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二單元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展 知識清單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二單元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展 知識清單

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展
【知識清單】
【知識結構】
【知識要點】
一、三國與西晉
1.三國鼎立:魏:建立者:曹丕;都洛陽;時間:220-265
蜀:建立者:劉備;都成都;時間:221-263
吳:建立者:孫權;都建業;時間:229-280
2.西晉的短暫統一:263,司馬昭滅蜀;266,司馬炎代魏稱帝,國號晉,史稱西晉;280滅吳,結束東漢以來長期分裂割據局面,實現國家統一。
3.八王之亂:291-307,自此,中國進入長期政權分立的時期
4.五胡內遷:匈奴、羯、氐、羌、鮮卑。①激化民族矛盾。②客觀上促進民族交流融合。③北方漢人南遷促進江南地區的開發。
5.西晉滅亡(316):311,劉聰占洛陽,俘晉懷帝;西晉軍隊在長安擁立愍帝。316,劉曜破長安,愍帝投降,西晉結束。
二、東晉與南朝
1.東晉(317-420,317,司馬睿,建康)政治的基本特征:門閥士族政治。三國西晉以來,一些聲名顯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經濟等方面特權,形成一個特殊的社會階層,稱為士族。
2.江南地區經濟的開發
(1)原因:①江南自然條件優越,具備良好的開發基礎。②北方人口南遷充實南方勞動力,帶來先進的技術、工具、經驗。③南方社會相對安定,長期處于和平環境。
(2)表現:①農業:南方土地大量開墾,農作物品種增加,產量提高。
②手工業:南方手工業快速進步,繅絲、織布、制瓷、冶鑄等方面都有顯著發展。
③商業: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促進商業的交流和城市的繁榮。
(3)影響:利于江南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為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奠定基礎,促進山區少數民族與漢族逐步交融
2.南朝:420-589,宋、齊、梁、陳,合稱南朝,均定都建康。
三、十六國與北朝
1.十六國:與東晉同時期的北方割據政權。最主要的有15個,加上西南地區的成漢,合稱“十六國”。
2.交融與動蕩并存的民族關系:采取中原模式的國號、年號,學習漢族典章制度。民族隔閡依然存在。
3.前秦統一北方(4世紀下半葉)與淝水之戰:383,前秦與東晉淝水之戰。前秦迅速崩潰,黃河以北再陷入分裂狀態。
4.北魏孝文帝改革(5世紀后期)
(1)背景:439,北魏統一北方。
(2)內容:①遷都洛陽,將籍貫改為洛陽;加強對黃河流域的統治,利于削弱貴族勢力;②以漢族服飾取代鮮卑服飾,朝中禁鮮卑語,改說漢語。③改鮮卑姓為漢姓;④鼓勵鮮卑貴族與漢族高門士族通婚。
(3)評價:①順應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歷史趨勢,大大緩解民族矛盾,促進北魏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②接受漢族先進制度與文化,加速北魏政權封建化;③促進民族大融合,為以后北方統一南方及隋唐盛世的出現打下基礎。④局限:全面推行漢化,鮮卑族喪失作為一個民族的獨立性、主體性;失去尚武的民族精神,削弱軍事力量。
(4)性質:少數民族統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具有深遠影響的封建化改革。
四、隋(581-618)
1.建立:581楊堅代周稱帝,建立隋,都長安。589滅陳,結束南北長期分裂局面。
2.建設:①設倉庫:設物資倉庫和水旱賑濟的義倉;②隋煬帝興建洛陽城
③開通大運河:貫通南北,鞏固統一,促進南北經濟交流以及運河沿岸城市發展。促進中原與南北方少數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
五、唐(618-907,618,李淵,都長安)
1.繁榮:①唐太宗貞觀之治:輕徭薄賦,勸課農桑,戒奢從簡;知人善任,虛懷納諫,革新政治;尊崇儒學,大興科舉
②武則天:社會經濟持續發展
③唐玄宗開元之治:選賢任能,改革吏治;發展生產,改革稅制;大興文治,編修經籍;改革兵制:改府兵制為募兵制。
2.民族關系——開明友善的政策
(1)北方:突厥、回紇——戰爭、設機構(羈縻府州)、冊封
a.東突厥:貞觀初年,擊敗并俘獲東突厥可汗,東突厥汗國滅亡。尊奉唐太宗為“天可汗”
b.西突厥:唐高宗聯合回紇滅西突厥
c.西域:唐太宗設安西都護府、武則天設北庭都護府,統轄天山南北
d.回紇:唐玄宗冊封回紇首領為懷仁可汗。唐高宗時,出兵助唐
