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3 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 講義 2023-2024學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2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3 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 講義 2023-2024學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2

資源簡介

2.3 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講義)
體系總覽 思維導圖
必會知識 考點梳理拓展延伸易錯警示
必會知識一 地域文化
1.地域文化
(1)物質方面:如建筑、服飾、飲食等。
(2)非物質方面:如價值觀、制度、習俗、語言、藝術等。
2.景觀
(1)自然景觀:較少受到人類的直接影響或未受人類的影響,如行云飛瀑、高山流水。
(2)人文景觀:是人類為了滿足某種需要,利用自然物質加以創造的結果,如農田、村落、礦山、道路、建筑、雕塑等。
3.城鄉景觀
4.地域文化差異的形成
5.地域文化的特點
(1)地域文化中“地域”的范圍可大可小,“文化”可以是單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
(2)地域文化既可以是物質方面的,如建筑、服飾、飲食等,也可以是非物質方面的,如價值觀、制度、習俗、語言、藝術等。
(3)地域文化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但一定階段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必會知識二 地域文化與鄉村景觀
鄉村景觀 地域文化
紅河哈尼梯田 水、林、村、田和諧共生
江西婺源月亮灣“宅高田低”的空間格局 人地和諧的鄉村景觀
我國南方傳統土樓 御外凝內的集體精神
皖南山區宏村景觀 耕讀文化
1.不同區域鄉村景觀
(1)鄉村景觀的地域文化體現
景觀 地域文化體現 舉例
農業生產景觀 農業結構、耕作方式 、農田景觀、生產流程與場景 東北黑土地的商品糧基地、云南哈尼族梯田、內蒙古草原牧業、新疆山地牧場等
鄉村聚落景觀 人口、聚落分布,房屋建筑與布局 東北黑土地的屯子、云南傣族的竹樓、黃土高原上的窯洞、北方的四合院、內蒙古的蒙古包等
(2)我國東西部農、牧景觀差異
地區 人口分布 生產活動 生活習慣
東部農耕區 人口眾多,密度較大 多從事種植業,畜牧業以圈養為主,現在出現了大量企業 以糧食為主食,房屋建筑多就地取材,現在樓房增多
西部 牧區 人口分散,密度很小 以牧業為主,畜牧業以放牧為主,現在不少牧區在水源較好的地方發展人工草場,有些定居點新建畜產品加工廠 以奶制品、牛羊肉為主食,喝奶茶,現在定居點逐漸增多
(3)我國南方與北方地域文化的差異
地區 耕地 農作物 牲畜 民居 主食 運動項目 傳統交通工具
北方 以旱地為主 小麥、玉米、甜菜等 黃牛 舊式民居以土坯為材料,注意防寒 面食 冬季溜冰 馬
南方 以水田為主 水稻、油菜、甘蔗等 水牛 舊式民居以磚瓦竹木為材料,注意通風散熱 大米 游泳、龍舟競賽 船
必會知識三 地域文化與城鎮景觀
城鎮建筑 表現 原因
建筑布局 美國城市 市中心多是高層的摩天大樓,離開中心區,建筑高度急劇下降,然后又緩緩地向郊區遞減 美國歷史較短,早期移民大部分來自歐洲,沿襲了歐洲自由主義精神的傳統,在后來的發展中形成了有別于歐洲的現代文化特征 發展歷史不同
歐洲城市 市中心有市民集會的廣場、大教堂以及工商組合的事務所,有許多著名歷史建筑,高層建筑大都建在城市中心區以外的地區 歐洲發展歷史悠久,城市中多著名建筑,人們不愿意讓現代化建筑奪去其歷史建筑的風采
建筑結構 中國建筑 圍墻是主要景觀,城有城墻,園有園墻,宅有宅墻,廟有廟墻;園林講究含蓄,顯而不露,引而不發,忌直求曲,忌寬求窄 中國地域文化具有很強的內向性、封閉性,而西方文化以外向、開放著稱 中西方地域文化差異
美國建筑 絕少圍墻,園林強調整齊劃一,均衡對稱,直率敞朗,和盤托出
建筑風格 中國宮殿式建筑的紅墻、黃瓦、飛檐、斗拱,宮廷中的樓、臺、殿、閣與西方宮廷中的噴泉、雕塑等明顯不同;中國民居四合院與西方的花園、洋房、綠籬、草地明顯不同 東方古代建筑突出皇權的重要地位,西方國家城市建筑表現出教堂占優勢地位 中西方統治權力不同
必備技能 典例精講模型秒殺巧思妙解
必備技能一 地域文化與人口
[例1]2020年沙特阿拉伯人口總數為3481.39萬人,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37。下圖示意2010-2020年沙特阿拉伯男性、女性人口數量及性別比。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2010-2020年沙特阿拉伯人口( )
A.年增長率下降 B.老齡化嚴重 C.城鎮化率低 D.撫養比高
2.導致沙特阿拉伯2010-2020年人口性別比居高不下的原因為( )
①人口機械遷入②出生人口性別比高③自然環境惡劣④重工業發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必備技能二 地域文化的含義及特點
[例2]地域文化是人類在特定的地城范圍內,在自然環境的基礎上,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建造的,是人類活動的產物。地域文化體現了人類對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狀況,是一定地域內各種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下圖左為浙江水鄉烏鎮景觀圖,下圖右為重慶過江索道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

