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人教版2021-2022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期末試卷一、單選題1.(2020七上·柯橋月考)為進行國情、鄉(xiāng)情教育,教室里掛上了四幅圖幅大小一致的地圖。這四幅地圖按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正確的是( )①中國地圖 ②紹興地圖 ③浙江地圖 ④越城區(qū)(紹興市的直轄區(qū))地圖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2.下列關于城市聚落與鄉(xiāng)村聚落差異的表述,錯誤的是( )A.人口性別構成的差異 B.人口生活方式的差異C.人口職業(yè)構成的差異 D.人口密度的差異3.今年暑假,王鵬跟著爸爸去英國考察學習,還帶去了杭州的特產,王鵬的媽媽前往新疆支教,材料依次體現(xiàn)了區(qū)域間的( )A.文化交流、物產交流、人才交流B.信息交流、經濟交流、文化交流C.物產交流、經濟交流、人才交流D.人才交流、物產交流、文化交流4.(2017七上·諸暨期中)讀下邊圖1,圖2,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圖1 圖2A.圖2表示盆地地形B.圖1的實地范圍比圖2小C.甲—乙的距離比丙—丁的距離長D.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陡5.(2020七上·吳興期中)以下從地圖上獲取信息的方法,錯誤的是( )A.去湖州中學,想知道怎么走,選擇城市交通圖B.想知道美國在世界上的位置,選擇世界政區(qū)圖C.想知道龍之夢動物園的布局情況,選擇小比例尺地圖D.從湖州去北京旅游,想知道北京的位置,選擇小比例尺地圖6.(2019七上·義烏期中)下圖反映了海洋為人類提供了( )A.淡水資源 B.能量之源C.漁鹽之利 D.海上交通航線7.熱帶草原的氣候特點是( )A.終年高溫,有明顯的干季和濕季B.終年高溫多雨C.終年炎熱干燥,降水極少D.終年高溫,旱雨季不明顯8.陸地主要集中在( )A.北半球與西半球 B.北半球與東半球C.南半球與西半球 D.南半球與東半球9.以下地理環(huán)境中,最適合人類居住和發(fā)展的是( )A.高山峽谷 B.臨近海洋的平原C.熱帶雨林地區(qū) D.干旱的盆地10.世界人口比較稠密的地區(qū)多位于( )A.赤道附近的雨林地區(qū) B.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qū)C.高緯度的兩極地區(qū) D.離海洋較遠的內陸地區(qū)11.下列圖中陰影區(qū)域位于西半球、北半球的是( )A. B.C. D.12.(2020七上·浙江期中)下面緯度和經度的對話,錯誤的是( )A.A B.B C.C D.D13.(2021七下·諸暨期中)家住平原、與山為鄰各具特色的區(qū)域場景,給我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的啟示有( )①區(qū)域自然環(huán)境是沒有優(yōu)劣之分的 ②要合理利用自然條件③要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規(guī)律 ④要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安第斯山脈位于( )A.北美洲 B.南美洲 C.歐洲 D.亞洲15.按照亞洲地理分區(qū)劃分,日本屬于( )A.東亞 B.東南亞 C.南亞 D.西亞16.(2021七下·淳安期末)根據右圖中的游牧路線、基塔萊和多多馬的降水量柱狀圖,馬賽人這樣遷移的理由是( )①基塔萊與多多馬干濕季相反②5 月從多多馬往基塔萊遷移③5 月到 10 月多多馬是旱季④利用干濕季,逐水草而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2021七下·余姚期中)日本發(fā)展?jié)O業(yè)的有利自然條件有( )①沿海海域魚類餌料豐富②海岸線曲折,多優(yōu)良港灣③工業(yè)基礎雄厚④氣候全年高溫多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2021七下·淳安期末)下列旅游景點與國家匹配正確的是( )A.圣 馬 可 教 堂 - 俄 羅 斯B.議 會 大 廈 - 巴 西C.埃 菲 爾 鐵 塔 — 意 大 利D.克 里 姆 林 宮 - 法 國19.巴西將首都從里約熱內盧遷到巴西利亞,是為了( )①加快沿海地區(qū)的開發(fā) ②加快對內地的管理和開發(fā)③紀念民主革命的勝利 ④緩解東部城市的壓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2019七上·衢州期中)讀某區(qū)域等高線地形圖(見下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甲聚落位于乙聚落的東南方向B.等高線a的海拔高度是900米C.河流①的流速要比河流②的流速快D.甲地發(fā)展為城鎮(zhèn)的條件比乙地優(yōu)越二、問答題21.仔細觀察我國南北方地區(qū)的民居,說說它們有什么區(qū)別。這分別反映了當地怎樣的自然環(huán)境?22.(2023七上·浙江期末)請在下圖中用簡單的幾何圖形繪出七大洲的輪廓和相對位置,并分別標注出各大洲的名稱。23.談談巴黎這座“世界文化藝術之都”的特色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三、材料分析題24.(2020七下·上虞期末)2020年春,習近平主席考察了浙江、陜西、山西三省。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忘憂”解憂,脫貧大計。2020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享有“黃花之鄉(xiāng)”盛名的大同市。該市近年來大力發(fā)展標準化、規(guī)模化種植,帶動了1.5萬多戶貧困戶脫貧致富。(1)巍巍秦嶺,和合南北。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是( )①與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接近 ②地勢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的分界線③我國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分界線 ④我國南方地區(qū)與北方地區(qū)的分界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根據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大同市享有“黃花之鄉(xiāng)”美名的原因。(3)區(qū)域聯(lián)手,共奔小康。為了幫助山西、陜西省脫貧致富,國家實施哪一發(fā)展戰(zhàn)略?浙江省可以為山西省的黃花菜產業(yè)提供哪些助力?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相同圖幅,范圍越大比例尺越小,內容越簡略;范圍越小比例尺越大,內容越詳細.選項中的四幅地圖按照范圍從大到小排列為:中國地圖>浙江省地圖>紹興地圖>越城區(qū)地圖.則比例尺從大到小依次是:越城區(qū)地圖>紹興地圖>浙江省地圖>中國地圖.