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1.1 人口分布 學案 (含解析) 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1.1 人口分布 學案 (含解析) 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

資源簡介

1.1 人口分布 學案
體系總覽 思維導圖
必會知識 考點梳理拓展延伸易錯警示
必會知識一 世界人口的分布
1.基本特點:世界各地的人口分布很不均勻,有的地區人口稠密,有的地區則人口稀少。
2.主要規律
比較角度 主要分布地區
從全球來看 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北緯10°~50°地帶最為集中
從距離海洋遠近來看 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離海岸200千米以內的沿海地區
從海拔來看 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區
從大洲來看 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約占世界總人口的85%
從國家比較 截至2018年年底,中國、印度、美國、俄羅斯、日本等10多個國家人口超過1億
3.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區
4.我國人口分布的特點
必會知識二 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
自然環境對人口分布的影響明顯,其中氣候、地形等自然因素對人口分布的影響尤為重要。
自然因素 對人口分布的影響 舉例
氣候 氣溫 一般來說,過于寒冷的地區不適宜人類居住,溫暖的氣候適宜人類生產和生活 ①高緯度地帶,由于嚴寒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類的生活和生產,人口稀少。 ②北半球溫帶地區,氣溫適宜人類居住和農業生產,世界上約60%的人口居住在這一地帶
降水 降水主要通過影響植被分布間接影響人口分布。一般來說,過于干旱的地區不適宜人類居住,降水適中的地區適宜人類居住和生產,人口分布往往較為集中 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區,由于降水量極少,生存環境惡劣,往往成為無人區或人口稀少區
地形 平原地區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開發,是人類的主要聚居地 我國的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印度的恒河平原,都是人口密集的地區
水源 一般來說,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產養殖等方面的優勢,利于人類生產和生活,人口較為密集 北美五大湖地區,人口稠密
在干旱地區,有水灌溉的地方往往成為人口聚居地 我國塔里木盆地的綠洲
土壤 土壤是發展農業生產最基本的物質基礎,它對人口分布的影響大多是通過農業發展間接地起作用 在我國東北地區,肥沃的黑土分布區農業比較發達,人口密度也較大
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的開發促進了地區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從而影響人口分布 大型油田的發現和開采,使原本荒無人煙的地區掘起一座座新城市
(2)人文因素
在自然條件的基礎上,人口分布作為一種社會現象,還受社會經濟條件、發展歷史等人文因素的制約。
①人類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的人口分布特點
時期 生產力水平 人口分布特點
農業社會 以個體農業生產為主,生產力水平較低 農業發達地區人口密集,但居民點相對比較分散
工業社會 生產力水平得到空前發展,工業占據主導地位,工業企業集中在城鎮 人口向城鎮聚集。在一些工業發達的地區,形成了人口密集的城市帶
②人文因素對人口分布的影響
人文因素 對人口分布的影響 實例
經濟發展 水平 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人口稠密 如我國東部地區、美國東部地區和歐洲西部地區
歷史因素 歷史較悠久的地區人口較稠密 如東亞、南亞的人口稠密區
政治因素 戰爭 有時可在較短時間內改變人口分布狀況 如兩次世界大戰使世界政治地圖發生明顯變化,人口也隨之大規模移動,改變了人口的空間分布
政策 鼓勵或限制政策能夠影響人口流動和增長,進而影響人口分布 如“第二次世界戰”后,日本先后制定了5次全國綜合開發計劃,有計劃地開發落后地區和疏散過密的城市人口和產業,改變了人口的空間分布
文化因素 婚育習俗等影響人口增長,進而影響人口分布 如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普遍盛行早婚早育,增加了出生人口;發達國家和地區普遍盛行晚婚晚育甚至不育,減少了出生人口
必備技能 典例精講模型秒殺巧思妙解
必備技能一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點
[例1]人類密集地區稱人類大陸。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在人類大陸圖上,世界人口的分布( )
A.歐洲比亞洲多 B.平原比山地多
