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第二單元第一課《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同步練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第二單元第一課《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同步練習

資源簡介

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第二單元第一課《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同步練習
一、單選題
1.(2017八上·樂清期中)諺語是歷史的最好寫照。下列描述中,能較好地反映歐洲封建社會統治情況的是(  )
A.“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B.“條條大路通羅馬”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
2.(2017八上·臺州期中)下列國家跟古代日耳曼人沒有關系的是(  )
A.法蘭西 B.英吉利 C.西班牙 D.意大利
3.(2017八上·常山期中)有學者在描述中世紀時說:“城市興起的過程中,我們第一次在歐洲歷史上寫了‘平民的傳記’,一個新社會集團出現了。”這個“新社會集團”指的是(  )
A.農民階級 B.封建貴族階層
C.市民階層 D.工業無產階級
4.(2017八上·常山期中)下列能反映歐洲封建社會等級制度特點的語句是(  )
A.條條大路通羅馬
B.城市的空氣是自由的
C.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
D.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5.(2017八上·樂清期中)下圖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梵蒂岡,是以天主教教皇為首的羅馬教廷的所在地。為這個教皇國的產生奠定基礎的歷史事件是(  )
A.查理接受教皇的加冕 B.簽訂凡爾登條約
C.西歐城市行會的形成 D.丕平獻土
6.(2017八上·柯橋期中)“教堂中信眾們虔誠地歌頌上帝,羅密歐卻想著如何利用向領主借來的犁栽種春麥,增加收獲,好應付領主的需索以及一家嗷嗷待哺的老小。”這種情形可能發生在(  )
A.古代印度 B.古羅馬帝國 C.法蘭克王國 D.阿拉伯帝國
7.(2017八上·樂清期中)下列關于基督教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有(  )
①創始人是喬達摩·悉達多 ②奉《圣經》為經典
③認為耶穌是“救世主” ④產生于公元前1世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8.(2017八上·樂清期中)5世紀末期,日耳曼人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眾多國家。下列屬于日耳曼民族建立的國家有(  )
①俄羅斯 ②德意志 ③意大利 ④英吉利王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17八上·嘉興期中)下列關于中世紀西歐城市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①農業的發展和經濟的恢復,促使了原有城市的復蘇和新城市的涌現
②12世紀的倫敦作為經濟和政治中心是當時西歐最大的城市
③城市的興起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早期資產階級出現
④西歐城市經濟是自給自足的,生產的產品主要用于領主與勞動者自生消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在這里,基督教統治著一切。莊園幾乎成為自給自足的小世界”描述是(  )
A.中世紀的歐洲 B.中國的夏朝
C.古代希臘 D.阿拉伯帝國
二、材料分析題
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見下圖:歐洲中世紀的莊園。
材料二:農奴們沒日沒夜地艱辛勞動,生活卻極端貧困。農奴非常痛恨封建主,經常逃亡,甚至組織武裝起義。
材料三:城市是人類文明的“放大器”和“加速器”。中古西歐的城市,孕育了近代西方文明。
(1)中世紀歐洲鄉村莊園的最大特點是什么?莊園的主人是誰?勞動者是誰?
(2)莊園中的農奴要承受哪些封建剝削?
(3)根據材料二,說說西歐封建社會的主要階級矛盾是什么。
(4)從11世紀起,歐洲不斷涌現出新興的城市,許多城市擁有     ,城市居民成為     ,城市成為市民的城市。“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與鄉村的農奴相比,城市居民在哪些方面更自由?   
(5)中世紀的歐洲城市里出現了新的社會組織——行會,它擁有“特權”,請說說這一特權是什么。
12.(2017八上·嘉興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古歐洲有句諺語:“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法蘭克宮相丕平把他奪取的意大利中部的一部分土地,包括羅馬周圍的地區,送給了羅馬教皇,史稱“丕平獻土”;教皇以上帝的名義為丕平加冕,為他的權力增添了一層神圣的光環。
材料三:關于中世紀的歐洲有這樣的描述:“在中世紀,人類意識的兩方面——內心自省和外界觀察都一樣一直處在一層共同的紗幕之下,處于睡眠與半醒狀態。”
(1)材料一反映了西歐封建社會的哪一制度?該制度以什么為紐帶?
