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2 神經調節重難點索引:1.人體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2.反射與反射弧3.條件反射與非條件反射4.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與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5.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6.人腦的高級功能1.神經系統包括中樞神經系統和外周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由腦和脊髓組成,腦分為大腦、小腦和腦干;外周神經系統包括脊神經、腦神經、自主神經;自主神經系統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2.自主神經系統是分布于平滑肌、心肌和腺體等內臟器官的運動神經纖維所構成,主要支配內臟器官的活動,故又叫內臟神經。同時這種神經所控制的心跳、呼吸等活動不完全受人類的意識的支配。3.交感神經通常在個體應付緊急情況時發揮作用,副交感神經則在個體處于松弛狀態時發揮作用,抑制體內各器官的過度興奮,使它們獲得必要的休息。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的拮抗性質,使個體有張有馳,維持體內生理變化的均衡,保證個體活動的正常進行。4.神經元:是一種高度特化的細胞,是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之一,它具有感受刺激和傳導興奮的功能。神經細胞呈三角形或多角形,可以分為樹突、軸突和細胞體這三個區域。神經元的結構如下圖:【典例分析】例1.當你在野外草地上玩耍時,旁邊的草叢里突然竄出一條蛇。于是你非常緊張: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此時,你可能撒腿就跑,也可能原地不動冷靜地應對。當你確認安全之后,心跳、呼吸等會慢慢恢復。上述反應過程中,神經系統扮演了主要角色,下列有關神經系統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疾跑等躲避動作依賴骨骼肌的運動,不受自主神經系統支配B.人可以控制自己是否跑開,是因為軀體運動神經受中樞神經系統的控制C.緊張時,交感神經活動占優勢,能促進胃腸蠕動D.心跳等內臟器官的活動是受自主神經系統支配的,不受意識控制【答案】C【解析】A、疾跑等躲避動作依賴骨骼肌的運動,不受自主神經系統支配,受軀體運動神經支配,A正確;B、神經系統的調節存在分級調節過程,由于軀體運動神經受中樞神經系統的控制,所以人可以控制自己是否跑開,B正確;C、當人受到刺激興奮、緊張時,交感神經活動占優勢,表現為心跳加快,支氣管擴張,但胃腸蠕動和消化腺的分泌會受到抑制,C錯誤;D、心跳等內臟器官的活動不完全受人類的意識支配,受自主神經系統控制,D正確。故選C。例2.下列關于神經膠質細胞的描述,錯誤的是( )A.神經膠質細胞廣泛分布于神經元之間,數量是神經元數量的10~50倍B.神經膠質細胞具有支持、保護、營養和修復神經元等多種功能C.神經元與神經膠質細胞一起,共同完成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D.神經膠質細胞參與構成神經纖維表面的髓鞘,用來接收信息并將信息傳導至細胞體【答案】D【解析】A、神經膠質細胞,簡稱膠質細胞,是神經組織中除神經元以外的另一大類細胞,也有突起,但無樹突和軸突之分,廣泛分布于中樞和周圍神經系統。在哺乳類動物中,神經膠質細胞與神經元的細胞數量比例約為10:1,A正確;B、膠質細胞屬于結締組織,其作用僅是連接和支持各種神經成分,其實神經膠質還起著分配營養物質、參與修復和吞噬的作用, B正確;C、神經膠質細胞參與構成神經纖維表面的髓鞘,與神經元一起共同完成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C正確;D、樹突用來接收信息并將信息傳導至細胞體,D錯誤。故選D。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指的是生物體感受外界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反射活動必須通過反射弧來實現。2.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其中效應器是指運動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體。3.完成一個反射活動的條件是:具備完整的反射弧,提供一定強度的刺激。由于低級中樞還受高級中樞的控制,反射弧結構完整,給予適當刺激,也不一定會出現反射活動。【典例分析】例3.反射弧是反射的結構基礎。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A.反射弧是由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組成的B.感受器為傳入神經末梢,可以接受刺激產生興奮C.只要反射弧結構完整,給予適當刺激,即可出現反射活動D.所有生物都可以對刺激作出反應,因此都具有反射活動【答案】B【解析】A、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構成,其組成細胞不僅是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A錯誤;B、感受器一般是指傳入神經末稍,它能接受外界或內部刺激產生神經沖動,B正確;C、由于低級中樞還受高級中樞的控制,反射弧結構完整,給予適當刺激,不一定會出現反射活動,C錯誤;D、完成反射需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參與下,植物和微生物不具備神經系統,不具有反射活動,D錯誤。故選B。例4.下列有關反射的敘述,錯誤的是( )A.反射是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其結構基礎是反射弧B.縮手反射需要傳入神經元、中間神經元和傳出神經元的參與C.膝跳反射不僅受脊髓的控制,還會受大腦皮層的調控D.只要反射弧結構完整并給予適宜的刺激,就會有反射發生【答案】D【解析】A、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A正確;B、縮手反射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組成,需要傳入神經元、中間神經元和傳出神經元的參,B正確;C、膝跳反射的神經中樞在脊髓,為低級中樞,脊髓中的低級中樞受大腦皮層中相應高級中樞的調控,因此,膝跳反射不僅受脊髓的控制,還會受大腦皮層的調控,C正確;D、由于低級中樞還受高級中樞的控制,反射弧結構完整,給予適當刺激,不一定會出現反射活動,D錯誤。故選D。反射一般可以分為兩大類: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1.非條件反射是指人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種比較低級的神經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如腦干、脊髓)參與即可完成。2.條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3.反射過程:一定的刺激按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發生了興奮;興奮以神經沖動的方式經過傳入神經傳向中樞;通過神經中樞的分析與綜合活動,神經中樞產生興奮又經一定的傳出神經到達效應器,使根據神經中樞傳來的興奮對外界刺激做出相應的規律性活動。項 目 非條件反射 條件反射含 義 出生后無需訓練就具有的反射 出生后在生活過程中通過學習和訓練而形成的反射神經中樞 位于大腦皮層以下(腦干和脊髓) 位于大腦皮層特 點 先天性,終生性,數量有限 后天性,能建立和消退,數量無限意 義 使機體初步適應環境 使機體適應復雜多變的生存環境實 例 縮手反射,膝跳反射 望梅止渴,畫餅充饑等【典例分析】例5.為研究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對心臟的支配作用,分別測定狗在正常情況、阻斷副交感神經和阻斷交感神經后的心率,結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實驗處理 心率(次/分)正常情況 90阻斷副交感神經 180阻斷交感神經 70A.副交感神經興奮引起心臟搏動加快B.對心臟支配占優勢的是交感神經C.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作用是相互協同的D.消化道接受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雙重支配【答案】D【解析】A、由圖知,阻斷副交感神經心率大幅度提高,說明副交感神經對心臟搏動起抑制作用,A錯誤;B、由圖知,阻斷副交感神經心率大幅度提高。阻斷交感神經心率降低的變化并不明顯,因此,對心臟支配占優勢的是副交感神經,B錯誤;C、阻斷副交感神經,心率大幅度提高,說明副交感神經對心臟搏動起抑制作用。阻斷交感神經心率降低,說明交感神經對心臟搏動起促進作用。副交感神經與交感神經的作用相互拮抗,C錯誤;D、結合分析可知,消化道接受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雙重支配,共同調節消化道活動,D正確。故選D。例6.運動員在比賽中受傷,隊醫噴涂外用麻醉藥處理后,疼痛減輕能繼續比賽,該藥物的作用最可能是( )A.促進神經中樞釋放抑制性遞質 B.抑制感覺神經末梢感受刺激C.抑制傳出神經釋放神經遞質 D.