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主備人 備課人 學科 物理 上課時間課 題 第十七章 第一節 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核心素養目標 1.通過實驗探究電壓、電流和電阻的關系。 2.使學生同時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一段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其中的電流。 3.會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 使學生感悟用“控制變量”來研究物理問題的科學方法。 重視學生對物理規律的客觀性、普遍性、科學性的認識。教學重點 利用實驗探究出電流與電壓、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教學難點 用滑動變阻器控制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不變。課型 新授課 課時安排 1課時教學準備 電源、電阻、開關、導線、電壓表、電流表、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法教學過程 備 注新課引入:(A,B,C) 問題1:各種用電器的電流大小不同,那么電流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通過前面的學習已經知道:電壓是產生電流的原因;電阻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 問題2:流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及加在它兩端的電壓存在怎樣的定量關系呢? 講授新課:(A,B,C) (一)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1.提出問題:在電阻一定時,電流與電壓存在怎樣的關系? 2.猜想與假設:因為電壓是產生電流的原因,電壓越高,電流越大,所以通過電阻的電流與電壓可能成正比。 3.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控制電阻的阻值不變,使電阻兩端的電壓成整數 倍地變化,觀察并記錄電路中電流大小的變化。 實驗器材及電路設計: 5.實驗過程及分析: (1)實驗過程:閉合開關前,檢查電路中各電學元件的連接是否正確,滑動變阻器滑片移到最大阻值處。 (2)電路連接無誤后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阻兩端的電壓成整數倍的變化,如1V、2V、3V等,讀出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并填入表中。 (3)整理器材,分析數據:用圖像法處理實驗數據,橫軸和縱軸分別表示電流和電壓,如圖所示: 電阻R10 Ω電壓U/V1.02.03.0電流I/A0.10.20.36.實驗結論:當導體的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跟導體兩端電壓成正比。 (二)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1、提出問題:在電壓一定時,電流與電阻存在怎樣的關系? 2.猜想與假設:因為電壓阻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電阻越大,電流越小,所以通過電阻的電流與電壓阻可能成反比。 3.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更換電阻后,通過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控制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4.實驗器材及電路設計: 5.實驗過程及分析: (1)實驗過程:閉合開關前,檢查電路中各電學元件的連接是否正確,滑動變阻器滑片移到最大阻值處。 (2)電路連接無誤后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控制電壓表的示數一定,讀出電流表的示數,并記入表格中;斷開開關,更換不同阻值的電阻,重復上述操作。 分析數據 歸納結論:當導體兩端的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電壓U1.5 V電阻R/Ω5.010.015.0電流I/A0.30.150.1三、典例精析:(1-3:A,B,C)(4:A,B) 例1、在電阻一定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_______,在電壓不變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阻成__________。 例2、在保持電阻R兩端電壓不變的情況下,如果R的阻值為10Ω,通過他的電流為0.3A,若R的阻值為15Ω,那么通過他的電流為_________。 例3、一根導線兩端的電壓是3V時,導體中的電流為0.6A,如果該導體兩端的電壓增大2倍,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導體中的電流和電阻都增加2倍;B.導體中的電流不變,電阻增大2倍; C.導體中電流增大2倍,電阻不變;D.導體中的電流和電阻都不變。 例4、圖中,能正確描述電阻一定時,電流隨電壓變化的圖象是( ) 四、當堂練習:(A,B) 1.已知R1=3R2,分別把R1、R2接到6 V的電源上,通過它們的電流比 I1∶I2等于( ) A.1∶3 B.3∶1 C.2∶1 D.4∶1 2.下列關于電流、電壓、電阻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壓大的電路中電流一定大 B.電阻大的電路中電流一定小 C.導體中的電流與電壓、電阻無關 D.導體的電阻與電流、電壓無關 課堂小結: 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學生總結)板書設計: 17.1 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1、當導體的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2、當導體的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作業布置: 練習冊相關題目,基礎練習(A,B),達標練習(A)教學后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