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第一節 人口分布人教版高一年級第二冊第1課時內容總覽課標要求01學習目標02探究新知03課堂檢測04課堂總結05課后作業06目錄2020新課標要求運用資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點及其影響因素。素養要求與學習目標學習目標:1.運用相關資料,說明世界人口的分布規律。2.舉例說明影響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自然因素)。素養要求:1.區域認知:掌握世界和中國的人口分布規律,了解不同區域人口分布狀況。2.綜合思維:結合圖文資料,能夠分析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3.地理實踐力:運用所學知識和資料,以及切身的考察,能夠總結不同區域的人口分布及影響因素。4.人地協調觀:通過學習世界人口分布規律及其影響因素,認識到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深刻認識人地關系。情境導入如果告訴你,圖中圓圈所示范圍的人口數量比其他地區的人口總數還多,你會感到驚訝嗎?圖中圓圈所示范圍內人口過億的國家有7個,總人口數量超過了40億,占全球總人數的一半以上。新知講解什么是人口分布?任務一請計算下面三幅圖的人口密度,并思考人口密度與人口分布的關系。A B C5人/平方千米10人/平方千米5人/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指單位土地面積上居住的人口數。人口密度 = —————————人口總數(人)土地面積(平方千米)人口分布:指人口數量在不同尺度區域的分布狀況。新知講解世界人口分布特點?任務二分組討論:1.從全球尺度分析人口分布特點?2.從大洲尺度分析人口分布特點?3.從國家尺度分析人口分布特點?新知講解1.從全球尺度分析人口分布特點?分組討論:(1).世界人口的緯度分布規律全球不同緯度人口分布示意圖①.人口分布最多、最少的緯度范圍是?②.就南北半球而言,哪個半球人口最多?③.由上表可以得出,世界人口分布的規律是什么?<讀圖思考>:20°~40°N,>40°S北半球近90%的人口集中在北半球中低緯度地區,尤其在北半球10°-50°地帶最為集中。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緯度地區新知講解1.從全球尺度分析人口分布特點?分組討論: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離海岸200千米以內的沿海地區<讀圖思考>:從距離海洋遠近看,世界人口分布特點?(2)世界人口距離海洋遠近的分布規律距海洋200千米范圍內地區的人口分布新知講解1.從全球尺度分析人口分布特點?分組討論:近80%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區<讀圖思考>:從海拔看,世界人口分布特點?海拔(米) <200 200~ 500 500~ 1000 1000~ 1500 1500~ 2000 >2000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比例 56.2% 24.0% 11.6% 4.4% 2.3% 1.5%(3)世界人口的隨海拔分布規律A .B .C .D .新知講解2.從大洲尺度分析人口分布特點?分組討論:<讀圖思考>:說出圖中世界四大人口密集區,并分析原因?亞洲東部亞洲南部歐洲西部北美洲東部“四密”ABCD中低緯度,沿海平原地區亞洲東部和南部:世界古老文明中心,人類聚居歷史悠久;發展農業的自然條件優越;歐洲西部:資本主義發展最早;商業貿易活動頻繁;世界重要的工業地帶;北美洲東部: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和金融貿易區;新知講解2.從大洲尺度分析人口分布特點?分組討論:<讀圖思考>:從大洲的角度來看世界人口分布有什么特點?各大洲人口差異較大,亞洲人口數量最多,占比最高。新知講解3.從國家尺度分析人口分布特點?分組討論:各國人口分布也不平衡截至2018年底,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共有13個中國印度美國印尼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俄羅斯孟加拉國墨西哥菲律賓日本新知講解3.從國家尺度分析人口分布特點?分組討論:2023年世界各國人口最新排名新知講解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任務三自然因素人文因素自然因素新知講解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任務三下面是四幅不同氣候圖,你希望自己居住在哪幅圖所示區域呢?1.氣候受氣候因素的影響,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氣候較為適宜的中、低緯度地區。一般來說,過于寒冷、干旱和濕熱的氣候均不適于大量的人口居住寒冷的高緯度干旱的沙漠適宜的中低緯濕熱的雨林新知講解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任務三2.