抑制大腦皮層產生痛覺【答案】B【解析】感覺是在大腦皮層形成的,噴涂外用麻醉藥疼痛減輕,還可以參加比賽說明大腦皮層、神經中樞和傳出神經的功能都是正常的,受抑制的只能是感受器,說明該藥物的作用是抑制感覺神經末梢感受刺激,B符合題意。故選B。1.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方向是由興奮部位向未興奮部位。在膜外,局部電流的方向與興奮傳導方向相反;在膜內,局部電流方向與興奮傳導方向相同。2.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通過突觸完成,突觸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突觸后膜上有神經遞質的受體,當興奮傳至軸突末端時,軸突末端的突觸小體釋放神經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上的受體,使突觸后膜所在神經元興奮或抑制。3.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過程中的信號變化: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4.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過程中的能量變化:電能化學能電能。5.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特點:(1)單向傳遞: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然后作用于突觸后膜上,因此,神經元之間興奮的傳遞是單方向的。(2)突觸延擱:由于突觸的興奮需要通過化學信號的轉換。所以興奮在突觸中的傳遞速度要比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速度慢得多。6.興奮的傳導、傳遞方式的比較比較項目 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神經元之間的傳遞興奮的方式 局部電流 化學遞質刺激的方式 電刺激 化學刺激作用時間 傳導的快 傳遞的慢傳導方向 具有雙向性 單向傳遞【典例分析】例7.一名學生因吸食“笑氣”而引發身體機能多方面紊亂?!靶狻奔碞2O,醫療上曾用作可吸入性麻醉劑,其麻醉機制與位于突觸后膜的一種名為“NMDA”的受體的阻斷有關。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神經元軸突末梢可與其他神經元形成多個突觸B.神經元中的線粒體可以為突觸小泡的運輸提供能量C.吸食“笑氣”使人產生愉悅、快樂的感覺屬于條件反射D.N2O引起麻醉的原因可能是影響了突觸后膜上有關陽離子的內流【答案】C【解析】A、神經元軸突末梢可形成多個突觸小體,進而與其它神經元形成多個突觸,A正確;B、突觸小泡的運輸,需要消耗能量,線粒體是能量的動力車間,線粒體可以為突觸小泡的運輸提供能量,B正確;C、條件反射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吸食“笑氣”使人產生愉悅、快樂的感覺不屬于條件反射,C錯誤;D、由題意知吸食“笑氣”,神經后神經元可能是持續興奮,電位不能由動作電位轉變成靜息電位狀態,又知“笑氣”與位于突觸后膜的一種名為“NMDA”的受體的阻斷有關,可以改變離子的通透性,因此N2O引起麻醉的原因可能是影響了突觸后膜上鈉離子內流,D正確。故選C。例8.下列關于神經興奮的敘述,正確的是( )A.神經元受到刺激時,貯存于突觸小泡內的神經遞質就會釋放出來B.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后使下一神經元產生興奮C.組織液中Na+濃度增大,則神經元的靜息電位減小D.在神經纖維膜外,局部電流的方向是由未興奮部位流向興奮部位【答案】D【解析】A、神經元受到刺激時,若該刺激很弱不能引起神經元興奮或該刺激使神經元興奮被抑制時,則貯存于突觸小泡內的神經遞質不會被釋放出來,A錯誤;B、神經遞質種類有興奮性遞質和抑制性遞質,因此神經遞質作用到下一個神經元會產生興奮或抑制,所以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經元,B錯誤;C、神經元的靜息電位的大小與細胞內外的鉀離子濃度差有關,與鈉離子濃度無關,C錯誤;D、興奮傳導方向是興奮部位傳到非興奮部位,局部電流在神經纖維膜外是非興奮部位傳到興奮部位,D正確。故選D。1.各級中樞的分布與功能:(1)大腦:大腦皮層是調節機體活動的最高級中樞,是高級神經活動的結構基礎,其上由語言、聽覺、視覺、運動等高級中樞;(2)小腦:有維持身體平衡的中樞;(3)腦干:有許多重要的生命活動中樞,如心血管中樞、呼吸中樞等;(4)下丘腦:有體溫調節中樞、滲透壓感受器(水平衡中樞)、血糖平衡調節中樞,是調節內分泌活動的總樞紐;(5)脊髓:調節軀體運動的低級中樞;2.各級中樞的聯系:神經中樞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間相互聯系,相互調控;一般來說,位于脊髓的低級中樞受腦中相應高級中樞的調控,這樣,相應器官、系統的生理活動,就能進行得更加有條不紊和精確。3.排尿反射屬于低級的反射活動,其神經中樞在脊髓,然而脊髓受更高級的神經中樞(如大腦皮層)控制,因而大腦皮層可以抑制排尿反射。【典例分析】例9.下列有關神經系統分級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A.大腦皮層的某些區域與軀體運動的功能密切相關B.大腦皮層代表區的位置與軀體各部分的關系是正對應的C.排尿等生理活動過程中存在分級調節D.神經系統對內臟活動的調節也是通過反射進行的【答案】B【解析】A、大腦皮層是最高級中樞,與軀體運動、感覺活動密切相關,故大腦皮層的某些區域與軀體運動的功能密切相關,A正確;B、腦皮層代表區的位置與軀體各部分的關系是倒置的,即下肢的代表區在大腦皮層第一運動區的頂部,頭面部肌肉的代表區在下部,上肢的代表區則在兩者之間,B錯誤;C、正常成人排尿,由大腦皮層和脊髓控制,其中大腦皮層是高級中樞,脊髓是低級中樞,低級中樞受相應高級中樞的調控,說明排尿等生理活動過程中存在分級調節,C正確;D、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神經系統對內臟活動的調節是通過反射完成的,D正確。故選B。例10.排尿是一種復雜的反射活動。尿在腎臟中不斷產生并暫時儲存在膀胱中,當儲尿達到一定程度時引起尿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控制排尿的低級中樞在脊髓B.正常成年人能有意識地排尿,說明自主神經系統并不完全自主C.在排尿反射的分級調節過程中存在反饋調節D.某成年患者神經系統受損,雖能產生尿意但卻出現“尿失禁”(排尿不受控制),推測其受損的部位最可能是大腦皮層【答案】D【解析】A、排尿反射屬于低級的反射活動,其神經中樞在脊髓,故屬于簡單反射, A 正確;B、成年人能有意識地控制排尿,說明大腦皮層(高級神經中樞)對脊髓(低級神經中樞)具有控制作用,自主神經系統并不完全自主,B正確;C、尿道的尿液可刺激后尿道感受器并產生沖動,沖動傳遞到脊髓中的排尿中樞。這樣加強了脊髓初級排尿中樞的活動,使原有的排尿活動加強,這是一種正反饋調節方式,C正確;D、尿意的產生是在大腦皮層,能產生尿意,說明大腦皮層正常,D錯誤。故選D。1.大腦表面分布的各種生命活動功能區,即為神經中樞,大腦皮層是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比較重要的中樞有:位于中央前回的軀體運動中樞(管理身體對側骨骼肌的運動)、軀體感覺中樞(與身體對側皮膚、肌肉等處接受刺激而使人產生感覺有關)、語言中樞(與說話、書寫、閱讀和理解語言有關,是人類特有的神經中樞)、視覺中樞(與產生視覺有關)、聽覺中樞(與產生聽覺有關)。2.人腦的高級功能。 位于大腦表層的大腦皮層,是整個神經系統中最高級的部位。它除了對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機體的反射活動外,還具有語言、學習、記憶和思維等方面的高級功能。語言功能是人腦特有的高級功能。3.學習是神經系統不斷地接受刺激,獲得新的行為、習慣和積累經驗的過程,記憶是將已獲信息進行貯存和再現的過程,短期記憶與神經元的活動及神經元之間的聯系有關,長期記憶與新突觸的建立有關。【典例分析】例11.下列關于大腦皮層中央前回的敘述,錯誤的是( )A.代表區范圍的大小與軀體運動的精細程度有關B.代表區的位置與軀體各部分的位置大致是倒置的C.若刺激右側大腦皮層的中央前回,可引起其左側肢體運動D.用電刺激中央前回某一區域時,接受刺激的是反射弧中的感受器【答案】D【解析】A、皮層代表區范圍的大小與軀體運動的精細復雜程度有關,即運動越精細復雜的器官,其皮層代表區的面積越大,A正確;B、除頭面部外,皮層代表區的位置與軀體各部分的關系是倒置的,B正確;C、大腦皮層的軀體運動中樞,管理著身體對側軀體的運動,若刺激右側大腦皮層中央前回的頂部可引起左側肢體運動,C正確;D、用電刺激中央前回某一區域時,接受刺激的是反射弧的神經中樞,D錯誤。故選D。例12.下列關于記憶的說法錯誤的是( )A.感覺性記憶有效時間往往不超過1秒,所記信息并不構成真正的記憶B.臨時記住某個6位數驗證碼屬于第一級記憶,可存留數秒到數分鐘C.短時記憶可能與突觸形態及功能的改變以及新突觸的建立有關D.記憶不是由單一腦區控制的,而是由多個腦區和神經通路參與【答案】C【解析】A、感覺性記憶是轉瞬即逝的,有效作用時間往往不超過 1 1秒 ,所記的信息并不構成真正的記憶,只有得到注意和復習的小部分信息才轉入短時程記憶中,A正確;B、日常生活中記住6位數的“驗證碼”保留的時間很短,從數秒到數分鐘,屬于第一級記憶,B正確;C、短期記憶主要與神經元的活動及神經元之間的聯系有關,尤其與大腦皮層下的一個形狀像海馬的腦區有關,長期記憶可能與新突觸的建立有關,C錯誤;D、學習和記憶由多個腦區和神經通路參與,第二級記憶與大腦皮層下一個形狀像海馬的腦區有關,長期記憶可能與新突觸的建立有關,D正確。故選C。