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圖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2.【答案】A【知識點】鄉(xiāng)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本題考查鄉(xiāng)村和城市的差異。城鄉(xiāng)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人口密度的差異,城市一般人口數量大、密度高,鄉(xiāng)村則反之;人口生活方式和職業(yè)構成的差異,鄉(xiāng)村居民以農業(yè)為主要經濟活動形式,而城市居民主要從事工業(yè)、商業(yè)和服務業(yè)等方面的工作,B、C、D表述正確。選項A人口性別構成不屬于城鄉(xiāng)差異,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城市聚落和鄉(xiāng)村聚落景觀的主要差異表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 ①自然景觀:鄉(xiāng)村聚落,農田遍地,空氣清新,環(huán)境優(yōu)美;城市聚落高樓林立,環(huán)境污染較重。②人口:鄉(xiāng)村聚落人口少,分布稀疏,主要從事農業(yè)活動;城市聚落人口多,分布密集,主要從事工業(yè)、商業(yè)和服務業(yè)。③公共設施:鄉(xiāng)村聚落交通不便,類型單一,數量少;城市聚落交通便利,類型齊全,數量多。3.【答案】A【知識點】區(qū)域合作【解析】【分析】根據題意, 今年暑假,王鵬跟著爸爸去英國考察學習,屬于文化交流。還帶去了杭州的特產,屬于物產交流。王鵬的媽媽前往新疆支教,體現(xiàn)了區(qū)域間的人才交流。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區(qū)域之間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社會經濟發(fā)展狀況的差異。區(qū)域之間交流的形式:物產、信息、物資、人員、技術、資金等。4.【答案】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圖判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2海拔中間高,四周低,是山頂,所以A表述錯誤;相同圖幅下,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圍越大,圖1比例尺比圖2小,所以圖1的實地范圍比圖2大,所以B表述錯誤;相同圖幅下,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圍越大,實際距離越長,所以甲—乙的距離比丙—丁的距離長,所以C表述正確;相同圖幅下,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圍越大,實際距離越長,所以甲—乙的距離比丙—丁的距離長,所以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緩,所以D表述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5.【答案】C【知識點】選擇合適的地圖【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動物園屬于小范圍地圖,應該選擇大比例尺地圖。其他說法均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在圖幅相同的情況下,比例尺越大,地圖所表示的范圍越小,圖內表示的內容越詳細,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圖上所表示的范圍越大,反映的內容越簡略,精確度越低。6.【答案】A【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據圖分析可知,海水蒸發(fā)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大氣運動又將水汽從海洋上空輸送到陸地上空,水汽遇冷凝結,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面形成地表徑流,最終流入海洋。在此過程中,海洋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淡水資源,使水資源得以再生。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 水循環(huán)對于人類社會及生產活動有著重要的意義。水循環(huán)的存在,使人類賴以生存的水資源得到不斷更新,成為一種再生資源,可以永久使用;使各個地區(qū)的氣溫、濕度等不斷得到調整。7.【答案】A【知識點】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主要是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的交替控制。在赤道低氣壓帶的控制下,高溫多雨,在信風帶的控制下,炎熱干燥,形成明顯的干濕季。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熱帶草原氣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亞大陸北部和東部為典型。本類型分布區(qū)處于赤道低壓帶與信風帶交替控制區(qū)。全年氣溫高,年平均氣溫約25℃,全年高溫,且分明顯干季和濕季。當赤道低壓帶控制時期,赤道氣團盛行,降水集中;信風帶控制時期,受熱帶大陸氣團控制,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顯的較長干季。自然景觀為熱帶稀樹草原。8.【答案】B【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是由海洋與陸地組成,有“七分海洋、三分陸地”的說法,任何面積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陸地主要集中在東半球和北半球。故答案為:B。【點評】地球表面是由陸地和海洋構成的,陸地占29%、海洋占71%,即七分海洋,三分陸地。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東半球。我們把面積廣大而完整的陸地稱作大陸,地球表面共分為六塊大陸,即亞歐大陸、非洲大陸、北美大陸、南美大陸、南極大陸和大洋洲大陸。9.【答案】B【知識點】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分布【解析】【分析】根據影響聚落發(fā)展的因素分析可知,臨近海洋的平原適合人類居住。高山峽谷、熱帶雨林地區(qū)、干旱的盆地地區(qū)不適合人類居住。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世界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影響,大部分分布在中低緯度的近海平原地區(qū),這些地區(qū)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適合人類居住。10.