(2)材料二中,由“丕平獻土”可以看出教皇獲得土地的方式是什么?除此之外,教皇還通過什么方式占有大量土地?從中可以看出教會與國王存在怎樣的關系?
(3)材料三中所說的“紗幕”是指什么?“人類意識處于睡眠與半醒狀態”的原因是什么?
13.(2017八上·柯橋期中)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中世紀,人類意識的兩方面——內心自省和外界觀察都一樣——一直處在一層共同的紗幕之下,處于睡眠或半醒狀態。
材料二:中世紀的歐洲社會是傳統的、農業的、鄉村的。和這些相異的一個新階層的出現,導致了一場社會革命。……他們來自農民。他們或者是大家庭中沒有繼承到土地的次子們,或者是被戰爭或饑荒從土地上趕出來,去尋找新的生存機會的人,或者是充滿冒險精神、喜歡新生活的人。
材料三: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
請回答:
(1)材料一中所說的“紗幕”是指什么?
(2)材料一中所說的“人類意識”“處于睡眠或半醒狀態”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所說的“一個新階層”是指哪些人?
(4)材料三中所提到的“自由”是相對于什么來說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西歐封建社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反映了中世紀的歐洲是采用貴族分封制,實行層層分封,君王分封大貴族,大貴族分封小貴族,但是這些小貴族不受君王管轄,只需要接受大貴族的命令。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西歐封建社會的識記。
2.【答案】C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日耳曼人建立國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843年由日耳曼建立的法蘭克王國內部分裂為三部分,即西法蘭克王國(843年-987年)、中法蘭克王國(843年-855年)和東法蘭克王國(843年-911年)三國,經過870年《墨爾森條約》的調整成為后來法蘭西王國、意大利王國和德意志第一帝國三個國家的雛形。西班牙與古代日耳曼人沒有關系。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日耳曼人建立國家的識記。
3.【答案】C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西歐封建社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據“城市興起的過程中,我們第一次在歐洲歷史上寫了′平民的傳記‵,一個新社會集團出現了”可知,這個“新社會集團”指的是市民階層。在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市民階層形成了。它進一步分化出手工業者和商人、銀行家等等。富裕的商人和銀行家發展成為早期的資產階級,他們的出現為資本主義的興起和文藝復興準備了條件。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西歐封建社會的理解。
4.【答案】D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古歐洲封建社會等級制度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8世紀前期,查理 馬特任宮相時,實行改革。這次改革,在封建貴族內部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國王以下各級封建主也層層分封,形成不同等級的封建主。通常情況下下一級封建主只對他的直接領主負責,形成了所謂“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原則。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古歐洲封建社會等級制度的識記。
5.【答案】D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丕平獻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丕平建立的加洛林王朝時曾得到教皇的支持,教皇又于754年為丕平加冕。為了報答教皇,丕平率兵進攻威脅教皇的倫巴第人,由此確立了教皇對羅馬附近及拉文拿總督區的統治,奠定了教皇國的基礎。史稱“丕平獻土”。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丕平獻土的識記。
6.【答案】C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法蘭克王國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教堂”、“上帝”可知,這一教派為基督教。基督教在中世紀的歐洲思想文化領域占統治地位,打擊異端。法蘭克王國是5世紀末~10世紀末由日耳曼法蘭克人在西歐建立的封建王國,正處于中世紀。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法蘭克王國的識記。
7.【答案】C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基督教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佛教的創始人是喬達摩·悉達多,所以①不符合題意;基督教產生于公元1世紀。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督教的識記。
