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選擇性必修二 第八課 自主創業與誠信經營【知能坐標】課標要求 素養目標1.列舉與創業有關的企業登記、企業信息公示等基本法律制度,評述市場競爭的基本規則。 2.了解保護消費者權益和稅收的基本法律制度,說明依法經營的必要性,樹立依法納稅、依法經營的意識 法治意識:培養公平競爭意識,樹立誠信意識和依法納稅意識,自覺誠信納稅科學精神:了解創辦企業的條件,體會經營者之間公平競爭的必要性;準確把握消費者的基本權益、我國的主要稅種公共參與:分析經營者應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原因,說明依法經營對成功創業的意義基礎課考點一 自主創業 公平競爭【核心提煉】一、邁出創業第一步1.創業的第一步,需要考慮創辦什么樣的經營主體。創業者可以采取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有限責任公司等形式。2.創辦企業應當符合法律規定,并準備相應的文件。創辦企業應當按照規定在相關主管部門辦理企業登記,領取營業執照。企業登記的相關信息應當依法及時公示。創業之路,法律相伴。創業者有必要在創業之前了解相關法律規定,學會風險管理。【知識拓展】 二、市場競爭講公平1.經營者之間要公平競爭我國法律確立了有關市場公平競爭和依法經營的規則。2.不正當競爭內涵 經營者利用他人已經建立的商業信譽,通過某種假冒或者是仿冒手段,使消費者發生誤認,這種混淆行為就是典型的“搭便車”。這種行為既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又可能對消費者構成欺詐,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屬于不正當競爭主要表現 混淆行為 擅自使用與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響的企業名稱(包括簡稱、字號等)、社會組織名稱(包括簡稱等)、姓名(包括筆名、藝名、譯名等),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域名主體部分、網站名稱、網頁等主要表現 作虛假宣 傳或者引 人誤解的 商業宣傳 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經營者不得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其他不正當 競爭行為 商業詆毀行為、不當有獎銷售行為、商業賄賂行為、妨礙或者破壞其他經營者合法提供的網絡產品或者服務正常運行的行為【知識拓展】不當有獎銷售行為的表現(1)所設獎的種類、兌獎條件、獎金金額或者獎品等有獎銷售信息不明確,影響兌獎。(2)采用謊稱有獎或者故意讓內定人員中獎的欺騙方式進行有獎銷售。(3)抽獎式的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超過五萬元。【易錯明辨】1.創辦實體企業的條件都是相同的。提示: 錯誤。不同形態的經營主體在成立條件、出資人的責任承擔等方面有所不同。2.“搭便車”行為屬于不正當競爭。提示: 正確。“搭便車”的混淆行為,既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又可能對消費者構成欺詐,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屬于不正當競爭。3.商家利用虛假廣告蒙騙消費者,侵害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提示: 錯誤。商家利用虛假廣告蒙騙消費者,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考向演練】考向 市場競爭講公平【樣題】(2022·山東·模擬)根據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以及《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的有關規定,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相關的會徽、吉祥物、志愿者標志等已經申請了專利、商標、著作權以及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某公司未經許可,在其自設網站上發布了含有2022年北京冬奧會會徽圖形標志的商業宣傳視頻。對于該公司行為,下列評價正確的有( )。①使用與冬奧會會徽相近的商標作虛假宣傳,欺騙了消費者②出于喜迎冬奧會的初衷、不以營利為目的,不構成侵權 ③違背了市場公平競爭和依法經營的規則,屬于不正當競爭④侵犯了2022年北京冬奧會會徽圖形標志的專有權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解析】 該公司未經許可,在其自設網站上發布了含有2022年北京冬奧會會徽圖形標志的商業宣傳視頻,并不是使用與冬奧會會徽相近的商標作虛假宣傳,而是未經許可直接使用的侵權行為,①錯誤。著作人對其作品享有廣泛的權利,他人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使用著作權人的作品,就可能構成侵權。該公司侵犯了2022年北京冬奧會會徽圖形標志著作權人的著作財產權中的復制權,構成侵權,②錯誤。該公司的行為違背了市場公平競爭和依法經營的規則,侵犯了2022年北京冬奧會會徽圖形標志的專有權利,③④正確。【方法技巧】混淆行為和虛假宣傳都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但兩者的指向不同。混淆行為是利用他人的商業信譽,虛假宣傳是對自己的商品進行虛假宣傳,而不是利用他人的信譽。【類題】號稱“老壇工藝,足時發酵”的某知名方便面品牌,在制作過程中工人沒有任何衛生安全保障,穿著拖鞋或光著腳在酸菜上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相關規定,涉事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被處罰款人民幣100萬元,該企業因虛假宣傳被處罰款人民幣200萬元。該企業( )。