3.下列表述不屬于地域文化特點的是( )
A.區域性 B.相對穩定性 C.獨特性 D.創新性
4.下列能夠體現地域文化的有( )
①建筑風格②生活水平高低③宗教信仰④消費習慣⑤習俗⑥教育水平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必備技能三 地域文化差異及形成的原因
[例3]粵港澳大灣區以占全國0.58%的國土面積承載了約5.29%的人口。下圖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分組人口規模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5.粵港澳大灣區( )
A.廣州都市圈人口密度最大 B.香港、澳門人口密度最小
C.深圳都市圈人口增長最快 D.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人口增長最慢
6.滘(音jiào),是大灣區特有的地名用字,與當地地理環境關系密切,在廣州、佛山等地多達上百處。“滘”字含義最有可能是( )
A.低平海岸 B.河道交匯 C.山地丘陵 D.冷濕沼澤
必備技能四 地域文化對城鄉景觀的影響
[例4]圖為某地區傳統民居窯洞的速寫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7.該傳統民居多見于( )
A.陜西省 B.河北省 C.青海省 D.江西省
8.該傳統民居的典型分布區( )
A.土壤質地黏重 B.土壤顆粒較粗 C.土層直立性強 D.土層濕度較大
9.目前,該地區利用窯洞大力開發特色旅游業,有利于( )
①保護耕地資源②傳承地域文化③防止生態惡化④帶動相關產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必刷好題 基礎演練能力提升巔峰突破
一、選擇題
船型屋(如下圖)是我國黎族世代流傳下來的一種古老民居,它是用當地紅、白藤將竹木扎制成的圓拱形房屋,屋頂上蓋以厚厚的芭草或葵葉,猶如一艘倒扣的船。完成下面1-2小題。
1.該民居最可能位于( )
A.海南省 B.河南省 C.吉林省 D.甘肅省
2.該民居設計成圓拱形,可以更好地( )
A.節省建材 B.防寒保暖 C.抵御臺風 D.收集雨水
冬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日有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在廣東沿海城市陽江,人們喜食的咸湯圓和普通湯圓的區別在于它沒有餡,是通過搭配各種食材來獲取味道。搭配的食材也以當地海產為主,一般用觥魚絲、干瑤柱、蝦米干、鮮貝、煎香的綾魚肉松等材料熬出湯底,再加入白蘿卜一起熬煮,制成當地的特色美食。據此完成下面3-4小題。
3.該地制作的咸湯圓,其湯料中的海產主要來自( )
A.渤海 B.黃海 C.東海 D.南海
4.冬至日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形成這種地域文化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工藝 B.市場 C.原料 D.氣候
川西林盤主要分布于川西平原,因竹木繁茂、小巧如盤而得名,是集生產、生活、生態于一體,具有悠久歷史的獨特鄉村聚落。成都共有大小林盤約12萬個。下面兩圖分別為川西林盤景觀圖及模式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5-6小題。

5.川西林盤的形成背景有( )
①地形平坦,水網密布②氣候溫和,物種豐富③精耕細作,自給自足④人口密集,耕地不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發揮川西林盤歷史文化價值的途徑有( )
①拆遷合并,擴大林盤的規模②集中布局,建設規模化小區
③保護性建設,留存文化遺產④農旅融合,發展特色旅游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下圖為浙江某一以姓氏命名的古村落平面結構示意圖,圖中各類建筑主要建造于清朝時期。建設宜居的人居環境是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內容,當地政府計劃對該村落進行改造。據此完成下面7-8小題。
7.推測該古村落( )
A.位于低山丘陵區 B.地形平坦,黑土層深厚
C.沒有祠堂建筑 D.“大戶人家”多居住在南部
8.當地政府在對該村落進行改造時,計劃建一個方便村民進行小型公共活動的綠化區域,該區域最可能位于(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福建泉州是中國歷史上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蚵殼厝是當地沿海地區以殼為外墻原材料建成的傳統特色建筑,據專家考證,蚵殼原產于非洲東海岸,古代商船返航時會載滿蚵殼回泉州后來,當地人在海灘發現并撿拾這些蚵殼攪拌海泥筑屋而居下圖示意泉州蚵殼厝的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9-10小題。
9.下列有關于蚵殼外墻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蚵殼凸外傾有利于排水②通風散熱降低夏季室溫③反射陽光提高冬季室溫④墻體防海風腐蝕耐長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蚵殼厝景觀體現的地域文化是當地人們( )