【答案】B【知識點】世界人口密集區(qū)和稀疏區(qū)【解析】【分析】人口的分布與地理環(huán)境有著密切聯(lián)系。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居住在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區(qū),而在氣候溫和、降水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區(qū),人口更為集中。故答案為:B。【點評】當前世界上共有70幾億人口,分布在地球上的各個角落,但有些地方人口密集,有些地方人口稀疏。人口分布較多的四個地方是亞洲的東部和南部,西歐和北美洲的東部,這些地方自然經濟條件都較為優(yōu)越。人口分布較少的四個地方為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qū),過于濕熱的雨林地區(qū),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地以及緯度較高終年寒冷的高度緯度地區(qū)。11.【答案】C【知識點】經緯網【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判斷,A位于東半球,北半球;B位于西半球,南半球;C位于西半球、北半球;D位于西半球、南半球。故答案為: C【點評】考查經緯網的理解和運用,屬于容易題。12.【答案】B【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經度的劃分是以0°經線為界,以東是東經度,用E表示,以西是西經度,用W 表示。但是,東半球與西半球的劃分是以西經20度和東經160度為界的,不是完全重合的。故,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國際上規(guī)定,把通過英國首都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原址的那一條經線定為0°經線,也叫本初子午線。從0°經線算起,向東、向西各分作180°,以東的180°屬于東經,習慣上用“E”作代號,以西的180°屬于西經,習慣上用“W”作代號。東經180°和西經的180°重合在一條經線上,那就是180°經線。13.【答案】D【知識點】湄南河平原;美國中部平原;智利——安第斯山脈;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 家住平原、與山為鄰各具特色的區(qū)域場景,它們給我們生產和生活的啟示:②要合理利用自然條件,③要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規(guī)律,④要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②③④,正確。①區(qū)域環(huán)境是沒有優(yōu)劣之分的,本身說法錯誤。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在發(fā)展地方經濟時應注意要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自然環(huán)境特點發(fā)展地方經濟;要注意保護環(huán)境,做到經濟發(fā)展與環(huán)境保護相協(xié)調。14.【答案】B【知識點】智利——安第斯山脈【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安第斯山脈位于南美洲,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安第斯山脈屬于科迪勒拉山系,位于南美洲的西岸,范圍從巴拿馬一直到智利。從北到南全長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縱貫南美大陸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稱,山脈有許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頂終年積雪的高峰,且地區(qū)礦產資源豐富。15.【答案】A【知識點】日本——耕海牧漁【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按照亞洲地理分區(qū)劃分,日本屬于東亞。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側的島國,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和約3900多個小島組成。西隔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與中國、朝鮮、韓國、俄羅斯相望。海岸線長3萬多公里,多海灣和良港。16.【答案】C【知識點】非洲草原——傳統(tǒng)牧場【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多多馬與基塔萊分別屬于不同半球,干濕季相反。5-6月,隨著南方(多多馬)旱季來臨,草原枯黃,馬賽人開始向北遷移,而這時的北方(吉塔萊)正值雨季,水草豐美;10月,北方旱季來臨,南方雨季即將到來,馬賽人又開始向南回遷,迎接雨季的來臨。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熱帶草原氣候一年分干濕兩季,這里的降水很不均勻,半年多雨,半年少雨。在雨季,大草原一片蔥綠,生機盎然;到了旱季,氣候干燥,滿目枯黃。這里沒有茂盛的森林,在茫茫草原上,有一些耐旱的孤樹。許多動物為了生存,不得不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17.【答案】A【知識點】日本——耕海牧漁【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日本發(fā)展?jié)O業(yè)的有利自然條件有:①沿海海域魚類餌料豐富,②海岸線曲折,多優(yōu)良港灣,①②正確。③工業(yè)基礎雄厚,不屬于自然條件。④氣候全年高溫多雨,說法錯誤。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日本漁業(yè)發(fā)展的相關知識。日本北海道附近,日本暖流和千島寒流交匯,使得漁業(yè)資源非常豐富;海岸線曲折,優(yōu)良港灣多;工業(yè)發(fā)達,先進的紡織工業(yè)、電子工業(yè)、造船技術和捕魚裝置為日本提供優(yōu)質漁網和電子設備和悠久而豐富的捕魚經驗是日本漁業(yè)發(fā)展的有利條件。18.【答案】B【知識點】法國巴黎;巴西巴西利亞;莫斯科【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圣馬可大教堂位于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議會大廈位于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亞,埃菲爾鐵塔位于法國的首都巴黎,克里姆林宮宮位于俄羅斯的首都莫斯科。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克里姆林宮是一組建筑群,位于莫斯科心臟地帶,是俄羅斯聯(lián)邦的象征、總統(tǒng)府所在地。克里姆林宮位于俄羅斯首都最中心的博羅維茨基山崗上,南臨莫斯科河,西北接亞歷山大羅夫斯基花園,東北與紅場相連,呈三角形。克里姆林宮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譽。