【重難點突破訓練】一、單項選擇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下列關于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敘述,正確的是( ?。?br/>A.它們包括傳入神經與傳出神經B.它們都是自主神經,不受腦的控制C.交感神經使內臟器官的活動加強,副交感神經使內臟器官的活動減弱D.它們通常共同調節同一內臟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答案】D【解析】A、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都屬于外周神經系統的傳出神經,A錯誤;B、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都屬于外周神經系統中的自主神經,其功能不完全受人類的意識支配,但是仍受到大腦皮層的控制,B錯誤;C、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在不同的狀態下對內臟器官的活動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樣的,例如,人在劇劇烈運動時,交感神經的作用加強,副交感神經的作用則受到抑制,使心臟的跳動和血液的循環加快加強,肺的通氣量增大,但胃腸的蠕動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動減弱,以適應人體劇烈活動的需要。相反,當人由劇烈運動轉變為安靜狀態時,副交感神經的作用加強,交感神經的作用受到抑制,使心臟的跳動和血液的循環變慢變弱,肺的通氣量減小,但胃腸的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會加強,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以便適應人體在安靜狀態時的需要,C錯誤;D、根據以上分析可知,交感和副交感神經對同一內臟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D正確。故選D。2.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在研究動物胃反射時發現:在喂食前,狗看見飼喂者或聽見其聲音會分泌唾液和胃液。為了研究這一問題,他設計在給狗喂食前給予鈴聲刺激,觀察狗的反應實驗;一段時間后,僅出現鈴聲,狗也會分泌唾液,從而驗證了“條件反射”的存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狗吃食物時分泌唾液屬于條件反射B.喂食前后給狗鈴聲刺激都能建立上述條件反射C.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和狗聽見鈴聲分泌唾液的反射弧相同D.多種多樣反射活動的結果有利于人和動物的生存和繁衍【答案】D【解析】A、狗吃食物分泌唾液,是生來就有的,屬于非條件反射,A錯誤;B、分析題意可知,在喂食前給狗鈴聲刺激能建立條件反射,在喂食后則不能,B錯誤;C、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屬于非條件反射,神經中樞是脊髓;狗聽見鈴聲分泌唾液,屬于條件反射,神經中樞是大腦皮層,因此它們的反射弧不同,C錯誤;D、條件反射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簡單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是一種高級的神經活動,更能適應復雜多變的環境,有利于人和動物的生存和繁衍,D正確。故選D。3.為研究自主神經系統對心臟的支配作用,分別測定狗在正常情況、阻斷副交感神經和阻斷交感神經后的心率,結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實驗處理 心率(次/分)正常情況 90阻斷副交感神經 180阻斷交感神經 70A.自主神經系統是脊神經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B.副交感神經興奮引起心臟搏動減慢C.對心臟支配占優勢的是副交感神經D.正常情況下,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均處于工作狀態【答案】A【解析】A、自主神經是指支配內臟器官等器官不受意識控制的神經,不只是脊神經的一部分還有可能是下丘腦等發出來的,包括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A錯誤;B、由表格知,阻斷副交感神經心率大幅度提高,說明副交感神經對心臟搏動起抑制作用,B正確;C、阻斷副交感神經心率大幅度提高,阻斷交感神經心率降低的變化并不明顯,說明對心臟支配占優勢的是副交感神經,C正確;D、阻斷副交感神經,阻斷交感神經,心率均有變化,說明正常情況副交感神經與交感神經均處于工作狀態,D正確。故選A。4.如圖為反射弧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br/>A.由A、B、C、D、E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反射弧B.當①受刺激時,該處的細胞膜內外的電位由原來的內負外正變為外負內正C.若從①處剪斷神經纖維,刺激③處效應器不能產生反應D.②的結構決定了神經元之間的興奮傳遞只能是單向的【答案】C【解析】A、A、B、C、D、E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反射弧,A正確;B、靜息狀態下,神經纖維膜內外電位表現為外正內負,當①受刺激時,該處興奮,細胞膜內外的電位變為外負內正,B正確;C、若從①處剪斷神經纖維,刺激③傳出神經處效應器依然能產生反應,C錯誤;D、圖中②的結構為突觸,神經遞質存在于突觸前膜的突觸小泡中,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然后作用于突觸后膜,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只能是單向的,所以圖中②的結構決定了神經元之間的興奮傳遞只能是單向的,D正確。故選C。5.在進化過程中,神經系統的大致發展歷程如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低等動物水螅中出現簡單的神經網絡結構(缺乏協調活動)→扁形動物體中出現神經細胞聚集的神經索→環節動物中出現腦神經節→人類等高等動物中出現中樞神經系統A.當水螅局部受到刺激時會發生反射活動B.神經系統的演變過程有利于動物對外界刺激做出更準確地反應C.扁形動物、環節動物和人類都具有完整的反射弧D.人類等高等動物的神經系統是指中樞神經系統【答案】B【解析】A、反射需要中樞神經系統的參與,水螅沒有中樞神經系統,不能進行反射活動,A錯誤;B、神經細胞的聚集和演變過程有利于對外界刺激進行分類處理,以便做出更準確地反應,B正確;C、反射需要中樞神經系統的參與,扁形動物沒有中樞神經系統,無反射弧,C錯誤;D、人和高等動物的神經系統包括中樞神經系統與外周神經系統,D錯誤。故選B。6.下列關于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的敘述,錯誤的是( )A.出生后通過學習和訓練而形成的反射叫作條件反射B.條件反射的消退不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C.條件反射具有預見性、靈活性和適應性D.剛進入寒冷環境時發生的骨骼肌不自主戰栗是一種非條件反射【答案】B【解析】AC、條件反射是通過學習和訓練建立的,可以使生物機體具有更強的預見性、靈活性、適應性,AC正確;B、條件反射相關中樞在大腦皮層,故該過程的消退需要大腦皮層參與,B錯誤;D、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戰栗的中樞在脊髓,是一種非條件反射,D正確。故選B。7.圖1是測量離體神經纖維膜內外電位的裝置,圖2是測得的膜電位變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1中乙測出的電位大小相當于圖2中A點的電位B.若細胞外鈉離子濃度適當降低,在適宜條件刺激下圖2中A點下移C.圖2中B點鈉離子通道開放,是由于乙酰膽堿與鈉離子通道相結合D.神經纖維的狀態由乙轉變為甲的過程中,膜對鉀離子的通透性增大【答案】D【解析】A、圖1中乙的離體神經纖維的膜電位表現為內正外負,因此裝置乙測定的是動作電位的電位差,測出的電位大小相當于圖2中C點的電位,A錯誤;B、圖2中的A點表示靜息電位,而神經細胞產生和維持靜息電位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若細胞外鈉離子濃度適當降低,在適宜條件刺激下,圖2中A點不會下移,B錯誤;C、圖2中B點表示動作電位的形成過程,此時鈉離子通道開放,是由于乙酰膽堿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相結合,鈉離子通道打開,C錯誤;D、圖1中甲的離體神經纖維的膜電位表現為內負外正,因此裝置甲測定的是靜息電位的電位差,而裝置乙測定的是動作電位的電位差,神經纖維的狀態由圖1中的乙轉變為甲的過程中,即由動作電位恢復為靜息電位的過程,膜對鉀離子的通透性增大,K+外流,D正確。故選D。8.如圖為某反射弧的部分結構示意圖,d處為組織液,若刺激神經元甲,則在神經元丙上可檢測到動作電位且肌肉收縮。據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僅圖示結構中可見2個突觸和3個突觸小體B.刺激c處,可以驗證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方向C.刺激b處,可以驗證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方向D.