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華師大版九下§6.4新能源與可持續發展學案姓名[學習目標]1、了解新能源的開發方向;2、了解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方法;3、聯系實際掌握一些基本的節能方法;4、了解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一、知識點梳理:知識點1、新能源的開發1、擺脫能源危機的根本途徑是 ;2、目前正在開發利用的一次能源有 、 能、地熱能、海洋能、潮汐能、新型生物質能等;正在開發的二次能源有 、激光能、 等。3、風能是 使空氣流動而產生的動能。由于風能具有不要 、不要 、 、可以 等優點,開發風力發電技術已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重視。4、地熱能是 所包含的內能,它主要來源于地球內部各種放射性元素的 。5、生物質能是可以 的,但是由于生物質是生態系統中 和 的重要參與者,每一種生物質對生態系統的相對穩定都有著它的獨特作用,所以生物質作為能量資源也不能無計劃地濫用。6、新型生物質能前著良好的發展前景,如高油喬木用于 ,綠藻等微生物用于 等。 是農村綜合利用生物質能比較成功的技術。我們應該實施對生物質能的 和 。知識點2、節能新技術1、合理開發利用能源的主要途徑有 使用不可再生能源;2、節約能源既要求人們不隨意 能源,還要求人們不斷開發 的新型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和動力機器等;3、合理開發利用能源的另一重要途徑是提高能源的 和 ;知識點3、能源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1、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能源的 和 。2、保證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是開發 和 的新能源,以滿足人們對能源的需求。3、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理想的新能源有 、 、 、 、 等。二、例題講解例題1、“綠色生活”是一種健康、環保、節能的生活理念,下列行為中不符合該理念的是( )A.洗手后及時擰緊水龍頭 B.廢舊電池回收利用C.將實驗后的廢液直接倒入水池中 D.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例題2、2022 年北京冬奧會以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為承辦理念,應用了許多綠色環保的黑科技,令人眼前一亮。下列設計或舉措沒有本現想色環保理眾的是( )A. 冬奧主火炬以“微火”替代傳統火炬,減少了燃料消耗B.場館100%以綠電代替火力發電,減排二氧化碳32萬噸C.賽區植物采取就地就近等措施保護,同步開展生態修復D.冰墩墩融合熊貓形象的冰晶殼,體現冬季冰雪運動特點例題3、一種“綠色電池”——燃料電池,是將H2、CO、CH4等燃料和空氣不斷輸入,直接氧化使化學能轉化為電能,被稱為21世紀“綠色發電站”。這三種氣體可以作為燃料的原因是( )A.都是無毒、無害的氣體 B.燃燒產物均是CO2和H2OC.都可燃燒并放出大量的熱 D.均在自然界大量存在例題4、“節能減排”是我國的重要國策,過多的CO2排放會造成溫室效應,為了減緩大氣中CO2含量的增加,目前以下建議中可行的是( )A.開發太陽能、水能、風能、地熱能等新能源 B.電解水生產清潔燃料氫氣C.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 D.開發燃煤新技術使其充分燃燒例題5、某研究小組為探究負氧離子對空氣質量有何影響,進行了以下實驗:①在甲、乙兩個相同的房間內,通過釋放煙霧制造空氣污染物濃度較高的環境。②在甲房間內釋放一定量的負氧離子,乙房間不作處理。③每隔1小時對甲、乙房間內空氣污染物中的PM2.5濃度進行檢測,獲得的數據經處理后如圖所示。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中設置乙房間的目的是 ,以探究PM2.5濃度的變化是否與 有關。(2)“0小時”時,甲、乙兩個房間PM2.5濃度的檢測值有較明顯差異,檢測人員解釋這是此時煙霧顆粒物尚未分布均勻所致。此時該如何檢測才能使實驗數據更加準確? 。(3)實驗結果表明,甲房間的PM2.5濃度在逐漸 ,且速度比乙房間 ,由此可得出結論: 。(4)研究人員發現森林能釋放大量的負氧離子,且這種自然負氧離子更有利于人體健康,從治理空氣污染或健康生活的角度出發,這對你有什么啟示? 。三、隨堂練習:1、下列措施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是( )A.鼓勵私人購買燃油車 B.實施長江流域”十年禁漁”C.實施垃圾分類 D.倡導”光盤行動”2、“信息”“材料”“能源”被稱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在即將到來的新能源時代,核能、太陽能、氫能將成為主要能源B.