C.西半球比東半球多 D.高緯度比低緯度多
2.關于圖中①~④人口密集區的判斷,對應正確的是( )
A.①—北美洲 B.②—南亞 C.③—亞洲 D.④—歐洲
3.關于人類大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地區有世界古老的文明中心 B.②地區城市化水平高
C.③地區經濟落后 D.④地區僅農業發達
【答案】1.B 2.B 3.A
【解析】18.根據圖中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平原比山地多,B正確;在人類大陸圖中,世界人口分布并不均衡,亞洲比歐洲多,A錯誤;東半球比西半球多,C錯誤;低緯度比高緯度多,D錯誤。故選B。
19.根據圖中人口密集區所處位置可知,①為亞洲東部地區,②為南亞地區,③為歐洲地區,④為北美洲東部地區;B正確,ACD錯誤,故選B。
20.根據圖中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為亞洲東部地區,有華夏文明等世界古老的文明中心,A正確;②為南亞地區,工業并不發達,城市化水平較低,B錯誤;③為歐洲地區經濟發達,C錯誤;④為北美洲東部地區,工農業發達,D錯誤。故選A。
必備技能二 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
[例2]澳大利亞地處南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受自然和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人口分布極不均衡,東南沿海地區人口密度較大,而內陸地區人口密度極小。下圖為澳大利亞人口密度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澳大利亞內陸地區人口密度極小的自然原因是( )
A.地形崎嶇 B.氣候干燥炎熱 C.水土流失嚴重 D.礦產資源匱乏
2.圖中顯示澳大利亞內陸地區人口分布多呈斑點狀,可能是因為斑點區( )
①地勢平坦開闊②氣候溫暖濕潤③礦山長期開采④距離水源較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澳大利亞的人口分布狀況會使內陸地區( )
A.勞動力嚴重不足 B.就業競爭壓力大
C.污染物排放量大 D.人均資源量較少
【答案】1.B 2.D 3.A
【解析】1.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澳大利亞內陸地區人口密度極小,自然原因是該地區以熱帶沙漠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氣候炎熱,不適宜人類居住,B項正確;澳大利亞內陸地區地勢較為平坦,且降水較少,不易發生水土流失,A、C項錯誤;圖示內陸地區礦產資源較為豐富,且礦產資源匱乏不會直接導致人口密度極小,D項錯誤。故選B。
2.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地勢平坦開闊地區人口分布多為團塊狀,①錯誤;澳大利亞中部分布有熱帶沙漠氣候,干旱少雨,因此中部有人口分布可能是因為距離水源較近,②錯誤、④正確;澳大利亞內陸地區人口分布呈斑點狀,可能是受礦產資源分布的影響,在礦山的長期開采過程中,人口逐漸集聚,③正確。故選D。
3.澳大利亞的人口分布狀況是內陸地區人口過于稀少,這會導致內陸地區采礦業、畜牧業等勞動力嚴重不足,A正確;內陸地區人口過于稀少會導致就業崗位缺失人員,人們就業競爭壓力小,B錯誤;人口稀少,生產生活所產生的污染物少,C錯誤;澳大利亞內陸地區礦產資源豐富,但人口稀少,因此人均資源量較大,D錯誤。故選A。
必備技能三 我國人口分布的特點及原因
[例3]讀我國人口密度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人口分布最稀疏的地形區是( )
A.東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 D.江南丘陵
2.影響我國人口分布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植被 B.地形、氣候 C.氣候、礦產 D.水源、土壤
【答案】1.C 2.B
【解析】1.青藏高原海拔高,氣候高寒,氣溫低熱量不足,人口分布稀疏;東北平原、四川盆地、江南丘陵位于我國東部季風區,氣候相對適宜,人口分布較青藏高原多,C正確,ABD錯誤。故選C。
2.黑河一騰沖線即人口地理分界線,劃分的主要依據是人口,此線以東南地勢較低平,氣候適宜,人口密度大,人口稠密,此線以西北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氣候干旱,人口密度小,人口稀疏。所以影響我國人口分布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氣候,B正確;植被、礦產、土壤對我國人口分布影響較小,ACD錯誤。故選B。
必刷好題 基礎演練能力提升巔峰突破
一、選擇題
人口在空間分布上受氣候、地形、交通、經濟發展、開發歷史早晚等多種因素影響,因此,世界的人口在空間分布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下圖為2000年世界不同緯度人口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1-2小題。
1.圖示人口數量分布的空間差異體現在( )
A.南半球人口總量大于北半球 B.中緯度地區北半球大于南半球