莫斯科克里姆林宮是俄羅斯國家的象征,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之一,是歷史瑰寶、文化和藝術古跡的寶庫。19.【答案】D【知識點】巴西巴西利亞【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巴西將首都從里約熱內盧遷到巴西利亞,是為了加快對內地的管理和開發(fā),便于緩解東部城市的壓力。其他說法均不正確。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巴西遷都的原因是沿海大城市由于人口高度集中,染上了嚴重的“城市病”——住房緊張、交通擁擠、環(huán)境惡化、資源短缺;同時遷往內地有利于加強對廣大內地的管理和開發(fā),促進內地的發(fā)展,也可以緩解東部沿海城市的壓力。20.【答案】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根據圖中信息 可知,甲聚落在乙聚落的西北方向;圖中等高距是200米,等高線a海拔高度是1000米; 河流①處的等高線比較密集, 河流①的流速要比河流②的流速快 ;甲地發(fā)展為城鎮(zhèn)的條件不像乙地好,乙地是平原,位于公路與河流的交匯處,地理位置優(yōu)越;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21.【答案】區(qū)別:南方的民居屋頂坡度大、窗戶大,臨水而建;北方的民居屋頂比較平、窗戶小。這反映了南方氣溫高,降水多;北方降水少,氣溫相對較低。【知識點】鄉(xiāng)村聚落【解析】【分析】 根據圖中給出的信息來看,南方地區(qū)與北方地區(qū)的民居主要的區(qū)別:南方的民居屋頂坡度大、窗戶大,臨水而建;北方的民居屋頂比較平、窗戶小。這反映了南方氣溫高,降水多;北方降水少,氣溫相對較低。【點評】不同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差異明顯,在氣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下,不同地區(qū)呈現(xiàn)不同的自然景觀和民居特點。22.【答案】分析: 根據世界地形圖的海陸分布和七大洲的輪廓,結合各大洲所在的地理位置描繪出亞洲、歐洲、非洲和大洋洲輪廓,然后再用簡單的幾何圖形繪出南、北美洲的輪廓。并在圖中注出大洲、大洋的名稱。 具體步驟略。【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 根據世界地形圖的海陸分布和七大洲的輪廓,結合各大洲所在的地理位置描繪出亞洲、歐洲、非洲和大洋洲輪廓,然后再用簡單的幾何圖形繪出南、北美洲的輪廓。并在圖中注出大洲、大洋的名稱。 具體步驟略。【點評】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分割成六個大塊和許多小塊,面積較大的陸地叫大陸,面積較小的陸地叫島嶼,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稱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分別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三面環(huán)水,一面與陸地相連的部分稱為半島。地球上,廣闊的海洋彼此相通,連為一體。洋(太平洋)是海洋的主體部分,一般離大陸較遠;面積廣闊,深度多在2000米以上。海峽是溝通兩個海域之間寬度較窄的水道,通常也是重要的海上航道。23.【答案】 略【知識點】法國巴黎【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巴黎是法國首都,被人們譽為“世界文化藝術之都”,原因就在于巴黎的城市景觀和濃厚的藝術氛圍。巴黎城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眾多,例如凱旋門、埃菲爾鐵塔、盧浮宮等就是頗具代表性的建筑藝術杰作。【點評】巴黎的藝術是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中去的,漫游巴黎的人隨時都能感受到濃濃的、無所不在的藝術氣息.連一個廢棄的火車站都能變成舉世矚目的博物館,正是巴黎人對藝術的熱愛、欣賞、接納、傳承,才使各種藝術流派在巴黎生根,才使巴黎無論在何時,都能走在世界藝術的前列,于是,巴黎獲得 了“世界文化藝術之都”的美譽 。24.【答案】(1)B(2)地處黃土高原(邊緣),適宜黃花栽培;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種植歷史悠久,經驗豐富(種植技術成熟);政府的大力支持。(3)中部崛起戰(zhàn)略;或國家實施優(yōu)勢互補、互利共贏、區(qū)域一體化的發(fā)展戰(zhàn)略。浙江省可以充分利用東部地區(qū)的廣闊的市場、資金、技術、人才和信息等多方面的優(yōu)勢,給山西省黃花菜產業(yè)經濟發(fā)展注入活力。【知識點】四大地理區(qū)域的劃分;區(qū)域合作;確定區(qū)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qū)域的自然條件【解析】【分析】(1)巍巍秦嶺,和合南北。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是①與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接近 ;④我國南方地區(qū)與北方地區(qū)的分界線。②地勢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③我國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①④,正確。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根據材料,大同地處黃土高原(邊緣),適宜黃花栽培;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種植歷史悠久,經驗豐富(種植技術成熟);政府的大力支持。(3)區(qū)域聯(lián)手,共奔小康。為了幫助山西、陜西省脫貧致富,國家實施中部崛起戰(zhàn)略;或國家實施優(yōu)勢互補、互利共贏、區(qū)域一體化的發(fā)展戰(zhàn)略。浙江省可以充分利用東部地區(qū)的廣闊的市場、資金、技術、人才和信息等多方面的優(yōu)勢,給山西省黃花菜產業(yè)經濟發(fā)展注入活力。【點評】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方地區(qū)與北方地區(qū)的分界線;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線通過的地方;溫度帶中,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干濕地區(qū)中,濕潤區(qū)與半濕潤區(qū)分界線;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界線;水稻、小麥的分界線;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等。1 / 1浙江省人教版2021-2022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期末試卷一、單選題1.