新型材料將在航空航天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C.光纜在信息產業中有廣泛應用,制造光纜的主要材料是單質硅D.用乙醇汽油作為汽車的燃料,可節省石油資源,減少汽車尾氣的污染3、習近平主席強調: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下列措施會引起環境污染的是( )A.大量直接焚燒生活垃圾 B.用人畜糞便等廢棄物制得甲烷作燃料C.將煤脫硫后再綜合利用 D.大力推廣使用太陽能、風能等綠色能源4、“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生活垃圾提倡分類處理,分類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飲料罐、礦泉水瓶等應放入的垃圾桶是( )A. B. C. D.5、能源科技的發展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但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也帶來了諸如酸雨、霧霾、溫室效應等環境的問題。下列做法或說法不符合環保要求的是( )A.外出盡量騎自行車或坐公交車,做到低碳出行B.生活中要節約糧食、節約用水、避免用電器待機耗電C.依靠科技進步,開發和推廣清潔的可再生能源D.因為能量在轉化過程中是守恒的,所以能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6、“環保”和“節能”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以下做法中與“環保”和“節能”不相符的是( )A.提高熱機的效率 B.加緊超導材料的研究,使之盡早投入實際運用C.盡量利用太陽能代替常規能源 D.為節省開支盡量多用柴薪能源7、成語“竭澤而漁”告誡人們不能只圖眼前利益,不顧長遠發展,這是可持續發展觀念的體現.下列活動與此觀念相符的是( )A.退耕還林 B.填湖建房 C.張網捕鳥 D.毀林開荒8、能源問題是現代社會發展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1)大量耗用各種能源時,會造成空氣污染的有 ;會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有 。(填序號)①柴薪 ②煤炭 ③石油 ④天然氣 ⑤水能 ⑥風能 ⑦太陽能 ⑧地熱能(2)某市城區正在進行天然氣工程建設,有人表示贊同,有人表示反對,小剛同學收集了如下兩組有關數據:熱值q/J m﹣3 當地價格/元 m﹣3 每戶月平均用氣量/m3 更換灶具費用/元煤 氣 約4×107 9 6 0天然氣 約8×107 15 3 70請你決策: (填字母)。A. 繼續使用煤氣 B. 更換使用天然氣簡單說明你作出這種決策的理由: 。四、課后練習:1、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我們應該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下列做法與這一理念相違背的是( )A.露天焚燒廢棄塑料 B.生活垃圾分類放置、處理C.工業廢水經處理達標后排放 D.多植樹造林.減少水土流失2、太陽是太陽系中唯一的恒星,每時每刻向外輻射太陽能。下列關于太陽能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中的能量最終來自太陽能B.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從生產者固定太陽能開始的C.地球上的水循環是由太陽能推動的D.太陽能來源于太陽內部的核裂變3、化學在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等與社會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的領域發揮著積極作用。下列做法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理念相違背的是( )A.禁止使用四乙基鉛做汽油抗爆劑,可減少汽車尾氣污染B.過度開采礦物資源,促進地方經濟發展C.改進汽車尾氣凈化技術,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D.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4、“加水就能跑的神車”事件一度成為輿論熱點,該汽車實際是利用車內水解制氫技術獲得氫氣,通過氫燃料電池給車提供動力(該技術成本很高,目前仍處在試驗階段),但被曲解為“加水就能跑”。下列對該事件的看法錯誤的是( )A.氫燃料電池是將氫氣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B.水解技術制取氫氣的過程一定要消耗其他能量C.對于熱點事件要遵從科學原理,不能盲從,更不能以訛傳訛D.