A.具備了務實包融的價值觀 B.使用本地自然資源的生活智慧
C.追求方正威嚴的審美情趣 D.形成內部聚合的社會組織形態
剪紙是中國民間傳統藝術,2009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剪紙表現的內容豐富多彩,可以反映人們的生活環境、民俗風情,寄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圖是四幅反映不同地域文化的剪紙作品,據此完成下面11-12小題。
11.關于圖中地域景觀所呈現的文化對應正確的是( )
A.①—順應自然 B.②—家庭文化 C.③—御外凝內 D.④—江南文化
12.北京四合院的特點為( )
A.采用土墻建筑,防雨水侵蝕功能差 B.庭院方正便于冬季多采納陽光
C.大門多開在中軸線上 D.四合天井,便于收集雨水
北京時間2019年4月16日,巴黎圣母院發生火災,牽動著全世界人民的心。北京故宮是我國的藝術寶庫。讀巴黎圣母院和北京故宮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13-14小題。
13.以上兩幅圖體現了建筑物在哪方面的差異( )
A.空間布局形式 B.建筑結構 C.地域組合 D.以上都不是
14.形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 )
A.地域文化的差異 B.科技發展水平的差異
C.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D.自然環境的差異
下圖為我國某古村落布局圖,該地平均海拔約2m,分布著一些零散的小山崗。完成下面15-17小題。
15.根據圖文材料推測,該村落最可能位于( )
A.四川省 B.湖北省 C.河北省 D.廣東省
16.圖中甲、乙處( )
①甲處為崗地②乙處為崗地③甲處易澇④乙處易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圖中古村落( )
A.朝向河流或池塘,不利于防潮 B.公共空間位于村落中心,利于開展公共服務
C.耕地距村落較遠,不利于農田管理 D.基塘沿河分布,有利于灌溉
二、綜合題
18.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滿族主要分布在東北三省,尤以遼寧為多,少數散居在一些大中城市。清代以來,由于滿漢長期雜居,滿族在語言、服裝、習俗等方面與漢族差異逐漸縮小。滿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屬阿爾泰語系。17世紀70年代以后,滿族普遍使用漢語和漢文,現在只有少數老人會說滿話。滿族住房,一般東南開門,其結構類似口袋,俗稱“口袋房”。房址多選在靠山近河的平緩之地,坐北朝南、背風面陽、冬暖夏涼。古代,滿族居民一年四季都穿袍服,因八旗制度而稱之為“旗袍”。入關以后直至辛亥革命,男穿袍服,外套馬褂,女人也愛穿袍服,但有長短袖之分。辛亥革命后,旗袍的式樣不斷改進,成為我國婦女最喜愛的中式服裝。滿族重視禮節,過去平輩行“打千”禮。平輩親友相見,不分男女,行“抱腰接面”大禮,現此禮節已被握手禮代替。
(1)滿族房屋的建造反映了當地什么樣的自然環境?
(2)滿族禮節的變化反映了文化的變化,這種變化是如何產生的?
19.讀“安徽宏村格局示意圖”和相關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宏村位于皖南山區,歷史上屬于古徽州,因其獨特的村落布局和古建筑遺存體現了徽州的地域文化,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整個村子的布局與水密不可分,順地勢、水勢,引溪流、匯泉水,構建了別出心裁的村落水系。村落水系不僅為村民解決了消防用水,而且調節了氣溫,為居民生產、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創造了一種“浣汲未防溪路遠,家家門前有清泉”的良好環境。村中有承志堂、樂敘堂等祠堂,以及南湖書院等,這些建筑組合體現著當地的耕讀文化。
(1)宏村的布局與水密不可分。其中的“水”主要來自 、 等。
(2)說出宏村水系的主要作用。
(3)寫出能體現宏村耕讀文化的文化景觀。(寫出2個即可)
(4)請說明應該如何保護宏村古村落文化景觀。
20.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冰和雪都是熱的不良導體,但冰較雪更加厚實、堅固。冰的反射率達50%,新雪的反射率則在80%以上。在某些地區,因紐特人用冰雪建造出結實又實用的冰屋。
材料二 冰屋呈現為穹頂結構,屋內溫度為10℃~15℃,而冰屋本身卻不會融化垮塌。精心制作的圓頂冰屋很堅固,一個成年男子可以站在冰屋上而不會使其塌陷。下圖為某地區冰屋景觀圖。
(1)推測冰屋主要的分布地區,并說明理由。
(2)推測冰屋內溫度高于冰點,但冰屋卻不會融化倒塌的原因。
(3)推測冰屋分布區居民的主要生產和出行方式。2.3 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講義)
體系總覽 思維導圖
必會知識 考點梳理拓展延伸易錯警示
必會知識一 地域文化
1.地域文化
(1)物質方面:如建筑、服飾、飲食等。
(2)非物質方面:如價值觀、制度、習俗、語言、藝術等。
2.景觀
(1)自然景觀:較少受到人類的直接影響或未受人類的影響,如行云飛瀑、高山流水。
(2)人文景觀:是人類為了滿足某種需要,利用自然物質加以創造的結果,如農田、村落、礦山、道路、建筑、雕塑等。
3.城鄉景觀
4.地域文化差異的形成
5.地域文化的特點
(1)地域文化中“地域”的范圍可大可小,“文化”可以是單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