(2020七上·柯橋月考)為進行國情、鄉(xiāng)情教育,教室里掛上了四幅圖幅大小一致的地圖。這四幅地圖按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正確的是( )①中國地圖 ②紹興地圖 ③浙江地圖 ④越城區(qū)(紹興市的直轄區(qū))地圖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答案】D【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相同圖幅,范圍越大比例尺越小,內容越簡略;范圍越小比例尺越大,內容越詳細.選項中的四幅地圖按照范圍從大到小排列為:中國地圖>浙江省地圖>紹興地圖>越城區(qū)地圖.則比例尺從大到小依次是:越城區(qū)地圖>紹興地圖>浙江省地圖>中國地圖.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圖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2.下列關于城市聚落與鄉(xiāng)村聚落差異的表述,錯誤的是( )A.人口性別構成的差異 B.人口生活方式的差異C.人口職業(yè)構成的差異 D.人口密度的差異【答案】A【知識點】鄉(xiāng)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本題考查鄉(xiāng)村和城市的差異。城鄉(xiāng)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人口密度的差異,城市一般人口數量大、密度高,鄉(xiāng)村則反之;人口生活方式和職業(yè)構成的差異,鄉(xiāng)村居民以農業(yè)為主要經濟活動形式,而城市居民主要從事工業(yè)、商業(yè)和服務業(yè)等方面的工作,B、C、D表述正確。選項A人口性別構成不屬于城鄉(xiāng)差異,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城市聚落和鄉(xiāng)村聚落景觀的主要差異表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 ①自然景觀:鄉(xiāng)村聚落,農田遍地,空氣清新,環(huán)境優(yōu)美;城市聚落高樓林立,環(huán)境污染較重。②人口:鄉(xiāng)村聚落人口少,分布稀疏,主要從事農業(yè)活動;城市聚落人口多,分布密集,主要從事工業(yè)、商業(yè)和服務業(yè)。③公共設施:鄉(xiāng)村聚落交通不便,類型單一,數量少;城市聚落交通便利,類型齊全,數量多。3.今年暑假,王鵬跟著爸爸去英國考察學習,還帶去了杭州的特產,王鵬的媽媽前往新疆支教,材料依次體現(xiàn)了區(qū)域間的( )A.文化交流、物產交流、人才交流B.信息交流、經濟交流、文化交流C.物產交流、經濟交流、人才交流D.人才交流、物產交流、文化交流【答案】A【知識點】區(qū)域合作【解析】【分析】根據題意, 今年暑假,王鵬跟著爸爸去英國考察學習,屬于文化交流。還帶去了杭州的特產,屬于物產交流。王鵬的媽媽前往新疆支教,體現(xiàn)了區(qū)域間的人才交流。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區(qū)域之間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社會經濟發(fā)展狀況的差異。區(qū)域之間交流的形式:物產、信息、物資、人員、技術、資金等。4.(2017七上·諸暨期中)讀下邊圖1,圖2,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圖1 圖2A.圖2表示盆地地形B.圖1的實地范圍比圖2小C.甲—乙的距離比丙—丁的距離長D.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陡【答案】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圖判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2海拔中間高,四周低,是山頂,所以A表述錯誤;相同圖幅下,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圍越大,圖1比例尺比圖2小,所以圖1的實地范圍比圖2大,所以B表述錯誤;相同圖幅下,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圍越大,實際距離越長,所以甲—乙的距離比丙—丁的距離長,所以C表述正確;相同圖幅下,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圍越大,實際距離越長,所以甲—乙的距離比丙—丁的距離長,所以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緩,所以D表述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5.(2020七上·吳興期中)以下從地圖上獲取信息的方法,錯誤的是( )A.去湖州中學,想知道怎么走,選擇城市交通圖B.想知道美國在世界上的位置,選擇世界政區(qū)圖C.想知道龍之夢動物園的布局情況,選擇小比例尺地圖D.從湖州去北京旅游,想知道北京的位置,選擇小比例尺地圖【答案】C【知識點】選擇合適的地圖【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動物園屬于小范圍地圖,應該選擇大比例尺地圖。其他說法均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在圖幅相同的情況下,比例尺越大,地圖所表示的范圍越小,圖內表示的內容越詳細,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圖上所表示的范圍越大,反映的內容越簡略,精確度越低。6.(2019七上·義烏期中)下圖反映了海洋為人類提供了( )A.淡水資源 B.能量之源C.漁鹽之利 D.海上交通航線【答案】A【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據圖分析可知,海水蒸發(fā)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大氣運動又將水汽從海洋上空輸送到陸地上空,水汽遇冷凝結,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面形成地表徑流,最終流入海洋。在此過程中,海洋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淡水資源,使水資源得以再生。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 水循環(huán)對于人類社會及生產活動有著重要的意義。水循環(huán)的存在,使人類賴以生存的水資源得到不斷更新,成為一種再生資源,可以永久使用;使各個地區(qū)的氣溫、濕度等不斷得到調整。7.熱帶草原的氣候特點是( )A.終年高溫,有明顯的干季和濕季B.終年高溫多雨C.終年炎熱干燥,降水極少D.終年高溫,旱雨季不明顯【答案】A【知識點】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主要是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的交替控制。在赤道低氣壓帶的控制下,高溫多雨,在信風帶的控制下,炎熱干燥,形成明顯的干濕季。