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備課課題 4.播種發芽 授課時間 月 日(星期 )課型 新授課 第 1 課時(共1 課時)教材分析 第 4 課是《播種發芽》。觀察鳳仙花的生長變化從“播種”開始,播種活動進行得成功與否直接影響本單元的后續活動能否順利開展。本課的科學實踐活動從觀察鳳仙花的種子開始然后挑選種子進行播種,最后探究不同的播種方法對鳳仙花種子發芽的影響。在拓展與應用部分要求學生記錄種鳳仙花日記,堅持每天觀察和記錄鳳仙花的生長變化,為以后的觀察和研究提供支持性的證據。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對于種植植物有一定的興趣愛好,但對于種植方法及植物的生長及形態方面的知識了解不多。在二年級的課上學習了移栽植物的方法和養護植物的方法,能說出植物的生長需要提供陽光、水分。在前一個單元的學習中,知道土壤中含有腐殖質,為植物的生長提供營養。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學生通過觀察鳳仙花種子的外部,能夠運用圖畫或者語言等多種方法描述鳳仙花種子的特征。學生在觀察過程中,知道種子發芽情況與播種有關。 科學思維:學生通過觀察鳳仙花種子,能夠概括鳳仙花種子的特征。 科學探究:學生能夠通過嘗試播種鳳仙花種子的過程,掌握正確播種方法。能設計簡單方案探究水、溫度、陽光對種子發芽的影響。 態度責任:學生在觀察和種植活動中,體會到植物是有生命的,要熱愛植物。認識到要珍愛生命,愿意合作交流。教學重點 學生能夠通過嘗試播種鳳仙花種子的過程,掌握正確播種方法。學生在觀察過程中,知道種子發芽情況與播種有關。教學難點 播種的技巧,怎樣保證發芽率。鳳仙花種子的準備。板書設計 4.播種發芽 種子:貼學生觀察的圖(種子特征) 2-3毫米 黑色\褐色 圓球形 播種:深度 、澆水等 生長:記錄變化教學過程 問題引領下的主要學習任務、師生活動及設計意圖一、提出和聚焦問題(5) 提問:想不想自己也種植一些鳳仙花?如果自己種植鳳仙花,可以從哪里開始呢?【出示圖片,鳳仙花美麗圖片】 學生預設:學生發生好奇心,他們可以把觀察到的與同學分享。 學生觀看種子發芽視頻:很多植物的一生都是從種子開始的,要想認識植物的一生,就要親自播種植物來觀察。 【設計意圖:通過鳳仙花的圖片或視頻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種鳳仙花的興趣。】 二、科學實踐活動,播種鳳仙花(29) (一)觀察鳳仙花種子 提問:鳳仙花的一生也是從種子開始的,鳳仙花種子是什么樣子? 我們從哪些方面來觀察? 提示:從種子的顏色、形狀、氣味等方面進行觀察。 學生觀察鳳仙花種子。 學生小組交流:鳳仙花種子是什么樣子?什么顏色?什么形狀?…… 提問:鳳仙花種子有哪些外部特征? 提示:種子那么小,光靠眼睛觀察你能觀察清楚嗎?怎么辦? 怎么知道種子的大小?提示:尺子來測量。 學生借助放大鏡觀察種子。 提問:借助放大鏡和尺子,我們有什么新的發現? 學生匯報:長度約2-3毫米;黑色\褐色;圓球形 【設計意圖:以觀察種子活動為切入點,展開對種子外部特征的觀察,能夠運用畫圖或語言等多種方式描述鳳仙花種子的特征。】 (二)挑選種子進行播種 1.挑選種子,研究播種方法 提問引導學生探究: (1)討論并匯報,我們挑選什么樣的種子進行播種?什么樣的土壤有利于植物生長? 學生圍繞這個問題進行討論,得出“飽滿、成熟、個大、不癟的、沒有損傷的等等” 學生進行選種 提問:我們怎樣播種才能讓它發芽? 老師根據學生的分歧進行引導對比實驗。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在牙簽上標出不同刻度,進行測量土的深度。引導學生做澆水和不澆水實驗。播種的種子數量要一樣。 學生分組展開討論,得出小組的播種方法。 學生自己討論說出步驟,同學可以補充。最后列舉步驟。在老師的啟發下重點討論:播種的深淺和是否澆水等。可以分組討論。學生可能有分歧,老師引導同學們可以選擇放入1厘米深,2厘米深、3厘米深進行對比觀察。 2.學生選擇材料,播種種子。 引導學生討論:猜測幾天后發芽?怎樣觀察發芽情況?怎樣記錄發芽過程? 學生討論:怎樣觀察發芽情況?怎樣記錄發芽過程。 學生選擇材料,播種種子。 按時記錄 【設計意圖:挑選好的種子進行播種,引導學生意識到選擇質量好、正確的方法播種種子,很大程度提高種子的發芽率。】 (三)觀察鳳仙花種子發芽情況 等到大多數學生的鳳仙花種子發芽后開展。5天以后 提問:我們種的鳳仙花種子發芽了嗎?鳳仙花種子是什么時候發的芽?比一比那盆里的種子發芽率高? 學生分組根據種子發芽情況,進行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出科學的播種方法,要繼續堅持觀察,并及時記錄,寫出觀察日記。 【設計意圖:在統計種子發芽率的基礎上,結合播種方法,引導學生分析影響種子發芽的因素。】 三、拓展延伸(6) 寫觀察日記。作業布置 持續觀察鳳仙花的生長情況,記錄觀察日記教 學 反 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