①未依法辦理登記,缺乏經營資格 ②開展虛假廣告宣傳,屬于不正當競爭 ③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構成欺詐 ④危害了消費者安全消費的權利,沒有誠信經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解析】 題中強調的是該企業在制作過程中衛生安全沒有保障,沒有體現該企業未依法辦理登記,缺乏經營資格,①不符合題意。該企業因虛假宣傳被處罰款人民幣200萬元,說明該企業開展虛假廣告宣傳,屬于不正當競爭,②正確。材料沒有體現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③不符合題意。該企業在制作過程中工人沒有任何衛生安全保障,穿著拖鞋或光著腳在酸菜上踩,體現出該企業危害了消費者安全消費的權利,沒有誠信經營,④正確。【新情境 新視角】 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研制、生產的專利產品“XX”微電解制水器多次獲得各類獎項和榮譽,在社會上享有較高知名度。后來,市場上出現了一款由乙公司生產的名為“水X超能納米活性水杯”的同類產品,兩種商品名稱的讀音相同,包裝、裝潢也極為相似。甲公司遂將乙公司訴至法庭。在該案件中,乙公司( )。①侵犯了甲公司的合法權益 ②通過虛假廣告侵犯了消費者的正當權益 ③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不得實施混淆行為 ④通過商業詆毀,妨礙和破壞了甲公司的產品形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解析】 乙公司擅自使用與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響的企業名稱、社會組織名稱、姓名,侵犯了甲公司的合法權益,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不得實施混淆行為,①③正確。材料未涉及虛假廣告的問題,②排除。材料未涉及商業詆毀行為,④排除。考點二 誠信經營 依法納稅【核心提煉】一、誠信經營 保護消費者1.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1)原因: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市場上商品種類的不斷增多,消費者很難分辨商品的實際品質。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呈現一種“信息不對稱”狀態,消費者處于弱勢地位,其利益容易受到損害。(2)法律:我國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要求經營者依法、誠信經營,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3)意義:有利于平衡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有助于守法誠信的經營者擴大市場,增進社會整體福祉。2.經營者對消費者權益的維護應當保證消費者安全消費的權利 對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和服務,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并說明和標明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發生的方法經營者發現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財產安全危險的,應當立即向有關行政部門報告和告知消費者,并采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應當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 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對消費者就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和使用方法等提出的詢問,經營者應當作出真實、明確的答復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明碼標價,還應當標明其真實名稱和標記應當尊重消 費者的自主 選擇權 消費者 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在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時,有權進行比較、鑒別和挑選 3.消費者維護自身權益的途徑消費者可以與經營者協商和解,可以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可以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還可以通過仲裁或者訴訟的方式解決與經營者之間的爭議。二、依法納稅是義務1.稅收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個人或者企業均應當依法履行納稅義務。納稅人自覺履行納稅義務是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貢獻。企業依法誠信納稅,既是企業信用的最好體現,也是企業最好的市場名片。2.