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運用辯證思維方法單元導學地圖1.本單元的地位(1)本單元本單元主要介紹辯證思維的含義、特征及其基本方法。辯證思維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和認識論在思維領域中的延伸和具體化。這部分內容是對第二單元形式邏輯的深化和升華,同時也銜接和補充了"哲學與文化"課程模塊的教學內容。(2)第二單元講授的思維方法主要是從思維的形式結構角度,研究合乎邏輯的思維在形式結構上應該具有哪些特征,需要遵循哪些邏輯規則。但是,思維不僅有其形式結構,還有其具體內容。正確的思想既要遵循形式邏輯的要求,更要實事求是,接受社會實踐的檢驗。而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和科學的認識論所體現的辯證思維,是人們形成正確認識和思想所不可或缺的。辯證思維不僅涉及思維的形式結構,還涉及思維的具體內容,所以說,辯證思維是形式邏輯思維的深化和升華。從思維實際來說,把握復雜事物,處理復雜問題,是需要復雜性思維的,而復雜性思維并不是某種單一的思維方式的重復運用,而是在形式邏輯思維的基礎上對辯證思維的靈活運用。所以,從這個關系上說,辯證思維是形式邏輯思維的深化和升華。(3)要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就要讓學生在思維方式上能夠自覺地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解決矛盾,正確的判斷和合理的選擇,就要具備馬克思主義科學形態的辯證思維素養。(4)這一單元在哲學黨性原則方面站位最高,在內容理解方面也最為精深,在"邏輯與思維"課程模塊中居于學術思想制高點的地位程模塊中居于學術思想制高點的地位。2.本單元主要主題:辯證思維的含義、特征及其基本方法3.本單元目標:旨在訓練學生以整體性、動態性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辯證思維觀念,提升學生辯證地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本素養。4.本單元的內容結構本單元從辯證思維的含義和特征講起,介紹了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辯證的分析綜合方法,結合質量互變規律,介紹了適度的概念以及掌握適度原則的思維方法,在辨析簡單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危害的基礎上,介紹了辯證否定觀的要義,在解析認識經由"感性具體﹣思維抽象一思維具體"的途徑的基礎上,闡釋了認識不斷深化的歷程選必三 第三單元 運用辯證思維方法第十 課 推動認識的發展一、考標和考情課標要求課標要求 年份 考題類型 考查考點3.3辨析簡單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危害,解析認識經由“感性具體-思維抽象-思維具體”的途徑;了解辯證否定觀的實質;體會認識不斷深化的歷程。 2022山東高考真題 選擇題 考查體會認識發展的歷程,認識過程的兩個階段2022遼寧高考真題 非選擇題 考查體會認識發展的歷程二、學習目標三、復習過程10.1不作簡單肯定或否定(一)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任何事物內部都包含著肯定與否定兩個方面。肯定方面與否定方面的辯證關系和方法論 P85-86肯定方面 否定方面含義 是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即肯定這一事物為它自身的方面 注意:這里講的“肯定”與日常生活中的肯定不同,它指的是事物自身的存在,而事物的存在是由事物內部“肯定”的因素占主導地位決定的, 是促使該事物滅亡的方面,即促使它轉化為他事物的方面 注意:這里講的“否定”與日常生活中的否定不同,它指的是事物自身的滅亡。 而事物的滅亡是由事物內部“否定”的因素占主導地位決定的。關系 (1)對立 ①肯定方面維持著事物的質的規定性,當肯定方面處于優勢時,事物就會保持其原有的性質和自身的存在; ②當否定方面在事物發展中取得支配地位時,事物就會改變自己的根本性質,實現對自身的否定。(2)統一 ①肯定中包含否定。任何事物都包含著肯定性的因素和否定性的因素,二者的對立與斗爭必然使事物的發展進入自我否定階段,并因自我否定而自我更新; ②否定中包含肯定。否定并不是全盤否定,矛盾斗爭的結果并不將矛盾雙方消解為虛無,而是產生新的規定性。這種包含肯定的否定是“辯證的否定”。要求 根據事物內部的肯定方面與否定方面的辯證關系(依據)。我們看待事物、解決問題不能簡單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要堅持辯證的否定觀(要求)。否則,就會陷于主觀的、極端的思維方式,犯形而上學的錯誤(簡單肯定或否定的危害)。(二)堅持辯證否定觀任何事物都要經歷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辯證發展過程。1.辯證否定的含義:辯證否定是事物自我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辯證的否定具有肯定與否定的雙重性。2.辯證否定觀原理和方法論依據 (原理) (1)辯證否定的特點:具有肯定與否定的雙重性。 (2)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相對于肯定階段來說,否定階段是較后也是較高的環節。它(辯證否定)包含著肯定,同時又具有比肯定更為豐富的內容,更能體現事物發展的辯證法。(3)任何事物都要經歷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辯證發展過程。要求 要深刻把握肯定與否定之間的辯證關系 ①否定:是對舊事物整體、舊矛盾統一體的否定。沒有對這一整體、統一體的否定,舊事物就不能滅亡,新事物就不能產生。(發展的環節)②否定中所包含的肯定:絕不是對舊事物整體、舊矛盾統一體的肯定與保留,而是對舊事物整體、舊矛盾統一體中合理因素的肯定與保留;即使對合理因素的保留,也不是原封不動地將它照搬到新事物之中,而是經過改造,把它們包含在新事物之中。(聯系的環節,實質是揚棄)要反對形而上學的否定觀,樹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3.比較:辯證否定觀與形而上學否定觀辯證否定觀 形而上學否定觀否定的動力 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過自身的否定實現自身的發展。 