地形平原地區地形平坦,交通便利,人口分布集中高山高原地區人口稀疏下面兩個地區為什么人口密度不一樣?新知講解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任務三3.水源一般來說,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產養殖等方面的要求,利于人類生產生活。四大文明古國的位置大河文明看圖思考:為什么四大文明都誕生于河流沿岸?新知講解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任務三4.土壤黑土分布區土壤肥沃,往往農業發達,人口稠密。土壤是農業生產最基本的物質基礎。不同的土壤由于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開發利用程度也不同,因而影響人口分布。思考:黑土是如何影響人口分布?新知講解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任務三5.礦產新疆克拉瑪依大型油田的開發,使原本人跡罕至的荒漠和茫茫草原上崛起一座座城市。思考:新疆克拉瑪依城市是怎么形成的?油汽開發克拉 瑪依崛 起案例分析思考討論塔里木盆地的綠洲與城鎮分布1.塔里木盆地的綠洲分布有什么特點?2.人口較為集中的城鎮分布與水源有什么關系?分布于塔里木盆地的邊緣城鎮分布受水資源制約,主要分布在綠洲和河流等水源充足的地方。思考:課堂練習下圖為江蘇省各區域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1-3題。1.江蘇省人口密度分布規律( )A.北部人口密度大于南部 B.沿海人口密度大于內陸C.中部人口密度大于四周 D.東南人口密度總體最大2.江蘇省各區域人口分布格局一直比較穩定,主導因素是( )A.經濟發展程度 B.自然地理環境C.地域開發程度 D.國家發展政策3.緩解江蘇人口分布不均的最合理措施是( )A.放開生育政策鼓勵生育B.完善交通網絡,加快人口流動C.移民搬遷,優化人口配置D.加強經濟扶貧,資源優化配置DAD課堂總結你學到了什么?板書設計一、人口分布特點1.概念2.世界人口分布規律二、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氣候、地形、水源、土壤、礦產資源作業布置第一節 人口分布 同步作業1 1---10題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第一節 人口分布(第1課時) 課堂教學評價表評價 指標 權重 評 價 因 素 評價等級 簡要評價優 良 中 一般教學 目標 (1) 10 1、根據課標、教材內容、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制定合理具體的教學目標。 2、整節課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學。教學結構 (2) 15 1、根據學生的認知過程和能力特征,結合教材內容,靈活安排教學環節,具有自己的特色。 2、過程設計科學合理,抓住重點關鍵,突破難點。 3、過程層次清晰,布局合理,信息反饋及時。 4、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等扎實,體現學法指導。 5、注重學生學科能力的培養,體現出對學生智力、自學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教學 方法 (3) 20 1、注重優化教學過程,講究教學實效。 2、注重啟發式教學,教學語言精當,富有誘導性。 3、依據教材、學生實際改進教法,指導學法。 4、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5、注意教與學的調節,科學性和藝術性相結合。教學 手段 (4) 10 1、根據教學實際,教學手段運用合理,如電教,提高教學效率。 2、精心設計常規教具和學具的操作。教學時間 (5) 10 1、根據學科特點,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教學節。 2、各環節耗時合理,講練時間協調. 3、作業適度,負擔合理。準時下課,不拖堂。教學氛圍 (6) 20 重視教學情況的創設, 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3、課堂氣氛活躍、和諧,師生感情融洽。教學 效果 (7) 20 1、教學措施落實,學生各方面表現出色。 2、教得實、學得活,即時效果好。 3、教學任務完成,課業負擔減輕,教學效率提高。注:優95%,良85%,好75% 一般60%評教人:【大單元整體教學】 高中地理學科人教版(2019)必修二第一單元 人口 分課時設計課題 第一節 人口分布 (第1課時)課型 新授課 √ 復習課 試卷講評課 其他課1.教學內容分析 教材利用“衛星影像世界地圖”中圈出世界人口最為稠密的地區,并給出圖中圓圈所示范圍的人口總數和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數量等事實,提出“這里居住的人口為什么這么多 ”“地球上的人口分布具有怎樣的規律 ”等問題作為導入,以使學生能在真實的情境中帶著問題開始本節內容的學習。考慮到高一的學生對地理信息技術了解不夠,教師可以采用其他反映不同區域人口數量不同的相關地圖,融入利用世界夜間燈光圖讓學生去感知世界各地人口分布的區域差異。 “世界人口的分布”這一框題,需要突出人口數量在不同尺度區域的分布狀況,把握地理學的“空間尺度思想”,以落實“區域認知”這一地理學科核心素養。教材從全球、大洲和地區、國家等不同區域尺度,對人口分布的特點進行具體描述。 在描述人口分布特點之后,教材結合實例,引導學生從自然和人文兩個方面,分析制約世界人口分布狀況的諸多影響因素。這樣層層深入,由淺入深,有助于學生掌握比較完整的知識和分析問題的思路,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在講述人口分布及其影響因素時,教材采用了由一般到個別、由現象到本質的分析方法。2.學習者分析 高中的學生其抽象思維能力,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都有了較大的提升,且經歷過地理必修一的學習后,學生具有一定讀圖能力,為本節課的學習打下基礎。 “人口分布”這一節的內容是較為簡單的地理規律性知識,對學生而言難度不大。學生在初中就學過“世界的人口”,學生對世界上各地分布有不同人口,以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前幾位國家有了基本的認識,為學生學習“世界人口的分布”打下基礎。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世界人口分布沒有太多直觀認識,但對人類生存環境的選擇有一定的了解。在“人口分布影響因素”這一教學因子中,學生有足夠的分析能力,關鍵在于教師要引導學生形成地理思維,讓學生認識到人類活動與地理事物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能從地理的視角看待和分析問題。3.學習目標確定與教學重難點 學習目標: 1.運用相關資料,說明世界人口的分布規律。 2.舉例說明影響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 教學重點: 運用相關資料,說明世界人口的分布狀況。 教學難點: 結合實例,說明影響人口分布影響因素(自然因素)。教學評價5.學習活動設計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情境導入:人口占全球總人數的一半以上的地區如果告訴你,圖中圓圈所示范圍的人口數量比其他地區的人口總數還多,你會感到驚訝嗎?圖中圓圈所示范圍內人口過億的國家有7個,總人口數量超過了40億,占全球總人數的一半以上。 【思考問題】 找出東亞與南亞地區 讓學生體會世界人口集中的地區,進一步引出世界的人口分布。任務一:什么是人口分布?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的概念 【思考問題】 并計算人口密度來區分人口分布,得出人口分布的概念。 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指單位土地面積上居住的人口數。 人口分布:指人口數量在不同尺度區域的分布狀況。 讓學生自己計算歸納總結地理概念任務二:世界人口分布特點?從全球尺度分析人口分布特點? (1)世界人口的緯度分布規律 ①.人口分布最多、最少的緯度范圍是? ②.就南北半球而言,哪個半球人口最多? ③.由上表可以得出,世界人口分布的規律是什么? (2)世界人口距離海洋遠近的分布規律 思考:從距離海洋遠近看,世界人口分布特點? (3)世界人口的隨海拔分布規律 讀表思考:從海拔看,世界人口分布特點? 2.從大洲尺度分析人口分布特點? 讀圖思考:從大洲的角度來看世界人口分布有什么特點? 3.從國家尺度分析人口分布特點? 讀圖:歸納特點 【閱讀材料】 根據教師提供的材料,對問題作出假設。 【討論交流】 小組合作討論,并嘗試提出新的問題,或對得出結論質疑并嘗試解決。 學生回答:(1)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緯度地區 ①20°~40°N,>40°S ②北半球 ③近90%的人口集中在北半球中低緯度地區,尤其在北半球10°-50°地帶最為集中。 (2)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離海岸200千米以內的沿海地區。 近80%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區 學生回答:大洲人口差異較大,亞洲人口數量最多,占比最高。 學生歸納:截至2018年底,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共有13個(在圖上找出這些國家) 1.讓學生初步對地理空間概念尺度變化有所了解。 2.讓學生學會讀世界人口分布圖分析,總結出地理規律。 3.讓學生學會合作探究學習,分組討論學習任務。任務三: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1.影響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氣候 說出想法下面是四幅不同氣候圖,你希望自己居住在哪幅圖所示區域呢? 2.影響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地形 下面兩個地區為什么人口密度不一樣? 3.影響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水源 看圖思考:為什么四大文明都誕生于河流沿岸? 