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六章 質量和密度 第2節 密度 教學設計 (表格式)人教版 八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六章 質量和密度 第2節 密度 教學設計 (表格式)人教版 八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密度 教學設計
課 題 密度
課時安排 1 課前準備
教材內容 分 析 從知識的角度說,密度的概念是進一步學習力學知識的基礎,后面學習液體壓強、浮力時都離不開密度的概念。另外,從過程和方法的角度看,本節課是典型的全程科學探究,對于學生體驗科學探究過程。領悟和學習科學探究方法,逐步形成科學探究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在此過程中運用的數據分析方達和利用比值來定義物理量的方法,是后面學習中經常用到的方法。所以,不管從知識方面,還是從方法方面說本節課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設計理念 1、新課程基本理念是:注重學生發展,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注意學科滲透,關心科技發展,加強對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學生不僅要學習物理知識和技能,還應經歷一些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方法,了解科學。 2、為了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本節課應該重視實驗探究,主要采用“邊討論、邊探究、邊實驗”的綜合啟發式教學方法進行施教。通過學生自主、積極、主動地學習,變機械模仿為實驗探究,從參與中發現問題,在積極的探究過程中形成實驗探究方案,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3、重視科學方法教育和物理與實際生活的結合,滲透新課程教育理念。一方面在探究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控制變量法的科學方法教育:另一方面在教學中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認知規律出發,經歷實際問題導入一理論探究一解決實際問題的研究過程,體現物理學科“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
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現階段能力發展水平不平衡,形象思維能力較強,邏輯思維能力發展水平不高,學生已有”物體體積越大,質量越大”的生活經驗,已初步掌握了測量固體、液體質量和體職的方法,同時學生動于操作能力和欲望比較強,樂于參與實驗,但是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還有欠缺,在本節教學時,將通過實驗,使學生經歷比較、分析的過程,自主建立密度的概念。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 2.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進行計算.能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知道密度單位的寫法、讀法及換算.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經歷密度概念的建立過程,學習建立科學概念的思維方法. 2.熟悉量筒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密度反映的是物質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對物質屬性的認識有新的拓展. 2.通過量筒、天平使用的技能訓練,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與協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學生對“密度是物質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的認識,以及密度單位的寫法、讀法及換算.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一) 師生活動 一、認識密度 師 我們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問題. 鐵塊和木頭誰重 怎么比較鐵塊和木頭誰重?這一類問題好像并不容易回答,我們的辦法是取等體積這兩種物質才好比較.1.探究相同體積的不同物質質量與體積的關系 師 我這里有顏色、體積相同的鐵塊和塑料塊,如果能比較它們的質量大小,是不是可以判斷出哪一個是鐵塊,哪一個是塑料塊? 學生思考、交流:①用手掂量一下就可以區分開;②用天平稱量(也可以拿出一個已調節好的托盤天平,分別把兩物塊放在兩盤中,下沉的那端是鐵塊.) 師 回答正確.下面就請幾位同學上臺來幫忙鑒定下.(教師出示一臺天平,指導學生演示操作.) 師 由此可見,相同體積的不同物質的質量不同也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我們可以用來鑒別物質. 師 下面請同學們利用桌上的器材(其中銅塊、鐵塊、鋁塊的體積都是10cm3),研究一下相同體積的不同物質的質量是否相同.并將實驗數據填入下表:(用多媒體展示) 探究相同體積的不同物質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多媒體課件)
設計意圖 學生對桌上的眾多器材有很強的好奇心,就干脆放手讓學生“玩”,從玩中發現問題,從玩中引發思考。有效地激發起學生探究的興趣和欲望,進而比較自然地引導學生進入實驗。
教學環節(二) 師生活動 2.探究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關系. 師 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收集到體積不同的同類物質,例如,鐵釘、鐵塊等.它們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相同嗎?如何探究? 生:用天平稱它們的質量、量筒測量它們的體積,然后計算1cm3的物體內的質量是否相同. 師 大家思路很正確,請大家先閱讀課本第116頁,學習量筒測體積的方法. 師 根據我們制定的計劃和天平、量筒的使用方法,大家分成四個小組,分別測出鐵釘與螺母,大小石塊的質量與體積記錄下數據,計算出每1cm3的物質質量,各小組實驗完成后匯報你的實驗結果. 學生分組實驗,教師準備統計數據表格. 學生實驗后,教師選取幾個小組的數據投影展示,并讓其小組成員根據所測數據得出結論,并分析質量與對應體積比值的特征. 結論:同種物質的質量與它的體積成正比,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相同.
