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選擇性必修二 第九課 糾紛的多元解決方式【知能坐標】課標要求 素養目標1.識別調解和仲裁的不同方式,明確調解、仲裁制度的特點和程序。 2.【解析】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刑事訴訟的特點 法治意識:明確仲裁制度的特點和程序;通過對訴訟及其特點、訴訟的主要類型的探究,認識訴訟的特點和程序科學精神:正確理解調解的含義、種類,了解人民調解;了解仲裁的含義、特點,明確商事仲裁與訴訟只能選擇其一;正確理解訴訟的含義、特點,了解訴訟法,明確訴訟的主要類型基礎課考點一 認識調解與仲裁【核心提煉】一、以和為貴選調解1.調解的含義:通過第三方的排解疏導、說服教育,促使發生糾紛的當事人自愿達成協議,從而解決糾紛的活動就是調解。2.調解的類型人民調解 行政調解 仲裁調解 訴訟調解主體 人民調解委員會 國家行政機關 仲裁機構 人民法院效力 調解書具有民事合同性質,須經人民法院依法確認才有強制執行效力 調解書與裁決書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調解書與判決書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性質 訴訟外調解 訴訟外調解 訴訟外調解 訴訟調解優勢 主動、簡捷、及時、廣泛性,情法融合 符合國情,具有專業性、綜合性 專業性高、一裁終局、保密性強 素質高、程序規范、法律效力高缺點 程序不規范,調解員隊伍不穩定、素質不齊 獨立性欠缺,效力不足 一裁終局 程序復雜,周期長 3.人民調解的特點①在人民調解委員會的組織下進行。②尊重當事人的權利。③不得違背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不收取任何費用。④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協議,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⑤經人民法院依法確認有效的調解協議,具有強制執行效力。【深度學習】調解不同于和解調解 和解含義及法 律地位 在有關組織、機關、機構、個人或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對當事人之間的糾紛進行裁決的活動,具有民事訴訟原則的法律地位 雙方當事人自己參加的活動,屬于當事人在訴訟中對自己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的處分,不具有民事訴訟原則的法律地位適用范圍 一般適用于民事糾紛 一般發生在民事訴訟中法律 效力 達成的調解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力 由雙方當事人自行達成的和解協議,不具有與判決書、調解書同等的法律效力 二、便捷經濟選仲裁含義 仲裁是解決糾紛的一種有效途徑特點 ①仲裁程序比較靈活,仲裁審理一般不公開進行,而且一裁終局。因此,仲裁更加便捷、經濟。②仲裁裁決一經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基本 制度 ①協議仲裁制度:當事人申請仲裁、仲裁庭對案件進行審理和裁決都必須依據雙方當事人所訂立的有效仲裁協議。②或裁或審制度:當事人就其所發生的爭議,只能在商事仲裁與訴訟之間選擇其一加以適用。③一裁終局制度:仲裁裁決一經作出,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常設 機構 仲裁委員會,獨立于行政機關。仲裁委員會從具有豐富的法律知識和實踐經驗的律師、法官、教授等專業人士中聘請公道正派的人員擔任仲裁員。在解決具體爭議時,仲裁委員會按程序組成仲裁庭,審理案件并作出裁決限制 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均不能仲裁 三、調解不同于仲裁調解 仲裁區別 含義 通過第三方的排解疏導、說服教育,促使發生糾紛的當事人自愿達成協議,從而解決糾紛 當平等主體當事人之間發生合同糾紛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時,雙方可以將其提交仲裁機構進行商事仲裁依據 沒有固定的程序規則,只要雙方協商一致就能達成調解協議 依仲裁法或仲裁規則進行,裁決的依據是事實和法律協議 的達 成 達成的協議必須經當事人完全同意,有一方不同意就不能制作調解書 作出的裁決無須經當事人同意,仲裁庭有權依據事實和法律獨立地作出法律 效力 調解書作出后并不能馬上生效,須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才發生法律效力 仲裁裁決一經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聯系 都遵循自愿原則,都屬于非借助國家權力的處理爭議的方式,都是由第三方居中處理爭議。二者的保密性都較好,適用范圍廣泛,尤其適合民事糾紛的解決【易錯明辨】1.在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多種糾紛解決方式中,和解往往成為當事人解決糾紛的優先選擇。提示: 錯誤。在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多種糾紛解決方式中,調解往往成為當事人解決糾紛的優先選擇。2.通過商事仲裁解決的糾紛不能再提起訴訟。提示: 正確。在商事仲裁和訴訟之間,當事人只能選擇其一加以適用。