興奮由d→e,發生“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化【答案】B【解析】A、圖示結構中可見2個突觸(軸突-軸突,即甲乙處;軸突-樹突或胞體,即乙丙處)和2個突觸小體(甲、乙軸突末端),A錯誤;B、刺激c處,觀察肌肉的變化,同時測量電表處電位有無變化,可驗證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方向,B正確;C、給予b處適宜刺激,電表指針發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轉,肌肉收縮,但是都為刺激的同一方向,不能驗證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方向,C錯誤;D、興奮由d→e,發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化,D錯誤。故選B。9.研究發現,將胃泌素釋放肽注射到小鼠脊髓后,小鼠立刻會有抓癢行為;若在小鼠的脊髓里殺死表達胃泌素釋放肽受體的神經元,不論向這些小鼠身上注射何種致癢物,小鼠都不抓癢。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胃泌素釋放肽在突觸間隙中通過協助擴散到達后膜完成信息傳遞B.胃泌素釋放肽與受體結合后,會引起突觸后膜產生電位變化C.將胃泌素釋放肽注射到脊髓后,小鼠出現抓癢行為,屬于非條件反射D.促進胃泌素釋放肽受體基因的表達,可緩解或治療瘙癢【答案】B【解析】A、胃泌素釋放肽在突觸間隙通過擴散到達突觸后膜完成信息傳遞,A錯誤;B、胃泌素釋放肽與受體結合后,導致突觸后膜上的鈉離子通道打開,鈉離子內流,形成動作電位,引起小鼠的脊髓里的神經元興奮,有抓癢行為,B正確;C、將胃泌素釋放肽注射到脊髓后,直接刺激神經中樞,小鼠有抓癢行為,沒有通過完整的反射弧,不屬于反射,C錯誤;D、由題意分析可知,促進胃泌素釋放肽受體基因的表達,會加強瘙癢,D錯誤。故選B。10.下列對膝跳反射過程的分析,正確的是( ?。?br/>A.直接刺激傳出神經或效應器也可以引起膝跳反射B.動作電位在傳入神經纖維和傳出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是雙向的C.效應器的傳出神經末梢受到叩擊能產生動作電位并向脊髓傳導D.膝跳反射中樞位于脊髓,受大腦皮層的高級神經中樞控制【答案】D【解析】A、直接刺激傳出神經或效應器也可以引起膝跳動作,但該過程沒有反射弧的全部成分參與,故不屬于反射,A錯誤;B、動作電位在離體神經纖維上傳導是雙向的,但在反射弧中是單向的,傳入神經和傳出神經是反射弧的一部分,因此動作電位在傳入神經纖維和傳出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是單向的,B錯誤;C、興奮在細胞間傳遞是單向的,效應器的傳出神經末梢受到叩擊能產生動作電位,但不能向脊髓傳導,C錯誤;D、膝跳反射屬于非條件反射,其中樞位于脊髓,受大腦皮層的高級神經中樞控制,D正確。故選D。11.如圖為人體的膝跳反射和縮手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圖。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br/>A.二者都需要三種神經元的參與B.二者的直接調節中樞都在脊髓C.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②→④→⑤→③→①D.化驗抽血時,手被針刺后并未立即縮回,該過程有大腦皮層參與【答案】A【解析】A、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有兩種神經元,縮手反射的反射弧有三種神經元,A錯誤;B、圖中兩個反射的調節中樞都在脊髓,B正確;C、分析膝跳反射,②是感受器,①是效應器,故反射弧是②→④→⑤→③→①,C正確;D、化驗抽血時,在大腦皮層的參與下,手被針刺后不縮回,D正確。故選A。12.下列關于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A.眨眼反射是由腦干參與的,膝跳與縮手反射則受到脊髓的控制,同時它們均受到大腦皮層的調節B.嬰兒常出現“尿床”的現象,因為此時脊髓的生理活動不受大腦皮層的調節C.參與調節跑步這一過程的神經中樞有大腦皮層、小腦、下丘腦、腦干和脊髓D.人閉眼伸出手指觸摸自己的鼻尖,這個動作屬于大腦皮層中央前回控制的活動【答案】B【解析】A、低級中樞受到高級中樞的調控和支配,眨眼反射是由腦干參與的,膝跳與縮手反射則受到脊髓的控制,同時它們均受到大腦皮層的調節,A正確;B、排尿反射的中樞在脊髓內,脊髓的生理活動依賴于大腦皮層的功能狀態,嬰幼兒大腦皮層發育不完善,對低級中樞的控制能力較弱,故常見尿床,B錯誤;C、跑步過程需要有平衡中樞參與、呼吸中樞、軀體運動中樞、血糖調節中樞、水鹽平衡調節中樞等參與。小腦有保持平衡功能,大腦能控制低級中樞,腦干有呼吸中樞、心血管中樞,脊髓是低級運動中樞,下丘腦有血糖調節中樞、水鹽調節中樞等,C正確;D、閉眼時,正常人伸手能觸摸自己的鼻尖,這是一種由大腦皮層中央前回(運動區)控制的自主性運動,D正確。故選B。13.新冠肺炎患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發熱、乏力、干咳,甚至蛋白尿等癥狀,重癥患者會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代謝性酸中毒等癥狀。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發熱可使新陳代謝加快,患者食欲增加B.治療重癥患者需要維持患者內環境 pH 的相對穩定C.患者呼吸困難是由于病毒損壞了腦干的呼吸中樞D.患者出現蛋白尿是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降低【答案】B【解析】A、發熱可使酶活性降低,新陳代謝減慢,患者食欲降低,A錯誤;B、治療重癥患者需要維持患者內環境 pH 的相對穩定,B正確;C、患者呼吸困難是由于病毒損壞了肺部細胞,C錯誤;D、患者出現蛋白尿可能是由于腎小球的濾過功能異常,D錯誤。故選B。14.下列關于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的敘述,錯誤的是( )A.若小腦損傷可能導致身體平衡失調 B.下丘腦參與神經調節但不參與體液調節C.大腦皮層具有語言和學習等高級功能 D.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答案】B【解析】A、小腦的主要功能是使運動協調、準確,維持身體的平衡,故小腦損傷可導致身體平衡失調,A正確;B、下丘腦即參與神經調節也參與體液調節,B錯誤;C、大腦半球的表層是灰質,稱為大腦皮層,大腦皮層是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具有語言和學習等高級功能,C正確;D、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包括高級的腦和低級的脊髓,D正確。故選B。15.某病人CT檢查時發現左側大腦半球的中央前回有血凝塊,該病人可能出現的后遺癥是( )A.左側軀體運動的障礙 B.右側軀體運動的障礙C.左側軀體的感覺障礙 D.右側軀體的感覺障礙【答案】B【分析】大腦表面分布的各種生命活動功能區,即為神經中樞,大腦皮層是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比較重要的中樞有:位于中央前回的軀體運動中樞(管理身體對側骨骼肌的運動)、軀體感覺中樞(與身體對側皮膚、肌肉等處接受刺激而使人產生感覺有關)、語言中樞(與說話、書寫、閱讀和理解語言有關,是人類特有的神經中樞)、視覺中樞(與產生視覺有關)、聽覺中樞(與產生聽覺有關)。【解析】軀體運動中樞為對側支配,故左側大腦半球的運動區有血凝塊,病人可能出現右側軀體的運動障礙,B正確,ACD錯誤。故選B。16. TRPs通道是主要位于神經細胞膜上的離子通道。細胞內的脂質PIP2可以活化感覺神經元上的TRPs通道,使其開放后引起Ca2+內流(如下圖),參與疼痛的信號傳遞。TRPs通道介導疼痛產生的機制有兩種假說,假說一:TRPs通道開放后,內流的Ca2+引起細胞膜電位變化,并以電信號形式在細胞間直接傳遞,直至神經中樞產生痛覺;假說二:TRPs通道開放后,內流的Ca2+引起神經遞質釋放,產生興奮并傳遞,直至神經中樞產生痛覺。研究PlP2對TRPs通道活性調節機制,可為臨床上緩解病人疼痛提供新思路。下列對材料的分析敘述,不合理的是( )A.假說一認為TRPs通道開放后引起感覺神經元產生興奮B.兩種假說都認為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需要神經遞質的作用C.兩種假說都認為TRPs通道開放會引起下一個細胞的膜電位變化D.可通過調節PIP2降低TRPs通道的活性,起到緩解疼痛感受的作用【答案】B【解析】A、假說一認為TRPs通道開放后引起Ca2+內流,進而產生動作電位,引起感覺神經元產生興奮,并以電信號形式在細胞間直接傳遞,直至神經中樞產生痛覺,A正確;B、假說一認為,TRPs通道開放后,內流的Ca2+引起細胞膜電位變化,并以電信號形式在細胞間直接傳遞,而假說二認為,TRPs通道開放后,內流的Ca2+引起神經遞質釋放,產生興奮并傳遞,直至神經中樞產生痛覺,顯然假說一中沒有提到神經遞質的作用,B錯誤;C、假說一認為,TRPs通道開放后,內流的Ca2+引起細胞膜電位變化;假說二認為,TRPs通道開放后,內流的Ca2+引起神經遞質釋放,進而發生離子通透性的改變,產生動作電位,因此兩種假說都認為TRPs通道開放會引起下一個細胞的膜電位變化,C正確;D、細胞內的脂質PIP2可以活化感覺神經元上的TRPs通道,進而導致該通道的開放,引起痛覺的產生,據此可推測,為緩解疼痛可通過調節PIP2降低TRPs通道的活性,從而抑制了鈣離子內流,進而達到相應的目的,D正確。故選B。二、非選擇題(共4大題,每空2分,共52分)17.