4.影響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土壤 思考:黑土是如何影響人口分布? 5.影響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礦產資源 思考:新疆克拉瑪依城市是怎么形成的? 學生思考并說出自己的想法:總結出規律 1.受氣候因素的影響,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氣候較為適宜的中、低緯度地區。 一般來說,過于寒冷、干旱和濕熱的氣候均不適于大量的人口居住。 2.【討論交流】學生談談想法并總結規律: 平原地區地形平坦,交通便利,人口分布集中 高山高原地區人口稀疏 3.學生思考回答:一般來說,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產養殖等方面的要求,利于人類生產生活。 4.學生思考回答:土壤是農業生產最基本的物質基礎。不同的土壤由于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開發利用程度也不同,因而影響人口分布。黑土分布區土壤肥沃,往往農業發達,人口稠密。 5.學生思考回答:大型油田的開發,使原本人跡罕至的荒漠和茫茫草原上崛起 1.促進不同水平的學生共同參與探究過程,激發探究欲望。 2.有利于學生掌握系統知識,并在此過程中培養區域認知、綜合思維和人地協調觀。案例分析:塔里木盆地的綠洲與城鎮分布1.塔里木盆地的綠洲分布有什么特點? 2.人口較為集中的城鎮分布與水源有什么關系? 【小組討論】 【交流總結】 1.分布于塔里木盆地的邊緣 2.城鎮分布受水資源制約,主要分布在綠洲和河流等水源充足的地方。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案例,并驗證探究得出的結論,提高學生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6.板書設計 第一節 人口分布 一、人口分布特點 1.概念 2.世界人口分布規律 二、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 氣候、地形、水源、土壤、礦產資源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 課堂作業 下圖為江蘇省各區域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1-3題。 1.江蘇省人口密度分布規律( ) A.北部人口密度大于南部 B.沿海人口密度大于內陸 C.中部人口密度大于四周 D.東南人口密度總體最大 2.江蘇省各區域人口分布格局一直比較穩定,主導因素是( ) A.經濟發展程度 B.自然地理環境 C.地域開發程度 D.國家發展政策 3.緩解江蘇人口分布不均的最合理措施是( ) A.放開生育政策鼓勵生育 B.完善交通網絡,加快人口流動 C.移民搬遷,優化人口配置 D.加強經濟扶貧,資源優化配置 【答案】1.D 2.A 3.D 課后作業 (作業時間:15分鐘) 圖中的陰影部分為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區,讀圖完成下面1-2小題。 1.下列大洲中,人口分布最均勻的是( ) A.北美洲 B.亞洲 C.南美洲 D.歐洲 2.圖中反映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特征是( ) A.臨海 B.臨河 C.喜熱 D.喜冷 3.下圖為世界人口緯度分布圖,其中陰影代表各緯度人口數量。據此,南緯40°~60°人口占比低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氣候優劣 B.地勢高低 C.洋流分布 D.海陸分布 下表是部分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圍內的面積和人口所占比例表。讀表,完成下面4-5題。 4.距海岸200千米范圍內人口數量最多的大洲是( ) A.歐洲 B.亞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5.內陸人口最少的大洲是( ) A.歐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中亞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節點,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人口增長明顯,但人口分布的空間格局基本不變。下圖為中亞五國地形及各國人口、面積柱狀圖。完成下面6-7題。 6.下列中亞國家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A.土庫曼斯坦 B.哈薩克斯坦 C.吉爾吉斯斯坦 D.塔吉克斯坦 7.影響中亞東南部地區人口較密集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熱量 B.礦產 C.水源 D.土壤 日本地形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平原面積狹小。