【考向演練】考向1 以和為貴選調解【樣題1】(2022·山東臨沂·三模)“不能使民無訟,莫若勸民息訟。”近年來,人民法院不斷加強調解平臺建設,到2021年年底,我國已有6.3萬個調解組織和26萬名調解員進駐調解平臺,全國法院2021年在線調解糾紛突破1000萬件,平均每個工作日有4萬件糾紛在平臺調解,訴前調解案件平均辦理時長17天,比訴訟時間少39天。這表明( )。①調解是解決各種矛盾糾紛的最佳途徑 ②訴前調解有利于節約糾紛解決成本 ③我國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④我國民事訴訟實行“不告不理”原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解析】 調解是解決各種矛盾糾紛的重要途徑,但不是最佳途徑,①錯誤。材料中指出訴前調解案件平均辦理時長比訴訟時間短,說明調解節省時間,有利于節約糾紛解決成本,②正確。材料說明我國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建設取得明顯成效,③正確。材料強調的是人民法院不斷加強調解平臺建設,并通過訴前調解既省時又省力地解決了大部分糾紛,與民事訴訟及其原則無關,④不選。【方法技巧】排錯:調解是解決各種矛盾糾紛的重要途徑,但不是最佳途徑。材料強調的是人民法院不斷加強調解平臺建設,并通過訴前調解既省時又省力地解決了大部分糾紛,而不是訴訟。 直選:材料中指出訴前調解案件平均辦理時長比訴訟時間短,說明調解節省時間,有利于節約糾紛解決成本。材料說明我國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建設取得明顯成效。【類題1】A市的李某出差途經B市某街心公園,不幸被范某家的狗咬傷。李某要求范某賠償醫藥費、營養費等1萬元,范某認為賠償金額過高,雙方爭執不下。對此李某可以( )。①通過人民調解解決糾紛 ②通過行政訴訟維護權益 ③征得范某同意共同申請仲裁 ④向A市法院起訴維權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解析】 李某與范某的糾紛屬于民事糾紛,可通過人民調解解決糾紛,也可以在征得范某同意后共同申請仲裁,①③符合題意。李某與范某的糾紛屬于民事糾紛,與行政行為無關,②排除。李某應該向B市法院起訴維權,④錯誤。考向2 便捷經濟選仲裁【樣題2】(2022·山東青島·模擬預測)2021年年底,小張與某公司簽訂了為期一年的勞動合同。在這期間,公司給小張安排了三班倒工作崗位。2022年3月,公司以小張在凌晨工作時間打瞌睡這一違反公司規章制度的行為為由,辭退小張并拒絕支付賠償金。對于雙方的糾紛,小張可以( )。①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提出仲裁申請 ②尋求法律援助,提起行政訴訟,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③與該公司進行友好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④以該公司侵害自己的休息權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解析】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和提起訴訟。因此,對于雙方的糾紛,小張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提出仲裁申請,①正確。材料的主體是勞動者與企業之間的關系,沒有涉及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②錯誤。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因此,針對材料中小張與用人單位的糾紛,小張可以與該公司進行友好協商,達成和解協議,③正確。小張在凌晨工作時間打瞌睡違反了該公司的規章制度,不屬于勞動者的休息時間,所以該公司沒有侵害勞動者的休息權,④錯誤。【方法技巧】排錯:材料的主體是勞動者與企業之間的關系,沒有涉及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小張在凌晨工作時間打瞌睡違反了該公司的規章制度,不屬于勞動者的休息時間,所以該公司沒有侵害勞動者的休息權。 直選: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和提起訴訟。因此,對于雙方的糾紛,小張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提出仲裁申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因此,針對材料中小張與用人單位的糾紛,小張可以與該公司進行友好協商,達成和解協議。【類題2】孫某在某電動車修理部以市場價購買了一個電動車充電器,在給電動車充電時充電器爆炸,導致電動車完全損壞,但幸好沒有造成人員傷害。孫某當日立即與修理部交涉,要求賠償。經過協商,雙方同意將此事交由仲裁委員會解決。為此,孫某和修理部要明確( )。①仲裁必須由達成仲裁協議的雙方當事人共同提出申請②若一方不履行仲裁裁決,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③仲裁裁決雖無法律約束力,但雙方當事人都應自覺履行④若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B【解析】 我國法律的規定,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向仲裁委員會遞交仲裁協議、仲裁申請書及副本。