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與社會第六單元第三課西北地區同步練習(1)一、選擇題1.________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 )A.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B.浙江省C.內蒙古自治區 D.臺灣省【答案】A【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故選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識記。2.2000多年前,生活在我國中原地區的人們就與西部地區的人們相互往來。他們在茫茫沙海和戈壁上開辟了貫穿東西的路線,這條路線獲得的美稱是( )A.“商業之路” B.“瓷器之路”C.“絲綢之路” D.“石油之路”【答案】C【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絲綢之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絲綢之路,簡稱絲路。是指西漢(前202年—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東漢時以洛陽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并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故選C。【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絲綢之路的了解。3.坎兒井主要位于( )A.準噶爾盆地 B.吐魯番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四川盆地【答案】B【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坎兒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坎兒井主要位于吐魯番盆地。故選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坎兒井的識記。4.下列各項關于新疆的描述正確的有( )①大部分地區屬于大陸性干旱氣候②古代的絲綢之路曾穿越其境內③境內生產的瓜果比較清淡④境內的石油、天然氣資源比較豐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疆自然人文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疆境內的瓜果因為氣候的因素比較甜,所以③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疆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5.居住在新疆的少數民族主要是( )A.藏族 B.蒙古族 C.維吾爾族 D.苗族【答案】C【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維吾爾族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居住在新疆的少數民族主要是維吾爾族。故選C。【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維吾爾族的了解。6.干旱地區的居民生產和生活主要在 ( )A.谷地 B.沙漠中部C.沙漠邊緣 D.綠洲【答案】D【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絲路明珠的相關知識。沙漠地帶氣候干旱,但因為有冰雪融水等緣故,使得沙漠中會分布著一個個綠洲,綠洲上可以種植莊稼和生活。故居民主要在有水的綠洲上生產和生活。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絲路明珠沿線地區人們生活狀況的了解。7.干旱地區發展綠洲農業,最先要考慮的因素是( )A.水源 B.充足的陽光C.勞動力 D.大面積的耕地【答案】A【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綠洲農業的相關知識。此題要明確農業發展必須考慮的因素是土壤、光照、水源。而干旱地區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主要是水源,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綠洲農業的理解。8.新疆的綠洲農業很有特色,主要農作物有 ( )A.大豆、棉花 B.小麥、玉米C.小麥、棉花 D.水稻、小麥【答案】C【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新疆綠洲農業的相關知識。新疆的綠洲主要分布的地方是盆地邊緣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區,而其水源主要來自高山冰雪融水,同時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所以新疆生產的瓜果特別甜,而這里的答案沒有瓜果作物,那么只能從其光照條件來分析,另外由于其水源是來自高山冰雪融水,所以水源限制很大,這樣一來就可以分析出這里的農作物只有適合干旱天氣的棉花和小麥; 大豆是喜溫的作物,新疆晝夜溫差太大,大豆幼苗很容易夭折;玉米和水稻對水的需求較大,也不合適。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疆適宜種植的主要農作物的識記。9.下列有關新疆自然環境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新疆屬于我國西北部,深入內陸,遠離海洋B.新疆的地理位置是三山夾兩盆C.新疆夏季高溫,光照充足,但是夏季晝夜溫差不大,冬季晝夜溫差大D.新疆沙漠連綿,只在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區,分布著一些星星點點的綠洲【答案】C【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疆自然環境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疆遠離海洋,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全年降水稀少;夏季晝夜溫差大,所以C表述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疆自然環境特征的識記。10.下列水果中,屬于新疆特產的是 ( )A.榴蓮 B.荔枝 C.芒果 D.哈密瓜【答案】D【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新疆農業特產的相關知識。新疆常見的瓜果有葡萄、甜瓜(哈密瓜)、蘋果、香梨、杏、石榴、櫻桃、無花果、核桃、巴旦杏等。榴蓮 產自熱帶,荔枝原產于我國南部,以廣東、廣西、福建、四川、臺灣、云南等地栽培最多。我國芒果的經濟栽培地區有廣東、廣西、海南、四川、福建、云南、臺灣、等省區,栽培最多的是海南省。