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 期 個 人 教 學 計 劃學生 情況 分析 八年級學生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對物理有了一定的認識。學習目標比較明確,學習態度也比較端正。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較高。但缺乏持久的興趣,抽象思維能力較差。觀察和實驗能力有待較強。教材 分析 教材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及特點,設計了許多系列化、多樣化、可行性高的小組合作實驗,提高學生的動手潛力,培養學生的協作探究的鉆研精神。在知識點的學習上,舉一反三,增加學生分析練習題目的機會。增加與科技社會相結合的知識,注重反映物理科學的新進展,大大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學期 教學 目的 及任務 1、進一步了解當前教育改革和課程改革的方向及趨勢,學習新的物理教育理念。2、學生初步具有物理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3、培養學生優良的學風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認識社會生活的能力。學 期 個 人 教 學 計 劃教學 重點 1、壓強的理解和應用,會用公式計算壓強 2、知道浮力產生的原因概念和方向,會求浮力 3、知道輪船,潛水艇,氣球,飛艇的工作原理 4、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5、會用功的原理進行簡單的計算,知道提高機械效率的意義和有效方法。教學 措施 1、根據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認真研究教材和新課程的相關知識,將新課程理念融會于日常教學活動中,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使同學們能在簡單愉悅的環境中學習知識、培養潛力和鍛煉自己。 2、研究每個知識點,根據課程標準所規定的教學層次,嚴格控制深度和廣度,掌握每個重點和難點,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3、加強備課的環節設計,既要啟發和引導學生對知識實現自主學習,體現學生學習的自覺主動性,又要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師生互動的教學新境界。 4、做好物理單元過關檢測工作,做好期中復習和期末復習工作,開展相關實踐工作。學 期 個 人 教 學 計 劃培養 學生 學科 習慣 1、培養學生良好的物理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 2、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要掌握物理探究活動的基本步驟及操作流程。 3、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善于將生活現象與物理學知識相聯系,提高物理學科素養。個人教學達成目標 1、立足物理學基礎知識和思維方法,加深學生理解人與自然。 2、著眼于學生未來發展,培養學生多種能力,突出動手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3、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重視物理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4、落實課標提出的具體目標,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 5、發揮學科優勢,以科學的生理知識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發展。學 期 教 學 進 度 表周次 教學內容 備注1 力及其作用效果,彈力2 重力 二力平衡3 摩擦力 牛頓第一定律 慣性4 第六章復習5 壓強6 液體壓強 連通器7 大氣壓強 流體壓強8 浮力,阿基米德原理9 浮力的利用 第八章復習10 杠桿 滑輪11 功,功率12 功的原理,機械效率13 復習14 復習 期中考試15 動能 勢能16 五一放假17 機械能及其轉化18 水能 風能19 復習20 復習21 期末考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