(2)地域文化既可以是物質方面的,如建筑、服飾、飲食等,也可以是非物質方面的,如價值觀、制度、習俗、語言、藝術等。
(3)地域文化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但一定階段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必會知識二 地域文化與鄉村景觀
鄉村景觀 地域文化
紅河哈尼梯田 水、林、村、田和諧共生
江西婺源月亮灣“宅高田低”的空間格局 人地和諧的鄉村景觀
我國南方傳統土樓 御外凝內的集體精神
皖南山區宏村景觀 耕讀文化
1.不同區域鄉村景觀
(1)鄉村景觀的地域文化體現
景觀 地域文化體現 舉例
農業生產景觀 農業結構、耕作方式 、農田景觀、生產流程與場景 東北黑土地的商品糧基地、云南哈尼族梯田、內蒙古草原牧業、新疆山地牧場等
鄉村聚落景觀 人口、聚落分布,房屋建筑與布局 東北黑土地的屯子、云南傣族的竹樓、黃土高原上的窯洞、北方的四合院、內蒙古的蒙古包等
(2)我國東西部農、牧景觀差異
地區 人口分布 生產活動 生活習慣
東部農耕區 人口眾多,密度較大 多從事種植業,畜牧業以圈養為主,現在出現了大量企業 以糧食為主食,房屋建筑多就地取材,現在樓房增多
西部 牧區 人口分散,密度很小 以牧業為主,畜牧業以放牧為主,現在不少牧區在水源較好的地方發展人工草場,有些定居點新建畜產品加工廠 以奶制品、牛羊肉為主食,喝奶茶,現在定居點逐漸增多
(3)我國南方與北方地域文化的差異
地區 耕地 農作物 牲畜 民居 主食 運動項目 傳統交通工具
北方 以旱地為主 小麥、玉米、甜菜等 黃牛 舊式民居以土坯為材料,注意防寒 面食 冬季溜冰 馬
南方 以水田為主 水稻、油菜、甘蔗等 水牛 舊式民居以磚瓦竹木為材料,注意通風散熱 大米 游泳、龍舟競賽 船
必會知識三 地域文化與城鎮景觀
城鎮建筑 表現 原因
建筑布局 美國城市 市中心多是高層的摩天大樓,離開中心區,建筑高度急劇下降,然后又緩緩地向郊區遞減 美國歷史較短,早期移民大部分來自歐洲,沿襲了歐洲自由主義精神的傳統,在后來的發展中形成了有別于歐洲的現代文化特征 發展歷史不同
歐洲城市 市中心有市民集會的廣場、大教堂以及工商組合的事務所,有許多著名歷史建筑,高層建筑大都建在城市中心區以外的地區 歐洲發展歷史悠久,城市中多著名建筑,人們不愿意讓現代化建筑奪去其歷史建筑的風采
建筑結構 中國建筑 圍墻是主要景觀,城有城墻,園有園墻,宅有宅墻,廟有廟墻;園林講究含蓄,顯而不露,引而不發,忌直求曲,忌寬求窄 中國地域文化具有很強的內向性、封閉性,而西方文化以外向、開放著稱 中西方地域文化差異
美國建筑 絕少圍墻,園林強調整齊劃一,均衡對稱,直率敞朗,和盤托出
建筑風格 中國宮殿式建筑的紅墻、黃瓦、飛檐、斗拱,宮廷中的樓、臺、殿、閣與西方宮廷中的噴泉、雕塑等明顯不同;中國民居四合院與西方的花園、洋房、綠籬、草地明顯不同 東方古代建筑突出皇權的重要地位,西方國家城市建筑表現出教堂占優勢地位 中西方統治權力不同
必備技能 典例精講模型秒殺巧思妙解
必備技能一 地域文化與人口
[例1]2020年沙特阿拉伯人口總數為3481.39萬人,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37。下圖示意2010-2020年沙特阿拉伯男性、女性人口數量及性別比。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2010-2020年沙特阿拉伯人口( )
A.年增長率下降 B.老齡化嚴重 C.城鎮化率低 D.撫養比高
2.導致沙特阿拉伯2010-2020年人口性別比居高不下的原因為( )
①人口機械遷入②出生人口性別比高③自然環境惡劣④重工業發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1.A 2.B
【解析】1.根據材料和圖示信息可得,2010-2020年沙特阿拉伯人口增長速度減緩,因此年增長率下降,因此A正確;圖示無法反映人口年齡結構,故B、D排除;城市化由城鎮人口比例確定,因此無法體現,故C排除;因此排除B、C、D,選擇A。
2.沙特阿拉伯2010-2020年人口性別比高的原因,首先沙特阿拉伯以石油工業為主,重工業發達,故遷入人口多為男性,故①④正確;出生人口性別比差異較小,故②錯誤;自然環境惡劣對人口性別比影響較小,因此③排除;故B正確,因此B正確;故排除A、C、D,選擇B。
必備技能二 地域文化的含義及特點
[例2]地域文化是人類在特定的地城范圍內,在自然環境的基礎上,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建造的,是人類活動的產物。地域文化體現了人類對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狀況,是一定地域內各種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下圖左為浙江水鄉烏鎮景觀圖,下圖右為重慶過江索道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

3.下列表述不屬于地域文化特點的是( )
A.區域性 B.相對穩定性 C.獨特性 D.創新性
4.下列能夠體現地域文化的有( )
①建筑風格②生活水平高低③宗教信仰④消費習慣⑤習俗⑥教育水平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答案】3.D 4.C
【解析】3.材料信息表明,地域文化是人類在特定的地城范圍內,在自然環境的基礎上,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建造的,是人類活動的產物,因此地域文化具有明顯的區域性、相對穩定性和獨特性,由于具有相對穩定性,因此創新性不是其主要特點,D符合題意,排除ABC。故選D。