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新疆農業特產的識記。11.新疆的瓜果特別甜,主要是因為 ( )①晝夜溫差大,瓜果含糖量高 ②土質特殊 ③灌溉的水源特別 ④日照充足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答案】D【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新疆農業生產的相關知識。此題可以結合生活常識以及所學的科學知識,知道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新疆地處內陸,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所以瓜果光合作用強,呼吸作用弱,故瓜果特別甜,而 ②土質特殊不符合新疆地區的實際,③灌溉的水源特別是錯誤的,新疆農業的制約因素就是水源短缺,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疆農產品特征產生原因的理解。12.下列旅游風光中,不屬于西北地區的是( )A.片片綠洲 B.沙漠戈壁 C.金色海灘 D.茫茫草原【答案】C【知識點】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西北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北地區遠離海洋,為干旱半干旱地區,所以C不屬于西北地區的特征。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西北地區概況的識記。13.新疆的坎兒井是一項能與京杭大運河相媲美的水利工程,它的重要作用有( )①免去運水之勞 ②灌溉綠洲 ③提高水的利用率 ④有利于水的蒸發⑤保持水量穩定 ⑥保證水質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④⑤⑥【答案】C【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坎兒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坎兒井優點是既免去運水之勞,又減少蒸發,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坎兒井作用的理解。14.讀圖,回答小題。(1)這種景象在我國哪一地區能經常看到( )A.西北地區 B.東北地區 C.西南地區 D.東南地區(2)形成圖中景觀的氣候條件主要是( )A.降水稀少,氣候干旱 B.降水豐沛,氣候炎熱C.高溫多雨,炎熱濕潤 D.氣候寒冷,冰天雪地【答案】(1)A(2)A【知識點】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西北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駱駝被譽為“沙漠之舟”,主要出現在我國的西北地區。故選A。(2)本題考查的是西北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北遠離海洋,降水稀少,氣候干旱,地表荒漠遍地,所以A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西北地區自然環境特征的識記。15.目前我國開發新疆的最大工程是 ( )A.南疆鐵路 B.西電東送C.三北防護林 D.西氣東輸【答案】D【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交流與互補【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新疆重大工程建設的相關知識。該題目的關鍵詞語是“最大工程”,A不是最大,B不是特指西北地區,C指我國的東北西北華北的總稱,而西北盛產天然氣,故而D是正確的。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疆重大工程建設的識記。16.地球上有許多干旱地區,它們給人們的印象是黃沙漫漫、寸草不生。然而,不少干旱地區,在它嚴酷的地表下面,卻蘊藏著寶貴的自然資源,這些資源主要有( )A.鐵礦和石油 B.鐵礦和地下水C.石油和地下水 D.黃金和石油【答案】C【知識點】中東石油寶庫;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干旱寶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地球上有許多干旱地區,它們給人們的印象是黃沙漫漫、寸草不生。然而,不少干旱地區,在它嚴酷的地表下面,卻蘊藏著寶貴的自然資源,這些資源主要有石油和地下水。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干旱寶地的了解。二、非選擇題17.讀“新疆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A 市;E 市C 河;F 沙漠D 山脈;B 盆地(2)寫出下列省區的名稱。① ;② ;③ (3)本地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是 、 ,特色農產品有 、 、 等。【答案】(1)烏魯木齊;喀什;塔里木;塔克拉瑪干;阿爾泰;吐魯番(2)西藏自治區;甘肅省;青海省(3)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棉花;葡萄;哈密瓜【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地理事物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為烏魯木齊市,E為喀什市,C為塔里木河,F為塔克拉瑪干沙漠,D為阿爾泰山脈,B為吐魯番盆地。(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省級行政區劃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為西藏自治區,②為甘肅省,③為青海省。(3)本題考查的是新疆農業生產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當地為新疆地區,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是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特色農產品有棉花、葡萄、哈密瓜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省級行政區劃分布、我國重要地理事物分布、新疆農業生產概況的識記。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人口分布與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等有著密切的關系。材料二:見下圖。(1)新疆的人口密度有什么特點?請從地形和氣候角度分析新疆這一人口密度的特點。(2)新疆人民為了能在當地生存,很早就發明了獨特的灌溉系統(見圖一),請說出該灌溉系統的名稱,并結合當地的自然環境特征說明其優點。