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大單元教學】第三節 人口容量(第5課時)課件+教學設計+評價表--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第一章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大單元教學】第三節 人口容量(第5課時)課件+教學設計+評價表--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第一章

資源簡介

(共32張PPT)
第三節 人口容量
人教版高一年級第二冊
第5課時
內容總覽
課標要求
01
學習目標
02
探究新知
03
課堂檢測
04
課堂總結
05
課后作業
06
目錄
2020新課標要求
結合實例,解釋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人口合理容量
素養要求與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
理解環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響因素并能運用它解決實際問題。
素養要求:
1.區域認知:
學會分析某一地區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大小。
2.綜合思維:
了解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的區別,理解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意義和措施。
3.地理實踐力:
根據區域的資源狀況,判斷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力及人口合理容量。
4.人地協調觀:
結合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意義,樹立良好的資源觀和環境觀。
情境導入
《老鼠的烏托邦》揭示了什么問題?說明了什么道理?
結論:人口數量一旦超過這個限度,生態系統遭受破壞,失去平衡喪失原有的承載力
新知講解
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
任務一
在承載力范圍內保持穩定
資源合理開發+良好生態環境
承載的人口數量
一個地區最多養活多少人
(環境人口容量)
最大值
警戒值
1.概念
指在保證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良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區域的資源環境所能承載的人口數量。
新知講解
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
任務一
2.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影響因素
自然資源
數量和質量
社會經濟
科技發展水平
人均消費水平
新知講解
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
任務一
2.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影響因素
(1).自然資源數量和質量
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然資源狀況。資源豐富的區域承載較多的人口。通常用某一種或幾種資源的承載力估算某個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依據。
假設在中國,資源量可以……
能源可供21億人
礦產可供18億人
淡水可供19億人
耕地可供17億人
糧食可供16億人
那么中國最多能養活多少人?
16億
新知講解
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
任務一
2.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影響因素
思考:我國西北、青藏地區估算資源環境承載力的依據各是什么?
水資源
熱量
合作探究
【思考】——“短板效應”
討論
我們知道,當一只木桶的桶底面積確定后,木桶能裝多少水,并不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這就是所謂的“短板效應”
1. 假如各塊木板代表不同的資源種類,那么“短板效應”揭示了什么道理?
2. 如果要提高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可以通過哪些途徑解決自然資源“短板”問題?
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大小取決于資源量最少的那一種資源。
開源:
①隨著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不斷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②還可能發現可替代的新資源;
③科技水平的提高促使交通運輸的快速發展,從而促進區域間的貿易往來,獲取其他區域的資源。(對外開放程度)
節流:
節約資源。
新知講解
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
任務一
(2).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
經濟、科技發展
提高利用效率
發現新能源
交通運輸發展
促進貿易往來
提高資源環境承載力
新知講解
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
任務一
(2).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
思考:日本靠什么養活自己?
日本國土面積狹小,礦產資源貧乏,它是依靠什么條件來提高本國環境人口容量的?
面積:37.8萬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極度匱乏
人口:1.26億
港口條件:海灣多,多良港
科技:非常發達
經濟:高度發達、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科研、航天、制造業、動漫、游戲產業、教育水平均居世界前列。
依靠島國的位置、眾多的良港,進口資源、能源,出口產品,發展經濟、科技。
新知講解
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
任務一
(3).人均消費水平
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會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如某地每天能生產2000個饅頭。
若每人每天吃5個饅頭,則可以養活400人。
若每人每天吃4個饅頭,則可以養活500人。
新知講解
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
任務一
(3).人均消費水平
印度
美國
國土面積 :937萬Km2
人口數量 :3.30億人
人類發展指數 :0.914 極高
國土面積 :298萬Km2
人口數量 :13.24億人
人類發展指數 :0.586
如果按照美國人的消費水平來生活,印度所能容納的人口就要比現在少得多;這是因為美國人在衣食住行和娛樂等方面需要消耗巨大的資源。
新知講解
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
任務一
(3).人均消費水平
美國與中國人均消費水平對比(2021年)
如果要達到美國的消費水平,中國人口應保持在7億左右
人均消費 食品煙酒 衣著 居住 醫療保健 教育娛樂 交通
中國 1113 美元 220 美元 874 美元 328 美元 403 美元 489 美元
美國 3827 美元 731 美元 9427 美元 2593 美元 2045 美元 4567 美元
新知講解
影響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因素
總結
正相關
自然資源(最主要因素)
科技發展水平
經濟發展水平
受教育水平
對外開放程度
消費水平
正相關
正相關
正相關
正相關
負相關
最主要的因素
環境
承載力
資源
科技發展水平
決定開發數量
人均消費水平
決定消耗數量
新知講解
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
任務一
3.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環境人口容量)的特征
a.不確定性 (長時期內因制約因素不確定)
以科技發展水平為例:
中世紀
鐵器、手推磨
現代
電腦、生物工程
b.相對穩定性 (在一定歷史階段內較穩定)
在一定歷史階段內,假定技術水平、資源的基礎和潛力相對穩定,以及人口消費水平變化不大時,可以對環境人口容量進行相對定量的估計。
近代
蒸汽機
遠古時代
石器、青銅器
新知講解
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
任務一
這位嬰兒是“地球村”的第80億位居民,于2022年11月15日凌晨誕生。
地球家園可以承載多少人口?
