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備課課題 6.根莖葉 授課時間 月 日(星期 )課型 新授課 第 1 課時(共1 課時)教材分析 第6課是《根 莖 葉》。風仙花在生長過程中,植株在不斷地長高,根、莖、葉都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因此根、莖、葉在植物生長過程中的變化和作用是非常值得探究的問題。為此,本課安排了兩個科學實踐活動。第一個科學實踐活動是觀察鳳仙花的根、莖、葉。學生通過測量葉子大小、莖的粗細等活動了解鳳仙花的生長情況。在觀察的基礎上,再把鳳仙花的根、莖、葉與其他植物的根、莖、葉進行比較,找出它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通過這個活動學生既了解了鳳仙花的根、莖、葉的特點,又建立起對植物根、莖、葉多樣性的認識。第二個科學實踐活動是探究根和莖的作用。通過設計實驗、查閱資料、交流等多種方法,讓學生了解鳳仙花根和莖的作用。學情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知道植物有根、莖這兩個結構,對于根、莖的外部特征有一定的經驗基礎,但不能用準確的科學詞匯描述,根、莖的類型更是知之甚少。根、莖的作用學生有一定的認識,能說出有吸收水分的作用。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能區分鳳仙花的根和莖的主要特征:直根;直立莖;草質莖;能認識到植物的根能幫助植物吸收水分、運輸水分,幫助其維持自身生存。 科學思維:根據根和莖的作用的問題提出假設,利用簡單的實驗,建立根和莖能夠幫助植物獲取水分的作用的聯系。 科學探究:運用感覺器官和儀器、工具,觀察根和莖幫助植物獲取水分的現象,用較為準確的詞匯記錄和整理信息,并運用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結果,得出根和莖有吸收水分和運輸水分的作用的結論。 態度責任:在探究根和莖的作用的學習過程中,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熱情,能與他人交流證據和觀點。教學重點 運用感覺器官和借助簡單的工具觀察鳳仙花的根、莖、葉,能夠說出鳳仙花根、莖、葉的特征。教學難點 通過設計鳳仙花根、莖作用的實驗,能夠說出根能從土壤中吸收水分;莖把水分運輸到葉。板書設計 根 莖 葉 根:直根 吸水功能 鳳仙花 莖:直立莖、草本莖 運輸功能 葉:狹橢圓形、葉緣鋸齒狀教學過程 問題引領下的主要學習任務、師生活動及設計意圖導入(4分鐘) 提問:鳳仙花在生長過程中,發生了哪些變化? 匯報觀察到的變化:莖在不斷長高、變粗;葉子數量增多,逐漸變大; 講解:植物的莖不止有直立的部分,主干分支出來的枝條也屬于莖。 過渡:植物的根莖葉有哪些特征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根莖葉。 觀察根、莖、葉 觀察鳳仙花的根、莖、葉(10分鐘) 談話:鳳仙花的根莖葉是什么樣的呢?我們需要全面細致的進行觀察,都觀察什么呢?用什么方法? 講解:用細線測量莖的粗細時,先用細線纏繞莖一周,然后用直尺量取細線的長度。 顏色、大小、形狀、長度等 活動1:觀察鳳仙花根、莖、葉 活動方法及要求: 運用感覺器官、借助簡單工具(放大鏡、直尺、細線)觀察鳳仙花的根、莖、葉;將觀察到的內容記錄到表格中;注意觀察過程中不要碰傷鳳仙花;時間為5分鐘。 展示與匯報 小結:鳳仙花的葉是綠色的,狹橢圓形,葉緣鋸齒狀;莖是草本莖,直立莖;根為須根系。 過渡:其他植物的根莖葉長什么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比較鳳仙花和其他植物的根、莖、葉(10分鐘) 談話:先來看一看我們較為熟悉的葉。我們知道自然界有各種各樣的葉。你能判斷出這些植物的葉是什么形狀的嗎? 講解:葉一般是由葉柄、葉片和托葉構成的。 