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熱帶草原氣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亞大陸北部和東部為典型。本類型分布區(qū)處于赤道低壓帶與信風帶交替控制區(qū)。全年氣溫高,年平均氣溫約25℃,全年高溫,且分明顯干季和濕季。當赤道低壓帶控制時期,赤道氣團盛行,降水集中;信風帶控制時期,受熱帶大陸氣團控制,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顯的較長干季。自然景觀為熱帶稀樹草原。8.陸地主要集中在( )A.北半球與西半球 B.北半球與東半球C.南半球與西半球 D.南半球與東半球【答案】B【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是由海洋與陸地組成,有“七分海洋、三分陸地”的說法,任何面積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陸地主要集中在東半球和北半球。故答案為:B。【點評】地球表面是由陸地和海洋構成的,陸地占29%、海洋占71%,即七分海洋,三分陸地。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東半球。我們把面積廣大而完整的陸地稱作大陸,地球表面共分為六塊大陸,即亞歐大陸、非洲大陸、北美大陸、南美大陸、南極大陸和大洋洲大陸。9.以下地理環(huán)境中,最適合人類居住和發(fā)展的是( )A.高山峽谷 B.臨近海洋的平原C.熱帶雨林地區(qū) D.干旱的盆地【答案】B【知識點】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分布【解析】【分析】根據影響聚落發(fā)展的因素分析可知,臨近海洋的平原適合人類居住。高山峽谷、熱帶雨林地區(qū)、干旱的盆地地區(qū)不適合人類居住。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世界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影響,大部分分布在中低緯度的近海平原地區(qū),這些地區(qū)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適合人類居住。10.世界人口比較稠密的地區(qū)多位于( )A.赤道附近的雨林地區(qū) B.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qū)C.高緯度的兩極地區(qū) D.離海洋較遠的內陸地區(qū)【答案】B【知識點】世界人口密集區(qū)和稀疏區(qū)【解析】【分析】人口的分布與地理環(huán)境有著密切聯(lián)系。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居住在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區(qū),而在氣候溫和、降水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區(qū),人口更為集中。故答案為:B。【點評】當前世界上共有70幾億人口,分布在地球上的各個角落,但有些地方人口密集,有些地方人口稀疏。人口分布較多的四個地方是亞洲的東部和南部,西歐和北美洲的東部,這些地方自然經濟條件都較為優(yōu)越。人口分布較少的四個地方為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qū),過于濕熱的雨林地區(qū),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地以及緯度較高終年寒冷的高度緯度地區(qū)。11.下列圖中陰影區(qū)域位于西半球、北半球的是( )A. B.C. D.【答案】C【知識點】經緯網【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判斷,A位于東半球,北半球;B位于西半球,南半球;C位于西半球、北半球;D位于西半球、南半球。故答案為: C【點評】考查經緯網的理解和運用,屬于容易題。12.(2020七上·浙江期中)下面緯度和經度的對話,錯誤的是( )A.A B.B C.C D.D【答案】B【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經度的劃分是以0°經線為界,以東是東經度,用E表示,以西是西經度,用W 表示。但是,東半球與西半球的劃分是以西經20度和東經160度為界的,不是完全重合的。故,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國際上規(guī)定,把通過英國首都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原址的那一條經線定為0°經線,也叫本初子午線。從0°經線算起,向東、向西各分作180°,以東的180°屬于東經,習慣上用“E”作代號,以西的180°屬于西經,習慣上用“W”作代號。東經180°和西經的180°重合在一條經線上,那就是180°經線。13.(2021七下·諸暨期中)家住平原、與山為鄰各具特色的區(qū)域場景,給我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的啟示有( )①區(qū)域自然環(huán)境是沒有優(yōu)劣之分的 ②要合理利用自然條件③要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規(guī)律 ④要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知識點】湄南河平原;美國中部平原;智利——安第斯山脈;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 家住平原、與山為鄰各具特色的區(qū)域場景,它們給我們生產和生活的啟示:②要合理利用自然條件,③要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規(guī)律,④要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②③④,正確。①區(qū)域環(huán)境是沒有優(yōu)劣之分的,本身說法錯誤。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在發(fā)展地方經濟時應注意要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自然環(huán)境特點發(fā)展地方經濟;要注意保護環(huán)境,做到經濟發(fā)展與環(huán)境保護相協(xié)調。14.安第斯山脈位于( )A.北美洲 B.南美洲 C.歐洲 D.亞洲【答案】B【知識點】智利——安第斯山脈【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安第斯山脈位于南美洲,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安第斯山脈屬于科迪勒拉山系,位于南美洲的西岸,范圍從巴拿馬一直到智利。從北到南全長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縱貫南美大陸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稱,山脈有許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頂終年積雪的高峰,且地區(qū)礦產資源豐富。