研究發現,在家兔海馬齒狀回突觸存在突觸傳遞可達數天甚至數星期的長時間增強現象(LTP),下圖1顯示了實驗過程,圖2、3顯示了所測的突觸后神經元電位變化?;卮鹣铝袉栴}:(1)圖1顯示的突觸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構成的,興奮傳遞到此處時的信號變化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觸后膜接受信號后不會長時間興奮或抑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刺激電極每隔10s給予一次刺激,記錄到突觸后神經元電位峰值會保持數十分鐘(圖2),若一段時間后每隔10s給予一次刺激的同時注入電流(圖3),則會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出現LTP。試分析,發生在海馬腦區LTP的這種特征可能與________有關。(3)科學家在繼續研究該結構的同時,發現突觸效能長時間壓抑現象(LTD)能夠減少或消除某些LTP引起的電位變化,試分析這種機制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A3椎體細胞軸突末梢膜、突觸間隙、CA1椎體細胞樹突膜 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 神經遞質發揮完作用后會被降解或回收(2)突觸后神經元動作電位峰值增大且持續時間延長 記憶(3)通過LTP和LTD現象的相互拮抗,避免某些信息存在時間過長(合理即可)【分析】(1)據圖1分析突觸是由CA3椎體細胞軸突末梢膜、突觸間隙、CA1椎體細胞樹突膜三部分組成;在突觸位置發生的信號變化為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突觸后膜接受信號后不會長時間興奮或抑制,原因可能是神經遞質發揮完作用后被分解了或者神經遞質發揮完作用后被前膜回收了。(2)分析圖2、3可知,若每隔10s給予一次刺激的同時注入電流,則會引起突觸后神經元動作電位峰值增大且持續時間延長,發生在海馬腦區LTP的這種特征可能與記憶的形成有關。(3)突觸效能長時壓抑(LTD)能夠減少或消除LTP引起的電位變化,則可以有效的處理輸入的信息,避免所有信息都存在很長時間。18.科學家將人類的神經膠質瘤細胞注射到小鼠的腦中,一段時間后發現,這些膠質瘤細胞中與突觸形成有關的基因會被激活,使其偽裝成神經細胞,并與真正的神經細胞形成一種特殊的突觸結構。神經膠質瘤細胞需要通過NMDA受體(與神經細胞的正常NMDA受體的結構有明顯區別)來接受神經遞質,使得神經膠質瘤細胞內的鈣離子濃度出現瞬間的升高,并引起一系列反應,最終促進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分析回答:(1)突觸是突觸小體與其他神經元的______等相接近共同形成的。興奮在該處的傳遞是單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正常突觸結構中,突觸小泡釋放的神經遞質會與突觸后膜上的______結合,導致突觸后神經元興奮。該過程中,突觸后膜完成的信號轉換為______。(3)研究發現,圖示中的神經膠質瘤細胞與突觸前神經元形成突觸后,會導致突觸后神經元興奮性降低甚至不能興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綜合上述信息,嘗試寫出一種抑制神經膠質瘤細胞生長和轉移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細胞體或樹突 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并作用于突觸后膜(2)特異性受體#受體 化學信號→電信號(3)突觸前神經元分泌的神經遞質會被神經膠質瘤細胞的NMDA受體所吸收,突觸后神經元上的NMDA受體結合的神經遞質減少,導致突觸后神經元興奮性降低甚至不能興奮(4)通過藥物或是通過基因改造,抑制神經膠質瘤細胞的NMDA受體的活性,使神經膠質瘤細胞的NMDA受體不能接受神經遞質,從而抑制神經膠質瘤細胞的生長和轉移【分析】(1)突觸小體是突觸前神經元的軸突末端膨大部分,突觸是突觸小體與其他神經元的細胞體或樹突等接近共同形成的;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因此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單向的。(2)正常突觸結構中,突觸前神經元興奮后,神經細胞突觸小體內的神經遞質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導致突觸后膜的電位變為內正外負,使突觸后神經元興奮,在此過程中突觸后膜完成的信號轉換為化學信號→電信號。(3)在這些由神經膠質瘤細胞混搭組成的突觸里,神經膠質瘤細胞通過自身的NMDA受體來接受神經遞質,突觸前神經元分泌的神經遞質會被神經膠質瘤細胞的NMDA受體所吸收,突觸后神經元上的NMDA受體結合的神經遞質減少,導致突觸后神經元興奮性降低甚至不能興奮。(4)神經膠質瘤細胞需要通過NMDA受體來接受神經遞質,而且,神經膠質瘤細胞的NMDA受體,與神經細胞的正常NMDA受體,在結構上有著明顯不同。所以,可以設計藥物針對前者,來起到治療的作用。即通過藥物或是通過基因改造,抑制神經膠質瘤細胞的NMDA受體的活性,使神經膠質瘤細胞的NMDA受體不能接受神經遞質,從而抑制神經膠質瘤細胞的生長和轉移。19.舞蹈病是一種由亨廷頓蛋白(Htt)基因突變所導致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颊弑憩F為全身的肌肉不自主的抽搐引起異常運動或者異常姿勢,就像跳舞一樣,會使病人非常痛苦。研究發現患者神經細胞內Htt蛋白結構異常,在細胞內過度聚集無法被清除,干擾突觸小泡的運輸,抑制神經遞質釋放?;卮鹣铝袉栴}:(1)突觸前膜釋放神經遞質所需能量來自于突觸小體內的_______(填場所);神經元之間興奮的傳遞是單方向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釋放的神經遞質_________(填“屬于”或“不屬于”)人體內環境中的組成成分。舞蹈病患者神經細胞內Htt蛋白的積累會抑制__________(填“興奮性”或“抑制性”)神經遞質的釋放,而引起異常運動。(3)正常人內環境的pH通常維持在_____之間,病人呼吸受阻,導致肌細胞無氧呼吸產生大量乳酸,乳酸可以與血漿的__________發生反應。內環境的相對穩定,除需要各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外,還必須在__________的調節機制下進行。【答案】(1)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 神經遞質存在突觸前膜內的突觸小泡內,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并作用于突觸后膜(2)屬于 抑制性(3)7.35-7.45 NaHCO3 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分析】(1)人體細胞中產生ATP的場所有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因此,突觸前膜釋放神經遞質所需能量來自于突觸小體內的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由于神經遞質存在于突觸小體中的突觸小泡中,因此,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通過突觸間隙,作用于突觸后膜,因此興奮在突觸間的傳遞是單向的。(2)神經遞質經過突觸前膜釋放進入突觸間隙,而突觸間隙的液體屬于組織液,內環境包括血漿、組織液和淋巴,因此釋放的神經遞質屬于人體內環境中的組分。舞蹈病患者表現為全身的肌肉不自主的抽搐引起異常運動,顯然神經細胞內Htt蛋白的積累會抑制抑制性神經遞質的釋放,進而使興奮無法終止而引起異常運動。(3)正常人內環境的pH通常維持在7.35-7.45之間,病人呼吸受阻,導致肌細胞無氧呼吸產生大量乳酸,乳酸可以與血漿的碳酸氫鈉發生反應,生成乳酸鈉和碳酸,碳酸分解產生的CO2可通過呼吸釋放到體外,乳酸鈉可通過腎臟隨尿液排出體外。內環境的相對穩定,除需要各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外,還必須在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的調節機制下進行。20.下圖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A、B、C為突觸,請據圖分析回答:(1)在反射弧中決定神經沖動單向傳導的結構是_______________。(2)膝跳反射需要伸肌和屈肌共同完成,即伸肌收縮而屈肌舒張。如圖所示動作為踢小腿,圖中突觸后膜電位為外正內負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3)已知中樞神經系統中的某物質可彌散到另一神經元發揮神經元間信息傳遞的作用,生理學上稱該物質為_______________。如果破傷風桿菌產生的痙攣毒素可阻止神經末梢釋放該物質,因而引起肌肉強直性收縮,由此可見該物質能使下一個神經元_______________(填興奮或抑制)。(4)若某藥物可阻斷伸肌收縮,請據圖設計實驗,證明該藥物可以阻斷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①實驗原理:機體內骨骼肌的收縮刺激來自神經傳導的興奮。②實驗材料:略。③實驗步驟: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實驗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突觸(2)C(3)神經遞質 抑制(4)將藥物置于B,刺激神經纖維1處 將藥物置于神經纖維2處,刺激神經纖維1處 將藥物置于B,刺激神經纖維1時伸肌不收縮;將藥物置于神經纖維2處,刺激神經纖維1時伸肌收縮【分析】(1)興奮在反射弧中是單向傳導的,原因是在突觸間興奮是單向傳遞的。