該車行駛的能量最終來源于水,水是一種能源5、關于能源的利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煤、石油、太陽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B.火箭發射利用的燃料是液態氫,是因為它的熱值高C.植物秸稈具有生物質能,是不可再生能源D.風能、電能、太陽能是綠色能源,應大力開發利用6、“關燈,以行動支持地球”是今年活動的主題,作為青少年,我們最需要做好的是( )A.從點滴小事做起,節約資源 B.積極向公眾宣傳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C.從國家戰略出發,放眼世界 D.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7、我國之所以堅持可持續發展之路,是因為( )①我國面臨嚴峻的人口、資源、環境形勢②我國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③經濟建設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④我國堅持保護資源、環境的基本國策。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8、某市正全面加強人居環境建設,讓市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要實現這樣的愿景,節能減排,使用新能源勢在必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生物能、地熱能、海洋能、太陽能都是新能源B.氫燃料發動機能夠將化學能全部轉化為機械能C.能源的大量消耗使人類面臨嚴重的能源危機D.節能問題的核心是提高能量利用中的轉化效率9、下列措施不利于農田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的是( )A.施用農家肥 B.作物秸稈還田 C.長期使用化肥 D.保護農田中的青蛙10、某生態農業科技園區不僅是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和推廣基地,也將是一個觀光休閑的生態農業園區。下列生產管理的思路不妥的是( )A.將農家肥與化肥綜合使用,以提高增產效果B.為了防治病蟲害,提高農作物產量,可以大量使用農藥C.種植、養殖、制沼氣相結合,既可以改善環境,也可以提高農業、畜牧業的產量D.園區內禁止大量就地焚燒農作物秸稈11、為了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我國政府頒布了《退耕還林條例》,實施該條例有利于( )A.減少物種數目 B.降低植被調節氣候的能力C.保護生物多樣性 D.降低生態系統的穩定性12、我國政府推行了部分教材循環使用的政策,制定這一政策的根本出發點是( )A.有利于衛生防疫 B.為造紙廠節約成本C.節約木材,保護森林 D.為每個家庭節約資金13、某種新型薄膜太陽能電池,厚度只有幾微米,可彎曲,1克薄膜太陽能電池1小時可提供6×10-3千瓦時的電能,它可以貼在玻璃上,制成太陽能發電窗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太陽能不是清潔能源B.太陽能從太陽傳遞到薄膜電池上沒有能量損失C.薄膜太陽能電池將電能直接轉化為光能D.1克薄膜太陽能電池1小時可提供2.16×104焦的電能14、下列對人類和環境關系的認識,錯誤的是( )A.環境就像一個巨大的倉庫,盡管貯藏了各種豐富的資源,但在一定的時期內,地球上的空間、資源、環境的承載量是有限的B.現在很多災害的發生都是由于人類不合理的活動而引起的C.人類從環境中得到的物質和能量,最終都歸還給環境,因此環境可以源源不斷地向人類提供各種物質和能量D.人類無節制排放垃圾,使環境不堪重負,總有一天地球會變成一個大垃圾場15、如圖是生態系統的碳循環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①表示的生理過程是 。(2)在生態系統中,物質可以循環利用,而能量只能單向流動。能量只能單向流動的原因是: 。(3)2016年4月22日將是人類歷史上一個意義非凡的“世界地球日”,一百多個國家在聯合國簽署了全球性的氣候新協議《巴黎協定》,要求于本世紀下半葉實現碳的凈零排放。要降低碳的排放,其重要措施之一是要大量減少途徑 (填序號)的碳排放量。(4)作為簽約國,我國正在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的發展與生活方式。我們每個人都應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下列做法符合綠色、低碳要求的是 (填序號)。①購物時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②選擇自行車、公共交通出行③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交換、捐贈舊的書籍和衣物參考答案:一、知識點梳理:知識點1、1、研究和開發新能源; 2、太陽能 風 沼氣 氫能3、太陽輻射能 運輸 開采 清潔無污染 再生 4、地球內部 衰變放熱。