世界適合養活多少人口?
80億
世界80億寶寶——菲律賓Vinice Mabansag
新知講解
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
任務一
從全球尺度來討論,把全球看作一個整體。那么,地球最多能養活多少人呢 對于這個問題,由于假定條件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估計結果。
樂觀派:地球潛力無限
悲觀派:已經超載
中間派:目標100億
4.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估計
案例分析
牧民的愁于樂
分組討論
小組討論:
1.讀左圖,結合實例說出你對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理解。
2.從上述實例中獲得什么啟示?
我國甘肅省的兩個草場牧區,地形、氣候和水資源等自然環境大致相同,但現在一地牧民樂,一地牧民愁。這是為什么呢?
案例分析
牧民的愁于樂
分組討論
1.讀左圖,結合實例說出你對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理解。
從圖中可知一牧場牧民愁,因為該牧場牲畜數量超過了牧草的環境承載力,導致草地受到破壞。所以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可理解為是某一地區資源與環境所能持續供養的最大人口數量,是一個警戒值,超過此值,區域生態環境會惡化。
案例分析
牧民的愁于樂
分組討論
2.從上述實例中獲得什么啟示?
人類在生存與發展時,不能超過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否則生態環境會受到破壞。
區域環境承載力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通過改變自然資源的“短板”來提高區域環境承載力。
新知講解
人口合理容量
任務二
思考:什么是人口合理容量,它與區域環境承載力的大小關系?
1.概念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時又在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一個地區最適宜養活多少人)
關系:人口合理容量<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
新知講解
人口合理容量
任務二
人口合理容量
2
10
6
12
14
18
16
22億人
20
4
8
<
實際人口數量
資源環境承載力
<
2.我國的人口合理容量
7億
14億
16億
新知講解
人口合理容量
任務二
3.當前的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社會問題
人口真的越多越好嗎?
現代社會出現
人口過快增長
對于資源的占有量和使用量就越多,造成資源短缺問題。
污染物排放量增加,造成環境問題。
還會帶來就業困難,住房緊張等一系列社會問題。
思考:可能會出現什么問題?
新知講解
人口合理容量
任務二
國際合作
盡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規模之內
建立公平秩序
保證人人擁有不斷追求高水平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利
人地協調發展
因地制宜制定本區域持續發展戰略
4.應對措施
課堂練習
結合加拿大人口、礦產等分布示意圖回答。
1.制約加拿大人口環境承載力的主要自然條件為( )
A.礦產資源 B.水資源
C.土地資源 D.氣候條件
2.加拿大環境人口容量潛力大,主要表現在( )
A.地域遼闊,地廣人稀
B.礦產資源種類多,分布集中
C.農業生產自然條件優越
D.氣溫低,人均消費水平低
D
A
課堂總結
你學到了什么?