C.低緯度地區人口分布總量最多 D.低緯度地區南半球大于北半球
2.圖示人口分布較少區域( )
①深居內陸,距海遠②緯度高或海拔高③氣候溫和、多降水④地形平坦、瀕臨海洋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1.B 2.A
【解析】1.從圖中信息及所學知識可知: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緯地區,主要分布在20°N~60°N的范圍之內,B正確,ACD錯誤。故選B。
2.南極洲北部屬于寒冷的極地,青藏高原地區由于海拔高,氣候高寒;中國西北地區也深居內陸,距海遠,降水稀少,這些地區自然環境惡劣,不適宜人類居住,①②正確,A正確。亞洲東南部平原面積廣,地形平坦,瀕臨海洋;氣候溫暖濕潤,是人類歷史上農業發展最早的地區之一,人口稠密,③④錯誤。故選A。
瀾滄江—湄公河發源于中國青海省唐古拉山脈,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臘河口出境,改稱湄公河,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讀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坡度與海拔、人口累積百分比曲線圖,完成下面3-4小題。
3.由材料可知,瀾滄江—湄公河流域人口分布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海拔 B.水源 C.坡度 D.熱量
4.該流域人口主要集中在( )
A.坡度5°~11° B.海拔3000~4000m
C.坡度5°以下 D.海拔3000m以下
【答案】3.C 4.C
【解析】3.讀圖可知,瀾滄江-湄公河流域人口累積百分比隨著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坡度到達30°左右之后人口累積百分比基本保持不變,說明瀾滄江-湄公河流域人口分布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坡度,而不是海拔、水源和熱量,C正確,ABD錯誤,故選C。
4.當人口累積百分比曲線斜率最大時,說明人口累積最快,為人口主要集中地區。讀圖可得,坡度5°以下,人口累積百分比曲線斜率最大,人口集中,人口累積百分比達80%,從海拔看,人口主要分布在1000米以下。綜上所述,C正確,ABD錯誤,故選C。
讀世界距海岸200km范圍內的陸地面積和人口占洲總面積及總人口的比例圖,完成下面5-7小題。
5.在距海岸200km范圍內陸地面積占洲總面積的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洲總人口比例最小的是( )
A.非洲 B.南美洲 C.亞洲 D.歐洲
6.歐洲距海岸200km范圍內的陸地面積比重較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海岸線曲折,多海灣 B.山地少,平原占比高
C.緯度跨度大,面積廣 D.人口密集,填海造陸多
7.依據所學知識,下列地區中人口分布最為密集的是( )
A.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B.亞馬孫平原
C.尼羅河三角洲 D.塔里木盆地
【答案】5.A 6.A 7.C
【解析】5.據圖示信息可知,亞洲、非洲和南美洲三個距海岸200km范圍內陸地面積占洲總面積的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非洲人口占洲總人口比例最小,A正確,BCD錯誤,故選A。
6.由所學知識可知,歐洲多半島和峽灣,海岸線曲折漫長;海灣凹進陸地,使得距海岸200km的陸地面積比重較大,A正確;山地和平原均位于陸地,山地少,平原占比高與陸地面積比重無關,B錯誤;緯度跨度大,面積廣和人口密集,填海造陸多也與距海岸200km范圍內的陸地面積比重無關,CD錯誤。故選A。
7.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位于北歐,嚴寒且冬半年白晝時間短,人口較少,A錯誤;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廣布,氣候濕熱,環境惡劣,人口極少,B錯誤;尼羅河三角洲地區為埃及人口集中分布區,人口稠密,C正確;塔里木盆地地處亞歐大陸內部,氣候干旱,沙漠廣布,人口分布稀疏,D錯誤。故選C。
世界人口分布最顯著的特點是不均衡性,形成了明顯的人口稠密區和人口稀疏區。目前全世界大約3/4的人口分布在5%的陸地上。據此完成下面8-10小題。
8.在世界上,人口稀疏區往往(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深居內陸、氣候濕潤
C.氣候惡劣、遠離海洋 D.靠近沿海、土壤肥沃
9.在熱帶多雨地區,人口稠密的地方不是平原,而是高原和山地。其影響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土壤 D.氣候
10.我國人口分布可以分為東南和西北疏密懸殊的兩部分,東南半壁人口稠密,西北半壁人口稀疏,此界線是( )
A.漠河---騰沖線 B.秦嶺--淮河一線
C.800毫米等降水量線 D.黑河--騰沖線
【答案】8.C 9.D 10.D
【解析】8.世界上人口稀疏區往往分布在深居內陸、遠離海洋、氣候干旱惡劣的地區,這些地區不適宜人類生存,故人口稀少,B錯誤,C正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區,靠近沿海、土壤肥沃的地區,自然條件比較優越,交通便利,人口往往比較稠密,AD錯誤。故選C。