否定是外力強加給事物的,是外力作用的結果,是主觀任意的否定否定與肯定的關系 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是既克服又保留(既肯定又否定),克服的是舊事物中過時的消極的內容,保留的是舊事物中積極合理的因素。 把否定與肯定絕對地割裂開來,主張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否定同聯系發展的關系 辯證否定既是聯系的環節,又是發展的環節,既是實現新事物產生和促使舊事物滅亡的根本途徑 否定是對舊事物的消滅,是聯系和發展的中斷。10.2體會認識發展的歷程(一)簡單肯定與簡單否定的危害1.感性具體(第一印象)P88-1(1)含義: P88-1 感性具體的認識,是一種直觀的整體表象,是事物多種多樣的現象和外部聯系在頭腦中的反映。(2)局限: P88-2感性具體雖然是對事物整體的認識,但它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還沒有揭示事物的內部聯系和本質,沒有把握本質與現象相統一的事物整體,因而它對事物的認識還不完全。【注意】(1)感性具體是認識的起點。(2)第一印象主要為感性具體,是對事物外部現象的反映,不是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反映,因而不一定具有可靠性2.思維抽象 P88-3(1)含義: P88-3思維抽象是指從多樣性統一的事物整體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質規定,或者從其個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維活動。(2)目的與內容(實踐需要不同,目的內容也不同): P88-4既可以從事物整體中抽取某一部分,抽取事物某一方面質的規定性,也可以從事物個性中抽取某種共性,等等。(3)思維抽象的環節:分離、提純、簡略化、理想化①分離:---思維抽象的起始環節 P89-1分離就是暫時不考慮研究對象與其他對象之間可能存在的各式各樣的聯系,將其與其他對象分割開來、從與其他對象的聯系中抽離出來。②提純:---思維抽象的關鍵環節 P89-1提純就是在思想中排除那些干擾人們認識的因素,以便在某種單一的狀態下研究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質和規律。(事物的現象總是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的。沒有合理的純粹化,就難以揭示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質和規律。)③簡略化:--- 表述思維抽象結果的環節是對單一狀態下的認識事物的結果進行簡要化處理,或對認識結果的一種簡略表達。④理想化:--- 思維抽象的一種特殊形式理想化是在思維中對認識對象存在狀態的純然構想。(雖然在自然狀態中,思維所抽理想化象的那種事物的理想化狀態并不存在,但在思維中設想這種狀態,有利于人們揭示認識對象的本質和規律。)(4)思維抽象的局限性①思維抽象是對事物的某一方面、某一部分的本質和規律或某種共性的反映,人們通過思維抽象形成的是對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認識,還不能把握事物整體的本質和規律。②認識不能停留在思維抽象階段。要在思想中再現活生生的、內容豐富的具體事物,認識必須發展到思維具體。【總結】思維抽象的特征:思維過程上的抽離性、思維目標的純粹性、思維表達的簡潔性、理想化。(二)從思維抽象到思維具體1.思維具體的含義和特征: P90-1(1)含義:在理性認識的層次上反映事物具體整體的認識,是人們在思維中把事物各個方面的本質規定按照其內在聯系綜合起來,形成關于事物整體的本質和規律的認識。(2)特征(表現):思維具體是多樣性統一的事物整體在思維中的再現,表現為具有豐富內涵的科學概念。思維具體是思維活動的結果,而不是起點。2.從思維抽象發展到思維具體的環節(1)第一個環節:起點 P90-3 要選擇一個合適的上升起點。這樣的起點應是某一認識領域里最簡單、最基本的概念,是對研究對象的基本單位的反映。(2)第二個環節:橋梁 P90-4上升的起點,往往是某一認識對象的矛盾焦點。隨著認識的發展,起點中所包含的種種矛盾會逐一展現出來。這些一一展現出來的矛盾是認識發展的環節,也是思維從抽象逐步走向具體的橋梁。(3)第三個環節:終點 P90-5思維從最一般的抽象規定開始,通過各個上升環節,達到再現事物多樣性的統一。最終完成的思維具體是飛躍的終點,它是對認識對象整體本質和規律的認識。3.不同思維階段之間的辯證關系:(1)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再從思維抽象到思維具體,思維過程的這兩個階段相互依賴、不可分割。感性具體是起點、是對事物外部形象的認識;思維抽象是橋梁、對事物本質規定的認識(還沒達到本質和現象統一);思維具體是終點、是對事物整體的本質和規律的認識。(2)理解肯定與否定、抽象和具體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掌握這種辯證思維方法,對于我們獲得對事物全面而具體的認識具有重要的意義。【歸納整合】感性具體 思維抽象 思維具體含義 通過感官感知到的認識對象的一種直觀的整體表象 從多樣性統一的事物整體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質規定,或者從其個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維活動 在理性認識的層次上反映事物具體整體的認識特點 ①認識的起點、初級階段。②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沒有揭示事物的內部聯系和本質 ①認識的上升階段。 ②形成的是對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認識 ①是認識的高級階段。 ②是對事物整體本質和規律的認識,是多樣性統一的事物整體在思維中的再現要求 認識要向前發展,上升到思維抽象 認識要從整體上全面地、更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質,要在思想中再現活生生的、內容豐富的具體事物,必須上升到思維具體 思維運動到達以思維具體為標志的邏輯終點,完成了一個運動周期。但認識是無限的,在此基礎上開啟更廣更深的思維運動四、復習反思1.請嘗試畫出本框學習的思維導圖或概念圖2.請查找問題、記錄或指出自己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困惑,并寫下你需要何種幫助3.寫下你學習本框的收獲或心得體會,并于其他同學分享五、課堂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