5、再生 能量流 物質流6、 生物燃料 生物制氫 沼氣工程 多種轉換 綜合利用。知識點2、1、 高效和節約 2、 浪費 能耗小 3、 開采效率 使用效率知識點3、1、 再生利用 環境良化 2、 可再生 清潔安全3、 太陽能 風能 海洋能 地熱能 生物質能二、例題講解:例題1、C解析:踐行綠色生活將不斷強化美麗中國建設的綠色主色調。自然是人類的生存之基,也是人類生生不息的根本保障。人類發展的歷史證明,對自然無休止的破壞性利用,最終都將遭到自然無情的報復。建設美麗中國要求重構人與自然的關系,確保以綠色生活的方式實現和維護人與自然和諧共存。踐行綠色生活,就是要求我們在生產、生活和消費過程中,不斷調適與自然的關系,對自然持敬畏之心,遵循自然規律,保護自然,走綠色發展之路,真正做到與自然和諧共生,維護自然的綠色之本。實驗后的廢液直接倒入水池會污染地下水,不符合”綠色生活”理念。故C符合題意。例題2、D解析:A、冬奧主火炬以“微火”替代傳統火炬,減少了燃料消耗,符合環保理念。B、場館100%以綠電代替火力發電,減排二氧化碳32萬噸,符合環保理念。C、賽區植物采取就地就近等措施保護,同步開展生態修復,符合環保理念。D、冰墩墩融合熊貓形象的冰晶殼,體現冬季冰雪運動特點,與環保無關。故D符合題意。例題3、C解析:A.一氧化碳有毒,故A錯誤;B.氫氣的燃燒產物只有水,沒有二氧化碳,故B錯誤;C.三者都是燃料,燃燒時都會放出大量的熱,故C正確;D.三種燃料在空氣中的含量極少,故D錯誤。例題4、A解析:A.開發太陽能、水能、風能、地熱能等新能源,可以減小二氧化碳的排放,故A符合題意;B.電解水生產清潔燃料氫氣時,由于消耗大量的電能,而電能主要通過火力發電產生,因此會增大二氧化碳的排放,故B不合題意;C.有的行業必須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如果禁止使用,雖然減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是卻影響了生產和生活,故C不合題意;D.煤完全燃燒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因此開發燃煤新技術使其充分燃燒,也不會減小二氧化碳的排放,故D不合題意。例題5、(1)作對照;負氧離子 (2)隨機多點檢測,求平均值(3)降低;快;負氧離子能改善空氣質量 (4)保護森林,多植樹解析:(1)實驗中設置乙房間的目的是作為對照實驗,因為是為了探究PM2.5濃度的變化是否與負氧離子有關;(2)“0小時”時,甲、乙兩個房間PM2.5濃度的檢測值有較明顯差異,檢測人員解釋這是此時煙霧顆粒物尚未分布均勻所致.那么,此時應該隨機多點檢測,求平均值.才能使實驗數據更加準確;(3)由實驗結果可以發現,甲房間的PM2.5濃度在逐漸降低,而且速度比乙房間快,因此可以說明:負氧離子能改善空氣質量;(4)研究人員發現森林能釋放大量的負氧離子,且這種自然負氧離子更有利于人體健康,從治理空氣污染或健康生活的角度出發,這對我們的啟示:保護森林,多植樹。三、隨堂練習:1、A 2、C 3、A 4、A 5、D 6、D 7、A8、(1)①②③;① (2)B(或者A);更換原灶具浪費,還需要新投入(或從長遠看,更經濟)四、課后練習:1、A 2、D 3、B 4、D 5、B 6、A 7、D 8、B 9、C10、B 11、C 12、C 13、D 14、C15、(1)光合作用 (2)大部分能量在流動過程中以熱的形式散失 (3)④ (4)②③④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共34張PPT)第六章 能源與社會華師大版九年級下冊第4節 新能源與可持續發教學目標科學觀念:了解新能源的開發方向;了解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方法;聯系實際掌握一些基本的節能方法;了解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科學思維:強化低碳、環保理念,加強生生交流與合作;探究實踐:通過閱讀材料、讀圖分析等,了解新能源的開發技術與消費前景;態度責任:關注新能源的開發,樹立節約能源的意識。活動:說一說,下列能源中哪些屬于一次能源?哪些屬于二次能源?哪些是可再生能源?太陽能、化石能源、風能、核能、潮汐能、氫能、新型生物質能、沼氣、激光能、電能、地熱能、海洋能一次能源:太陽能、化石能源、風能、地熱能、海洋能、潮汐能、新型生物質能二次能源:沼氣、激光能、氫能、電能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潮汐能、新型生物質能。人類使用了數千年之久的化石能源在數十年到數百年之內將會枯竭,研究和開發新能源是擺脫能源危機的根本途徑。新知導入現代社會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多,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能源的可持續利用。我們一方面應積極開發新能源,另一方面還應合理利用和節約現有的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開發能源利用的新技術。