板書設計
(一)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
1.概念:
2.影響和制約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因素
(1)自然資源狀況
(2)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
(3)人均消費水平
(二)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
2.我國的人口合理容量
3.當前的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社會問題
4.應對措施
作業布置
第三節 人口容量 同步作業5 1---10題
謝謝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兼職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知識性自我評價表
項目 評價內容 掌握情況
科學知識 1 通過材料分析,知道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 很好 一般 不好
2 通過合作探究,理解“短板效應”
3 通過活動分析,理解牧民的愁于樂
4 通過材料分析,掌握人口合理容量
探究能力 1.通過理解材料分析,掌握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
2.通過分析,理解“短板效應”的含義
3.通過分析,掌握人口合理容量的特點
科學態度 培養合作精神、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小組評價表
評價內容 得分標準 成員
一 成員
二 成員

團隊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務
3分:重大問題能有效溝通
1分:各自獨立,不能完成任務
實施能力 5分:能準確設計詳細的實驗過程和所用實驗道具
3分:能設計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夠準確和詳細
1分:不能設計出任何過程和方案
結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學、客觀、簡潔
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
1分:不能有效表述實驗結果和結論
總分第三節 人口容量 (第5時課)課堂教學評價表
評價 指標 權重 評 價 因 素 評價等級 簡要評價
優 良 中 一般
教學 目標 (1) 10 1、根據課標、教材內容、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制定合理具體的教學目標。 2、整節課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學。
教學結構 (2) 15 1、根據學生的認知過程和能力特征,結合教材內容,靈活安排教學環節,具有自己的特色。 2、過程設計科學合理,抓住重點關鍵,突破難點。 3、過程層次清晰,布局合理,信息反饋及時。 4、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等扎實,體現學法指導。 5、注重學生學科能力的培養,體現出對學生智力、自學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
教學 方法 (3) 20 1、注重優化教學過程,講究教學實效。 2、注重啟發式教學,教學語言精當,富有誘導性。 3、依據教材、學生實際改進教法,指導學法。 4、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5、注意教與學的調節,科學性和藝術性相結合。
教學 手段 (4) 10 1、根據教學實際,教學手段運用合理,如電教,提高教學效率。 2、精心設計常規教具和學具的操作。
教學時間 (5) 10 1、根據學科特點,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教學節。 2、各環節耗時合理,講練時間協調. 3、作業適度,負擔合理。準時下課,不拖堂。
教學氛圍 (6) 20 重視教學情況的創設, 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3、課堂氣氛活躍、和諧,師生感情融洽。
教學 效果 (7) 20 1、教學措施落實,學生各方面表現出色。 2、教得實、學得活,即時效果好。 3、教學任務完成,課業負擔減輕,教學效率提高。
注:優95%,良85%,好75% 一般60%
評教人:【大單元整體教學】 高中地理學科人教版(2019)必修二
第一單元 人口 分課時設計
課題 第三節 人口容量 (第5課時)
課型 新授課 √ 復習課 試卷講評課 其他課
1.教學內容分析 《人口容量》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三節的內容。人口的分布與遷移能夠引發資源、環境、經濟及社會等一系列的變化。本章的落腳點放在人口容量這一節上,旨在幫助學生理解人口與資源、環境、發展之間的相互關系,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口觀和人地協調觀。本節教材主要有兩個標題:第一個是【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該標題主要講解地球上最多養活多少人。教材首先是引入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概念,再以木桶的“短板效應”原理和一些例子加以證明,理解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包括自然資源、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科技水平以及消費水平等,并能夠辯證地看待他們與環境承載力之間的關系。最后通過對“地球資源環境承載力的不同估計”的思考,加深對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理解。進而引入第二個標題【人口合理容量】,該標題主要講的是地球上適合養活多少人。主要內容包括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研究其的意義以及各國消除貧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宜采取怎樣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因此,本節的重點便是結合實例理解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影響因素,并說出二者之間的區別,以及各國應該采取的措施。人口容量 “地球上最多養活多少人”和“地球上適合養活多少人”這兩個問題本身沒有固定的答案,通過學習,使學生明白正確認識人口容量,對于制定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的人口政策與人口戰略具有重要意義,它會影響一個地區的經濟社會的發展,從而樹立可持續的發展觀念。
2.學習者分析 學生已經具備了基本的地理思維能力、地理語言表達能力,并且通過第一節“人口增長模式”的學習也對人口增長有了一定的掌握。因此,通過人口增長所引發的問題引出人口合理容量是可行的。 學生對人口問題具有一定的直觀感受,加之他們的認知能力較強,思維較活躍,教學活動也可以建立在生活實例或虛擬情境的基礎上,更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3.學習目標確定與教學重難點 課標要求:結合實例,解釋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人口合理容量 教學目標: 理解環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響因素并能運用它解決實際問題。(綜合實踐力) 教學重點: 理解環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響因素并能運用它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1.環境承載力和環境人口容量的區別。 2.環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區別。
4.教學評價
5.學習活動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情境導入:《老鼠的烏托邦》揭示了什么問題?說明了什么道理?
