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認識地球第一課時【學習目標】1.結合科學故事、事實材料等,說出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運用圖片和資料等了解地球的宇宙環境,舉例說出中國太空探索的巨大成就。2.通過數據、類比等方式準確描述地球的大小3.運用地球儀或視頻,演示地球的自轉與公轉,說出地球運動的方向、周期,并結合實例說出地球運動產生的主要現象。【學習過程】模塊一【自主學習】看課本相關內容后,自主完成以下內容知識點1:地球的形狀(1)形狀:地球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規則球體。(2)認識過程:_________、_________、麥哲倫環球航行證明地球是_____、空間站拍攝的照片。知識點2: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基本數據:知識點3:地球的運動特點 地球自轉 地球公轉方向 (北 南 )周期中心現象模塊二【合作探究】小組討論:舉例說明能夠證明地球形狀的證據有哪些?搜集資料,說明我國航天事業有哪些成就?結合生活實際,思考地球自轉和公轉分別產生了哪些自然現象?【達標訓練】1.下列生活中的實例,你認為無法證明地球是球體的是( )A.看海上駛來的帆船,先看到桅桿后看到船體B.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登高望遠)C.月食出現的時候,看月食變黑的輪廓D.手機上的電子地圖2.人們常說“天衣無縫”,假如真給地球縫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大約是( )A.4萬平方千米 B.6371平方千米C.5.1億平方千米 D.960萬平方千米北京時間2022年4月16日9時56分,神升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讀航天測控站分布圖,完成3-5小題。3.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每90分鐘自西向東繞地球一圈。地球自轉一圈字航員可看到16次日出日落,地球自轉周期為( )A.1.5小時 B.9小時 C.16小時 D.24小時在海邊觀察遠處駛來的輪船,會出現下圖中①至③所示的現象。途中所示現象反映的地理事實是( )A.地球自西向東自轉 B.地球是個球體 C.地球繞著太陽公轉 D.海平面上升5.“九九重陽,登高望遠”反映的地理事實是( )A.地球自西向東自轉 B.地球是個球體 C.天圓地方 D.地球繞太陽公轉6.從北極上空看,地球的轉動方向是( )A.按順時針方向 B.按逆時針方向 C.自東向西 D.無法判斷7.“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適用于( ) A.極地地區 B.赤道地區 C.回歸線 D.極圈附近 8.我們每天自東方迎來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黃昏的落日,這是由于( )A.地球自西向東公轉 B.地球自西向東自轉 C. 地球自東向西公轉 D.地球自東向西自轉9.結合下圖“演示地球的自轉圖”,我們在演示過程中看到的現象和得出的結論錯誤的是( )A.在任何時刻,太陽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產生了晝夜現象B.按自西向東的方向緩緩撥動地球儀C.地球自轉的周期是一年D.地球自轉產生了晝夜更替現象10.在中學生科普知識交流會上,小向這樣描述了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其中有誤的一項是( )A.地球是個赤道稍扁兩極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B.地球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C.地球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 D.地球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11.讀圖完成下列問題。當地球光照出現圖示情況時,此時北半球的晝夜長短情況是___________。地球的自轉方向是__________。地球的公轉方向與自轉方向____________。(3)赤道上的甲、乙、丙三個地方,剛好日出的是______地,正午時分的是______地。產生這一差異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而導致_________的差異。答案:D 2. C 3.D 4.B 5.B 6.B 7.B 8.B 9.C 10.A(1)晝長夜短(2)自西向東 相同(3)丙 甲 地球自轉 時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