21清風明月新知講解一、新能源的開發1、擺脫能源危機的途徑:途徑:研究和開發新能源是擺脫能源危機的根本途徑;原因: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在數十年到數百年之內將會枯竭。讀圖:1)你能從圖中看出從 1990~2050 年期間,世界對各類能源的需求有哪些變化嗎?2)從1990年到2050年各類能源在消費總量中所占比例有何變化?隨著人類社會地進步,人們對能源地需求在不斷增加。人類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各類能源在能源消費總量占的比例也不同。煤、石油由于使用時造成污染和資源不可再生性,在消費總量中逐漸減少,而水電、天然氣、核能由于污染少、能量大,在消費總量中逐漸增加。新知講解2、目前正在開發利用新能源:正在開發利用的一次能源: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潮汐能、新型生物質能等;正在開發的二次能源:沼氣、激光能、氫能等。新知講解(1)風能:①風能:風能是太陽輻射能使空氣流動而產生的動能。②風能優點:具有不要運輸、不要開采、清潔無污染、可以再生等。③ 風力發電:風力發電是把風的動能轉為電能。(點擊圖片播放)小資料:中國的風能資源新知講解(2)地熱能:①地熱能:地熱能是地球內部所包含的內能,它主要來源于地球內部各種放射性元素的衰變放熱。放射性元素衰變放出的熱量經過數十億年的逐漸累積,在地球內部蘊藏了巨大的能量。②地能的利用:地熱能可直接利用,天然溫泉是直接利用地熱能的最常見形式。③地熱能發電:地熱能可以用來發電,地熱發電是20世紀50年代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小資料:中國的地熱電站世界海拔最高的地熱電站:羊八井地熱電站新知講解(3)海洋能:海洋能的種類很多,海水動能與勢能、海水溫度差及鹽度差所具有的能、海水中生物所具有的能和海洋中以物質資源形式存在的其他能源等都是海洋能。如海浪具有動能,潮汐具有勢能,海洋中的鈾和重水則蘊藏著核能。利用各種海洋能進行發電是開發利用海洋能的主要途徑。小資料:海洋溫差發電新知講解(4)生物質能:①生物質能:生物質能就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貯存在生物質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質為載體的能量。②生物質能的利用:我們應該實施對生物質能的多種轉換和綜合利用。沼氣工程是農村綜合利用生物質能比較成功的技術。新型生物質能的利用舉例:*高油喬木用于生物燃料;*綠藻等微生物用于生物制氫,等。生物質燃料討論交流生物質能是可再生能源,那么我們能否因生物質能可再生而隨意濫用呢?生物質能是可以再生的,但是由于生物質是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和物質流的重要參與者,每一種生物質對生態系統的相對穩定都有著它的獨特作用,所以生物質作為能量資源也不能無計劃地濫用。例如,為了用木柴和干草作燃料,過度砍伐森林,破壞草原與植被,不僅會導致生物質能的減少,還會造成生態失衡。又如,若把秸稈等農作物殘余物只作為燃料,土壤將因此失去氮、磷、鉀等營養成分而導致肥力減退。新知講解二、節能新技術1、節能勢在必行:煤炭、石油、天然氣是當今社會的最主要的三大能源;但是,化石能源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因此如何高效和節約地使用這些不可再生能源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之一。2、節能要求:節約能源既要求人們不隨意浪費能源,還要求人們不斷開發能耗小的新型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和動力機器等,例如節能型煤爐、節能型熱水器、節能型汽車、節能型燈具等。新知講解3、開發利用能源的途徑:合理開發利用能源的重要途徑之一是提高能源的開采效率和使用效率,例如向油井注水或注氣可以提高石油的采收率;對煤炭進行加工使之“氣”化或“液”化可以提高燃燒效率,以及開發超導輸電技術以提高電能的傳輸效率等。煤炭深加工閱讀:燃料電池新知講解三、能源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1、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之一。2、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能源的再生利用和環境良化。3、開發可再生和清潔安全的新能源,以滿足人們世世代代對能源的需求,是保證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4、太陽能、風能、海洋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都是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理想的新能源。