(3)2011年上半年,國家出臺支持新疆喀什、霍爾果斯兩個特殊經濟區的建設意見,制訂了一整套扶持政策,新疆社會經濟條件將得到明顯改善。請根據圖二中的信息,分析國家在新疆開辟特殊經濟區的原因。【答案】(1)新疆人口分布稀疏。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氣候:大陸性干旱氣候,氣候干旱,沙漠連綿。(2)坎兒井。當地氣候干旱,沙漠連綿,水分蒸發速度快,坎兒井可以有效減少水的蒸發,免去運水之勞,充分利用當地有限的水資源。(3)新疆與我國八個陸上鄰國接壤,有對外開放的區位優勢;自然資源豐富,可以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知識點】我國的人口特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新疆自然人文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疆人口分布稀疏。當地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氣候為大陸性干旱氣候,氣候干旱,沙漠連綿,這些都不利于人們在當地的生產生活,所以當地人口分布稀疏。(2)本題考查的是坎兒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疆人民為了能在當地生存,很早就發明了獨特的灌溉系統坎兒井。當地氣候干旱,沙漠連綿,水分蒸發速度快,坎兒井可以有效減少水的蒸發,免去運水之勞,充分利用當地有限的水資源。(3)本題考查的是新疆經濟發展優勢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疆與我國八個陸上鄰國接壤,有對外開放的區位優勢;自然資源豐富,可以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疆自然人文特征概況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陸地上干旱地區的面積十分廣大,大部分干旱地區降水極為稀少,沙漠連綿,曾被視為“最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雖然沙漠的自然環境比較嚴酷,但有的地區地下蘊含著豐富的寶藏。自古以來,炎熱和干旱非但沒有熄滅人們生活下去的勇氣,反而激發了人們的創造力。以新疆為例,人們在干旱的自然環境下,發揮人的聰明才智,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資源,創造了獨特的灌溉系統——坎兒井,形成具有特色的綠洲農業,可以說,沒有綠洲就沒有“絲綢之路”。上述材料中提到了“干旱”“水”“坎兒井”“綠洲農業”與“絲綢之路”,請你談談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答案】干旱地區發展綠洲農業需要水,水是綠洲的生命之源;絲綢之路的形成也需要水,而綠洲能為絲綢之路上往來的商旅提供寶貴的水源,可以這樣說,沒有水就沒有絲綢之路。【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干旱地區發展綠洲農業需要水,水是綠洲的生命之源;絲綢之路的形成也需要水,而綠洲能為絲綢之路上往來的商旅提供寶貴的水源,可以這樣說,沒有水就沒有絲綢之路。【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 / 1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與社會第六單元第三課西北地區同步練習(1)一、選擇題1.________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 )A.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B.浙江省C.內蒙古自治區 D.臺灣省2.2000多年前,生活在我國中原地區的人們就與西部地區的人們相互往來。他們在茫茫沙海和戈壁上開辟了貫穿東西的路線,這條路線獲得的美稱是( )A.“商業之路” B.“瓷器之路”C.“絲綢之路” D.“石油之路”3.坎兒井主要位于( )A.準噶爾盆地 B.吐魯番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四川盆地4.下列各項關于新疆的描述正確的有( )①大部分地區屬于大陸性干旱氣候②古代的絲綢之路曾穿越其境內③境內生產的瓜果比較清淡④境內的石油、天然氣資源比較豐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居住在新疆的少數民族主要是( )A.藏族 B.蒙古族 C.維吾爾族 D.苗族6.干旱地區的居民生產和生活主要在 ( )A.谷地 B.沙漠中部C.沙漠邊緣 D.綠洲7.干旱地區發展綠洲農業,最先要考慮的因素是( )A.水源 B.充足的陽光C.勞動力 D.大面積的耕地8.新疆的綠洲農業很有特色,主要農作物有 ( )A.大豆、棉花 B.小麥、玉米C.小麥、棉花 D.水稻、小麥9.下列有關新疆自然環境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新疆屬于我國西北部,深入內陸,遠離海洋B.新疆的地理位置是三山夾兩盆C.新疆夏季高溫,光照充足,但是夏季晝夜溫差不大,冬季晝夜溫差大D.新疆沙漠連綿,只在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區,分布著一些星星點點的綠洲10.下列水果中,屬于新疆特產的是 ( )A.榴蓮 B.荔枝 C.芒果 D.哈密瓜11.新疆的瓜果特別甜,主要是因為 ( )①晝夜溫差大,瓜果含糖量高 ②土質特殊 ③灌溉的水源特別 ④日照充足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12.下列旅游風光中,不屬于西北地區的是( )A.片片綠洲 B.沙漠戈壁 C.金色海灘 D.茫茫草原13.新疆的坎兒井是一項能與京杭大運河相媲美的水利工程,它的重要作用有( )①免去運水之勞 ②灌溉綠洲 ③提高水的利用率 ④有利于水的蒸發⑤保持水量穩定 ⑥保證水質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④⑤⑥14.讀圖,回答小題。(1)這種景象在我國哪一地區能經常看到( )A.西北地區 B.東北地區 C.西南地區 D.東南地區(2)形成圖中景觀的氣候條件主要是( )A.降水稀少,氣候干旱 B.降水豐沛,氣候炎熱C.高溫多雨,炎熱濕潤 D.氣候寒冷,冰天雪地15.目前我國開發新疆的最大工程是 ( )A.南疆鐵路 B.西電東送C.三北防護林 D.西氣東輸16.地球上有許多干旱地區,它們給人們的印象是黃沙漫漫、寸草不生。然而,不少干旱地區,在它嚴酷的地表下面,卻蘊藏著寶貴的自然資源,這些資源主要有( )A.鐵礦和石油 B.鐵礦和地下水C.石油和地下水 D.黃金和石油二、非選擇題17.讀“新疆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A 市;E 市C 河;F 沙漠D 山脈;B 盆地(2)寫出下列省區的名稱。① ;② ;③ (3)本地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是 、 ,特色農產品有 、 、 等。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人口分布與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等有著密切的關系。