我國目前的主要稅種增值稅 企業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含義 以商品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為計稅依據而征收的一種稅 對我國境內的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種稅 針對居民個人在境內外取得的收入或者非居民個人從境內取得的收入而依法征收的一種稅征稅 對象 增值額 企業所得 個人所得納稅人 在我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 除個人獨資企業與合伙企業外,其他企業統一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在我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我國境內居住累計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居民個人);在我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我國境內居住累計不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非居民個人)備注 ①增值稅的最大特點是減少重復征稅,有利于減輕企業稅收負擔;②個人所得稅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相關,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稅種【易錯明辨】1.A汽車制造公司將其設計生產的有缺陷的某型號汽車召回改造,保障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提示: 錯誤。A汽車制造公司將其設計生產的有缺陷的某型號汽車召回改造,保障了消費者安全消費的權利。2.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能減輕企業稅負,促進收入分配公平。提示: 錯誤。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能減少重復征稅,減輕企業稅負,但不具有促進收入分配公平的功能。調節收入分配,促進社會公平的是個人所得稅。3.并非對所有的企業都征收企業所得稅。提示: 正確。在我國,除個人獨資企業與合伙企業外,其他企業征收企業所得稅。【考向演練】考向 誠信經營 保護消費者【樣題1】(2022·山東煙臺·三模)前不久,羅女士在一家火鍋店就餐時被要求掃碼點餐。她提出用傳統的紙質菜單點餐,被店員拒絕,而點餐關注的公眾號,需要獲取自己的個人信息,并且只能允許不能拒絕。羅女士認為火鍋店的行為不合法,于是一紙訴狀將其告上法庭。最終,法院判決火鍋店停止侵權。判決書中明確提到:掃碼點餐應該是可選項,而不應該成為唯一選項。該案例中( )。①處理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不得過度處理 ②消費者掃碼點餐即向經營者發出要約,需要經營者作出承諾,該合同才能生效 ③經營者獲取他人的個人信息,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保護消費者的隱私權 ④經營者只提供掃碼點餐并強制獲取消費者的個人信息,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和知情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解析】 掃碼點餐應該是可選項,而不應該成為唯一選項。而點餐關注的公眾號,需要獲取個人信息,并且只能允許不能拒絕。最終,法院判決火鍋店停止侵權,這說明處理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不得過度處理,①正確。該案涉及的是個人信息的保護,與“消費者掃碼點餐即向經營者發出要約,需要經營者作出承諾,該合同才能生效”無關,②排除。材料說明經營者獲取他人的個人信息,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保護消費者的隱私權,③正確。經營者只提供掃碼點餐并強制獲取消費者的個人信息,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但沒有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④錯誤。【方法技巧】排錯:該案涉及的是個人信息的保護,與“消費者掃碼點餐即向經營者發出要約,需要經營者作出承諾,該合同才能生效”無關。經營者只提供掃碼點餐并強制獲取消費者的個人信息,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但沒有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 直選:掃碼點餐應該是可選項,而不應該成為唯一選項。而點餐關注的公眾號,需要獲取個人信息,并且只能允許不能拒絕。最終,法院判決火鍋店停止侵權,這說明處理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不得過度處理;經營者獲取他人的個人信息,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保護消費者的隱私權。【類題1】針對網絡消費糾紛案件快速增長的情況,最高人民法院就網絡消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作出了明確規定,如網絡購物“簽收不等于認可商品質量合格”“贈品若有損害不免責”等。這些規定( )。①對消費者有利、對經營者不利,因而社會整體福祉是不變的②說明電子商務經營者自主經營權的行使是有邊界的,需要受到限制 ③會在反壟斷領域發揮積極作用,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④秉持公平原則,有助于平衡消費者和經營者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解析】 這些規定對消費者和經營者都是有利的,①錯誤。依據題意,針對網絡消費糾紛案件快速增長的情況,最高人民法院就網絡消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作出了明確規定。這些規定秉持公平原則,有助于平衡消費者和經營者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說明電子商務經營者自主經營權的行使是有邊界的,需要受到限制,②④正確。材料所述的規定與反壟斷無關,③排除。考向2 依法納稅是義務【樣題2】(2023·山東·滕州市高三期中)法律亮劍既不會“微”也不會“啞”!2021年12月20日,某市稅務局依法對某平臺帶貨主播黃某作出稅務行政處理處罰決定,追繳并處罰款共計13.41億元。