9.熱帶多雨地區,平原氣候濕熱,蚊蟲滋生,不利于人類生存;高原和山地氣候較為涼爽,蚊蟲少,更有利于人類生存。因此影響熱帶多雨地區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氣候,D正確;水源是影響干旱半干旱地區人口分布的主導因素,B錯誤;山區地形復雜,一般人口分布較少,A錯誤;土壤也會影響人口分布,但不是導致熱帶多雨地區人口分布在高原和山地的主要因素,C錯誤。故答案選D。
10.由所學知識可知,“胡煥庸線以西以北地區,以高原、山地為主,氣候干旱,自然環境惡劣,人口稀疏,而以東以南地區以平原、丘陵為主,季風氣候顯著,自然環境較好,人口稠密,該線是黑龍江的黑河至云南的騰沖一線,A錯誤,D正確;秦嶺-淮河一線呈東西走向,同時也為800毫米等降水量線,是我國南方和北方分界線,與題意的東南半壁人口稠密,西北半壁人口稀疏不符合,BC錯誤。故選D。
下圖為湖南省2020年人口密度圖。讀圖,回答下面11-12小題。
11.湖南省人口密度( )
A.南部最大 B.中部最小 C.西部較小 D.空間差異小
12.影響湖南省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氣候 B.地形 C.植被 D.土壤
【答案】11.C 12.B
【解析】11.由圖可知,湖南省的人口密度南部、西部較小 ,中部和東北部較大,整體空間的人口密度差異較大,C正確,ABD錯誤,故選C。
12.結合圖中河流和湖泊分布可知湖南省南部、西部地勢較高,北部地勢較低,影響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B正確。湖南省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空間差異小,A錯誤。亞熱帶季風氣候下發育的植被主要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植被差異較小,且植被對人口分布的影響較小,C錯誤。亞熱帶季風氣候下主要發展紅壤,土壤差異較小,且對人口分布的影響較小,D錯誤。綜上所述,B正確,ACD錯誤,故選B。
讀“某地區人口密度與海拔的相關示意圖”(下圖),完成下列13-14小題。
13.圖示人口密度最大的區域最有可能是( )
A.青藏高原 B.恒河平原 C.亞馬孫平原 D.東非高原
14.該地區海拔500米以下人口密度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氣候濕熱,不適宜人類居住 B.地勢低平,洪澇災害頻繁
C.峽谷地帶,交通不便 D.氣候干燥,水源缺乏
【答案】13.D 14.A
【解析】13.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1000米左右的人口比重最大,圖示地區可能位于非洲赤道附近,如非洲東部的東非高原,東非高原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D正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m左右,與圖示不符,A錯誤;恒河平原、亞馬孫平原海拔低于500m,BC錯誤;故選D。
14.結合材料圖文和第一小題判斷,其海拔500m以下應該是剛果盆地地區,該區緯度低,氣候濕熱,不適宜人類居住,A正確,D錯誤;剛果盆地處于熱帶雨林氣候區,全年高溫多雨,而旱澇災害頻繁主要是季風氣候的特點,B錯誤;剛果盆地內部地形平坦,且交通也不是影響該區域人口的主要因素,C錯誤,故選A。
二、綜合題
15.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人口壓力指數是指一個區域現有人口數量與經濟人口容量之比,當人口壓力指數小于1時人口容量相對富裕,說明該地區相對人口壓力不大,還有一定人口擴容余地。
材料二 下圖是我國某年各省級行政區的綜合人口壓力指數分布示意圖。
(1)我國人口壓力指數的地區分布特征 ,影響新疆人口壓力指數的瓶頸因素是 。
(2)江蘇與黑龍江均是我國人口壓力指數最小的地區之一,但兩省壓力指數較小的主要原因有差異:江蘇 ;黑龍江 。
(3)判斷一個地區人口數量與分布是否合理應考慮該地人口與經濟、 、 之間是否相互協調。
【答案】(1)東部小,西部大 水源
(2)經濟發達(科技水平高;對外開放程度高) 人均耕地面積多
(3)資源 環境
【解析】(1)根據材料“我國某年各省級行政區的綜合人口壓力指數分布示意圖”,根據材料“人口壓力指數是指一個區域現有人口數量與經濟人口容量之比”,由于東部地區經濟發達,經濟人口容量大,所以人口壓力指數東部小,西部大;新疆因為距海遠,夏季風難以到達,水源短缺。
(2)江蘇和黑龍江比較在社會經濟因素占據優勢,江蘇位于東部沿海,經濟發達,科技發達,對外開放程度高;而黑龍江地廣人稀,人均耕地面積多。
(3)一個地區人口數量分布是否合理要考慮這個地區的資源、環境等是否符合能夠容納支撐此地的人口數量。
16.世界人口分布極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趨向性,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分析圖A,從地形類型來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區。
(2)分析圖B,人口占世界總人口比例最小的緯度范圍是 ,該地區人口少的自然原因有 、 。
(3)分析圖C,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圍內陸地面積占洲總面積比例小于35%的大洲有 、 、 。