若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若一方不履行仲裁裁決,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②④符合題意。仲裁可以由達成仲裁協議的一方提出申請,①錯誤。仲裁裁決具有法律約束力,③錯誤。【新情境 新視角】 小王大學畢業后與同學創業,通過協議開了一家婚慶店,但不久就產生了財產方面的權益糾紛。礙于情面,小王不想打官司,想要選擇仲裁的方式解決糾紛。那么,小王必須弄清楚( )。①仲裁和訴訟互不干擾,可以同時進行 ②如一方不履行仲裁裁決,另一方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③仲裁必須依據雙方當事人達成的有效協議 ④對仲裁裁決不滿意,可就同一糾紛再行起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解析】 在訴訟與商事仲裁之間,當事人只能選擇其一加以適用,①錯誤。仲裁裁決具有法律約束力,如一方不自覺履行仲裁裁決,另一方可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②正確。當事人申請仲裁,須以雙方自愿訂立的有效仲裁協議為前提,③正確。我國仲裁實行一裁終局制度,仲裁裁決作出后,不可就同一糾紛再行起訴,④錯誤。考點二 解析三大訴訟【核心提煉】一、訴訟及其特點(1)訴訟俗稱“打官司”,是在糾紛主體的參與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決具體糾紛的活動。訴訟是解決糾紛的最后途徑。(2)訴訟的特點公權性 人民法院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程序性 人民法院、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嚴格遵守法定程序解決糾紛強制性 以國家強制力為后盾終局性 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確定的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是終局的 二、區分訴訟的三大類型民事訴訟 行政訴訟 刑事訴訟訴訟 目的 解決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權利和義務糾紛 解決國家行政機關實施的行政行為是否合法的問題 解決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應處何種刑罰的問題訴訟 主體 雙方當事人都可以提起訴訟 主要由行政相對人提起訴訟,行政機關始終處于被告地位 除自訴案件由自訴人提起自訴外,均由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舉證 責任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行政機關負有舉證責任 公訴人舉證,但被告可以提出自己罪輕或無罪的材料為自己辯護主要 適用 法律 民法典和民事訴訟法 行政法律、法規和行政訴訟法 刑法和刑事訴訟法【深化對比】行政仲裁、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區別行政仲裁 行政復議 行政訴訟機關 行政機關設立的仲裁機構 行政機關 法院后果 對仲裁決定不服的,可提起民事訴訟 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屬于行政行為的范圍 屬于司法行為,適用行政訴訟法【易錯明辨】1.刑事案件均由人民檢察院提起訴訟。提示: 錯誤。刑事訴訟除自訴案件由自訴人提起自訴外,均由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2.在多元的糾紛解決方式中,民事訴訟是解決糾紛的最后途徑。提示: 錯誤。在多元的糾紛解決方式中,訴訟是解決糾紛的最后途徑。3.行政訴訟中的行政機關不能提起訴訟。提示: 正確。行政訴訟主要由行政相對人提起訴訟,行政機關始終處于被告地位。【考向演練】考向 訴訟的主要類型【樣題】(2022·山東·名校質檢)案例一:劉某在小區散步時被狗咬傷,劉某與狗的主人張某就醫藥費、營養費、誤工費等爭吵不止。案例二:小錢把車停在杭州市蕭山區某馬路邊被交警貼了罰單,但他發現一起停著的好幾輛車并沒有受到處罰。案例三:某日下午,姚某攜水果刀竄至某中學附近的小巷子,將學生常某攔住,采取威脅、毆打等手段,將常某的手機和運動手表搶走,后被公安機關抓獲。以上問題如果訴至人民法院,適用訴訟類型正確的是( )。A.案例一適用民事訴訟,案例二適用刑事訴訟,案例三適用行政訴訟B.案例一適用刑事訴訟,案例二適用行政訴訟,案例三適用民事訴訟C.案例一適用刑事訴訟,案例二適用民事訴訟,案例三適用行政訴訟D.案例一適用民事訴訟,案例二適用行政訴訟,案例三適用刑事訴訟 【答案】 D【解析】 案例一是民事主體之間的民事權利和義務糾紛,適用民事訴訟;案例二是對行政機關的處罰存在異議,因此,適用行政訴訟;案例三中,姚某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大,已經觸犯刑法,屬于犯罪行為,因此適用刑事訴訟。故D正確。