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俄羅斯 教學目標1.俄羅斯的位置、面積、鄰國。2.俄羅斯的地形特點以及氣候。教學重難點重點:俄羅斯的位置、地形特點難點:俄羅斯的氣候教學過程一、 導入新課我們的鄰居中,有文化同源但現在無論在國際政治上、經濟上相互競爭的日本,也有和我國一樣的人口大國——印度。還有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俄羅斯。二、新課講解:(一)、橫跨亞歐大陸北部1、位置:出示PPT,學生說說俄羅斯的海陸位置和緯度位置:(1)、緯度位置:出示PPT,總結:大部分位于50°N~70°N,絕大部分屬于北溫帶,小部分在北寒帶;位于北半球,跨東西兩半球。(2)、海陸位置:出示PPT,總結:橫跨亞歐大陸北部,西臨波羅的海,北臨北冰洋,東臨太平洋,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2、鄰國出示PPT,學生找出俄羅斯的鄰國。并上黑板指出。再出示PPT,總結俄羅斯的鄰國3、面積:學生找出俄羅斯的面積,1700多萬平方千米。這個數字多大呢 俄羅斯與中國、加拿大、美國、巴西、澳大利亞的對比。俄羅斯與七大洲的對比。(排第5位),大于南美洲、南極洲、大洋洲觀察俄羅斯的輪廓,發揮想像,像什么 (爬著的狗,倒過來,是蹲著的狗)地跨兩大洲出示PPT,學生閱讀材料總結:俄羅斯的歐洲部分,歷史上一直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活動集中的地區。結合歷史、民族和宗教等因素,俄羅斯歷來被認為是歐洲國家。東西相距遙遠學生看地圖,看俄羅斯最西和最東的經度,總結:俄羅斯東西端的經度差大約為170°,接近半個地球的經度—180°,是世界上領土東西跨度最大的國家,實際距離約7 000千米,乘坐普通列車從俄羅斯的最東端到最西端大約需要近三天時間。4、地形:觀察俄羅斯地形圖,說出主要地形區:總結:雖然俄羅斯面積大,但是地形比較簡單,大體上分為四塊: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問:東部、西部,比起來,哪兒高 北部、南部比起來,哪兒高 總結:西部以平原為主、東部多高原、山地。東高西低、南高北低。5、河流和湖泊:出示PPT,學生認識俄羅斯的河流頓河、伏爾加河(俄羅斯的母親河)、烏拉爾河、葉尼塞河(中西伯利亞高原與西西伯利亞平原的界線)、鄂畢河(俄羅斯最長、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勒拿河(中西伯利亞高原與東西伯利亞山地的界線)出示貝加爾湖的PPT: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容量最大的淡水湖,被稱為“西伯利亞的藍眼睛”。湖型狹長彎曲,宛如一彎新月,所以又有“月亮湖”之稱。在貝加爾湖周圍,總共有大小336條河流注入湖中,而從湖中流出的則僅有一條,其總蓄水量23.6萬億立方米,足夠50億人飲用半個世紀。伏爾加河:“五海通航”伏爾加河被俄羅斯人譽為“母親伏爾加”。它發源于俄羅斯西北部的丘陵,向南注入里海,全長3 600 千米,是歐洲第一長河。它流量豐富,水流平穩,航運價值很高。通過運河,伏爾加河與波羅的海、白海、黑海、亞速海、里海相通,稱為“五海通航”?!拔搴Mê健辈粌H建立了俄羅斯歐洲部分的水運聯系,而且還方便了俄羅斯和中亞、西亞、歐洲西部等地的交通聯系。6、氣候:俄羅斯的溫度帶(大部是北溫帶,有部分是北寒帶)l讀俄羅斯氣候分布圖說說俄羅斯有哪些氣候類型 以哪種氣候分布最廣 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短促溫暖,冬季漫長寒冷l讀莫斯科和雅庫茨克的氣候資料圖,說說它們的差異是什么 莫斯科氣候比較溫和,降水量較多,東部大陸性較強。總結:俄羅斯西部氣候比東部要好,所以,人口多。這些大國中,印度是國小但自然條件好。俄羅斯卻是國大自然條件惡劣。中國、美國這兩個方面趨于平衡,但是美國比中國的地形條件更好一些。加拿大和俄羅斯差不多。自然條件惡劣,農業不發達、人口就比較少。出示寒帶氣候和針葉林氣候的PPT:俄羅斯地域面積廣闊,西伯利亞地區緯度較高,氣候寒冷,冬季漫長,但夏季日照時間長,氣溫和濕度適宜,利于針葉林生長。有世界上分布最廣的亞寒帶針葉林。雅庫茨克這個位于西伯利亞縱深處的城市,“有點冷”是指-50C°,- 20C° ,鼻孔里的潮氣會凍結起來,寒冷的空氣迫使你不得不咳嗽。- 35C°,空氣會使暴露在外的皮膚很快麻木,凍傷會成為永久的傷害。 -45C°,眼鏡桿會粘在你的面頰上,如果你想把眼鏡取下來,它會把臉上的肉一起撕下。出示地球的寒極的PPT: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的奧伊米亞康,位于北緯63°,在1885年以-67.7℃的正式記錄獲得北半球“寒極”的稱號,1964年又以-73℃的低溫打破了原有的紀錄。出示凍土的PPT:凍土是由于高緯度,或大陸性氣候導致冬季寒冷所致,永久凍土又稱多年凍土,是指持續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凍結不融的土層,占俄羅斯國土面積的63%左右。在凍土分布地區,地表水不易下滲,地下水水位高,容易形成沼澤。在夏天,當溫度升高時,長年凍土的表層變暖融化后,地基就變得十分松軟,極大的影響俄羅斯的交通、建筑、能源開采等基礎設施。總結:寒冷的氣候,農業不發達。生長著許多耐寒的針葉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