(4)綜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勢 地區、 緯度地區和 地區的趨向性。
【答案】(1)平原
(2)0°-90°S 海洋面積大/陸地面積小 自然環境惡劣
(3) 亞洲 非洲 南美洲
(4)低平 中低 沿海
【解析】(1)讀圖分析,從地形類型來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寬廣平坦,適合人類生存發展;從緯度位置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地區。中低緯度地區氣候適宜;從南北半球來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赤道以北的北半球。
(2)讀圖可知,赤道以北為北半球,以南為南半球;0°~30°為低緯度地區,30°~60°為中緯度地區,60°~90°為高緯度地區。北半球的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90.2%,南半球人口占世界人口的9.8%;從緯度看,中低緯度人口所占比重大;40°S~90°S地區,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0.2%,原因是海洋廣闊,陸地面積狹小,主要的南極大陸,氣候嚴寒不適合人類的居住。
(3)讀圖可知,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圍內陸地面積占洲總面積比例小于35%的大洲有亞洲、非洲、南美洲。
(4)結合以上分析,世界人口集中地區主要在中低緯、地勢低平的特點,這些地區水熱條件好,適宜耕作,交通便利,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環境人口容量大。
17.閱讀塔里木盆地的綠洲與城鎮分布,回答下列問題。
(1)塔里木盆地的綠洲分布有什么特點?
(2)人口較為集中的城鎮分布與水源有什么關系?
【答案】(1)塔里木盆地的綠洲主要分布在盆地邊緣的山麓地帶。
(2)水源是制約塔里木盆地人們生產和生活的主要因素,該地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水源最豐富的地區集中分布在盆地邊緣,故城鎮主要分布在盆地邊緣的綠洲地區。
【解析】(1)讀圖可知,塔里木盆地的綠洲主要補給水源為高山冰雪融水,因此綠洲主要分布在盆地邊緣的山麓地區。
(2)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國西北地區,氣候干旱、降水少,水源是制約塔里木盆地人們生產和生活的主要因素。而該地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水源最豐富的地區集中分布在盆地邊緣的綠洲地區,故城鎮主要分布在盆地邊緣的綠洲地區。1.1 人口分布 學案
體系總覽 思維導圖
必會知識 考點梳理拓展延伸易錯警示
必會知識一 世界人口的分布
1.基本特點:世界各地的人口分布很不均勻,有的地區人口稠密,有的地區則人口稀少。
2.主要規律
比較角度 主要分布地區
從全球來看 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北緯10°~50°地帶最為集中
從距離海洋遠近來看 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離海岸200千米以內的沿海地區
從海拔來看 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區
從大洲來看 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約占世界總人口的85%
從國家比較 截至2018年年底,中國、印度、美國、俄羅斯、日本等10多個國家人口超過1億
3.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區
4.我國人口分布的特點
必會知識二 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
自然環境對人口分布的影響明顯,其中氣候、地形等自然因素對人口分布的影響尤為重要。
自然因素 對人口分布的影響 舉例
氣候 氣溫 一般來說,過于寒冷的地區不適宜人類居住,溫暖的氣候適宜人類生產和生活 ①高緯度地帶,由于嚴寒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類的生活和生產,人口稀少。 ②北半球溫帶地區,氣溫適宜人類居住和農業生產,世界上約60%的人口居住在這一地帶
降水 降水主要通過影響植被分布間接影響人口分布。一般來說,過于干旱的地區不適宜人類居住,降水適中的地區適宜人類居住和生產,人口分布往往較為集中 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區,由于降水量極少,生存環境惡劣,往往成為無人區或人口稀少區
地形 平原地區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開發,是人類的主要聚居地 我國的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印度的恒河平原,都是人口密集的地區
水源 一般來說,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產養殖等方面的優勢,利于人類生產和生活,人口較為密集 北美五大湖地區,人口稠密
