調工程敘述正確的一組是 ( D ) ①方案分東線、中線、西線三條輸水線路, 中線水質最好,可調水量最大 ②東線利用京杭運河或沿線湖泊輸水, 黃河以北可自流 ③中線沿途經過了東南丘陵、秦嶺和華北平原 ④東線中線都經過了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 ⑤該工程可緩解華北、西北地區水資源緊張的局面, 促進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⑤ 6.我國西北地區相對華北地區水資源分布更少,但南水北調工程的東線和中線都把水調往華北地區,主要原因是( B ) A.西北地區缺水不嚴重 B.華北地區用水量較大 C.西北地區人口數量多 D.華北地區屬于干旱區 7.解決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勻的重大工程有( C ) ①南水北調 ②三峽水利樞紐工程 ③引黃濟青 ④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