(2)踢小腿時,伸肌收縮而屈肌舒張,此時支配屈肌的傳出神經處于靜息狀態,即圖中C處突觸后膜電位為外正內負。(3)突觸間的興奮傳遞是通過突觸前膜釋放神經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來完成的;若某物質通過抑制突觸前膜釋放神經遞質,那么該突觸后膜就處于靜息狀態,后一神經元處于抑制狀態。(4)若設計實驗證明藥物可以阻斷興奮在神經元間的傳遞,那么該實驗自變量設置只能在突觸間和神經纖維做文章(即單一變量是藥物放置的位置不同),然后通過對比分析因變量(神經所支配的肌肉是否收縮)得出實驗結論;③第一步:將藥物置于B,刺激神經纖維1處;第二步:將藥物置于神經纖維2處,刺激神經纖維1處;④實驗結果:將藥物置于B,刺激神經纖維1時伸肌不收縮;將藥物置于神經纖維2處,刺激神經纖維1時伸肌收縮。重點1:人體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重點2:反射與反射弧重點3:條件反射與非條件反射重點4: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與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重點5: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重點6:人腦的高級功能專題2 神經調節重難點索引:1.人體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2.反射與反射弧3.條件反射與非條件反射4.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與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5.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6.人腦的高級功能1.神經系統包括中樞神經系統和外周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由腦和脊髓組成,腦分為大腦、小腦和腦干;外周神經系統包括脊神經、腦神經、自主神經;自主神經系統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2.自主神經系統是分布于平滑肌、心肌和腺體等內臟器官的運動神經纖維所構成,主要支配內臟器官的活動,故又叫內臟神經。同時這種神經所控制的心跳、呼吸等活動不完全受人類的意識的支配。3.交感神經通常在個體應付緊急情況時發揮作用,副交感神經則在個體處于松弛狀態時發揮作用,抑制體內各器官的過度興奮,使它們獲得必要的休息。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的拮抗性質,使個體有張有馳,維持體內生理變化的均衡,保證個體活動的正常進行。4.神經元:是一種高度特化的細胞,是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之一,它具有感受刺激和傳導興奮的功能。神經細胞呈三角形或多角形,可以分為樹突、軸突和細胞體這三個區域。神經元的結構如下圖【典例分析】例1.當你在野外草地上玩耍時,旁邊的草叢里突然竄出一條蛇。于是你非常緊張: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此時,你可能撒腿就跑,也可能原地不動冷靜地應對。當你確認安全之后,心跳、呼吸等會慢慢恢復。上述反應過程中,神經系統扮演了主要角色,下列有關神經系統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疾跑等躲避動作依賴骨骼肌的運動,不受自主神經系統支配B.人可以控制自己是否跑開,是因為軀體運動神經受中樞神經系統的控制C.緊張時,交感神經活動占優勢,能促進胃腸蠕動D.心跳等內臟器官的活動是受自主神經系統支配的,不受意識控制例2.下列關于神經膠質細胞的描述,錯誤的是( )A.神經膠質細胞廣泛分布于神經元之間,數量是神經元數量的10~50倍B.神經膠質細胞具有支持、保護、營養和修復神經元等多種功能C.神經元與神經膠質細胞一起,共同完成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D.神經膠質細胞參與構成神經纖維表面的髓鞘,用來接收信息并將信息傳導至細胞體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指的是生物體感受外界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反射活動必須通過反射弧來實現。2.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其中效應器是指運動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體。3.完成一個反射活動的條件是:具備完整的反射弧,提供一定強度的刺激。由于低級中樞還受高級中樞的控制,反射弧結構完整,給予適當刺激,也不一定會出現反射活動。【典例分析】例3.反射弧是反射的結構基礎。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A.反射弧是由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組成的B.感受器為傳入神經末梢,可以接受刺激產生興奮C.只要反射弧結構完整,給予適當刺激,即可出現反射活動D.所有生物都可以對刺激作出反應,因此都具有反射活動例4.下列有關反射的敘述,錯誤的是( )A.反射是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其結構基礎是反射弧B.縮手反射需要傳入神經元、中間神經元和傳出神經元的參與C.膝跳反射不僅受脊髓的控制,還會受大腦皮層的調控D.只要反射弧結構完整并給予適宜的刺激,就會有反射發生反射一般可以分為兩大類: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1.非條件反射是指人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種比較低級的神經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如腦干、脊髓)參與即可完成。2.條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3.反射過程:一定的刺激按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發生了興奮;興奮以神經沖動的方式經過傳入神經傳向中樞;通過神經中樞的分析與綜合活動,神經中樞產生興奮又經一定的傳出神經到達效應器,使根據神經中樞傳來的興奮對外界刺激做出相應的規律性活動。項 目 非條件反射 條件反射含 義 出生后無需訓練就具有的反射 出生后在生活過程中通過學習和訓練而形成的反射神經中樞 位于大腦皮層以下(腦干和脊髓) 位于大腦皮層特 點 先天性,終生性,數量有限 后天性,能建立和消退,數量無限意 義 使機體初步適應環境 使機體適應復雜多變的生存環境實 例 縮手反射,膝跳反射 望梅止渴,畫餅充饑等【典例分析】例5.為研究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對心臟的支配作用,分別測定狗在正常情況、阻斷副交感神經和阻斷交感神經后的心率,結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實驗處理 心率(次/分)正常情況 90阻斷副交感神經 180阻斷交感神經 70A.副交感神經興奮引起心臟搏動加快B.對心臟支配占優勢的是交感神經C.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作用是相互協同的D.消化道接受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雙重支配例6.運動員在比賽中受傷,隊醫噴涂外用麻醉藥處理后,疼痛減輕能繼續比賽,該藥物的作用最可能是( )A.促進神經中樞釋放抑制性遞質 B.抑制感覺神經末梢感受刺激C.抑制傳出神經釋放神經遞質 D.抑制大腦皮層產生痛覺1.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方向是由興奮部位向未興奮部位。在膜外,局部電流的方向與興奮傳導方向相反;在膜內,局部電流方向與興奮傳導方向相同。2.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通過突觸完成,突觸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突觸后膜上有神經遞質的受體,當興奮傳至軸突末端時,軸突末端的突觸小體釋放神經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上的受體,使突觸后膜所在神經元興奮或抑制。3.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過程中的信號變化: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4.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過程中的能量變化:電能化學能電能。5.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特點:(1)單向傳遞: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然后作用于突觸后膜上,因此,神經元之間興奮的傳遞是單方向的。