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答案1.答案:C解析:據圖可知當地太陽輻射理論數值最大出現在北京時間11:30左右,而此時的地方時應該是12:00,由此確定該地的經度大約在127.5°E左右,只能位于我國東北地區,在太原的東北方向,C正確,ABD錯誤。故選C。2.答案:B解析:理論數值是經過分析確定性因素得出的數值,而天氣狀況并無穩定的特征,因此理論數值與天氣狀況無關,A錯誤;在一定時期內,地形特征變化極小,對理論數值就較大影響,該地位于山區,可能是東部有山地分布,遮擋了日出時的太陽光線,B正確;耀斑爆發有約11年的周期,但并無日變化特征,C錯誤;受夜間降溫的影響,污染物在近地面大氣集聚,因此日出時候的大氣透明度一般低于日落,大氣透明度越低,太陽輻射強度越弱,與題意不符,D錯誤。故選B。3.答案:C解析:根據圖中信息可知,若不考慮地形影響,該日該地區晝長大約13小時,說明北半球為夏半年,不可能是春分或立春,可能是立秋或立夏;該日太陽輻射強度全天實測數值均小于理論數值,說明是云層削弱了太陽輻射。C正確,ABD錯誤。故選C。4.答案:B解析:我國西北地區是溫帶大陸氣候,氣候干旱,晴天多,太陽輻射較強,太陽能資源豐富,而光伏發電是一項投資巨大的項目,西北地區由于資金力量較弱,因此會制約光伏電站進一步擴大規模,B正確;我國太陽能光伏電站的技術成熟,西北地區發展光伏產業的技術難度并不大,A錯誤;光伏發電是清潔能源,碳排放量大是火力發電的特點,與光伏電站擴大規模并無關系,C錯誤;光伏電站對勞動力的依賴程度并不高,D錯誤。故選B。5.答案:D解析:西北地區氣候干旱,光伏電板可以遮擋太陽光照,減少水分蒸發,有利于干旱地區土地保濕,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從而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B錯誤,D正確;發電效率受自然條件影響,與該模式無關,C錯誤;“沙漠+種植+光伏發電”模式并沒有增加發電成本,A錯誤。故選D。6.答案:B解析:我國西北地區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其氣候特征是冬冷夏熱,年溫差大,降水集中,年降雨量較少,大陸性氣候較強。從材料可知氣溫越高,光伏面板發電效率降得越多。理論上,溫度每升高1℃,發電效率就會下降約0.4%到0.5%,因此在確保有陽光直射的情況下,夏季比冬季的效率低,清晨和正午相比,正午的效率更低,綜合分析可得冬季清晨的發電效率最高,B正確,A、C、D錯誤。故選B。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縱波與橫波相比較,縱波傳播速度較快,能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橫波只能在固體中傳播,二者的波速均隨通過的介質不同而變化。2.答案:A解析:地震波中的橫波只能在固體中傳播,石油是液態物質,利用這一特點判斷①圖符合。3.答案:A解析:地球表面以下、莫霍面以上是地殼,地震波在其中的傳播速度比較均勻,地球地殼的厚度隨地表的海拔變化,海拔越高,地殼越厚;海拔越低,地殼越薄。四圖中海拔最高的是A,地殼厚度最大,地震波傳播時間最長,最遲從莫霍面傳來。選A。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太陽活動主要包括黑子(光球層表面的黑斑點)、耀斑(色球層某些區域短時間內突然增亮)、日珥(色球層上向外噴射出的高達幾萬千米至幾十萬千米的紅色火焰)以及太陽風(帶電粒子流,像是從太陽吹出來的一股“風”)等。卡林頓發現黑斑群內突然出現了極其明亮的白光,其為耀斑,發生在色球層。B正確,ACD錯誤。故選B。2.答案:A解析:太陽活動發生時會向外發射大量高能帶電粒子流,引起地球磁層、電離層、中高層大氣等空間環境的強烈擾動,影響短波通信,干擾電子設備。微信語音通話屬于無線通訊,信號可能受到干擾,A正確;極晝是極地地區出現的太陽終日不落的現象,與太陽活動無關,B錯誤;海底電纜通過輸電線供電,受太陽活動影響不大,C錯誤;火山活動、地震與太陽活動關系不大,D錯誤。故選A。3.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耀斑表現為太陽射電爆發和高能粒子噴發等方式放出輻射能,和材料中“它能實時監測太陽‘打噴嚏’,即對太陽拋射的高能帶電粒子進入地球進行高精度成像觀測”所述一致,B正確,A錯誤;太陽風出現在日冕層,日珥出現在色球層,CD錯誤。故選B。4.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耀斑爆發時會擾亂電離層,干擾無線電短波通信,需要提前預警,D正確;災害性大氣狀況需要預警,極光觀賞不屬于預警范圍,A錯誤;雷雨天氣與太陽活動無關,B錯誤;地面磁場方向不能調整,C錯誤。故選D。1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學習目標整合單元章節 學習目標梳理地球的宇宙環境 1.認識宇宙中物質的存在形式,了解天體的類型和特點; 2.理解天體系統的形成和存在,能夠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3.認識太陽系八大行星及其位置、八大行星的運動特征和結構特征; 4.理解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 5.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的條件,學會分析其他天體存在生命物質的條件; 6.了解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掌握影響太陽輻射的因素; 7.了解太陽大氣的分層、太陽活動的類型和特點,理解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8.了解認識地球歷史的途徑以及地球發展的歷史; 9.了解劃分地球內部圈層的依據——地震波和不連續面; 10.掌握地球內部圈層、外部圈層的主要特征及結構特征。