構成日本領土的四大島自西南向東北依次為九州島、四國島、本州島、北海道島。下圖為“日本人口密度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8-9題。 8.日本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是( ) A.北海道島東部 B.四國島北部 C.九州島西部 D.本州島南部 9.影響九州島與北海道島人口密度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氣溫 B.地形 C.礦產資源 D.降水 10.世界人口分布極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趨向性。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分析圖一,從地形類型來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區。 (2)分析圖二,人口占世界總人口比例最小的緯度帶人口少的主要原因? (3)分析圖三,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圍內陸地面積占洲總面積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總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洲。 (4)據圖綜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勢 (高、低)地區、 (中低、中高)緯度地區和 (沿海、內陸)地區的趨向性。 (5)根據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趨向判斷,下列地區屬于世界人口稠密區的是__ __。(多選題) A.恒河平原 B.亞馬孫平原 C.西歐平原 D.美國阿拉斯加 E.朝鮮半島 F.青藏高原 G.剛果盆地 H.加拿大 參考答案 1.D 2.A 3.D 4.B 5.D 6.B 7.C 8.D 9.A 10.(1)平原 (2)海洋面積大(或陸地面積小);南極大陸緯度高氣候寒冷,自然條件惡劣 (3)南美 (4)低 中低 沿海 (5)ACE 拓展學習 2023年世界人口排名前十的國家8.特色學習資源分析、技術手段應用說明 ①.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②.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③.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發揮學生主體作用。9.教學反思與改進 人口的分布是學生在初中就已涉及過的知識,學生已有初步的印象。高一學生已初步具備分析處理圖文資料的能力。故人口的分布特點可通過自主學習完成,而分布的影響因素相對較難,故可通過實例探究的方法幫助理解。教師主要幫助學生如何利用圖文資料歸納出有效信息,并利用所學的地理知識來處理相關問題,提高其全面性。 本節課的設計,教學目標明確,簡潔實用,充分體現了課標精神,引導學生學習環節流暢;對教材把握準確,教學思路清晰,教學重點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思維空間;給學生獨立表達的機會;多媒體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課堂參與度高,回答問題積極,知識點掌握好,材料分析到位,思維得到了訓練,課堂上有積極而良好的互助合作學習氣氛,整體上達成了學習目標。知識性自我評價表項目 評價內容 掌握情況科學知識 1 通過材料分析,知道世界人口分布規律和影響因素 很好 一般 不好2 通過探究,知道塔里木盆地的綠洲與城鎮分布規律和制約因素探究能力 1.通過材料分析,總結世界人口分布規律和影響因素2.通過讀圖分析,歸納塔里木盆地綠洲與城鎮的分布規律,分析其制約因素科學態度 培養合作精神、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小組評價表評價內容 得分標準 成員一 成員二 成員三團隊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務3分:重大問題能有效溝通1分:各自獨立,不能完成任務實施能力 5分:能準確設計詳細的實驗過程和所用實驗道具3分:能設計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夠準確和詳細1分:不能設計出任何過程和方案結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學、客觀、簡潔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1分:不能有效表述實驗結果和結論總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節 人口分布 (第1課時)教學設計+作業設計.docx 第一節 人口分布(第1課時) 評價表.docx 第一節 人口分布(第1課時).pptx 第一節 人口分布(第1課時)知識性自我評價表.xls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