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物態變化》復習課教學設計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1.知道物質的三種狀態,2.了解物態變化過程中吸熱和放熱現象。3.能用物態變化的知識解釋生活和自然界的一些現象。(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對物態變化的學習,培養觀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通過對本章的概括,培養綜合概括能力(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水循環的知識,提高環保與節水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二、教學重難點1、知道六種物態變化及其過程中吸熱和放熱現象。2、能用物態變化的知識解釋生活和自然界的一些現象。三、教學過程(一)導入相信大家對“云、雨、露、霧、霜、雪、雹”都不陌生,他們各有各的特征。問:他們的本質是什么?生:都是水在不同的狀態下水具有不同的特征。在不同的情況下它會由一種狀態變為另一種狀態,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復習物態變化。(二)知識復習1、問:當春天到來是萬物復蘇,冰雪融化,這時候地上的雪化了,冰凍的河水流動了,這是什么舞臺變化?生:熔化(1)以“開火車”形式學生總結熔化知識點1.概念2.熔點3.晶體熔化的條件4.晶體熔化時特點(2)練一練1、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房間里, 冰 熔化(填“能”或“不能”)2、萘的熔點為80℃,80℃的萘處于( )A、固態 B、液態C、固液混合態 D、三種狀態都有可能3、晶體吸熱,其溫度( )A.一定上升 B.一定不變C.有可能上升 D.以上說法都不對2、問:冰可以變成水,那么水可不可以變成冰呢?生:可以 ,凝固(1)請學生總結凝固知識點1.概念2.凝固點3.晶體凝固的條件4.晶體凝固時特點(2)合作探究北方的冬天,氣溫常在0℃以下,菜窖里放幾桶水就可以防止蔬菜凍壞,這是為什么?3、夏天了,教室很熱,我們會給教室灑水,過了一會水就不見了,那這又是怎么回事?(1)請同學總結汽化和液化(2)練一練4、冬天的時候,洗過的衣服會凍冰,但是過了一段時間還是干了,這又是什么現象?(1)一起總結一下升華和凝華(2)小試牛刀(3)合作探究冬天教室的玻璃窗上,有時會出現水霧,有時又會出現冰花,你能解釋這兩種不同的現象嗎?它們是出現在玻璃窗的哪一面?5.男生女生比一比(三)總結(四)說一說(五)板書(六)經過本節課的復習,請大家知道我們生活離不開水,雖然水的總量很大,但是能利用的很少,希望課后同學們將節約用水作為今后的作業,認真完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