8.【答案】D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日耳曼民族建立國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5世紀末期,日耳曼人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眾多國家,其中最強大的是法蘭克王國。查理在位時,將法蘭克王國的疆域擴張至歐洲中部。800年,查理使法蘭克王國成為查理曼帝國。843年,查理的三個孫子把帝國一分為三。這三個國家后來分別發展為法蘭西、德意志和意大利,所以②③符合題。公元5世紀,日耳曼人的一支安格魯 撒克遜人入侵不列顛,9世紀早期形成統一的英吉利王國,④符合題意。俄羅斯民族是從過去東斯拉夫人中不同部落所組成的南北兩個民族混合組成的,①不符合題意。②③④符合題意,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日耳曼民族建立的國家的識記。
9.【答案】B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世紀西歐城市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多數城市是在封建領地上興起的,常常受到封建領主的控制和盤剝。后來,不少城市通過各種途徑,不同程度地擺脫了封建領主的控制,所以①表述正確。英國的倫敦,法國的巴黎,意大利的威尼斯、熱內亞、佛羅倫薩都是中世紀著名的城市。當時西歐最大的城市是意大利的威尼斯而不是英國的輪渡,所以②表述錯誤。城市的興起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早期資產階級出現,促進了商品貿易的發展,所以③表述正確。西歐莊園經濟才是自給自足的,生產的產品主要用于領主與勞動者自身消費,所以④的說法不正確。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世紀西歐城市的識記。
10.【答案】A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古歐洲的識記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世紀的歐洲,基督教在思想上占據統治地位,打擊異端;封建莊園幾乎成為自給自足的小世界。故選A。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古歐洲的識記。
11.【答案】(1)特點:自給自足的封閉的小世界。主人可以是國王、貴族或教會。勞動者是依附于封建主的農奴。
(2)繳納租稅,服勞役,還要承擔各種雜役,沒有人身自由等。
(3)封建主與農奴之間的矛盾。
(4)自治權;自由民;與農奴相比,城市居民擺脫了封建領主的種種人身控制,城市商品經濟發達,買賣方便,經營自由。
(5)行會的代表可以通過選舉進入市政會。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中世紀歐洲封建莊園制度與城市興起的相關知識。本題是基礎題。歐洲封建莊園的特點是自給自足的封閉的小世界。主人可以是國王、貴族或教會。勞動者是依附于封建主的農奴。農奴需要繳納租稅,服勞役,還要承擔各種雜役,沒有人身自由等。所以主要的階級矛盾是封建主與農奴之間的矛盾。從11世紀起,歐洲不斷涌現出新興的城市,許多城市擁有 自治權,城市居民成為自由民,城市成為市民的城市。“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與農奴相比,城市居民擺脫了封建領主的種種人身控制,城市商品經濟發達,買賣方便,經營自由。行會的代表可以通過選舉進入市政會。
【點評】掌握中世紀歐洲封建莊園制度與城市興起的相關知識
12.【答案】(1)西歐封建等級制度;土地。
(2)接受國王的賜贈,巧取豪奪;關系:教會與國王相互勾結,相互利用,教權凌駕于王權之上。
(3)基督教。基督教思想是中古西歐占統治地位的思想(基督教會把文化籠罩在神學的控制之下,或基督教會壟斷了中世紀歐洲的文化教育,或神權在精神或文化領域凌駕一切)。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西歐封建等級制度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反映了歐洲中世紀的封建等級制度。由于封建等級制度是因土地的層層分封而形成的,各級封君與封臣之間都互有義務。
(2)本題考查的是丕平獻土和基督教會在中世紀歐洲地位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丕平是查理曼大帝的父親,加洛林王朝的創建者,原為宮相,751年在教皇的支持下篡奪王位。為了報答教皇,丕平將意大利中部一片領土贈給教皇,史稱“丕平獻土”。從此,羅馬教皇國的基礎得以奠定。丕平將奪取的土地獻給了羅馬的教皇,可以看出教皇獲得土地的方式是封建主的捐贈。除此之外,教皇還可以通過各種巧取豪奪的方式獲得土地。丕平獻土的目的是為了讓羅馬教皇為其加冕,使其權力充滿神權和宗教主義的色彩,便于其的統治。因此這可以反映出教會和國王相互勾結,教會需要國王的土地,國王需要利用教會的神權,這是互相利用的一個過程, 帶著神權和封建統治的雙重色彩,但也反映了教會的權力很大,凌駕于國王之上。
(3)本題考查的是基督教會在中世紀歐洲地位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基督教是中世紀西歐占統治地位的思想。誰反對基督教神學,誰就要受到教會的打擊和迫害;教會壟斷教育和文化;基督教的影響滲透城鄉各個角落;在政治上,教皇凌駕于各國君主之上;在經濟上,直接占有大量的土地。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西歐封建社會和基督教文明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3.【答案】(1)基督教
(2)基督教會把文化都置于神學的控制之下。
(3)商人和手工業者。
(4)封建莊園。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中古西歐基督教會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中所說的“紗幕”是指基督教。在中世紀,基督教在思想上占據統治地位,壟斷教育和文化,打擊異端。
