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黃土高原》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認識黃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與范圍,識別本地區主要的地形類型;知道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和人為原因,探討解決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和干旱的主要措施;了解黃土高原豐富的能源資源、主要的煤礦。2.過程與方法運用地圖簡要說明黃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描述、辨別黃土高原的地形特征;結合資料分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并通過小組協作探究解決措施;通過數據材料等了解該地區豐富的能源在我國經濟建設中的地位。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對“水土流失的成因和解決措施”的分析,培養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通過“了解豐富的能源在我國經濟建設中的地位”,培養合理開發和節約利用能源的觀念。【教學重點】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措施。【教學難點】黃土高原典型的三種景觀:塬、墚、峁。【教學方法】情景設計法、讀圖分析法、資料歸納法【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播放《平凡的世界》的小段宣傳片)前一段時間路遙的作品《平凡的世界》被拍成電視劇,很火,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看。這部作品的背景是我國的陜西榆林,即黃土高原地區(展示電視劇中的背景圖片)。那黃土高原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我們首先來看看它的地理位置。二、新課學習(一)黃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思考:地理位置可以用什么來描述?1. 經緯度位置觀察中國地圖,辨認黃土高原在全國的位置。讀教材89頁圖B黃土高原地形圖,找出其大致經緯度范圍。2. 相對位置讀教材89頁圖B黃土高原地形圖,圈出黃土高原四周的地形區,據此描述黃土高原在地形方面的相對位置;(二)黃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展示電視劇中的黃土高原背景圖和梅縣的景觀圖)大家看這兩幅圖,有什么明顯的差異?(黃土多)好,那這里的黃土是這個地區本身就有的還是從哪里來的呢?閱讀書本91頁的閱讀卡片,回答黃土高原是怎樣形成的。(“風成說”)(三)黃土高原的地形特征《平凡的世界》這部劇給我們的感受是很震撼的,這不僅僅是指心靈上的,也有視覺上的。(展示劇中能體現黃土高原地形特征的圖片)我們看看這些圖片,結合書本89頁實踐活動,思考相關問題,歸納出黃土高原的地形特征(溝壑縱橫、地表支離破碎,是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四)水土流失嚴重為什么說黃土高原是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呢?接下來我們來探究一下它的原因。書本90頁討論活動部分,分小組合作探究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降水、土質、植被;人為原因)(五)治理措施既然我們知道了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那接下來就要采取相關措施進行治理,對癥下藥。學生進行思考歸納。(生物措施:植樹種草、退耕還林還草;工程措施:修建梯田、建淤地壩)當然,除了水土流失這個問題以外,還有一個因素制約著黃土高原農業的發展——干旱。應對干旱的措施又有哪些呢?(依靠科技力量,選擇耐旱作物品種;蓄積雨水的水窖)(六)黃土高原的礦產資源結合書本92頁,回答相關問題,了解黃土高原豐富的能源資源、主要的煤礦及其分布情況。【課堂練習】1.黃土高原主要位于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 B ) A.西北地區 B.北方地區 C.青藏地區 D.南方地區 2.黃土高原地表千溝萬壑,支離破碎是由什么作用形成的( B ) A.風力搬運作用 B.流水侵蝕作用 C.風力侵蝕作用 D.水力搬運作用 3.關于黃土高原的說法正確的是( D ) A.位于我國西北地區 B.黃土的深度一般超過200米 C.黃土是由黃河帶來的 D.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 4.有關黃土高原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C ) A.地面坦蕩,一望無際 B.雪山連綿,冰川廣布 C.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D.峰嶺眾多,地面崎嶇 5.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非常嚴重,主要原因是( B ) A.黃土高原降水較多 B.黃土土質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 C.黃土土壤貧瘠,不利于植物生長 D.黃土高原自古以來就是水土流失嚴重 6.我國黃土高原面臨的主要問題是( D ) A.土地荒漠化 B.水污染 C.土地鹽堿化 D.水土流失【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學了什么?(傘狀總結圖)【作業布置】1.導學練《黃土高原》部分習題2.設計《黃土高原》思維導圖【板書設計】黃土高原 1.經緯度位置一.地理位置 2.相對位置 二.形成原因 :“風成說” 三.地形特征:塬、墚、峁 降水 自然原因 土質四.水土流失 植被 人為原因 生物措施 五.治理措施 工程措施 分布特點六.礦產資源 科學利用【教學反思】這節課通過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引入新課,并利用劇中黃土高原的圖片串聯全文,與實際接觸的景觀現象進行對比,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此外整節課過程流暢,環節完整。然而,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意引導學生,在探究活動中指令要清晰,并爭取將知識點落實到每個學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