4.建筑風格、宗教信仰、習俗等是一定地域內各種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具有相對穩定性和獨特性,是地域文化明顯的體現,①、③、⑤符合題意;生活水平高低、消費習慣和教育水平,往往是現代經濟發展的結果,具有多變性,獨特性不強,一般對地域文化的體現度不高,②、④、⑥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C符合題意,排除ABD。故選C。
必備技能三 地域文化差異及形成的原因
[例3]粵港澳大灣區以占全國0.58%的國土面積承載了約5.29%的人口。下圖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分組人口規模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5.粵港澳大灣區( )
A.廣州都市圈人口密度最大 B.香港、澳門人口密度最小
C.深圳都市圈人口增長最快 D.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人口增長最慢
6.滘(音jiào),是大灣區特有的地名用字,與當地地理環境關系密切,在廣州、佛山等地多達上百處。“滘”字含義最有可能是( )
A.低平海岸 B.河道交匯 C.山地丘陵 D.冷濕沼澤
【答案】5.C 6.B
【解析】5.廣州都市圈人口規模較大,但是面積也大,人口密度不是最大的,A錯誤;香港和澳門面積小,人口多,人口密度最大,B錯誤;對比圖例可知,深圳都市圈2020年比2010年人口規模變化最大,增長最快,C正確;香港和澳門2010和2020年人口規模對比變化不大,所以人口增長最慢,D錯誤,故選C。
6.地理環境影響人類的生產生活,廣州、佛山等地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勢低平,降水較多,河網密布,所以滘與河流有關,最有可能的含義是河道交匯,ACD錯誤,B正確,故選B。
必備技能四 地域文化對城鄉景觀的影響
[例4]圖為某地區傳統民居窯洞的速寫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7.該傳統民居多見于( )
A.陜西省 B.河北省 C.青海省 D.江西省
8.該傳統民居的典型分布區( )
A.土壤質地黏重 B.土壤顆粒較粗 C.土層直立性強 D.土層濕度較大
9.目前,該地區利用窯洞大力開發特色旅游業,有利于( )
①保護耕地資源②傳承地域文化③防止生態惡化④帶動相關產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7.A 8.C 9.D
【解析】7.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窯洞在我國主要分布在黃土高原,因此陜西省較為多見,A正確;而河北省、青海省、江西省均沒有位于黃土高原,窯洞不多見,BCD錯誤。故選A。
8.該傳統民居的典型分布區為黃土高原,黃土高原為風力堆積形成的高原,土質疏松,土壤顆粒較細,土層直立性強,濕度較小,C正確,ABD錯誤。故選C。
9.利用窯洞大力開發特色旅游業有利于傳承傳統的窯洞特色建筑文化,②正確;開發特色旅游業可以帶動餐飲、住宿、交通等相關產業的發展,④正確;開發特色旅游業涉及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可能占用部分耕地,也可能造成一定的生態破壞,因此不利于保護耕地資源和防止生態惡化,①③錯誤。綜上所述,D正確,ABC錯誤。故選D。
必刷好題 基礎演練能力提升巔峰突破
一、選擇題
船型屋(如下圖)是我國黎族世代流傳下來的一種古老民居,它是用當地紅、白藤將竹木扎制成的圓拱形房屋,屋頂上蓋以厚厚的芭草或葵葉,猶如一艘倒扣的船。完成下面1-2小題。
1.該民居最可能位于( )
A.海南省 B.河南省 C.吉林省 D.甘肅省
2.該民居設計成圓拱形,可以更好地( )
A.節省建材 B.防寒保暖 C.抵御臺風 D.收集雨水
【答案】1.A 2.C
【解析】1.芭草或葵葉是熱帶地區的植物,該民居分布的地區應位于我國常見降水較多、氣候潮濕的海南島,且黎族人民主要分布在海南島,A正確,BCD錯誤。故選A。
2.據上題分析得知該民居位于海南,海南緯度低,氣溫高,一般不需要防寒保暖,B錯誤;海南多臺風,屋頂的圓拱造型有利于削減風力,抵御臺風,C正確;設計成圓拱形與節省建材無關,A錯誤;當地降水充足,水資源較為豐富,不需要收集雨水,且圓拱形也沒有接納雨水的區域,D錯誤。故選C。
冬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日有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在廣東沿海城市陽江,人們喜食的咸湯圓和普通湯圓的區別在于它沒有餡,是通過搭配各種食材來獲取味道。搭配的食材也以當地海產為主,一般用觥魚絲、干瑤柱、蝦米干、鮮貝、煎香的綾魚肉松等材料熬出湯底,再加入白蘿卜一起熬煮,制成當地的特色美食。據此完成下面3-4小題。
3.該地制作的咸湯圓,其湯料中的海產主要來自( )
A.渤海 B.黃海 C.東海 D.南海
4.冬至日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形成這種地域文化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工藝 B.市場 C.原料 D.氣候
【答案】3.D 4.D
【解析】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廣東省瀕臨我國南海,湯圓中的海鮮,就地取材,應來自南海,D正確,ABC錯誤,故選D。
