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學匯報課(公開課)教案課 題 第二十章 電與磁 第二節 電生磁 授課日期 三月二十二日 第七周星期三第五節科 任 授課班級 初三(4)班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能力: 1、通過實驗了解電流周圍存在磁場。 2、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的磁場方向,了解通電螺線管外部的磁場與條形磁鐵的磁場相似。 3、會判斷通電螺線管的電流方向和兩端的極性。過程與方法 : 1、觀察和體驗通電導體與磁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電和磁之間有某種聯系。 2、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的方向。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認識電與磁之間的相互聯系,增強學生好奇心,提高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界奧妙的欲望和熱情。重點 1、試驗探究電流的磁效應的規律。 2、探究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規律。難點 1、探究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規律。 2、會運用安培定則。教具 多媒體電腦平臺、磁體、小磁針、電源、導線教法 講授、探究實驗、生生討論交流、師生討論交流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磁和電有聯系嗎? 磁 體帶 電 體能吸引磁性物質吸引輕小物體有南、北極之分有正、負電荷之分同名磁極相互排斥 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異種電荷相互吸引我們發現帶電體和磁體有一些相似的性質,這些相似是一種巧合嗎?還是它們之間存在著某些聯系? 科學家們基于這種想法,一次又一次地尋找電與磁的聯系。1820年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終于用實驗證實通電導體的周圍存在磁場,在世界上第一個發現了電與磁之間的聯系。 2、奧斯特(Hans Christian Oersted;1777~1851)丹麥物理學家。 1820年,奧斯特在課堂上實驗時偶然發現了電可以產生磁。 二、新課: 一)電流的磁效應 1、演示:電流的磁效應(奧斯特實驗) 1)將導線放在小磁針的上方,讓它和小磁針相平行。 2)接通電源(短路),觀察小磁針是否轉動以及轉動方向。 3)改變電流方向重做以上實驗,再觀察小磁針的轉動方向。當電流方向發生改變時,小磁針轉動的方向一致嗎 2、歸納與提升 1)當直導線通電時產生什么現象? 2)斷電后發生什么現象? 3)改變通電電流的方向后發生什么現象? 總結奧斯特實驗: 1)通電導線周圍存在著磁場; 2)電流的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 ——這種現象叫電流的磁效應 3、試試看:王剛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電與磁的關系,請仔細觀察圖中的裝置、操作和現象,然后歸納出初步結論 。 甲 通電 乙 斷電 丙 改變電流方向 比較甲、乙可知: 。 比較甲、丙可知: 。 設疑:既然電能生磁,為何手電筒在通電時連一根大頭針都吸不上? 這是因為磁場太弱了。如果把導線繞在圓筒上,就做成了螺線管(線圈),各條導線產生的磁場疊加在一起,磁場就會強得多。 二)通電螺線管的磁場 1、螺線管(線圈):導線繞在圓筒上。 2、通電螺線管的磁場 動漫演示,觀察小磁針的指向。 3、想一想:通電后,輕輕敲板,鐵屑為什么會產生規則排列?鐵屑的排列與什么現象一樣? 觀察結果:1)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與條形磁體相似; 2)它的兩端相當于條形磁體的兩極。 4、通電螺線管的磁感線 5、想一想:電流的方向改變,小磁針的指向有變化嗎? 改變電流的方向重做以上實驗,看一下當電流方向改變時,小磁針的指向是否改變,從而確定通電螺線管中的磁場是否改變。 實驗現象:小磁針指向相反。說明通電螺線管的極性與電流方向有關 6、歸納與提升:通電螺線管的磁場 1)通電螺線管周圍存在著磁場; 2)通電螺線管的磁場分布與條形磁體的磁場相似; 3)通電螺線管兩端的極性取決于電流方向。 7、如何判斷通電螺線管周圍的磁場方向呢? 動漫演示:用右手順著電流方向握住通電螺線管判斷極性。 三)安培定則 用右手握住螺線管,讓四指指向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線管的N極。 四)小試身手 1、在下圖中標出通電螺線管的N極和S極。 2、如圖所示,分別標出通電螺線管和小磁針的N、S極。 五)小結 1、奧斯特實驗說明了什么? 2、怎樣判斷通電螺線管的N、S極(或電流方向)? 六)鞏固與提高 1、如下圖所示,通電螺線管附近有甲、乙、丙、丁四個小磁針,靜止時它們的磁極是 ( ) 2、請判定下圖中通電螺線管的南、北極。 七)作業 動手動腦學物理P127—P128 :1-3題和教輔資料的課時達標。 教 學 反 思: 本節課能夠按照教學設計完成教學任務,達到了課前的教學目標。這堂課的整體效果比較好,課堂氣氛比較活躍。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但是也有我覺得不滿意的地方,如演示實驗都用了動漫演示,未能讓學生親自動手做一做實驗,體驗一下,增強教學效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