視頻:可持續發展閱讀: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小資料:能源利用率隨堂練習1、“綠色生活”是一種健康、環保、節能的生活理念,下列行為中不符合該理念的是( )A.洗手后及時擰緊水龍頭B.廢舊電池回收利用C.將實驗后的廢液直接倒入水池中D.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出行C隨堂練習2、節約能源的根本措施是( )A.大力開發新能源B.大量利用太陽能、地熱能C.大量利用風能、水能D.采用新技術,更新改造落后的設備D隨堂練習3、 “節能減排”是我國的重要國策,過多的CO2排放會造成溫室效應,為了減緩大氣中CO2含量的增加,目前以下建議中可行的是( )A.開發太陽能、水能、風能、地熱能等新能源B.電解水生產清潔燃料氫氣C.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D.開發燃煤新技術使其充分燃燒A隨堂練習4、氫能源由于其無污染而成為未來理想的能源之一。氫元素在地球上大量存在,但主要以化合態形式存在于化合物中,如何利用氫的化合物制得氫氣是我們所要解決的問題。下列各種制取氫氣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A.利用水電解制得氫氣B.利用金屬和稀硫酸反應制得氫氣C.利用太陽能分解水制得氫氣D.利用金屬和水反應制得氫氣C隨堂練習5、 “地球一小時”,簡言之就是在每年3月最后一個星期六熄燈一小時。我國的北京、上海、香港等許多城市也參與到了這一活動中。據此回答這一活動有利于( )①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②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發展③走可持續發展之路④公民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習慣的養成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C隨堂練習6、我國目前的能源結構仍存在不足,下列措施有利于優化我國能源結構的是( )A.繼續發揮產煤大國的優勢B.不使用石油和天然氣C.控制核能和水能的開發D.加大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D隨堂練習7、下面是生態系統的碳循環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圖中①表示的生理過程是 。(2)在生態系統中,物質可以循環利用,而能量只能單向流動。能量只能單向流動的原因是: 。(3)全球性的氣候新協議《巴黎協定》要求于本世紀下半葉實現碳的凈零排放。要降低碳的排放,其重要措施之一是要大量減少途徑 (用圖中序號表示)的碳排放量光合作用大部分能量在流動過程中以熱的形式散失④隨堂練習(4)作為簽約國,我國正在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的發展與生活方式。我們每個人都應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以下做法符合綠色、低碳要求的是 (填序號)。①購物時使用一次性塑料袋②選擇自行車、公共交通出行③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④交換、捐贈舊的書籍和衣物②③④課堂總結1、我們一方面應積極開發新能源,另一方面還應合理利用和節約現有的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開發能源利用的新技術。2、研究和開發能源是擺脫能源危機的根本途徑。3、開發可再生和清潔的新能源,是保證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板書設計6.4 新能源與可持續發展擺脫能源危機,保證社會可持續發展:①開發可再生、清潔安全的新能源②合理利用和節約現有的能源③提高能源的利用率④開發能源利用的新技術作業布置1、復習本課時主要內容;2、完成學案中的“課后練習”;3、完成作業本中相應練習;4、預習下一課時主要內容。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華師大版九下科學§6.4新能源與可持續發展教學設計課題 6.4新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單元 六 學科 科學 年級 九下教材分析 本節選自華師大版九下第六章第4節,本教材內容的安排重在使學生通過學習認識到目前人類的能源危機感,樹立正確的節能觀,一方面能充分有效地利用現有能源,另一方面還應積極開發新能源;讓學生了解目前正在開發的一些新能源,進一步了解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的現實意義。本節內容擬用1課時完成。