在干旱地區,有水灌溉的地方往往成為人口聚居地 我國塔里木盆地的綠洲
土壤 土壤是發展農業生產最基本的物質基礎,它對人口分布的影響大多是通過農業發展間接地起作用 在我國東北地區,肥沃的黑土分布區農業比較發達,人口密度也較大
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的開發促進了地區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從而影響人口分布 大型油田的發現和開采,使原本荒無人煙的地區掘起一座座新城市
(2)人文因素
在自然條件的基礎上,人口分布作為一種社會現象,還受社會經濟條件、發展歷史等人文因素的制約。
①人類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的人口分布特點
時期 生產力水平 人口分布特點
農業社會 以個體農業生產為主,生產力水平較低 農業發達地區人口密集,但居民點相對比較分散
工業社會 生產力水平得到空前發展,工業占據主導地位,工業企業集中在城鎮 人口向城鎮聚集。在一些工業發達的地區,形成了人口密集的城市帶
②人文因素對人口分布的影響
人文因素 對人口分布的影響 實例
經濟發展 水平 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人口稠密 如我國東部地區、美國東部地區和歐洲西部地區
歷史因素 歷史較悠久的地區人口較稠密 如東亞、南亞的人口稠密區
政治因素 戰爭 有時可在較短時間內改變人口分布狀況 如兩次世界大戰使世界政治地圖發生明顯變化,人口也隨之大規模移動,改變了人口的空間分布
政策 鼓勵或限制政策能夠影響人口流動和增長,進而影響人口分布 如“第二次世界戰”后,日本先后制定了5次全國綜合開發計劃,有計劃地開發落后地區和疏散過密的城市人口和產業,改變了人口的空間分布
文化因素 婚育習俗等影響人口增長,進而影響人口分布 如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普遍盛行早婚早育,增加了出生人口;發達國家和地區普遍盛行晚婚晚育甚至不育,減少了出生人口
必備技能 典例精講模型秒殺巧思妙解
必備技能一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點
[例1]人類密集地區稱人類大陸。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在人類大陸圖上,世界人口的分布( )
A.歐洲比亞洲多 B.平原比山地多
C.西半球比東半球多 D.高緯度比低緯度多
2.關于圖中①~④人口密集區的判斷,對應正確的是( )
A.①—北美洲 B.②—南亞 C.③—亞洲 D.④—歐洲
3.關于人類大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地區有世界古老的文明中心 B.②地區城市化水平高
C.③地區經濟落后 D.④地區僅農業發達
必備技能二 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
[例2]澳大利亞地處南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受自然和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人口分布極不均衡,東南沿海地區人口密度較大,而內陸地區人口密度極小。下圖為澳大利亞人口密度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澳大利亞內陸地區人口密度極小的自然原因是( )
A.地形崎嶇 B.氣候干燥炎熱 C.水土流失嚴重 D.礦產資源匱乏
2.圖中顯示澳大利亞內陸地區人口分布多呈斑點狀,可能是因為斑點區( )
①地勢平坦開闊②氣候溫暖濕潤③礦山長期開采④距離水源較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澳大利亞的人口分布狀況會使內陸地區( )
A.勞動力嚴重不足 B.就業競爭壓力大
C.污染物排放量大 D.人均資源量較少
必備技能三 我國人口分布的特點及原因
[例3]讀我國人口密度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人口分布最稀疏的地形區是( )
A.東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 D.江南丘陵
2.影響我國人口分布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植被 B.地形、氣候 C.氣候、礦產 D.水源、土壤
必刷好題 基礎演練能力提升巔峰突破
一、選擇題
人口在空間分布上受氣候、地形、交通、經濟發展、開發歷史早晚等多種因素影響,因此,世界的人口在空間分布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下圖為2000年世界不同緯度人口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1-2小題。
1.圖示人口數量分布的空間差異體現在( )
A.南半球人口總量大于北半球 B.中緯度地區北半球大于南半球
C.低緯度地區人口分布總量最多 D.低緯度地區南半球大于北半球
2.圖示人口分布較少區域( )