(2)本題考查的是中古西歐基督教會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基督教是中古西歐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把文化都置于神學的控制之下。誰反對基督教神學,誰就要受到教會的打擊迫害;教會壟斷教育和文化;教士向人們宣讀《圣經》,宣傳教義,將基督教的影響傳到城鄉的各個角落。
(3)本題考查的中古西歐社會生活是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迅發展的過程中,市民階級形成了。它進一步分化出手工業者和商人、銀行家等。富裕商人和銀行家發展成早期資產階級,他們的出現,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
(4)本題考查的是中古西歐社會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三中所提到的“自由”是相對于封建莊園來說的。從政治角度說,生活在鄉村的農奴缺乏人身自由,基本上被束縛在土地上,與莊園主人有依附關系,而城市中的市民則相對具有很大的自由。從經濟角度來說,鄉村的莊園生活基本上是自給自足的封閉生活,而城市中商業發達,貿易繁榮,十分開放。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古西歐基督教會和社會生活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第二單元第一課《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同步練習
一、單選題
1.(2017八上·樂清期中)諺語是歷史的最好寫照。下列描述中,能較好地反映歐洲封建社會統治情況的是(  )
A.“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B.“條條大路通羅馬”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
【答案】C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西歐封建社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反映了中世紀的歐洲是采用貴族分封制,實行層層分封,君王分封大貴族,大貴族分封小貴族,但是這些小貴族不受君王管轄,只需要接受大貴族的命令。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西歐封建社會的識記。
2.(2017八上·臺州期中)下列國家跟古代日耳曼人沒有關系的是(  )
A.法蘭西 B.英吉利 C.西班牙 D.意大利
【答案】C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日耳曼人建立國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843年由日耳曼建立的法蘭克王國內部分裂為三部分,即西法蘭克王國(843年-987年)、中法蘭克王國(843年-855年)和東法蘭克王國(843年-911年)三國,經過870年《墨爾森條約》的調整成為后來法蘭西王國、意大利王國和德意志第一帝國三個國家的雛形。西班牙與古代日耳曼人沒有關系。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日耳曼人建立國家的識記。
3.(2017八上·常山期中)有學者在描述中世紀時說:“城市興起的過程中,我們第一次在歐洲歷史上寫了‘平民的傳記’,一個新社會集團出現了。”這個“新社會集團”指的是(  )
A.農民階級 B.封建貴族階層
C.市民階層 D.工業無產階級
【答案】C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西歐封建社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據“城市興起的過程中,我們第一次在歐洲歷史上寫了′平民的傳記‵,一個新社會集團出現了”可知,這個“新社會集團”指的是市民階層。在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市民階層形成了。它進一步分化出手工業者和商人、銀行家等等。富裕的商人和銀行家發展成為早期的資產階級,他們的出現為資本主義的興起和文藝復興準備了條件。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西歐封建社會的理解。
4.(2017八上·常山期中)下列能反映歐洲封建社會等級制度特點的語句是(  )
A.條條大路通羅馬
B.城市的空氣是自由的
C.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
D.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答案】D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古歐洲封建社會等級制度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8世紀前期,查理 馬特任宮相時,實行改革。這次改革,在封建貴族內部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國王以下各級封建主也層層分封,形成不同等級的封建主。通常情況下下一級封建主只對他的直接領主負責,形成了所謂“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原則。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古歐洲封建社會等級制度的識記。
5.(2017八上·樂清期中)下圖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梵蒂岡,是以天主教教皇為首的羅馬教廷的所在地。為這個教皇國的產生奠定基礎的歷史事件是(  )
A.查理接受教皇的加冕 B.簽訂凡爾登條約