15.按照亞洲地理分區(qū)劃分,日本屬于( )A.東亞 B.東南亞 C.南亞 D.西亞【答案】A【知識點】日本——耕海牧漁【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按照亞洲地理分區(qū)劃分,日本屬于東亞。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側的島國,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和約3900多個小島組成。西隔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與中國、朝鮮、韓國、俄羅斯相望。海岸線長3萬多公里,多海灣和良港。16.(2021七下·淳安期末)根據右圖中的游牧路線、基塔萊和多多馬的降水量柱狀圖,馬賽人這樣遷移的理由是( )①基塔萊與多多馬干濕季相反②5 月從多多馬往基塔萊遷移③5 月到 10 月多多馬是旱季④利用干濕季,逐水草而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識點】非洲草原——傳統(tǒng)牧場【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多多馬與基塔萊分別屬于不同半球,干濕季相反。5-6月,隨著南方(多多馬)旱季來臨,草原枯黃,馬賽人開始向北遷移,而這時的北方(吉塔萊)正值雨季,水草豐美;10月,北方旱季來臨,南方雨季即將到來,馬賽人又開始向南回遷,迎接雨季的來臨。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熱帶草原氣候一年分干濕兩季,這里的降水很不均勻,半年多雨,半年少雨。在雨季,大草原一片蔥綠,生機盎然;到了旱季,氣候干燥,滿目枯黃。這里沒有茂盛的森林,在茫茫草原上,有一些耐旱的孤樹。許多動物為了生存,不得不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17.(2021七下·余姚期中)日本發(fā)展?jié)O業(yè)的有利自然條件有( )①沿海海域魚類餌料豐富②海岸線曲折,多優(yōu)良港灣③工業(yè)基礎雄厚④氣候全年高溫多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知識點】日本——耕海牧漁【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日本發(fā)展?jié)O業(yè)的有利自然條件有:①沿海海域魚類餌料豐富,②海岸線曲折,多優(yōu)良港灣,①②正確。③工業(yè)基礎雄厚,不屬于自然條件。④氣候全年高溫多雨,說法錯誤。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日本漁業(yè)發(fā)展的相關知識。日本北海道附近,日本暖流和千島寒流交匯,使得漁業(yè)資源非常豐富;海岸線曲折,優(yōu)良港灣多;工業(yè)發(fā)達,先進的紡織工業(yè)、電子工業(yè)、造船技術和捕魚裝置為日本提供優(yōu)質漁網和電子設備和悠久而豐富的捕魚經驗是日本漁業(yè)發(fā)展的有利條件。18.(2021七下·淳安期末)下列旅游景點與國家匹配正確的是( )A.圣 馬 可 教 堂 - 俄 羅 斯B.議 會 大 廈 - 巴 西C.埃 菲 爾 鐵 塔 — 意 大 利D.克 里 姆 林 宮 - 法 國【答案】B【知識點】法國巴黎;巴西巴西利亞;莫斯科【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圣馬可大教堂位于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議會大廈位于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亞,埃菲爾鐵塔位于法國的首都巴黎,克里姆林宮宮位于俄羅斯的首都莫斯科。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克里姆林宮是一組建筑群,位于莫斯科心臟地帶,是俄羅斯聯(lián)邦的象征、總統(tǒng)府所在地。克里姆林宮位于俄羅斯首都最中心的博羅維茨基山崗上,南臨莫斯科河,西北接亞歷山大羅夫斯基花園,東北與紅場相連,呈三角形。克里姆林宮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譽。莫斯科克里姆林宮是俄羅斯國家的象征,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之一,是歷史瑰寶、文化和藝術古跡的寶庫。19.巴西將首都從里約熱內盧遷到巴西利亞,是為了( )①加快沿海地區(qū)的開發(fā) ②加快對內地的管理和開發(fā)③紀念民主革命的勝利 ④緩解東部城市的壓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知識點】巴西巴西利亞【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巴西將首都從里約熱內盧遷到巴西利亞,是為了加快對內地的管理和開發(fā),便于緩解東部城市的壓力。其他說法均不正確。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巴西遷都的原因是沿海大城市由于人口高度集中,染上了嚴重的“城市病”——住房緊張、交通擁擠、環(huán)境惡化、資源短缺;同時遷往內地有利于加強對廣大內地的管理和開發(fā),促進內地的發(fā)展,也可以緩解東部沿海城市的壓力。20.(2019七上·衢州期中)讀某區(qū)域等高線地形圖(見下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甲聚落位于乙聚落的東南方向B.等高線a的海拔高度是900米C.河流①的流速要比河流②的流速快D.甲地發(fā)展為城鎮(zhèn)的條件比乙地優(yōu)越【答案】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根據圖中信息 可知,甲聚落在乙聚落的西北方向;圖中等高距是200米,等高線a海拔高度是1000米; 河流①處的等高線比較密集, 河流①的流速要比河流②的流速快 ;甲地發(fā)展為城鎮(zhèn)的條件不像乙地好,乙地是平原,位于公路與河流的交匯處,地理位置優(yōu)越;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二、問答題21.仔細觀察我國南北方地區(qū)的民居,說說它們有什么區(qū)別。這分別反映了當地怎樣的自然環(huán)境?【答案】區(qū)別:南方的民居屋頂坡度大、窗戶大,臨水而建;北方的民居屋頂比較平、窗戶小。這反映了南方氣溫高,降水多;北方降水少,氣溫相對較低。【知識點】鄉(xiāng)村聚落【解析】【分析】 根據圖中給出的信息來看,南方地區(qū)與北方地區(qū)的民居主要的區(qū)別:南方的民居屋頂坡度大、窗戶大,臨水而建;北方的民居屋頂比較平、窗戶小。這反映了南方氣溫高,降水多;北方降水少,氣溫相對較低。【點評】不同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差異明顯,在氣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下,不同地區(qū)呈現(xiàn)不同的自然景觀和民居特點。22.