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選必2.3.1.資源枯竭型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第一課時 學案班級: 姓名:課程標準 核心素養目標以某區域為例,說明產業轉移和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發 展的影響。 1.結合材料,掌握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結合實例,認識產業轉移的一般規律,掌握全球范圍內三次產業轉移的規律;結合資料,分析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綜合思維) 2.結合案例,理解產業轉移在不同地區轉移的一般規律。(區域認知) 3.結合生活生產實踐,認識現實中的產業轉移現象。(地理實踐力) 4.結合產業轉移對的影響,了解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一般過程和策略。(人地協調觀)【課前預習】:基礎知識,立足教材,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1.產業轉移的概念和目的(1)概念:指某些國家或地區將一 產業轉移到其他國家或地區,是產業在 上移動的現象。(2)目的:降低 ,擴大銷售市場。2.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1)三大主要因素影響因素 具體影響要素約束因素 是產業 轉移的重要原因。倘若要素供給狀況 ,使得生產成本 ,生存壓力加重,企業不得不向生產要素供給較好的地區轉移;再有就是經營環境 ,一部分生產難以為繼的企業將被迫向外轉移。市場因素 一些企業發展到擁有較強實力,具備對外 的能力后,會在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追求效益最大化,通過產業轉移擴大生產規模,占領 市場,謀取更佳效益。政策因素 政府對產業轉移進行引導、 和監管,借助規劃、 、財稅等策略,促進產業有序轉移。(2)產業轉移受制于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企業遷移前后的生產成本和綜合效益,受到 、地理位置、 、政府政策、產業配套、基礎設施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企業轉出地以“ ”為主,企業轉入地以“ ”為主。【課中探究】疑難知識,能力提升,交流討論,思維撞擊完成P79探究:1、2和3題1.影響韓國制鞋業發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參考答案】:原因:①勞動力成本、② 成本、③政策等.2.為什么韓國制鞋企業會向我國沿海地區轉移?【參考答案】:①一是韓國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政策優勢 ;②是我國沿海地區政策優勢 ,相比韓國具備明顯的勞動力、土地成本優勢,③海運交通便利,方便原料與產品的運輸。3.通過韓國制鞋業出口額的變化,你得到了哪些啟示?【參考答案】:從目前 范圍內來看,韓國制鞋業已被我國沿海地區 ,生產技術也與我國拉開了 。二、完成P82活動:1、2和3題:1.結合具體實例,分別說出轉出地推力、轉入地拉力主要有哪些。【參考答案】:以“中國白色家電產業轉”為例,轉出地(長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洲、環渤海地區)推力主要 價格上漲、 成本提高、加工貿易優惠政策支持度 等;轉入地(中西部地區)拉力主要有基礎設施與投資軟環境逐步 、資源豐富、土地和勞動力成本較 等。2.閱讀下列材料,簡述深圳出口加工區的優勢條件。【參考答案】:深圳出口加工區的優勢條件有:① 多種功能的國家級出口加工區;②地理位置 ,是多種交通運輸線路的樞紐,海陸空交通運輸便捷;③加工區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逐步 ;④提供優惠的招商與貿易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1)為什么國際汽車企業在研發產品時會注入中國元素?【參考答案】:針對中國 研發汽車產品,擴大 影響力,為開拓中國市場做準備。(2)為什么國際汽車零部件企業紛紛進駐我國?【參考答案】:我國經濟發展速度 ,城市化進程較 ,小轎車市場需求量不斷 ,再加上土地成 本、運營成本較 。國際汽車企業為盡快占領中國市場紛紛將汽車產業鏈較低附加值的零部件生產企業轉移到中國來。【課堂小結】選必2.3.1.資源枯竭型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課時 學案班級: 姓名:課程標準 核心素養目標以某區域為例,說明產業轉移和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發 展的影響。 1.結合材料,掌握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結合實例,認識產業轉移的一般規律,掌握全球范圍內三次產業轉移的規律;結合資料,分析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綜合思維) 2.