C.西歐城市行會的形成 D.丕平獻土
【答案】D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丕平獻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丕平建立的加洛林王朝時曾得到教皇的支持,教皇又于754年為丕平加冕。為了報答教皇,丕平率兵進攻威脅教皇的倫巴第人,由此確立了教皇對羅馬附近及拉文拿總督區的統治,奠定了教皇國的基礎。史稱“丕平獻土”。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丕平獻土的識記。
6.(2017八上·柯橋期中)“教堂中信眾們虔誠地歌頌上帝,羅密歐卻想著如何利用向領主借來的犁栽種春麥,增加收獲,好應付領主的需索以及一家嗷嗷待哺的老小。”這種情形可能發生在(  )
A.古代印度 B.古羅馬帝國 C.法蘭克王國 D.阿拉伯帝國
【答案】C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法蘭克王國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教堂”、“上帝”可知,這一教派為基督教。基督教在中世紀的歐洲思想文化領域占統治地位,打擊異端。法蘭克王國是5世紀末~10世紀末由日耳曼法蘭克人在西歐建立的封建王國,正處于中世紀。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法蘭克王國的識記。
7.(2017八上·樂清期中)下列關于基督教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有(  )
①創始人是喬達摩·悉達多 ②奉《圣經》為經典
③認為耶穌是“救世主” ④產生于公元前1世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基督教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佛教的創始人是喬達摩·悉達多,所以①不符合題意;基督教產生于公元1世紀。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督教的識記。
8.(2017八上·樂清期中)5世紀末期,日耳曼人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眾多國家。下列屬于日耳曼民族建立的國家有(  )
①俄羅斯 ②德意志 ③意大利 ④英吉利王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日耳曼民族建立國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5世紀末期,日耳曼人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眾多國家,其中最強大的是法蘭克王國。查理在位時,將法蘭克王國的疆域擴張至歐洲中部。800年,查理使法蘭克王國成為查理曼帝國。843年,查理的三個孫子把帝國一分為三。這三個國家后來分別發展為法蘭西、德意志和意大利,所以②③符合題。公元5世紀,日耳曼人的一支安格魯 撒克遜人入侵不列顛,9世紀早期形成統一的英吉利王國,④符合題意。俄羅斯民族是從過去東斯拉夫人中不同部落所組成的南北兩個民族混合組成的,①不符合題意。②③④符合題意,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日耳曼民族建立的國家的識記。
9.(2017八上·嘉興期中)下列關于中世紀西歐城市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①農業的發展和經濟的恢復,促使了原有城市的復蘇和新城市的涌現
②12世紀的倫敦作為經濟和政治中心是當時西歐最大的城市
③城市的興起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早期資產階級出現
④西歐城市經濟是自給自足的,生產的產品主要用于領主與勞動者自生消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世紀西歐城市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多數城市是在封建領地上興起的,常常受到封建領主的控制和盤剝。后來,不少城市通過各種途徑,不同程度地擺脫了封建領主的控制,所以①表述正確。英國的倫敦,法國的巴黎,意大利的威尼斯、熱內亞、佛羅倫薩都是中世紀著名的城市。當時西歐最大的城市是意大利的威尼斯而不是英國的輪渡,所以②表述錯誤。城市的興起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早期資產階級出現,促進了商品貿易的發展,所以③表述正確。西歐莊園經濟才是自給自足的,生產的產品主要用于領主與勞動者自身消費,所以④的說法不正確。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世紀西歐城市的識記。
10.“在這里,基督教統治著一切。莊園幾乎成為自給自足的小世界”描述是(  )
A.中世紀的歐洲 B.中國的夏朝
C.古代希臘 D.阿拉伯帝國
【答案】A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古歐洲的識記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世紀的歐洲,基督教在思想上占據統治地位,打擊異端;封建莊園幾乎成為自給自足的小世界。故選A。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古歐洲的識記。
二、材料分析題
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見下圖:歐洲中世紀的莊園。
材料二:農奴們沒日沒夜地艱辛勞動,生活卻極端貧困。農奴非常痛恨封建主,經常逃亡,甚至組織武裝起義。
材料三:城市是人類文明的“放大器”和“加速器”。中古西歐的城市,孕育了近代西方文明。
(1)中世紀歐洲鄉村莊園的最大特點是什么?莊園的主人是誰?勞動者是誰?