(2023七上·浙江期末)請在下圖中用簡單的幾何圖形繪出七大洲的輪廓和相對位置,并分別標注出各大洲的名稱。【答案】分析: 根據世界地形圖的海陸分布和七大洲的輪廓,結合各大洲所在的地理位置描繪出亞洲、歐洲、非洲和大洋洲輪廓,然后再用簡單的幾何圖形繪出南、北美洲的輪廓。并在圖中注出大洲、大洋的名稱。 具體步驟略。【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 根據世界地形圖的海陸分布和七大洲的輪廓,結合各大洲所在的地理位置描繪出亞洲、歐洲、非洲和大洋洲輪廓,然后再用簡單的幾何圖形繪出南、北美洲的輪廓。并在圖中注出大洲、大洋的名稱。 具體步驟略。【點評】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分割成六個大塊和許多小塊,面積較大的陸地叫大陸,面積較小的陸地叫島嶼,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稱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分別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三面環(huán)水,一面與陸地相連的部分稱為半島。地球上,廣闊的海洋彼此相通,連為一體。洋(太平洋)是海洋的主體部分,一般離大陸較遠;面積廣闊,深度多在2000米以上。海峽是溝通兩個海域之間寬度較窄的水道,通常也是重要的海上航道。23.談談巴黎這座“世界文化藝術之都”的特色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答案】 略【知識點】法國巴黎【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巴黎是法國首都,被人們譽為“世界文化藝術之都”,原因就在于巴黎的城市景觀和濃厚的藝術氛圍。巴黎城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眾多,例如凱旋門、埃菲爾鐵塔、盧浮宮等就是頗具代表性的建筑藝術杰作。【點評】巴黎的藝術是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中去的,漫游巴黎的人隨時都能感受到濃濃的、無所不在的藝術氣息.連一個廢棄的火車站都能變成舉世矚目的博物館,正是巴黎人對藝術的熱愛、欣賞、接納、傳承,才使各種藝術流派在巴黎生根,才使巴黎無論在何時,都能走在世界藝術的前列,于是,巴黎獲得 了“世界文化藝術之都”的美譽 。三、材料分析題24.(2020七下·上虞期末)2020年春,習近平主席考察了浙江、陜西、山西三省。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忘憂”解憂,脫貧大計。2020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享有“黃花之鄉(xiāng)”盛名的大同市。該市近年來大力發(fā)展標準化、規(guī)模化種植,帶動了1.5萬多戶貧困戶脫貧致富。(1)巍巍秦嶺,和合南北。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是( )①與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接近 ②地勢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的分界線③我國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分界線 ④我國南方地區(qū)與北方地區(qū)的分界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根據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大同市享有“黃花之鄉(xiāng)”美名的原因。(3)區(qū)域聯(lián)手,共奔小康。為了幫助山西、陜西省脫貧致富,國家實施哪一發(fā)展戰(zhàn)略?浙江省可以為山西省的黃花菜產業(yè)提供哪些助力?【答案】(1)B(2)地處黃土高原(邊緣),適宜黃花栽培;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種植歷史悠久,經驗豐富(種植技術成熟);政府的大力支持。(3)中部崛起戰(zhàn)略;或國家實施優(yōu)勢互補、互利共贏、區(qū)域一體化的發(fā)展戰(zhàn)略。浙江省可以充分利用東部地區(qū)的廣闊的市場、資金、技術、人才和信息等多方面的優(yōu)勢,給山西省黃花菜產業(yè)經濟發(fā)展注入活力。【知識點】四大地理區(qū)域的劃分;區(qū)域合作;確定區(qū)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qū)域的自然條件【解析】【分析】(1)巍巍秦嶺,和合南北。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是①與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接近 ;④我國南方地區(qū)與北方地區(qū)的分界線。②地勢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③我國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①④,正確。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根據材料,大同地處黃土高原(邊緣),適宜黃花栽培;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種植歷史悠久,經驗豐富(種植技術成熟);政府的大力支持。(3)區(qū)域聯(lián)手,共奔小康。為了幫助山西、陜西省脫貧致富,國家實施中部崛起戰(zhàn)略;或國家實施優(yōu)勢互補、互利共贏、區(qū)域一體化的發(fā)展戰(zhàn)略。浙江省可以充分利用東部地區(qū)的廣闊的市場、資金、技術、人才和信息等多方面的優(yōu)勢,給山西省黃花菜產業(yè)經濟發(fā)展注入活力。【點評】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方地區(qū)與北方地區(qū)的分界線;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線通過的地方;溫度帶中,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干濕地區(qū)中,濕潤區(qū)與半濕潤區(qū)分界線;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界線;水稻、小麥的分界線;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等。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人教版2021-2022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期末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人教版2021-2022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期末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