【方法技巧】直選:案例一是民事主體之間的民事權利和義務糾紛,適用民事訴訟;案例二是對行政機關的處罰存在異議,因此,適用行政訴訟;案例三中,姚某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大,已經觸犯刑法,屬于犯罪行為,因此適用刑事訴訟。【類題】訴訟俗稱“打官司”,它是在糾紛主體的參與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決具體糾紛的活動。它分為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和刑事訴訟三種類型。以下案例訴訟類型對應正確的是( )。A.張某對在小區門口違法停車被交警處罰的處理不服——民事訴訟B.趙某因違反公司勞動紀律被單位辭退產生爭議——行政訴訟C.周某與李某簽訂買賣合同因未明確價格產生爭議——民事訴訟D.仇某因發布詆毀戍邊英雄官兵的言論被檢察機關提起公訴——行政訴訟 【答案】 C【解析】 張某對在小區門口違法停車被交警處罰的處理不服屬于行政訴訟,而不是民事訴訟,A錯誤。趙某因違反公司勞動紀律被單位辭退產生爭議屬于民事訟訴,而不是行政訴訟,B錯誤。民事訴訟,是指民事爭議的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人民法院在雙方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審理和裁判民事爭議的程序和制度。周某與李某簽訂買賣合同因未明確價格產生爭議屬于民事訴訟,C符合題意。仇某因發布詆毀戍邊英雄官兵的言論被檢察機關提起公訴屬于刑事訴訟,D錯誤。【新情境 新視角】 陳某向所在地鎮人民政府送交了其與黎某對某一土地使用權的爭議調查處理申請書和證據,要求處理爭議,鎮政府在收到后未給出答復文件。之后,鎮政府稱原材料已交給村委會,要求再寄一份。陳某再次寄送申請書和證據后,鎮政府仍未給出答復。對此,陳某可以( )。①申請行政復議 ②行使上訴的權利 ③提起行政訴訟 ④向上級人民政府“告狀”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C【解析】 鎮政府在收到爭議調查處理申請書和證據后未給出答復文件。之后,鎮政府稱原材料已交給村委會,要求再寄一份。陳某再次寄送申請書和證據后,鎮政府仍未給出答復。對于鎮政府的行政管理不滿,陳某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①③符合題意。當事人如果不服一審裁判,可以在規定期限內提出上訴,②錯誤。起訴俗稱“告狀”,本案中陳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人民法院予以審判,但不是向上級人民政府提出,④錯誤。培優課 課題——解析三大訴訟時政熱點徐老太年輕的時候與丈夫含辛茹苦把7個子女撫養長大、教其成人,但由于過度操勞,丈夫先她而去,自己也落下了一身病。2018年5月,年事已高、體弱多病、日常飲食起居需他人照顧的①徐老太被送入養老院,養老院每月3 500元的費用由7個子女分擔。但在2019年年底,養老院通知徐老太,她的養老費用出現拖欠情況。經了解,原來是徐老太的大兒子和二兒子由于經濟條件一般,且二人聲稱,自愿①放棄繼承徐老太的遺產,因而不愿再支付養老費用。但徐老太其他子女不認同他們的觀點,多次溝通均未達成一致意見,就導致徐老太的養老費用遲遲未交齊,影響了徐老太的正常生活。②徐老太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019年,王某因攜帶零食進入D樂園被園方工作人員翻包檢查,她認為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犯,②委托李律師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認定D樂園禁止游客攜帶食品入園的格式條款無效,并賠償損失。幾經周折,在王某的堅持不懈與社會各方的持續關注下,D樂園最終作出改變,允許游客攜帶自己的食物進入樂園,并劃定專門的野餐區域,同時表示將進一步優化安檢流程,盡可能降低安全檢查對游客體驗的影響。信息提取:①敬老是義務。②公民的基本訴訟權利。思考作答主題一:敬老是義務1.模擬高考角度一:你是如何看待徐老太兩個兒子的做法的 2.模擬高考角度二:圍繞徐老太的養老糾紛,請你為她提供一種合法有效的解決方式,并說明理由。主題二:公民的基本訴訟權利3.模擬高考角度三:從公民的基本訴訟權利角度,分析王某委托李律師參與訴訟的理由 【答案】 1.①兩個兒子拒絕支付養老費用,是不履行贍養義務的表現。②敬老是義務,徐老太把子女撫養長大并教其成人,子女個人并不能因放棄遺產繼承權而不盡贍養義務。③若二人仍拒不支付養老費用,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2.答案一:可以請求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調解不收取任何費用;能促使當事人自愿達成協議,不傷和氣;經法院依法確認有效的調解協議,具有強制執行力。答案二: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訴訟具有公權性、程序性、強制性和終局性的特點。3.小王行使了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權利,李律師的主要職責是根據事實和法律,更好地維護小王合法的實體和程序權利,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審理。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