學習目標 科學觀念:了解新能源的開發方向;了解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方法;聯系實際掌握一些基本的節能方法;了解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科學思維:強化低碳、環保理念,加強生生交流與合作;探究實踐:通過閱讀材料、讀圖分析等,了解新能源的開發技術與消費前景;態度責任:關注新能源的開發,樹立節約能源的意識。重點 合理開發利用能源的重要性;樹立節能意識;難點 厲行低碳生活并養成節能的好習慣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說一說,下列能源中哪些屬于一次能源?哪些屬于二次能源?哪些是可再生能源? 太陽能、化石能源、風能、核能、潮汐能、氫能、新型生物質能、沼氣、激光能、電能、地熱能、海洋能 過渡:人類使用了數千年之久的化石能源在數十年到數百年之內將會枯竭,研究和開發新能源是擺脫能源危機的根本途徑。 導入新課講授新課 現代社會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多,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能源的可持續利用。 我們一方面應積極開發新能源,另一方面還應合理利用和節約現有的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開發能源利用的新技術。 一、新能源的開發 1、擺脫能源危機的途徑: 途徑:研究和開發新能源是擺脫能源危機的根本途徑; 原因: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在數十年到數百年之內將會枯竭。 讀圖:1)你能從圖中看出從 1990~2050 年期間,世界對各類能源的需求有哪些變化嗎? 2)從1990年到2050年各類能源在消費總量中所占比例有何變化? [參考:人類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各類能源在能源消費總量占的比例也不同。煤、石油由于使用時造成污染和資源不可再生性,在消費總量中逐漸減少,而水電、天然氣、核能由于污染少、能量大,在消費總量中逐漸增加。]2、目前正在開發利用新能源: 正在開發利用的一次能源: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潮汐能、新型生物質能等; 正在開發的二次能源:沼氣、激光能、氫能等。 (1)風能:(附視頻) ①風能: 風能是太陽輻射能使空氣流動而產生的動能。 ②風能優點: 具有不要運輸、不要開采、清潔無污染、可以再生等。 ③ 風力發電: 風力發電是把風的動能轉為電能。 小資料:中國的風能資源(2)地熱能: ①地熱能: 地熱能是地球內部所包含的內能,它主要來源于地球內部各種放射性元素的衰變放熱。放射性元素衰變放出的熱量經過數十億年的逐漸累積,在地球內部蘊藏了巨大的能量。 ②地能的利用: 地熱能可直接利用,天然溫泉是直接利用地熱能的最常見形式。 ③地熱能發電: 地熱能可以用來發電,地熱發電是20世紀50年代發展起來的新技術。 小資料:中國的地熱電站 (3)海洋能: 海洋能的種類很多,海水動能與勢能、海水溫度差及鹽度差所具有的能、海水中生物所具有的能和海洋中以物質資源形式存在的其他能源等都是海洋能。 如海浪具有動能,潮汐具有勢能,海洋中的鈾和重水則蘊藏著核能。 利用各種海洋能進行發電是開發利用海洋能的主要途徑。二、節能新技術 1、節能勢在必行: 煤炭、石油、天然氣是當今社會的最主要的三大能源;但是,化石能源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因此如何高效和節約地使用這些不可再生能源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之一。 2、節能要求: 節約能源既要求人們不隨意浪費能源,還要求人們不斷開發能耗小的新型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和動力機器等,例如節能型煤爐、節能型熱水器、節能型汽車、節能型燈具等。 3、開發利用能源的途徑: 合理開發利用能源的重要途徑之一是提高能源的開采效率和使用效率,例如向油井注水或注氣可以提高石油的采收率;對煤炭進行加工使之“氣”化或“液”化可以提高燃燒效率,以及開發超導輸電技術以提高電能的傳輸效率等。 閱讀:燃料電池三、能源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1、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之一。 2、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能源的再生利用和環境良化。 3、開發可再生和清潔安全的新能源,以滿足人們世世代代對能源的需求,是保證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 4、太陽能、風能、海洋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都是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理想的新能源。 