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地球的歷史地球的圈層結構思維導圖回顧知識重難知識易混易錯太陽輻射分布規律我國太陽輻射總量的空間分布我國不同地區太陽輻射分布的對比分析要點地區 太陽輻射 對比分析北方地區 北方地區比南方地區豐富 排除維度因素,側重分析:①北方地區晴天多,陰雨天少;②夏季北方地區白晝較長,日照時間長。南方地區西北地區 豐富 重點強調氣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太陽輻射強青藏地區 最豐富 重點強調海拔高,空氣稀薄,日照時間長全球的太陽輻射分布空間分布:維度差異:由低緯向高緯遞減;同緯度地區的差異:由沿海向內陸遞減:地勢高處太陽輻射強:地勢低處太陽輻射弱。時間分布:夏季太陽輻射強于冬季。試題練習太陽輻射強度與太陽高度角、天氣狀況、地形地勢等因素密切相關。下圖為我國大陸某山區學校某日太陽輻射強度日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該學校位于太原市的( )A.東南 B.西北 C.東北 D.西南2.當地日出時刻的太陽輻射強度,理論數值和實測數值均大于日落時刻,影響因素最有可能是( )A.天氣狀況 B.地形阻擋 C.耀斑爆發 D.大氣透明度3.圖示該日的節氣和天氣狀況可能是( )A.立夏晴天 B.春分陰天 C.立秋多云 D.立春多云在我國西北地區“沙漠+種植+光伏發電”(下圖)可實現完美結合,光伏發電效率與氣溫呈負相關。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制約我國西北地區光伏產業進一步推廣的因素有( )A.技術難度大 B.投資成本高 C.碳排放量大 D.勞動力不足5.有關西北地區“沙漠+種植+光伏發電”模式,敘述合理的是( )A.增加了發電成本 B.不利于作物生長 C.降低了發電效率 D.高效利用水資源6.在確保有陽光直射的情況下,太陽能面板的發電效率最高的時段是( )A.夏天清晨 B.冬天清晨 C.夏天正午 D.冬天正午地震波的應用根據地震波在地球介質中傳播的規律,來研究地球內部的結構、礦產資源的分布和油氣資源的分布,還包括與大型工程建設相關的近地表地層的復雜結構。在油田開發中的應用人們通過研究地震波在地下巖石中的傳播規律,來確定研究儲層的巖性、物性及含氣性,從而為油田開發提供決策支持。(二)工程探傷在實際工程當中,由于地質條件復雜、施工環境惡劣、施工工藝不規范、工序不嚴格等諸多因素,可能導致混凝土構件存在振搗不實、存在孔洞、出現蜂窩狀等問題,從而給隧道、橋梁及其他土木項目中的結構體帶來質量隱患。因此在土木工程中常用地震CT對工程進行探傷。(三)試題練習韓國石油天然氣公司利用地震波在伊拉克北部的Hawler油盆發現一座新油田。經試開采,油井每天的石油產量為1萬桶。據此回答下面小題。1.關于地震波的敘述,正確的是( )A.橫波傳播速度快于縱波B.縱波只能在固體中傳播C.橫波能在固體、液體中傳播D.縱波、橫波波速均隨通過的介質不同而變化2.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圖中,表示地底儲有石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3.為了探測莫霍界面的情況,在下圖中的A、B、C、D四點同時進行了地震波的測定,其中最遲得到從莫霍界面傳來的地震波的地點是( )A.A B.B C.C D.D核心素養對接高考太陽活動與大地磁暴相關材料:12月1日17時到12月2日8時,受太陽日冕物質拋射影響,地球出現3小時Kp為7的大地磁暴,3小時Kp為6的中等地磁暴,以及9小時的小地磁暴,這與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此前11月30日發布的大地磁暴預警相符。那么什么是大地磁暴呢,大地磁暴又和太陽活動有什么關系呢?太陽爆發活動總體上以11年左右為周期,稱為太陽活動周。在這個周期中,太陽黑子數及太陽爆發活動的頻繁程度都呈現從高到低再轉高的波浪形變化。這一周期,是人類自16世紀初期開始連續400多年觀測太陽,同時結合太陽爆發活動對地球造成的影響,最終綜合得出的規律。太陽爆發活動是地磁暴所有能量的來源,沒有太陽爆發活動,就沒有地磁暴。日冕物質拋射(CME)是典型的太陽爆發活動。每次CME發生時,太陽表面都會有數以億噸甚至萬億噸的太陽等離子,在磁場作用下被以每秒數百到上千公里的高速拋出。就像巨大的霰彈炮,發射出很多微小的彈丸,攻擊近半個太陽系。太陽活動爆發,會對電力、衛星網絡,以及高性能計算機等領域造成影響。試題練習1859年9月1日早晨,英國天文愛好者卡林頓發現太陽北側的一大群黑色斑點內突然出現極其明亮的白光,但白光很快就變得很微弱了,本次事件被稱為卡林頓事件。如圖為卡林頓事件模擬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卡林頓發現的現象發生在太陽( )A.光球層 B.色球層 C.日冕層 D.內部2.現今社會,“卡林頓事件”發生時( )A.微信語音通話信號受干擾 B.極晝現象多發C.海底電纜供電受影響 D.火山活動、地震頻發2023年5月,全球規模最大、性能最強的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在四川稻城主體效工。它能實時監測太陽“打噴啶”,即對太陽拋射的高能帶電粒子進入地球進行高精度成像觀測,并對空間大氣進行預警。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稻城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建成后,可實時監測的主要太陽活動是( )A.光球層的黑子 B.色球層的耀斑 C.光球層的太陽風 D.日冤層的日耳4.該望遠鏡對空間大氣預警主要是為了( )A.預報極光觀賞時間 B.避免民航遭遇雷擊C.調整地面磁場方向 D.應對短波通信障礙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答案.docx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