播放動畫視頻 學生觀看視頻并思考,表達自己的想法。 讓學生從視頻內容總結出規律,引出環境承載力。
任務一: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
1.概念 2.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影響因素 (1)自然資源數量和質量 思考:我國西北、青藏地區估算資源環境承載力的依據各是什么? (2)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 思考:日本靠什么養活自己? 總結:影響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因素 3.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環境人口容量)的特征 4.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估計 地球家園可以承載多少人口? 世界適合養活多少人口? 【思考問題】自主思考 1.指在保證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良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區域的資源環境所能承載的人口數量。 2.影響因素: (1)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然資源狀況。資源豐富的區域承載較多的人口。通常用某一種或幾種資源的承載力估算某個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依據。 【思考問題】學生回答: 水資源、熱量。 (2)歸納 學生回答:依靠島國的位置、眾多的良港,進口資源、能源,出口產品,發展經濟、科技。 (3)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會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總結: 不確定性 (長時期內因制約因素不確定) 相對穩定性 (在一定歷史階段內較穩定) 4.三種觀點 1.讓學生學會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概念、影響因素、特征、估計。 2.讓學生學會讀學會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總結出地理規律。 3.讓學生學會合作探究學習,分組討論學習任務。
合作探究:【思考】——“短板效應”
1. 假如各塊木板代表不同的資源種類,那么“短板效應”揭示了什么道理? 2. 如果要提高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可以通過哪些途徑解決自然資源“短板”問題? 【小組討論】【交流總結】 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大小取決于資源量最少的那一種資源。 2.開源: ①隨著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不斷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②還可能發現可替代的新資源; ③科技水平的提高促使交通運輸的快速發展,從而促進區域間的貿易往來,獲取其他區域的資源。(對外開放程度) 節流: 節約資源。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案例,并驗證探究得出的結論,提高學生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案例分析:牧民的愁于樂
1.結合實例說出你對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理解。 2.從上述實例中獲得什么啟示? 【小組討論】【交流總結】 討論人口合理容量 1.從圖中可知一牧場牧民愁,因為該牧場牲畜數量超過了牧草的環境承載力,導致草地受到破壞。所以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可理解為是某一地區資源與環境所能持續供養的最大人口數量,是一個警誡值,超過此值,區域生態環境會惡化。 2.人類在生存與發展時,不能超過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否則生態環境會受到破壞。 區域環境承載力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通過改變自然資源的“短板”來提高區域環境承載力。 讓學生學會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原理。 2.讓學生理解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特點
任務二: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 思考:什么是人口合理容量,它與區域環境承載力的大小關系? 2.我國的人口合理容量 3.當前的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社會問題 思考:可能會出現什么問題? 4.應對措施 【思考問題】自主思考 學生回答: 學生演繹: 學生回答: 學生回答: 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案例,并驗證探究得出的結論,提高學生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6.板書設計 (一)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 1.概念 2.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影響因素 3.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環境人口容量)的特征 4.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估計 (二)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 2.我國的人口合理容量 3.當前的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社會問題 4.應對措施