白板活動:判斷葉形 針形葉、帶形葉、三角形葉、心形葉、鱗形葉 任務單上進行連線 談話:我們可以看到鳳仙花的莖是直立的莖,那么這些植物的莖屬于哪種莖呢?請你根據自己的想法完成連線。 講解:莖在構成上分為木質莖和草本莖。樹木一般是木質莖,低矮的灌木等是草本莖。莖在形態上有直立莖、纏繞莖、攀緣莖、匍匐莖。 提問:你能給這些植物的根分類嗎?你根據什么這樣分類的? 直根系:大豆、番茄、雪松 須根系:鳳仙花、水稻、竹子 這些植物的根,都有一個粗的,有很多分支;這些植物的根沒有粗的,都是須根。 講解:根在形態上分為直根和須根。直根植物有一根主根,非常發達、明顯,還有各級側根。 談話:植物的根常常會產生許多變態,我們來看一看吧! 【設計意圖:觀察鳳仙花的根、莖、葉,認識它們的形態特征,通過測量了解根、莖、葉的生長變化。】 根和莖的作用 1.根吸水實驗 提問:植物的根、莖、葉多種多樣,這些器官有什么作用呢? 預設: 根:吸收水分和土壤中的養分;莖:輸送水分;葉:光合作用 談話:根真的能夠獲取土壤中的水分嗎?我們怎樣驗證呢?老師給大家提供了一些實驗材料,想一想如何實驗。 追問:食用油的作用是什么? 實驗材料:玻璃杯/燒杯、水、食用油,植物帶根、記號筆 嘗試畫出整個實驗裝置,嘗試標出一些實驗材料的用法。 匯報與展示 活動2:根的吸水作用 活動方法及要求:將植物的根浸入水中,然后倒入少許油將水面密封;用記號筆記錄此時的水面位置;小組相互幫助,時間為3分鐘。 2.莖運輸作用 談話:剛才我們猜想莖是運輸水分的,如何驗證呢? 追問:橡皮泥有什么作用? 實驗材料:橡皮泥、錐形瓶、色素、水、無根、有莖和葉的植物 嘗試畫出整個實驗裝置,嘗試標出一些實驗材料的用法。 匯報與展示 活動3:莖的運輸作用 活動方法及要求:在水中加入少量色素;將莖浸入有顏色的水中,并用橡皮泥封住瓶口;小組相互幫助,時間為2分鐘。 談話:2個實驗均需要一定的時間,就讓我們靜靜等待,下次課上我們再來揭曉。 接上節課 談話:經過幾天的等待,兩個實驗發生了哪些變化呢?我們來看一看! 活動:觀察兩個實驗裝置的變化 活動方法及要求:用記號筆畫出此時水面高度,并用直尺測量兩次記號筆印之間的高度差;用小刀將植物的莖切開,觀察莖內部的變化,注意安全 提問:你都觀察到了什么?說明根/莖有哪些作用? 學生預設: 水面下降了( )厘米,說明根把水分吸收了; 莖內部的一些地方變紅了,說明這些地方是用來運輸水分的。 小結: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分,根具有吸水功能;莖把水運輸到葉,莖具有運輸功能。 過渡:根和莖還有哪些作用呢?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資料。 3.根和莖的其它作用 提問:你從資料卡中獲取了哪些信息? 學生預設: 根:固定植株;用根毛吸收養分;合成化學物質 莖:支撐葉片、花、果實;繁殖功能 總結:根、莖、葉可以幫助植物獲取營養,它們都是植物的營養器官。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設計實驗研究植物是通過根、莖獲取水分。利用查閱的資料,了解植物的根、莖的其他功能。】 拓展與應用 過渡:我們知道了根、莖的這么多用途,想一想,土壤中的水分是怎樣到達果實的呢? 學生預設: 嘗試說出水分運輸的路徑:水分→根→莖→葉→花→果實 提問:綠色植物對改善生態環境方面有哪些作用呢? 學生預設: 釋放氧氣、吸收二氧化碳//讓沙漠變成綠洲/大樹遮擋風沙 美化環境 談話:希望同學們能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與它們和諧相處。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了解水在植物體內運輸的路線,了解植物在改善生態環境方面的作用。】作業布置 持續觀察鳳仙花的生長情況,記錄觀察日記教 學 反 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