視頻:可持續發展閱讀: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小資料: 能源利用率 指出研究和開發新能源的必要性說明開發新能源的重要 性介紹風能成為新能源的優點所在介紹地熱能時,利用圖片提升民族自豪感節能方面,輔以例子,使學生有節能的行動指南可持續發展是一個抽象的概念,這里教學方法可使學生理解可持續發展的內涵課堂練習 1、“綠色生活”是一種健康、環保、節能的生活理念,下列行為中不符合該理念的是( C )A.洗手后及時擰緊水龍頭 B.廢舊電池回收利用C.將實驗后的廢液直接倒入水池中 D.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出行2、節約能源的根本措施是( D ) A.大力開發新能源 B.大量利用太陽能、地熱能C.大量利用風能、水能 D.采用新技術,更新改造落后的設備3、“節能減排”是我國的重要國策,過多的CO2排放會造成溫室效應,為了減緩大氣中CO2含量的增加,目前以下建議中可行的是( A ) A.開發太陽能、水能、風能、地熱能等新能源B.電解水生產清潔燃料氫氣C.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D.開發燃煤新技術使其充分燃燒4、氫能源由于其無污染而成為未來理想的能源之一。氫元素在地球上大量存在,但主要以化合態形式存在于化合物中,如何利用氫的化合物制得氫氣是我們所要解決的問題。下列各種制取氫氣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C ) A.利用水電解制得氫氣 B.利用金屬和稀硫酸反應制得氫氣C.利用太陽能分解水制得氫氣D.利用金屬和水反應制得氫氣5、“地球一小時”,簡言之就是在每年3月最后一個星期六熄燈一小時。我國的北京、上海、香港等許多城市也參與到了這一活動中。據此回答這一活動有利于( C )①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②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發展③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④公民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習慣的養成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6、我國目前的能源結構仍存在不足,下列措施有利于優化我國能源結構的是( D ) A.繼續發揮產煤大國的優勢B.不使用石油和天然氣C.控制核能和水能的開發D.加大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7、下面是生態系統的碳循環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圖中①表示的生理過程是 。 (2)在生態系統中,物質可以循環利用,而能量只能單向流動。能量只能單向流動的原因是 。 (3)全球性的氣候新協議《巴黎協定》要求于本世紀下半葉實現碳的凈零排放。要降低碳的排放,其重要措施之一是要大量減少途徑 (用圖中序號表示)的碳排放量。 (4)作為簽約國,我國正在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的發展與生活方式。我們每個人都應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以下做法符合綠色、低碳要求的是 (填序號)。①購物時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②選擇自行車、公共交通出行③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交換、捐贈舊的書籍和衣物[參考:(1)光合作用(2)大部分能量在流動過程中以熱的形式散失(3)④(4)②③④] 及時訓練,有利于鞏固剛剛學習的新知識。同時還有發現學生理解所學知識中存在的問題,便于及時糾正、修補。課堂小結 1、我們一方面應積極開發新能源,另一方面還應合理利用和節約現有的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開發能源利用的新技術。 2、研究和開發能源是擺脫能源危機的根本途徑。 3、開發可再生和清潔的新能源,是保證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 幫助學生掌握重點,更加容易的學習。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華師大版九下科學6.4新能源與可持續發展.pptx 2024華師大版九下科學6.4新能源與可持續發展學案.doc 2024華師大版九下科學6.4新能源與可持續發展教學設計(表格式).doc 可持續發展.mp4 風力發電的原理.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