(2)莊園中的農奴要承受哪些封建剝削?
(3)根據材料二,說說西歐封建社會的主要階級矛盾是什么。
(4)從11世紀起,歐洲不斷涌現出新興的城市,許多城市擁有     ,城市居民成為     ,城市成為市民的城市。“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與鄉村的農奴相比,城市居民在哪些方面更自由?   
(5)中世紀的歐洲城市里出現了新的社會組織——行會,它擁有“特權”,請說說這一特權是什么。
【答案】(1)特點:自給自足的封閉的小世界。主人可以是國王、貴族或教會。勞動者是依附于封建主的農奴。
(2)繳納租稅,服勞役,還要承擔各種雜役,沒有人身自由等。
(3)封建主與農奴之間的矛盾。
(4)自治權;自由民;與農奴相比,城市居民擺脫了封建領主的種種人身控制,城市商品經濟發達,買賣方便,經營自由。
(5)行會的代表可以通過選舉進入市政會。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中世紀歐洲封建莊園制度與城市興起的相關知識。本題是基礎題。歐洲封建莊園的特點是自給自足的封閉的小世界。主人可以是國王、貴族或教會。勞動者是依附于封建主的農奴。農奴需要繳納租稅,服勞役,還要承擔各種雜役,沒有人身自由等。所以主要的階級矛盾是封建主與農奴之間的矛盾。從11世紀起,歐洲不斷涌現出新興的城市,許多城市擁有 自治權,城市居民成為自由民,城市成為市民的城市。“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與農奴相比,城市居民擺脫了封建領主的種種人身控制,城市商品經濟發達,買賣方便,經營自由。行會的代表可以通過選舉進入市政會。
【點評】掌握中世紀歐洲封建莊園制度與城市興起的相關知識
12.(2017八上·嘉興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古歐洲有句諺語:“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法蘭克宮相丕平把他奪取的意大利中部的一部分土地,包括羅馬周圍的地區,送給了羅馬教皇,史稱“丕平獻土”;教皇以上帝的名義為丕平加冕,為他的權力增添了一層神圣的光環。
材料三:關于中世紀的歐洲有這樣的描述:“在中世紀,人類意識的兩方面——內心自省和外界觀察都一樣一直處在一層共同的紗幕之下,處于睡眠與半醒狀態。”
(1)材料一反映了西歐封建社會的哪一制度?該制度以什么為紐帶?
(2)材料二中,由“丕平獻土”可以看出教皇獲得土地的方式是什么?除此之外,教皇還通過什么方式占有大量土地?從中可以看出教會與國王存在怎樣的關系?