(2)西南:吐蕃——和親、會盟。唐太宗時,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親,促進漢藏友好關系和經濟文化交流。9世紀中期唐與吐蕃會盟(長慶會盟)
(3)東北:靺鞨——冊封。唐玄宗冊封粟末部首領大祚榮為渤海郡王。
3.安史之亂(755-763)
(1)概況:755,節度使安祿山與部將史思明起兵叛亂
(2)影響:①破壞北方經濟,大量北方民眾南遷,促進江南地區進一步開發;
②大大削弱中央集權,唐由盛轉衰。參與平叛的將領擁兵自重,割據一方;邊防空虛導致少數民族趁機侵擾,邊疆告急。
4.藩鎮割據:藩鎮割據局面在唐后期持續100多年,嚴重削弱唐的統治
5.衰亡:(1)原因:①中央:宦官專權、朋黨之爭;②地方:安史之亂(755-763),唐由盛轉衰;藩鎮割據,③直接原因:黃巢起義(875-884)
(2)滅亡:907,朱溫廢唐,唐亡。中原出現若干割據政權,史稱“五代十國”。
六、五代十國(907-960)
1.特點:①五代十國是唐末以來藩鎮割據局面的延續;②北方政權更迭,戰事不斷,政局動蕩;③南方受戰亂影響較小,政局相對穩定,經濟上有一定的發展。
2.趨勢:五代十國時期,雖然政權分裂但統一始終是一個客觀趨勢。
七、選官制度:察舉→九品中正→科舉
1.演變:
先秦 漢 魏晉南北朝 隋唐-清
制度 世官制 察舉制 九品中正制 科舉制
方法 世襲 推薦 評定授官 分科考試
依據 血緣 品行(孝廉) 門第 才學
趨勢 ①選官標準:家世門第→學識才能;②選拔方式:血緣、推薦、地方品評→公開考試 ③選官原則:逐步制度化、公開、公平、客觀; ④選官基礎:日益擴大,官員的素質不斷提高 ⑤實質:選官制度的演變,反映人事任免控制權的變化
2.九品中正制——魏晉(220,魏王曹丕)
(1)背景:東漢末年政治與社會秩序大亂,察舉制所依賴的鄉里清議失去社會基礎,豪強大族控制地方選人權。
(2)概念:中央委任中正官為各地人才評定等級,分為九等,朝廷依此授官。
(3)標準:(初創)重視家世、道德和才能→(西晉)重家世。自上而下。
(4)評價:積極①初期起到選拔人才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利于吏治清明;繼承兩漢鄉里評議人物的傳統,一定程度上加強中央集權。②隨著門閥士族勢力的發展,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扼殺社會流動,阻礙社會進步。
3.科舉制——隋唐
(1)背景:①九品中正制后期逐漸成為維護士族特權的工具;②南北朝以來,士族衰落,寒門庶族地主勢力上升,積極要求參政;③隋唐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需要
(2)發展:a.隋文帝:開始采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
b.隋煬帝:始建進士科,科舉制度形成
c.唐太宗:增加考試科目,以進士和明經兩科為主
d.武則天:擴大科舉取士的人數,首創武舉和殿試
e.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科舉考試的地位
(3)評價:積極:①擴大統治基礎,加強中央集權;②打破貴族壟斷官場,推動社會階層流動;③體現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原則;④提高官員文化素質,提高行政效率;⑤為近代西方文官制度借鑒;消極:①注重考試成績,忽視對品德的考察;②考試以儒學為主,忽視實用性;③官本位主義(學而優則仕)。
八、中樞機構: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制的確立
1.形成:魏晉南北朝時,尚書臺改稱尚書省,與中書省和門下省共同輔助決策,行使權力。隋文帝時,正式確立。唐代設政事堂,后改稱中書門下,三省出現一體化趨勢。唐太宗授予品級較低官員以宰相名號,擴大任用宰相的范圍。
2.特點:三省職權分工明確,彼此制約
①分工:中書省負責草擬皇帝詔令,門下省負責審核詔令,不妥者駁回,尚書省負責執行,下設吏戶禮兵刑工,處理各項具體事務。
②分權:三省長官共議國事,執宰相之職。
3.影響:①分工明確,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減少決策失誤;②相權三分、彼此牽制,削弱相權,加強皇權;③相互監督和牽制,避免權臣大權獨攬,利于加強君主專制;④中國政治制度的重大變革,影響深遠,是古代政治體制成熟的標志之一。
九、賦稅制度:租調→租庸調→兩稅法,按戶收取實物
1.租調制—魏晉:前提:國家掌握大部分土地,封建土地國有制。每戶征收糧和絹帛,北魏孝文帝改革,頒布均田令(一定程度上抑制兼并),規定一夫一婦每年納粟為租,納帛或布為調,受田農民承擔定額租調,成年男子負擔一定徭役
2.租庸調制——唐初:賦稅對象定為21-59成年男子,除租調外,男子不服徭役的可納絹或布代役,是為庸。以庸代役保證農民有較充分生產時間,政府賦稅有所保障
3.兩稅法——唐中期以后(780,楊炎)
①背景:天寶年間,土地買賣和兼并之風盛行,均田制無法推行,政府收入銳降。