7.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 課后作業 (作業時間:15分鐘) 1.人口合理容量指的是一個地區( ) A.最多能夠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B.最適宜的人口數量 C.未來可以達到的人口數量 D.現在的人口數量 2.青藏高原環境人口容量低的根本原因是( ) A.人才資源少 B.自然資源貧乏 C.交通不便 D.自然條件惡劣 讀影響環境人口容量因素圖(下圖),據此完成3-4題。 3.圖中甲表示( ) A.資源種類 B.自然環境 C.科學技術 D.國家政策 4.制約環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資源狀況 B.人口素質 C.人口消費水平 D.科技發展水平 讀“木桶效應(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長短不齊,那么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決于最長的那一塊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一塊)圖”,完成5-7題。 5.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礦產測得的各自所能供養的人口數量分別為8000、6000、4500、10000,則該地的環境承載力取決于( ) A.耕地 B.森林 C.淡水 D.礦產 6.下列影響我國不同省區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當于木桶短板的是( ) A.四川——水力資源 B.山東——氣候資源 C.黑龍江——礦產資源 D.福建——耕地資源 7.日本、荷蘭等國土地、礦產資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氣候適宜 B.本國自然資源豐富 C.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國家的資源 D.人口素質較高 8.影響人口合理容量的最基本的因素是( ) A.自然環境和資源的優劣 B.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C.地域開發程度 D.科技水平 9.下列關于環境人口容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環境人口容量是指目前地球上所有的人口數 B.環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確定性,是由人口不斷增長造成的 C.正確估計環境人口容量,有利于合理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 D.當全球人口約為100億時,人們的生活水平將大為降低 10.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熱播電視劇《山海情》講述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海固人民在國家政策的號召支持下,分期分批遷移到生態和生存環境相對良好的寧夏北部平原灌溉區,進行生態移民脫貧致富的故事?!拔骱9獭笔菍幭哪喜课骷?、海原和固原的簡稱,1972年該地區被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確定為全球最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是國家確定的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該區域山大溝深,年均降水量僅300mm,蒸發量卻在2000mm以上。2020年隨著政府宣布固原市西吉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標志著曾有“苦瘠甲天下”之稱的西海固地區全部“摘帽”,從此告別絕對貧困。 材料二 圖為寧夏國家級貧困縣分布示意圖。 (1)說明西海固地區資源環境承載力低的原因。 (2)從人口容量、生態環境角度,說明部分居民外遷對西海固地區脫貧的積極意義。 參考答案 1.B 2.D 3.C 4.A 5.D 6.D 7.C 8.A 9.C 10.(1)答案:山區地形崎嶇,耕地不足;深居內陸,氣候干旱,蒸發量大,水資源短缺。 (2)答案:人口數量減少,人均(耕地、水)資源增加,使人口容量趨于合理,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人口壓力減小,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減輕,生態系統得以修復,促進經濟發展。 拓展學習 新木桶效應 現代社會我們越來越重視發揮個人優勢,長板效應,于是便形成了“新木桶效應”。 上初中時還被教育“木桶效應”,要重視的短板的彌補,為什么現在卻完全變了呢? 一是因為現在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決定了是一個相互配合、合作的社會,社會成員的分工越來越精細,從而決定我們著重發展個人優勢與他人合作,而非一人“挑大梁”; 二是木桶效應的短板強調的是一個組織的短板,而非與個人成長有關的短板,因此與我們強調個人優勢并不矛盾。 1. 短板失效 過去我們更多地在強調”短板效應“,受到的教育是彌補缺點。但現在對于我們個人成長來說,短板效應已經失效。 2. 發展長板 短板失效,我們更多的應該是投入到長板的發展中,讓長板優秀到讓別人忽略或忍受我們的短板。 3. 擴大底板 底板決定了木桶能否裝水,以及能裝多少水。對于我們個人發展來說,底板即指決定著支撐著我們所有能力的底層能力,如學習能力、分析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等。 4. 加強桶箍 木桶能夠裝水除了底板和長板以外,還需要桶箍將這些板組合起來,即能夠將多種能力綜合運用的整合能力。
8.特色學習資源分析、技術手段應用說明 ①.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②.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③.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9.教學反思與改進 第一,教師在課堂上應結合實際地理案例進行教學,凸顯地理課堂教學的靈活性和趣味性。教師應將書本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現實問題,在探討中獲得必要的地理信息,解決身邊的地理問題。同時教師需要在生活中多方面收集資料和認真觀察各種事物,開發出適合地理教學的鄉土資源,進而開展高質量的實際地理案例教學。 第二,教師應適當組織學生開展地理實地考察活動,運用當地的地理資源培養學生關注“身邊的地理”的習慣,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認識到地理知識的實用性。 第三,教師要經常挖掘學生身邊具有典型性及實用性的實際地理素材,將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了解自己家鄉發展的實際情況,幫助學生構建新的知識經驗,培養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同時也讓學生對家鄉建設有新的認識,立志為家鄉建設服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名山县| 武宁县| 黄骅市| 通州市| 八宿县| 教育| 精河县| 三门县| 松原市| 鹤山市| 崇仁县| 图木舒克市| 商河县| 博客| 芜湖县| 龙山县| 林芝县| 西藏| 佛冈县| 凤翔县| 子长县| 宕昌县| 武山县| 林西县| 昌邑市| 洪江市| 石首市| 宿州市| 珲春市| 方正县| 高雄市| 东明县| 德安县| 济阳县| 精河县| 政和县| 石门县| 潮州市| 台南市| 高阳县| 大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