4.冬至時,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餃子的主要原料是面粉,由小麥研磨而成,北方處于溫帶季風氣候區,適合小麥生長;湯圓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由水稻研磨而成,南方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適合水稻生長。因此餃子、湯圓的飲食地域差異,主要是由于氣候的不同引起的,D正確,工藝、市場、原料具有適應當地地域文化的特征,ABC錯誤,故選D。
川西林盤主要分布于川西平原,因竹木繁茂、小巧如盤而得名,是集生產、生活、生態于一體,具有悠久歷史的獨特鄉村聚落。成都共有大小林盤約12萬個。下面兩圖分別為川西林盤景觀圖及模式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5-6小題。

5.川西林盤的形成背景有( )
①地形平坦,水網密布②氣候溫和,物種豐富③精耕細作,自給自足④人口密集,耕地不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發揮川西林盤歷史文化價值的途徑有( )
①拆遷合并,擴大林盤的規模②集中布局,建設規模化小區
③保護性建設,留存文化遺產④農旅融合,發展特色旅游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5.A 6.D
【解析】5.由圖文材料可知,川西林盤主要分布在川西平原,平原地形平坦,水網密布,外層水渠農田占地面積廣,耕地面積廣大,①正確;④錯誤;該區域是獨特的鄉村聚落,氣候溫和、物種豐富與川西林盤的形成關系不大,②錯誤;從圖中可以看出川西林盤內層為住宅,外圍有水渠農田環繞,推測林盤相對封閉,可以自給自足,產業結構以種植業為主,精耕細作,③正確;A正確;故選A。
6.發揮川西林盤的歷史文化價值一定要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進行,保留其具有悠久歷史的獨特鄉村聚落原型,不能盲目地進行拆遷、合并、擴大規模,①錯誤;集中布局會破壞其原有的結構,失去聚落特色,②錯誤;可以進行保護性建設,留存文化遺產,適度發展鄉村旅游業,發揮區域特色,③④正確。綜上可知,D正確;故選D。
下圖為浙江某一以姓氏命名的古村落平面結構示意圖,圖中各類建筑主要建造于清朝時期。建設宜居的人居環境是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內容,當地政府計劃對該村落進行改造。據此完成下面7-8小題。
7.推測該古村落( )
A.位于低山丘陵區 B.地形平坦,黑土層深厚
C.沒有祠堂建筑 D.“大戶人家”多居住在南部
8.當地政府在對該村落進行改造時,計劃建一個方便村民進行小型公共活動的綠化區域,該區域最可能位于(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7.A 8.A
【解析】7.讀圖可知,該古村落的建筑大部分為磚石結構,古代建造房屋一般是就地取材,說明該地石頭多,應為山區,A項正確;我國黑土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B項錯誤;該古村落以姓氏命名,說明是聚族而居,我國古代家族觀念較強,聚族而居的村落一般都有宗族祠堂,C項錯誤;“大戶人家”一般是指較為富有的家庭,富有的家庭可購買木材,建造更為舒適的木結構房屋,故圖中木結構建筑應為歷史上“大戶人家”居住地,在北部,D項錯誤。故選A。
8.根據材料可知,該古村落建筑主要建造于清朝時期。圖中甲地的土木結構建筑經久歷遠,歷經風雨的土墻破損較為嚴重,保護價值不大,且土墻不易于修葺維護,甲地位于村落中心地帶,因此最可能在此地修建方便村民進行公共活動的綠化區域,A項正確,排除BCD。故選A。
福建泉州是中國歷史上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蚵殼厝是當地沿海地區以殼為外墻原材料建成的傳統特色建筑,據專家考證,蚵殼原產于非洲東海岸,古代商船返航時會載滿蚵殼回泉州后來,當地人在海灘發現并撿拾這些蚵殼攪拌海泥筑屋而居下圖示意泉州蚵殼厝的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9-10小題。
9.下列有關于蚵殼外墻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蚵殼凸外傾有利于排水②通風散熱降低夏季室溫③反射陽光提高冬季室溫④墻體防海風腐蝕耐長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蚵殼厝景觀體現的地域文化是當地人們( )
A.具備了務實包融的價值觀 B.使用本地自然資源的生活智慧
C.追求方正威嚴的審美情趣 D.形成內部聚合的社會組織形態
【答案】9.B 10.B
【解析】9.結合泉州區域地理背景可知,我國東南沿海年降水量大,蚵殼凸面外傾有利于排水且能防水,①正確;材料中提到蚵殼攪拌海泥筑屋,同時圖片中可以看到蚵殼之間嚴絲合縫,并不能起到通風散熱的作用,②錯誤;反射陽光不僅不會提高冬季室溫,反而會使熱量被反射,降低室溫,③錯誤;蚵殼來自海洋,抗海風腐蝕性強,有利于抵御含鹽高的海風,墻體從古代一直保存到現在,說明墻體堅固耐久,④正確。綜上可知,B正確、ACD錯誤。故選B。
10.蚵殼厝是當地人在海灘發現并撿拾這些蚵殼攪拌海泥筑屋而居,說明體現的是當地人們使用本地自然資源的生活智慧,和務實包融價值、威嚴的審美、社會組織形態無關,B正確,ACD錯誤。故選B。
剪紙是中國民間傳統藝術,2009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剪紙表現的內容豐富多彩,可以反映人們的生活環境、民俗風情,寄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圖是四幅反映不同地域文化的剪紙作品,據此完成下面11-12小題。