結合案例,理解產業轉移在不同地區轉移的一般規律。(區域認知) 3.結合生活生產實踐,認識現實中的產業轉移現象。(地理實踐力) 4.結合產業轉移對的影響,了解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一般過程和策略。(人地協調觀)【課前預習】:基礎知識,立足教材,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二、產業轉移的一般規律1.產業轉移的順序產業轉移從早期的 產業,逐步過渡到資本密集型和 產業,由 附加值產業上升到高附加值產業。2.第二次大戰后,全球三次大的產業轉移第一次產業轉移 第二次產業轉移 第三次產業轉移時間 20世紀50~60年代 20世紀60~80年代 20世紀80~90年代原因 美國在確立全球經濟和科技領先地位后,重點發展 和技術密集型產業 科技革命推動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加速產業升級,重點發展 產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 發達國家和地區為了推動產業 。方向 美國將 、紡織等傳統產業向歐洲、 轉移 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將 產業向 、拉丁美洲等地轉移 發達國家將勞動密集型及一部分 業向東盟及我國東部沿海轉移三、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1.對產業的影響有利于 產業的擴散,促使朝陽產業逐步取代 產業。2.對產業轉出地和轉入地的影響(1)對產業轉出地有利影響 騰出發展空間,凝聚創新力量,促進 ;減少資源消耗,緩解 壓力,改善民生質量;加速高科技和新型產業的開發不利影響 傳統的勞動就業人口,可能導致產業“ 化”(2)對產業轉入地有利影響 推動 ,促進產業升級;改善和提高經濟效益,增加財政稅收; 擴大 ,增強發展活力;有效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不利影響 增加資源和能源消耗,加劇 ,占用農業用地3.對區域發展的影響有利于形成高效益的產業鏈、產業集群和產業基地,推動區域經濟 和經濟全球化進程。【課中探究】疑難知識,能力提升,交流討論,思維撞擊三、完成P83活動:2和3題:2.在過去的三次產業轉移中,想一想,這是為什么?【參考答案】:在三次產業轉移過程中,美國、徳國和日本轉出的產業主要是資源密集型和 密集型產業,在國內重點發展的是 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這是因為當時這些國家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出現 短缺、環境污染或勞動力成本 等問題。國內資金積累與 創新條件已滿足產業升級要求,因此將資源密集與勞動力密集型等傳統產業轉移到資源與勞動力成本較低地區,獲取更大的利潤。3.當前,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為主要特征的產業變革加速推進,對世界經濟格局調整產生深刻影響。在此過程中,發展中國家應如何吸引高端要素集聚,推動產業轉移升級?【參考答案】:在新的產業變革進程中, 中國家具備不斷優化的 環境與巨大消費市場,需要將 優勢轉為以品牌、資本、技術、服務、人才為核心的綜合競爭優勢, 科技創新和現代金融產業,實現人才資本優先發展戰略,從而推動產業升級。四、完成P84活動:1、2題:1.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1)說明日本汽車工業布局和市場變化的特點。【參考答案】:日本汽車工業一開始面向 市場,布局在日本國內,隨著歐美市場對節油汽車的 增加,為了占領更大市場,日本在海外投資建立生產基地。(2)日本在海外建立汽車生產基地,主要原因是什么?【參考答案】:依靠資金、 優勢,加速海外投資,可以占有海外龐大的市場,吸引 的勞動力,利用低價優質的海外原材料和礦產資源。(3)日本汽車產業向海外轉移,對本國經濟發展有哪些影響?【參考答案】:有利影響:①國內生產要素集中為產業結構調整 條件,加速技術密集型產業的發展,促使產業升級;②同時 產品的設計和營銷,獲取更大的利潤。不利影響:①日本國內汽車產業的生產總額會 ;②國內制造業就業機會減少;③失業率 ;④市場萎縮。讀圖3-6,完成相關任務。(1)發達國家或地區往往處在價值鏈的高端環節,向發展中國家或地區轉移的是產品的一般加工、組裝環節。這種轉移對發展中國家或地區有哪些影響 【參考答案】:有利影響:①增加了發展中國家的 ;②增加了當地居民的收入;③促使勞動力從第一產業轉入 產業,加快城市進程。不利影響:①利潤空間小;②資金積累 ;③產業升級困難。(2)發展中國家或地區在承接發達國家或地區的產業轉移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參考答案】:①注重轉入 附加值的產品研發、售后服務或銷售營銷環節;②如果早期只能轉入加工、組裝環節,也必須 培養技術人才,創立自主品牌等;③在 產業轉移的過程的同時加快本地區產業升級。【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