近年來,國家推出多項優惠政策支持新業態的發展,但這些稅費優惠政策不是可以隨意鉆的空子。作為“頭部主播”,要帶頭知法、懂法、尊法、守法。上述材料中( )。①13.41億元款項中應含有追繳稅款和違約金 ②法律亮劍可以增強公民的納稅意識和法治觀念 ③黃某因濫用優惠政策而需要承擔稅法規定的侵權責任 ④誠信納稅是“頭部主播”應該珍惜的最好的市場名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解析】 13.41億元款項中應含有追繳稅款和罰款,不包含違約金,①錯誤。 誠信納稅是“頭部主播”應該珍惜的最好的市場名片;作為“頭部主播”,要帶頭知法、懂法、尊法、守法,法律亮劍可以增強公民的納稅意識和法治觀念,②④符合題意。黃某的行為違反了稅法而不是侵權,不承擔侵權責任,應受到違反稅法的相關處罰,③錯誤。【方法技巧】排錯:13.41億元款項中應含有追繳稅款和罰款,不包含違約金。黃某的行為違反了稅法而不是侵權,不承擔侵權責任,應受到違反稅法的相關處罰。 直選:誠信納稅是“頭部主播”應該珍惜的最好的市場名片。作為“頭部主播”,要帶頭知法、懂法、尊法、守法,法律亮劍可以增強公民的納稅意識和法治觀念。【類題2】北京市稅務局通過稅收大數據分析,發現網絡主播孫某在2019年至2020年間,未依法辦理納稅申報,少繳個人所得稅197.86萬元,通過借助中介公司偷逃個人所得稅220.12萬元,少繳其他稅費34.76萬元。稅務部門立案后,孫某仍存在僥幸心理,不如實提供相關情況,在稅務部門掌握相關證據后,才承認存在的問題并補繳稅款。下列對解決網絡主播偷逃稅行為的建議正確的有( )。①網絡主播必須提高守法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依法納稅,誠信帶貨 ②平臺企業應加強監管,通過網絡及時公布主播的個人信息及收入情況 ③相關監管部門應依法嚴肅查處涉稅違法行為,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④國家要更好地發揮稅收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減少重復征稅和偷漏稅行為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C【解析】 網絡主播必須提高守法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依法納稅,誠信帶貨;相關監管部門應依法嚴肅查處涉稅違法行為,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①③正確。個人信息屬于公民的隱私權,平臺企業不得侵犯其隱私權,②排除。材料強調的是如何解決偷逃稅行為,未涉及國家要更好地發揮稅收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④排除。【新情境 新視角】 李某在開啟從甲超市購買的啤酒時,啤酒瓶發生爆炸,李某及李某的朋友于某、孫某均被炸傷。這一事件中,經營者甲超市沒有( )。A.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B.尊重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C.保障消費者的自由退貨權D.保障消費者安全消費的權利 【答案】 D【解析】 李某及其朋友被甲超市的商品炸傷,體現了經營者甲超市沒有保障消費者安全消費的權利,D正確。培優課 課題——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時事材料2022年3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消費者權益保護典型案例,下面是其中兩則。李某在M書店經營的網絡店鋪付款22 172元購買書籍,因該電商平臺關聯的銀行賬戶額度所限,與店鋪客服溝通后,李某通過平臺付款10 172元,向店鋪客服趙某微信轉賬12 000元。后李某告知趙某書單有變化,待確定后再發貨,趙某表示同意。雙方對購買商品品種和數量作了變更,交易價格變更為1 223元。M書店將通過平臺支付的10 172元退還給李某,但通過微信支付給趙某的款項扣除交易價款后尚有10 777元未退回。李某多次要求退款無果,遂將M書店訴至法院,請求退還購書款。法院判決支持李某的訴訟請求。 王某到某超市購買了一臺微波爐,王某向售貨員詢問微波爐的使用方法,售貨員未作解釋,說:“說明書寫得很清楚,自己看就是。”王某將微波爐拿回家,按照使用說明書使用,沒幾天,微波爐發生爆炸,炸傷了自己和妻子。當王某向商家要求賠償時,超市以種種理由予以拒絕。信息提取:誠信經營,保護消費者。思考作答主題:誠信經營,保護消費者1.模擬高考角度一: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的知識,說明法院支持李某訴訟請求的理由和現實意義。2.模擬高考角度二:請結合材料,以“證據是訴訟的靈魂”為題,就網上交易保存證據的重要性寫一篇短評。(要求:①圍繞主題,觀點明確;②論證充分,邏輯清晰;③學科術語使用規范;④總字數在150個左右。) 【答案】 1.①理由:李某通過電子商務平臺付款購買書籍,要約承諾訂立合同,是當事雙方一致的意思表示,意思表示真實。趙某作為網店客服人員,其行為對M書店發生效力,雙方在協商的基礎上,對合同進行了變更,并不影響合同的有效性;李某無論是通過電商平臺還是微信支付,均屬于和書店的正常交易。②意義:有利于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保護消費者對經營者的信任,讓消費者更有尊嚴;有利于明確商家的主體責任,進一步規范商家的銷售行為,合法誠信經營;有利于規范網絡消費市場秩序,促進數字經濟行業健康有序發展。2.我國訴訟遵循的基本原則是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電子商務糾紛訴訟中,電子商務交易過程產生的電子數據,是民事訴訟法規定的電子數據類證據,是法庭認定事實的依據,是維權訴訟的靈魂。在電子商務活動中,各參與方都應有證據意識,注意收集和保存好交易中形成的電子數據,盡量保證電子數據存儲介質的可靠性和電子數據內容的完整性。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