11.關于圖中地域景觀所呈現的文化對應正確的是( )
A.①—順應自然 B.②—家庭文化 C.③—御外凝內 D.④—江南文化
12.北京四合院的特點為( )
A.采用土墻建筑,防雨水侵蝕功能差 B.庭院方正便于冬季多采納陽光
C.大門多開在中軸線上 D.四合天井,便于收集雨水
【答案】11.C 12.B
【解析】11.結合所學知識,①為桂林山水,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并非順應自然,排除A;②為江南水鄉,體現江南文化,排除B;③為客家土樓,體現御外凝內的特點,C正確;④為北京四合院,體現以家庭單位的家庭文化,排除D。故選C。
12.結合所學知識,北京四合院的特點為庭院方正,坐北朝南,便于冬季采納陽光,B正確;北京四合院都采用磚塊建筑,排除A;北京四合院大多呈中軸線對稱,但大門一般都修筑在整個院落的東南側,排除C;四合天井,便于收集雨水,為南方建筑物特點,排除D。故選B。
北京時間2019年4月16日,巴黎圣母院發生火災,牽動著全世界人民的心。北京故宮是我國的藝術寶庫。讀巴黎圣母院和北京故宮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13-14小題。
13.以上兩幅圖體現了建筑物在哪方面的差異( )
A.空間布局形式 B.建筑結構 C.地域組合 D.以上都不是
14.形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 )
A.地域文化的差異 B.科技發展水平的差異
C.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D.自然環境的差異
【答案】13.B 14.A
【解析】13.讀圖可知, 以上兩幅圖在建筑結構上有很大的不同,巴黎圣母院屬哥特式建筑,故宮則處處體現皇權至上的思想,B符合題意;建筑空間布局形式和地域組合指建筑的空間分布與組合,以上兩幅圖片并未顯示建筑的空間布局, A、C 、D不符合題意。故選B。
14.巴黎圣母院建筑屬于哥特式建筑,其建筑結構主要受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北京故宮是明清兩朝的皇宮,該建筑體現皇權至上的思想和嚴格的等級制度等,因此兩種建筑結構因受地域文化的影響而不同,與科技發展水平、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自然環境關系不大,A正確、BCD錯誤。故選A。
下圖為我國某古村落布局圖,該地平均海拔約2m,分布著一些零散的小山崗。完成下面15-17小題。
15.根據圖文材料推測,該村落最可能位于( )
A.四川省 B.湖北省 C.河北省 D.廣東省
16.圖中甲、乙處( )
①甲處為崗地②乙處為崗地③甲處易澇④乙處易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圖中古村落( )
A.朝向河流或池塘,不利于防潮 B.公共空間位于村落中心,利于開展公共服務
C.耕地距村落較遠,不利于農田管理 D.基塘沿河分布,有利于灌溉
【答案】15.D 16.B 17.B
【解析】15.根據材料可知,該村落平均海拔低且發展了基塘農業,最可能位于沿海的廣東省。故選D。
16.甲處發展了果園生產,且位于幾條小河的上游,應為地勢較高的崗地,不易積水成澇;乙處相反,為地勢較低的基塘,易澇。故選B。
17.該村落北靠崗地,南朝河流,利于空氣流通,緩解潮濕悶熱現象,A錯誤;公共空間位于村落中心,四周民居環繞,利于居民到達,方便開展公共服務,B正確;耕地多位于民居周圍,距離不遠,方便農田管理,C錯誤;基塘雖然沿河分布,但氣候濕潤,地勢低洼,且該村落以漁業生產為主,一般不需要灌溉,D錯誤。故選B。
二、綜合題
18.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滿族主要分布在東北三省,尤以遼寧為多,少數散居在一些大中城市。清代以來,由于滿漢長期雜居,滿族在語言、服裝、習俗等方面與漢族差異逐漸縮小。滿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屬阿爾泰語系。17世紀70年代以后,滿族普遍使用漢語和漢文,現在只有少數老人會說滿話。滿族住房,一般東南開門,其結構類似口袋,俗稱“口袋房”。房址多選在靠山近河的平緩之地,坐北朝南、背風面陽、冬暖夏涼。古代,滿族居民一年四季都穿袍服,因八旗制度而稱之為“旗袍”。入關以后直至辛亥革命,男穿袍服,外套馬褂,女人也愛穿袍服,但有長短袖之分。辛亥革命后,旗袍的式樣不斷改進,成為我國婦女最喜愛的中式服裝。滿族重視禮節,過去平輩行“打千”禮。平輩親友相見,不分男女,行“抱腰接面”大禮,現此禮節已被握手禮代替。
(1)滿族房屋的建造反映了當地什么樣的自然環境?
(2)滿族禮節的變化反映了文化的變化,這種變化是如何產生的?
【答案】(1)北方冬季寒冷干燥, 冬季風為偏北風,故房屋朝向南,背風向陽,冬暖夏涼。
(2)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族群間交流增多,外來文化的傳入,更方便、更禮貌的禮儀在人群中傳播。
【解析】(1)由材料可知,滿族主要分布在東北三省,滿族住房,一般東南開門,其結構類似口袋,俗稱“口袋房”。房址多選在靠山近河的平緩之地,坐北朝南、背風面陽、冬暖夏涼。滿族房屋的建造反映了當地北方冬季寒冷干燥,冬季風為偏北風,故房屋朝向南,背風向陽,冬暖夏涼。
(2)滿族禮節的變化反映了文化的變化,這種變化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族群間交流增多,外來文化的傳入,更方便、更禮貌的禮儀在人群中傳播而產生的。