①深居內陸,距海遠②緯度高或海拔高③氣候溫和、多降水④地形平坦、瀕臨海洋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瀾滄江—湄公河發源于中國青海省唐古拉山脈,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臘河口出境,改稱湄公河,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讀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坡度與海拔、人口累積百分比曲線圖,完成下面3-4小題。
3.由材料可知,瀾滄江—湄公河流域人口分布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海拔 B.水源 C.坡度 D.熱量
4.該流域人口主要集中在( )
A.坡度5°~11° B.海拔3000~4000m
C.坡度5°以下 D.海拔3000m以下
讀世界距海岸200km范圍內的陸地面積和人口占洲總面積及總人口的比例圖,完成下面5-7小題。
5.在距海岸200km范圍內陸地面積占洲總面積的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洲總人口比例最小的是( )
A.非洲 B.南美洲 C.亞洲 D.歐洲
6.歐洲距海岸200km范圍內的陸地面積比重較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海岸線曲折,多海灣 B.山地少,平原占比高
C.緯度跨度大,面積廣 D.人口密集,填海造陸多
7.依據所學知識,下列地區中人口分布最為密集的是( )
A.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B.亞馬孫平原
C.尼羅河三角洲 D.塔里木盆地
世界人口分布最顯著的特點是不均衡性,形成了明顯的人口稠密區和人口稀疏區。目前全世界大約3/4的人口分布在5%的陸地上。據此完成下面8-10小題。
8.在世界上,人口稀疏區往往(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深居內陸、氣候濕潤
C.氣候惡劣、遠離海洋 D.靠近沿海、土壤肥沃
9.在熱帶多雨地區,人口稠密的地方不是平原,而是高原和山地。其影響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土壤 D.氣候
10.我國人口分布可以分為東南和西北疏密懸殊的兩部分,東南半壁人口稠密,西北半壁人口稀疏,此界線是( )
A.漠河---騰沖線 B.秦嶺--淮河一線
C.800毫米等降水量線 D.黑河--騰沖線
下圖為湖南省2020年人口密度圖。讀圖,回答下面11-12小題。
11.湖南省人口密度( )
A.南部最大 B.中部最小 C.西部較小 D.空間差異小
12.影響湖南省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氣候 B.地形 C.植被 D.土壤
讀“某地區人口密度與海拔的相關示意圖”(下圖),完成下列13-14小題。
13.圖示人口密度最大的區域最有可能是( )
A.青藏高原 B.恒河平原 C.亞馬孫平原 D.東非高原
14.該地區海拔500米以下人口密度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氣候濕熱,不適宜人類居住 B.地勢低平,洪澇災害頻繁
C.峽谷地帶,交通不便 D.氣候干燥,水源缺乏
二、綜合題
15.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人口壓力指數是指一個區域現有人口數量與經濟人口容量之比,當人口壓力指數小于1時人口容量相對富裕,說明該地區相對人口壓力不大,還有一定人口擴容余地。
材料二 下圖是我國某年各省級行政區的綜合人口壓力指數分布示意圖。
(1)我國人口壓力指數的地區分布特征 ,影響新疆人口壓力指數的瓶頸因素是 。
(2)江蘇與黑龍江均是我國人口壓力指數最小的地區之一,但兩省壓力指數較小的主要原因有差異:江蘇 ;黑龍江 。
(3)判斷一個地區人口數量與分布是否合理應考慮該地人口與經濟、 、 之間是否相互協調。
16.世界人口分布極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趨向性,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分析圖A,從地形類型來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區。
(2)分析圖B,人口占世界總人口比例最小的緯度范圍是 ,該地區人口少的自然原因有 、 。
(3)分析圖C,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圍內陸地面積占洲總面積比例小于35%的大洲有 、 、 。
(4)綜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勢 地區、 緯度地區和 地區的趨向性。
17.閱讀塔里木盆地的綠洲與城鎮分布,回答下列問題。
(1)塔里木盆地的綠洲分布有什么特點?
(2)人口較為集中的城鎮分布與水源有什么關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后旗| 南丹县| 马山县| 天水市| 周宁县| 新乡县| 慈溪市| 宾阳县| 澜沧| 呼和浩特市| 元谋县| 宁晋县| 邢台市| 曲松县| 崇义县| 丰原市| 光山县| 镇康县| 宝坻区| 无锡市| 潜江市| 长治县| 义马市| 永顺县| 濮阳市| 长乐市| 兴山县| 进贤县| 遂平县| 余姚市| 旅游| 山西省| 华安县| 阿拉善右旗| 正安县| 平谷区| 福安市| 南江县| 舟曲县| 莱州市| 民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