(2)突觸延擱:由于突觸的興奮需要通過化學信號的轉換。所以興奮在突觸中的傳遞速度要比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速度慢得多。6.興奮的傳導、傳遞方式的比較比較項目 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神經元之間的傳遞興奮的方式 局部電流 化學遞質刺激的方式 電刺激 化學刺激作用時間 傳導的快 傳遞的慢傳導方向 具有雙向性 單向傳遞【典例分析】例7.一名學生因吸食“笑氣”而引發身體機能多方面紊亂。“笑氣”即N2O,醫療上曾用作可吸入性麻醉劑,其麻醉機制與位于突觸后膜的一種名為“NMDA”的受體的阻斷有關。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神經元軸突末梢可與其他神經元形成多個突觸B.神經元中的線粒體可以為突觸小泡的運輸提供能量C.吸食“笑氣”使人產生愉悅、快樂的感覺屬于條件反射D.N2O引起麻醉的原因可能是影響了突觸后膜上有關陽離子的內流例8.下列關于神經興奮的敘述,正確的是( )A.神經元受到刺激時,貯存于突觸小泡內的神經遞質就會釋放出來B.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后使下一神經元產生興奮C.組織液中Na+濃度增大,則神經元的靜息電位減小D.在神經纖維膜外,局部電流的方向是由未興奮部位流向興奮部位1.各級中樞的分布與功能:(1)大腦:大腦皮層是調節機體活動的最高級中樞,是高級神經活動的結構基礎,其上由語言、聽覺、視覺、運動等高級中樞;(2)小腦:有維持身體平衡的中樞;(3)腦干:有許多重要的生命活動中樞,如心血管中樞、呼吸中樞等;(4)下丘腦:有體溫調節中樞、滲透壓感受器(水平衡中樞)、血糖平衡調節中樞,是調節內分泌活動的總樞紐;(5)脊髓:調節軀體運動的低級中樞;2.各級中樞的聯系:神經中樞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間相互聯系,相互調控;一般來說,位于脊髓的低級中樞受腦中相應高級中樞的調控,這樣,相應器官、系統的生理活動,就能進行得更加有條不紊和精確。3.排尿反射屬于低級的反射活動,其神經中樞在脊髓,然而脊髓受更高級的神經中樞(如大腦皮層)控制,因而大腦皮層可以抑制排尿反射。【典例分析】例9.下列有關神經系統分級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A.大腦皮層的某些區域與軀體運動的功能密切相關B.大腦皮層代表區的位置與軀體各部分的關系是正對應的C.排尿等生理活動過程中存在分級調節D.神經系統對內臟活動的調節也是通過反射進行的例10.排尿是一種復雜的反射活動。尿在腎臟中不斷產生并暫時儲存在膀胱中,當儲尿達到一定程度時引起尿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控制排尿的低級中樞在脊髓B.正常成年人能有意識地排尿,說明自主神經系統并不完全自主C.在排尿反射的分級調節過程中存在反饋調節D.某成年患者神經系統受損,雖能產生尿意但卻出現“尿失禁”(排尿不受控制),推測其受損的部位最可能是大腦皮層1.大腦表面分布的各種生命活動功能區,即為神經中樞,大腦皮層是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比較重要的中樞有:位于中央前回的軀體運動中樞(管理身體對側骨骼肌的運動)、軀體感覺中樞(與身體對側皮膚、肌肉等處接受刺激而使人產生感覺有關)、語言中樞(與說話、書寫、閱讀和理解語言有關,是人類特有的神經中樞)、視覺中樞(與產生視覺有關)、聽覺中樞(與產生聽覺有關)。2.人腦的高級功能。 位于大腦表層的大腦皮層,是整個神經系統中最高級的部位。它除了對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機體的反射活動外,還具有語言、學習、記憶和思維等方面的高級功能。語言功能是人腦特有的高級功能。3.學習是神經系統不斷地接受刺激,獲得新的行為、習慣和積累經驗的過程,記憶是將已獲信息進行貯存和再現的過程,短期記憶與神經元的活動及神經元之間的聯系有關,長期記憶與新突觸的建立有關。【典例分析】例11.下列關于大腦皮層中央前回的敘述,錯誤的是( )A.代表區范圍的大小與軀體運動的精細程度有關B.代表區的位置與軀體各部分的位置大致是倒置的C.若刺激右側大腦皮層的中央前回,可引起其左側肢體運動D.用電刺激中央前回某一區域時,接受刺激的是反射弧中的感受器例12.下列關于記憶的說法錯誤的是( )A.感覺性記憶有效時間往往不超過1秒,所記信息并不構成真正的記憶B.臨時記住某個6位數驗證碼屬于第一級記憶,可存留數秒到數分鐘C.短時記憶可能與突觸形態及功能的改變以及新突觸的建立有關D.記憶不是由單一腦區控制的,而是由多個腦區和神經通路參與【重難點突破訓練】一、單項選擇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下列關于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敘述,正確的是( ?。?br/>A.它們包括傳入神經與傳出神經B.它們都是自主神經,不受腦的控制C.交感神經使內臟器官的活動加強,副交感神經使內臟器官的活動減弱D.它們通常共同調節同一內臟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2.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在研究動物胃反射時發現:在喂食前,狗看見飼喂者或聽見其聲音會分泌唾液和胃液。為了研究這一問題,他設計在給狗喂食前給予鈴聲刺激,觀察狗的反應實驗;一段時間后,僅出現鈴聲,狗也會分泌唾液,從而驗證了“條件反射”的存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狗吃食物時分泌唾液屬于條件反射B.喂食前后給狗鈴聲刺激都能建立上述條件反射C.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和狗聽見鈴聲分泌唾液的反射弧相同D.多種多樣反射活動的結果有利于人和動物的生存和繁衍3.為研究自主神經系統對心臟的支配作用,分別測定狗在正常情況、阻斷副交感神經和阻斷交感神經后的心率,結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實驗處理 心率(次/分)正常情況 90阻斷副交感神經 180阻斷交感神經 70A.自主神經系統是脊神經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B.副交感神經興奮引起心臟搏動減慢C.對心臟支配占優勢的是副交感神經D.正常情況下,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均處于工作狀態4.如圖為反射弧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由A、B、C、D、E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反射弧B.當①受刺激時,該處的細胞膜內外的電位由原來的內負外正變為外負內正C.若從①處剪斷神經纖維,刺激③處效應器不能產生反應D.②的結構決定了神經元之間的興奮傳遞只能是單向的5.在進化過程中,神經系統的大致發展歷程如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低等動物水螅中出現簡單的神經網絡結構(缺乏協調活動)→扁形動物體中出現神經細胞聚集的神經索→環節動物中出現腦神經節→人類等高等動物中出現中樞神經系統A.當水螅局部受到刺激時會發生反射活動B.神經系統的演變過程有利于動物對外界刺激做出更準確地反應C.扁形動物、環節動物和人類都具有完整的反射弧D.人類等高等動物的神經系統是指中樞神經系統6.下列關于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的敘述,錯誤的是( )A.出生后通過學習和訓練而形成的反射叫作條件反射B.條件反射的消退不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C.條件反射具有預見性、靈活性和適應性D.剛進入寒冷環境時發生的骨骼肌不自主戰栗是一種非條件反射7.圖1是測量離體神經纖維膜內外電位的裝置,圖2是測得的膜電位變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1中乙測出的電位大小相當于圖2中A點的電位B.若細胞外鈉離子濃度適當降低,在適宜條件刺激下圖2中A點下移C.圖2中B點鈉離子通道開放,是由于乙酰膽堿與鈉離子通道相結合D.神經纖維的狀態由乙轉變為甲的過程中,膜對鉀離子的通透性增大8.如圖為某反射弧的部分結構示意圖,d處為組織液,若刺激神經元甲,則在神經元丙上可檢測到動作電位且肌肉收縮。據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僅圖示結構中可見2個突觸和3個突觸小體B.刺激c處,可以驗證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方向C.刺激b處,可以驗證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方向D.興奮由d→e,發生“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化9.研究發現,將胃泌素釋放肽注射到小鼠脊髓后,小鼠立刻會有抓癢行為;若在小鼠的脊髓里殺死表達胃泌素釋放肽受體的神經元,不論向這些小鼠身上注射何種致癢物,小鼠都不抓癢。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胃泌素釋放肽在突觸間隙中通過協助擴散到達后膜完成信息傳遞B.胃泌素釋放肽與受體結合后,會引起突觸后膜產生電位變化C.將胃泌素釋放肽注射到脊髓后,小鼠出現抓癢行為,屬于非條件反射D.促進胃泌素釋放肽受體基因的表達,可緩解或治療瘙癢10.下列對膝跳反射過程的分析,正確的是( )A.