設計意圖 用比賽的方式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在動手實驗前教師不過多的引導學生 討論實驗步驟,而是把問題放在后面出現大的誤差時再分析,這樣既節約了時間,又培養了學生制定科學探究計劃的能力。
教學環節(三) 師生活動 在以上實驗探究和分析的基礎上,教師進一步指出:質量和體積的比值表示單位體積的質量.同種物質的單位體積的質量是相同的;不同物質的單位體積的質量一般是不同的.可見,單位體積的質量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物理學中,某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與它的體積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密度在數值上等于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 歸納:1.密度的概念:某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與它的體積之比,用符號ρ表示. 質量 2.密度的定義式:密度=質量/體積(ρ=m/V).公式中各個符號的意義及單位: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 (kg/m3),m-質量一千克(kg),V一 體積一立方米(m3) 注意:密度ρ的單位是由質量的單位和體積的單位決定的.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kg),體積的單位是立方米(m3),密度的單位就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如 質量單位用克(g),體積單位是立方厘米(cm3),則密度的 單位就是克每立方厘米(g/cm3).1 g/cm3=1×103 kg/m3=1kg/dm3 =1t/m3. (很多同學認為質量單位kg比g大,體積單位m3比cm3大,則由質量和體積單位復合而成的密度單位kg/m3一定比g/cm3大,這是完全錯誤的.我們來進行單位換算:1g/cm3=1×10-3kg/1×10-6m3=1×103 kg/m3,所以g/cm3比kg/m3單位大. ) 師 請大家閱讀課本第118頁各種物質在常溫常壓下的密度,看看有什么規律. 生1:一般來說,不同物質的密度不同. 生2:通常,固體的密度大,液體的密度次之,氣體的最小. 生3:在液體中,水銀的密度最大. 3.密度是物質的一種屬性 師 物質的密度由物質的種類(本身特性)決定.同一種類物質m 和V 的比值不變,即ρ值相同,不同種類物質的ρ值一般不同.密度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它與物體的質量多少、體積的多少無關.不能簡單地說,物質的密度ρ跟物體的質量m成正比,跟體積V成反比.同學們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尤其是一些物理公式,一定不要死記硬背,要學會運用數學方法研究物理問題.
設計意圖 通過學生討論,讓學生自己體驗成功的喜悅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1.密度是一個抽象概念,但我們經常用到它.生活中我們說鐵塊比木頭重,實際上是比較了相同體積的兩者鐵塊質量比木頭大,這樣便引入了密度的定義,即某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與體積之比.要引導學生多用密度去解釋生活中的事例. 2.要想讓學生更深入理解密度知識,就要引導學生去探究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從而讓學生明白密度是物質的一種屬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渑池县| 海阳市| 汉中市| 荆门市| 万荣县| 汾西县| 青浦区| 宣恩县| 阿克| 保定市| 皋兰县| 德化县| 珲春市| 卢湾区| 社会| 长兴县| 贡嘎县| 临江市| 兴宁市| 合阳县| 通榆县| 德安县| 潼南县| 道孚县| 高陵县| 南木林县| 离岛区| 新平| 双柏县| 栾川县| 南雄市| 桓台县| 开原市| 宜宾市| 缙云县| 青海省| 舞钢市| 盈江县| 卢湾区| 于都县| 红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