材料二:見下圖。(1)新疆的人口密度有什么特點?請從地形和氣候角度分析新疆這一人口密度的特點。(2)新疆人民為了能在當地生存,很早就發明了獨特的灌溉系統(見圖一),請說出該灌溉系統的名稱,并結合當地的自然環境特征說明其優點。(3)2011年上半年,國家出臺支持新疆喀什、霍爾果斯兩個特殊經濟區的建設意見,制訂了一整套扶持政策,新疆社會經濟條件將得到明顯改善。請根據圖二中的信息,分析國家在新疆開辟特殊經濟區的原因。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陸地上干旱地區的面積十分廣大,大部分干旱地區降水極為稀少,沙漠連綿,曾被視為“最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雖然沙漠的自然環境比較嚴酷,但有的地區地下蘊含著豐富的寶藏。自古以來,炎熱和干旱非但沒有熄滅人們生活下去的勇氣,反而激發了人們的創造力。以新疆為例,人們在干旱的自然環境下,發揮人的聰明才智,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資源,創造了獨特的灌溉系統——坎兒井,形成具有特色的綠洲農業,可以說,沒有綠洲就沒有“絲綢之路”。上述材料中提到了“干旱”“水”“坎兒井”“綠洲農業”與“絲綢之路”,請你談談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故選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識記。2.【答案】C【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絲綢之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絲綢之路,簡稱絲路。是指西漢(前202年—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東漢時以洛陽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并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故選C。【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絲綢之路的了解。3.【答案】B【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坎兒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坎兒井主要位于吐魯番盆地。故選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坎兒井的識記。4.【答案】B【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疆自然人文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疆境內的瓜果因為氣候的因素比較甜,所以③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疆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5.【答案】C【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維吾爾族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居住在新疆的少數民族主要是維吾爾族。故選C。【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維吾爾族的了解。6.【答案】D【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絲路明珠的相關知識。沙漠地帶氣候干旱,但因為有冰雪融水等緣故,使得沙漠中會分布著一個個綠洲,綠洲上可以種植莊稼和生活。故居民主要在有水的綠洲上生產和生活。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絲路明珠沿線地區人們生活狀況的了解。7.【答案】A【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綠洲農業的相關知識。此題要明確農業發展必須考慮的因素是土壤、光照、水源。而干旱地區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主要是水源,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綠洲農業的理解。8.【答案】C【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新疆綠洲農業的相關知識。新疆的綠洲主要分布的地方是盆地邊緣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區,而其水源主要來自高山冰雪融水,同時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所以新疆生產的瓜果特別甜,而這里的答案沒有瓜果作物,那么只能從其光照條件來分析,另外由于其水源是來自高山冰雪融水,所以水源限制很大,這樣一來就可以分析出這里的農作物只有適合干旱天氣的棉花和小麥; 大豆是喜溫的作物,新疆晝夜溫差太大,大豆幼苗很容易夭折;玉米和水稻對水的需求較大,也不合適。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疆適宜種植的主要農作物的識記。9.【答案】C【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疆自然環境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疆遠離海洋,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全年降水稀少;夏季晝夜溫差大,所以C表述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疆自然環境特征的識記。10.【答案】D【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新疆農業特產的相關知識。新疆常見的瓜果有葡萄、甜瓜(哈密瓜)、蘋果、香梨、杏、石榴、櫻桃、無花果、核桃、巴旦杏等。榴蓮 產自熱帶,荔枝原產于我國南部,以廣東、廣西、福建、四川、臺灣、云南等地栽培最多。我國芒果的經濟栽培地區有廣東、廣西、海南、四川、福建、云南、臺灣、等省區,栽培最多的是海南省。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新疆農業特產的識記。11.【答案】D【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新疆農業生產的相關知識。