直接刺激傳出神經或效應器也可以引起膝跳反射B.動作電位在傳入神經纖維和傳出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是雙向的C.效應器的傳出神經末梢受到叩擊能產生動作電位并向脊髓傳導D.膝跳反射中樞位于脊髓,受大腦皮層的高級神經中樞控制11.如圖為人體的膝跳反射和縮手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圖。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br/>A.二者都需要三種神經元的參與B.二者的直接調節中樞都在脊髓C.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②→④→⑤→③→①D.化驗抽血時,手被針刺后并未立即縮回,該過程有大腦皮層參與12.下列關于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br/>A.眨眼反射是由腦干參與的,膝跳與縮手反射則受到脊髓的控制,同時它們均受到大腦皮層的調節B.嬰兒常出現“尿床”的現象,因為此時脊髓的生理活動不受大腦皮層的調節C.參與調節跑步這一過程的神經中樞有大腦皮層、小腦、下丘腦、腦干和脊髓D.人閉眼伸出手指觸摸自己的鼻尖,這個動作屬于大腦皮層中央前回控制的活動13.新冠肺炎患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發熱、乏力、干咳,甚至蛋白尿等癥狀,重癥患者會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代謝性酸中毒等癥狀。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發熱可使新陳代謝加快,患者食欲增加B.治療重癥患者需要維持患者內環境 pH 的相對穩定C.患者呼吸困難是由于病毒損壞了腦干的呼吸中樞D.患者出現蛋白尿是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降低14.下列關于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的敘述,錯誤的是( )A.若小腦損傷可能導致身體平衡失調 B.下丘腦參與神經調節但不參與體液調節C.大腦皮層具有語言和學習等高級功能 D.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15.某病人CT檢查時發現左側大腦半球的中央前回有血凝塊,該病人可能出現的后遺癥是( )A.左側軀體運動的障礙 B.右側軀體運動的障礙C.左側軀體的感覺障礙 D.右側軀體的感覺障礙16. TRPs通道是主要位于神經細胞膜上的離子通道。細胞內的脂質PIP2可以活化感覺神經元上的TRPs通道,使其開放后引起Ca2+內流(如下圖),參與疼痛的信號傳遞。TRPs通道介導疼痛產生的機制有兩種假說,假說一:TRPs通道開放后,內流的Ca2+引起細胞膜電位變化,并以電信號形式在細胞間直接傳遞,直至神經中樞產生痛覺;假說二:TRPs通道開放后,內流的Ca2+引起神經遞質釋放,產生興奮并傳遞,直至神經中樞產生痛覺。研究PlP2對TRPs通道活性調節機制,可為臨床上緩解病人疼痛提供新思路。下列對材料的分析敘述,不合理的是( )A.假說一認為TRPs通道開放后引起感覺神經元產生興奮B.兩種假說都認為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需要神經遞質的作用C.兩種假說都認為TRPs通道開放會引起下一個細胞的膜電位變化D.可通過調節PIP2降低TRPs通道的活性,起到緩解疼痛感受的作用二、非選擇題(共4大題,每空2分,共52分)17.研究發現,在家兔海馬齒狀回突觸存在突觸傳遞可達數天甚至數星期的長時間增強現象(LTP),下圖1顯示了實驗過程,圖2、3顯示了所測的突觸后神經元電位變化?;卮鹣铝袉栴}:(1)圖1顯示的突觸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構成的,興奮傳遞到此處時的信號變化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觸后膜接受信號后不會長時間興奮或抑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刺激電極每隔10s給予一次刺激,記錄到突觸后神經元電位峰值會保持數十分鐘(圖2),若一段時間后每隔10s給予一次刺激的同時注入電流(圖3),則會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出現LTP。試分析,發生在海馬腦區LTP的這種特征可能與________有關。(3)科學家在繼續研究該結構的同時,發現突觸效能長時間壓抑現象(LTD)能夠減少或消除某些LTP引起的電位變化,試分析這種機制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科學家將人類的神經膠質瘤細胞注射到小鼠的腦中,一段時間后發現,這些膠質瘤細胞中與突觸形成有關的基因會被激活,使其偽裝成神經細胞,并與真正的神經細胞形成一種特殊的突觸結構。神經膠質瘤細胞需要通過NMDA受體(與神經細胞的正常NMDA受體的結構有明顯區別)來接受神經遞質,使得神經膠質瘤細胞內的鈣離子濃度出現瞬間的升高,并引起一系列反應,最終促進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分析回答:(1)突觸是突觸小體與其他神經元的______等相接近共同形成的。興奮在該處的傳遞是單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正常突觸結構中,突觸小泡釋放的神經遞質會與突觸后膜上的______結合,導致突觸后神經元興奮。該過程中,突觸后膜完成的信號轉換為______。(3)研究發現,圖示中的神經膠質瘤細胞與突觸前神經元形成突觸后,會導致突觸后神經元興奮性降低甚至不能興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綜合上述信息,嘗試寫出一種抑制神經膠質瘤細胞生長和轉移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舞蹈病是一種由亨廷頓蛋白(Htt)基因突變所導致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颊弑憩F為全身的肌肉不自主的抽搐引起異常運動或者異常姿勢,就像跳舞一樣,會使病人非常痛苦。研究發現患者神經細胞內Htt蛋白結構異常,在細胞內過度聚集無法被清除,干擾突觸小泡的運輸,抑制神經遞質釋放?;卮鹣铝袉栴}:(1)突觸前膜釋放神經遞質所需能量來自于突觸小體內的_______(填場所);神經元之間興奮的傳遞是單方向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釋放的神經遞質_________(填“屬于”或“不屬于”)人體內環境中的組成成分。舞蹈病患者神經細胞內Htt蛋白的積累會抑制__________(填“興奮性”或“抑制性”)神經遞質的釋放,而引起異常運動。(3)正常人內環境的pH通常維持在_____之間,病人呼吸受阻,導致肌細胞無氧呼吸產生大量乳酸,乳酸可以與血漿的__________發生反應。內環境的相對穩定,除需要各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外,還必須在__________的調節機制下進行。20.下圖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A、B、C為突觸,請據圖分析回答:(1)在反射弧中決定神經沖動單向傳導的結構是_______________。(2)膝跳反射需要伸肌和屈肌共同完成,即伸肌收縮而屈肌舒張。如圖所示動作為踢小腿,圖中突觸后膜電位為外正內負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3)已知中樞神經系統中的某物質可彌散到另一神經元發揮神經元間信息傳遞的作用,生理學上稱該物質為_______________。如果破傷風桿菌產生的痙攣毒素可阻止神經末梢釋放該物質,因而引起肌肉強直性收縮,由此可見該物質能使下一個神經元_______________(填興奮或抑制)。(4)若某藥物可阻斷伸肌收縮,請據圖設計實驗,證明該藥物可以阻斷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①實驗原理:機體內骨骼肌的收縮刺激來自神經傳導的興奮。②實驗材料:略。③實驗步驟: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實驗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點1:人體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重點2:反射與反射弧重點3:條件反射與非條件反射重點4: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與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重點5: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重點6:人腦的高級功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3-2024學年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高二生物期末復習重難點突破專題2神經調節期末復習重難點突破學生版.doc 2023-2024學年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高二生物期末復習重難點突破專題2神經調節期末復習重難點突破(含解析)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