19.讀“安徽宏村格局示意圖”和相關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宏村位于皖南山區,歷史上屬于古徽州,因其獨特的村落布局和古建筑遺存體現了徽州的地域文化,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整個村子的布局與水密不可分,順地勢、水勢,引溪流、匯泉水,構建了別出心裁的村落水系。村落水系不僅為村民解決了消防用水,而且調節了氣溫,為居民生產、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創造了一種“浣汲未防溪路遠,家家門前有清泉”的良好環境。村中有承志堂、樂敘堂等祠堂,以及南湖書院等,這些建筑組合體現著當地的耕讀文化。
(1)宏村的布局與水密不可分。其中的“水”主要來自 、 等。
(2)說出宏村水系的主要作用。
(3)寫出能體現宏村耕讀文化的文化景觀。(寫出2個即可)
(4)請說明應該如何保護宏村古村落文化景觀。
【答案】(1)湖泊、泉水 河流
(2)提供消防用水;提供居民生產和生活用水;調節了氣溫;美化了環境等。
(3)南湖書院、樂敘堂、承志堂等。
(4)保護古村落的建筑和古老的村落水系;注重保護村落賴以生存的田地、山林、河流及其生態環境;保持村落文化的記憶,重視村落發展訴求,維護村落文化景觀發展。
【解析】(1)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讀圖能力,難度較小。由圖可知,“水”主要來自湖泊(南湖)、河流(西溪)以及泉水(注意材料信息“引溪流、匯泉水”)等。
(2)由材料“村落水系不僅為村民解決了消防用水,而且調節了氣溫,為居民生產,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創造了一種‘浣汲未防溪路遠,家家門前有清泉’的良好環境”,說明宏村水系的主要作用有:提供消防用水;提供居民生產和生活用水;調節了氣溫;美化了環境等。
(3)本題考查學生閱讀能力,難度較小。由材料及圖可知,村中有承志堂、樂敘堂等祠堂以及南湖書院等,很好地體現了當地傳統的耕讀文化。
(4)宏村主要由獨特的村落布局、古建筑遺存、村落水系、耕讀文化等多種要素組合而成,對它的保護要全方位考慮,不能顧此失彼,既要重視村落發展訴求。又要維護村落文化景觀發展。當地順地勢,水勢,引溪流、匯泉水,構建了別出心裁的村落水系,整個村子的布局與水系密不可分,應該加強古村落建筑和古村落的保護;對于古村落賴以生存依賴的田地、山林、河流以及優秀的生態環境要加強保護;對于古村落中的古老建筑,更要加強保護,保持村落文化記憶。同時,在發展過程中,當地政府應該重視村落發展訴求,維護村落文化景觀發展。
20.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冰和雪都是熱的不良導體,但冰較雪更加厚實、堅固。冰的反射率達50%,新雪的反射率則在80%以上。在某些地區,因紐特人用冰雪建造出結實又實用的冰屋。
材料二 冰屋呈現為穹頂結構,屋內溫度為10℃~15℃,而冰屋本身卻不會融化垮塌。精心制作的圓頂冰屋很堅固,一個成年男子可以站在冰屋上而不會使其塌陷。下圖為某地區冰屋景觀圖。
(1)推測冰屋主要的分布地區,并說明理由。
(2)推測冰屋內溫度高于冰點,但冰屋卻不會融化倒塌的原因。
(3)推測冰屋分布區居民的主要生產和出行方式。
【答案】(1)冰屋主要分布在高緯度地區。理由:緯度較高,氣候嚴寒,地表植被稀疏(或無),缺乏其他建筑材料,但冰雪豐富,利于就地取材;冰雪的反射率較高,不易融化,堅固耐用,適應當地地理環境特征;保溫性極佳,且成本極低。
(2)冰屋內熱量較高,融化的水會順著內壁流下,外部氣溫較低,使內部融化的融水重新凍結;圓頂結構,不易倒塌。
(3)冰屋分布區氣候嚴寒,當地居民無法耕種,多以捕魚、打獵為生;當地終年積雪較厚,居民出行一般以雪橇為交通工具,以馴鹿或雪橇犬為主要出行動力。
【解析】(1)冰屋主要分布在高緯度地區(主要是北極地區)。北極地區大部分位于北極圈內,包括北冰洋及周圍亞、歐、北美三洲的部分陸地,緯度高,終年寒冷,地表植被稀疏(或無),缺乏其他建筑材料,大部分地區被冰雪覆蓋,有建造冰屋所用的材料,利于就地取材;由材料“ 冰屋呈現為穹頂結構,屋內溫度為10℃~15℃,而冰屋本身卻不會融化垮塌。精心制作的圓頂冰屋很堅固,一個成年男子可以站在冰屋上而不會使其塌陷”可知,冰雪的反射率較高,不易融化,堅固耐用,適應當地地理環境特征;由材料“冰和雪都是熱的不良導體”可知,冰屋保溫性極佳,且成本極低。
(2)當屋內溫度較高時,冰屋內層會融化,水會自上而下流淌,而冰屋外部氣溫較低,所以那些流下來的水又會被凍結成冰;由材料“冰屋呈現為穹頂結構”可知,冰屋為圓頂結構,很堅固,不易倒塌。
(3)冰屋分布區氣候嚴寒,當地居民無法耕種,多以捕魚、打獵為生,主要靠獵捕海生哺乳動物(主要是海豹、海象、鯨等)和陸地哺乳動物(馴鹿,白熊,麝牛,極地狐和北極熊)為食,主要捕食海魚(鯊,鱈魚,庸魚菜,肉色像鮭魚的鱒魚和紅鮭魚)。當地終年積雪較厚,居民出行一般以雪橇為交通工具,以馴鹿或雪橇犬為主要出行動力,故狗拉雪橇和海豹皮小艇、獨木舟等成為主要出行方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璧县| 廉江市| 栖霞市| 呼和浩特市| 新郑市| 手机| 仙居县| 拉萨市| 元朗区| 禄丰县| 夏津县| 绩溪县| 松原市| 唐河县| 横峰县| 万全县| 贵港市| 沙田区| 上犹县| 满洲里市| 麦盖提县| 炉霍县| 望奎县| 太保市| 扬中市| 临武县| 徐州市| 东辽县| 张家港市| 广东省| 新昌县| 盱眙县| 大城县| 曲阳县| 迁西县| 郴州市| 太白县| 兴城市| 广安市| 高平市| 蚌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