(3)材料三中所說的“紗幕”是指什么?“人類意識處于睡眠與半醒狀態”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西歐封建等級制度;土地。
(2)接受國王的賜贈,巧取豪奪;關系:教會與國王相互勾結,相互利用,教權凌駕于王權之上。
(3)基督教。基督教思想是中古西歐占統治地位的思想(基督教會把文化籠罩在神學的控制之下,或基督教會壟斷了中世紀歐洲的文化教育,或神權在精神或文化領域凌駕一切)。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西歐封建等級制度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反映了歐洲中世紀的封建等級制度。由于封建等級制度是因土地的層層分封而形成的,各級封君與封臣之間都互有義務。
(2)本題考查的是丕平獻土和基督教會在中世紀歐洲地位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丕平是查理曼大帝的父親,加洛林王朝的創建者,原為宮相,751年在教皇的支持下篡奪王位。為了報答教皇,丕平將意大利中部一片領土贈給教皇,史稱“丕平獻土”。從此,羅馬教皇國的基礎得以奠定。丕平將奪取的土地獻給了羅馬的教皇,可以看出教皇獲得土地的方式是封建主的捐贈。除此之外,教皇還可以通過各種巧取豪奪的方式獲得土地。丕平獻土的目的是為了讓羅馬教皇為其加冕,使其權力充滿神權和宗教主義的色彩,便于其的統治。因此這可以反映出教會和國王相互勾結,教會需要國王的土地,國王需要利用教會的神權,這是互相利用的一個過程, 帶著神權和封建統治的雙重色彩,但也反映了教會的權力很大,凌駕于國王之上。
(3)本題考查的是基督教會在中世紀歐洲地位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基督教是中世紀西歐占統治地位的思想。誰反對基督教神學,誰就要受到教會的打擊和迫害;教會壟斷教育和文化;基督教的影響滲透城鄉各個角落;在政治上,教皇凌駕于各國君主之上;在經濟上,直接占有大量的土地。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西歐封建社會和基督教文明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3.(2017八上·柯橋期中)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中世紀,人類意識的兩方面——內心自省和外界觀察都一樣——一直處在一層共同的紗幕之下,處于睡眠或半醒狀態。
材料二:中世紀的歐洲社會是傳統的、農業的、鄉村的。和這些相異的一個新階層的出現,導致了一場社會革命。……他們來自農民。他們或者是大家庭中沒有繼承到土地的次子們,或者是被戰爭或饑荒從土地上趕出來,去尋找新的生存機會的人,或者是充滿冒險精神、喜歡新生活的人。
材料三: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
請回答:
(1)材料一中所說的“紗幕”是指什么?
(2)材料一中所說的“人類意識”“處于睡眠或半醒狀態”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所說的“一個新階層”是指哪些人?
(4)材料三中所提到的“自由”是相對于什么來說的?
【答案】(1)基督教
(2)基督教會把文化都置于神學的控制之下。
(3)商人和手工業者。
(4)封建莊園。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中古西歐基督教會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中所說的“紗幕”是指基督教。在中世紀,基督教在思想上占據統治地位,壟斷教育和文化,打擊異端。
(2)本題考查的是中古西歐基督教會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基督教是中古西歐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把文化都置于神學的控制之下。誰反對基督教神學,誰就要受到教會的打擊迫害;教會壟斷教育和文化;教士向人們宣讀《圣經》,宣傳教義,將基督教的影響傳到城鄉的各個角落。
(3)本題考查的中古西歐社會生活是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迅發展的過程中,市民階級形成了。它進一步分化出手工業者和商人、銀行家等。富裕商人和銀行家發展成早期資產階級,他們的出現,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
(4)本題考查的是中古西歐社會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三中所提到的“自由”是相對于封建莊園來說的。從政治角度說,生活在鄉村的農奴缺乏人身自由,基本上被束縛在土地上,與莊園主人有依附關系,而城市中的市民則相對具有很大的自由。從經濟角度來說,鄉村的莊園生活基本上是自給自足的封閉生活,而城市中商業發達,貿易繁榮,十分開放。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古西歐基督教會和社會生活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票市| 若羌县| 文成县| 峡江县| 梧州市| 大城县| 乐清市| 绍兴市| 高淳县| 黔西县| 淮北市| 天水市| 鄢陵县| 祥云县| 镶黄旗| 水城县| 彭阳县| 隆德县| 方山县| 洞头县| 山西省| 西盟| 华宁县| 翁源县| 开化县| 台东市| 保康县| 抚远县| 玉屏| 赤壁市| 博乐市| 金坛市| 东乡族自治县| 新余市| 望城县| 江门市| 大足县| 桐梓县| 高唐县| 辽宁省| 拉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