此題可以結合生活常識以及所學的科學知識,知道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新疆地處內陸,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所以瓜果光合作用強,呼吸作用弱,故瓜果特別甜,而 ②土質特殊不符合新疆地區的實際,③灌溉的水源特別是錯誤的,新疆農業的制約因素就是水源短缺,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疆農產品特征產生原因的理解。12.【答案】C【知識點】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西北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北地區遠離海洋,為干旱半干旱地區,所以C不屬于西北地區的特征。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西北地區概況的識記。13.【答案】C【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坎兒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坎兒井優點是既免去運水之勞,又減少蒸發,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坎兒井作用的理解。14.【答案】(1)A(2)A【知識點】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西北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駱駝被譽為“沙漠之舟”,主要出現在我國的西北地區。故選A。(2)本題考查的是西北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北遠離海洋,降水稀少,氣候干旱,地表荒漠遍地,所以A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西北地區自然環境特征的識記。15.【答案】D【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交流與互補【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新疆重大工程建設的相關知識。該題目的關鍵詞語是“最大工程”,A不是最大,B不是特指西北地區,C指我國的東北西北華北的總稱,而西北盛產天然氣,故而D是正確的。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疆重大工程建設的識記。16.【答案】C【知識點】中東石油寶庫;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干旱寶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地球上有許多干旱地區,它們給人們的印象是黃沙漫漫、寸草不生。然而,不少干旱地區,在它嚴酷的地表下面,卻蘊藏著寶貴的自然資源,這些資源主要有石油和地下水。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干旱寶地的了解。17.【答案】(1)烏魯木齊;喀什;塔里木;塔克拉瑪干;阿爾泰;吐魯番(2)西藏自治區;甘肅省;青海省(3)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棉花;葡萄;哈密瓜【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地理事物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為烏魯木齊市,E為喀什市,C為塔里木河,F為塔克拉瑪干沙漠,D為阿爾泰山脈,B為吐魯番盆地。(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省級行政區劃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為西藏自治區,②為甘肅省,③為青海省。(3)本題考查的是新疆農業生產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當地為新疆地區,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是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特色農產品有棉花、葡萄、哈密瓜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省級行政區劃分布、我國重要地理事物分布、新疆農業生產概況的識記。18.【答案】(1)新疆人口分布稀疏。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氣候:大陸性干旱氣候,氣候干旱,沙漠連綿。(2)坎兒井。當地氣候干旱,沙漠連綿,水分蒸發速度快,坎兒井可以有效減少水的蒸發,免去運水之勞,充分利用當地有限的水資源。(3)新疆與我國八個陸上鄰國接壤,有對外開放的區位優勢;自然資源豐富,可以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知識點】我國的人口特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新疆自然人文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疆人口分布稀疏。當地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氣候為大陸性干旱氣候,氣候干旱,沙漠連綿,這些都不利于人們在當地的生產生活,所以當地人口分布稀疏。(2)本題考查的是坎兒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疆人民為了能在當地生存,很早就發明了獨特的灌溉系統坎兒井。當地氣候干旱,沙漠連綿,水分蒸發速度快,坎兒井可以有效減少水的蒸發,免去運水之勞,充分利用當地有限的水資源。(3)本題考查的是新疆經濟發展優勢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疆與我國八個陸上鄰國接壤,有對外開放的區位優勢;自然資源豐富,可以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疆自然人文特征概況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9.【答案】干旱地區發展綠洲農業需要水,水是綠洲的生命之源;絲綢之路的形成也需要水,而綠洲能為絲綢之路上往來的商旅提供寶貴的水源,可以這樣說,沒有水就沒有絲綢之路。【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干旱地區發展綠洲農業需要水,水是綠洲的生命之源;絲綢之路的形成也需要水,而綠洲能為絲綢之路上往來的商旅提供寶貴的水源,可以這樣說,沒有水就沒有絲綢之路。【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與社會第六單元第三課西北地區同步練習(1)(學生版).docx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與社會第六單元第三課西北地區同步練習(1)(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