②內容:每戶按人丁和資產繳納戶稅,按田畝繳納地稅,取消租庸調和一切雜稅、雜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兩次納稅。
③特征:“惟以資產為宗,不以丁身為本”,以土地、財產為主要征稅標準。
④評價:積極:①簡化稅收名目,擴大稅收對象,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 ②減輕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③以貨幣為主要征稅方式,有助于商品經濟發展。④是中國古代稅制上的一次重大變革。消極:①以貨幣征稅,商人易隨意指定物價;②稅外加征雜稅,人民負擔逐漸加重,沒有減輕納稅農民負擔。
十、儒學、道教與佛教的發展
1.發展:
儒學 道教 佛教
漢 尊崇儒術。漢武帝時確立儒學正統地位 東漢末年興起 兩漢之際傳入中國
魏晉南北朝 接納吸收。吸收佛道精神,有新的發展 在民間廣為傳播,主張貴儒、尊道” 吸收儒道思想,漸趨本土化
隋 儒學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歸儒”,主張以儒學為主,調和吸收佛道理論。
唐 三教并行:尊道、崇儒、禮佛。韓愈提出復興儒學 奉老子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 武則天時有很大發展,禪宗影響最大
2.佛教、道教興盛
(1)原因:①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人民需要尋求精神寄托;②儒學自身理論缺陷;③道佛關心人們現實問題的解決;④統治階級提倡支持
(2)影響:挑戰儒學的正統地位,刺激儒學復興。
3.反佛教斗爭
(1)原因:佛教盛行,廣修寺廟,耗費錢財,影響政府財政收入;爭奪勞動力,影響小農經濟發展。
(2)表現:①統治者滅佛:三武一宗滅佛;②民間反佛:范縝提出“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韓愈:儒學復興運動
(3)影響:佛教文化遭受損失,發展未從根本上得到遏制
4.韓愈—儒學復興運動
(1)原因:佛教道教發展,儒學的正統地位受挑戰
(2)內容:維護封建統治。主張用儒家的天命論和封建綱常(三綱五常)反對佛教的觀點。儒學主流思想的統治地位鞏固
5.魏晉玄學
(1)背景:①經濟:自給自足莊園經濟;②政治:門閥政治、統治階級內部斗爭激烈
(2)內容:①用老莊思想,解釋儒家經典。②思想:主張虛無的“道”,宣揚“無”是產生萬物的根本;③政治:主張“無為”;④生活作風:順應自然;⑤社會風氣:崇尚“清談”。⑥形成寄情山林、縱酒清談的社會風氣
十一、文學藝術、書法、繪畫、石窟
時期 代表
文 學 東漢末 建安文學:“三曹”“建安七子”
東晉 田園詩:陶淵明、
南北朝 駢文:徐陵、庾信;民歌:南朝《西洲曲》北朝《木蘭詩》
唐 詩歌:李白“詩仙”杜甫“詩圣”
書 法 東漢末 書法成為一種藝術,從實用轉為審美、從自發走向自覺
魏晉南北朝 隸書、草書、行書和楷書等各種書體均已完備。東晉王羲之,“書圣”
隋唐 融匯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創出新風格。顏真卿:顏體,氣勢雄渾;柳公權:柳體,骨力遒勁。“顏筋柳骨”
繪 畫 魏晉 開始出現知名的專職畫家。人物、宗教題材為主,山水畫、花鳥畫萌芽;“以形寫神”;文人畫開始出現。顧愷之《女史箴圖》《洛神賦圖》
隋唐 題材廣泛,風格多樣。宗教畫生活氣息濃厚,達到頂峰。人物畫注重表現人的形態,山水、花鳥成為繪畫主題。展子虔(隋):《游春圖》;“畫圣”吳道子:《送子天王圖》;閻立本:《步輦圖》
石窟 魏晉-隋唐 因佛教廣泛傳播而修造的石窟寺很多。山西大同云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敦煌莫高窟
十二、科技
1.數學 南朝 祖沖之 精確地算出圓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間
2.農學 北朝 賈思勰 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農書《齊民要術》
3.地理學 西晉 裴秀 繪制《禹貢地域圖》,并提出繪制地圖的方法
4.建筑 隋 李春 世界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趙州橋
5.雕版 隋唐 唐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經、日歷和書籍;868印制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6.火藥 唐 唐中期的書籍記載火藥的配方;唐末火藥開始用于戰爭,火箭是最早的火藥武器
7.天文學 唐 僧一行 世界上用科學方法實測地球子午線長度的創始人
8.醫學 唐 孫思邈 《千金方》“藥王”;高宗時編修《唐本草》,世界上最早由國家頒行的藥典
十三、中外文化交流
1.佛教傳入中國--異域文化的深遠影響(兼收并蓄)
(1)東漢-北朝,陸續有中亞、天竺的高僧來華,將大批佛經翻譯成漢文。
(2)中國僧人西行取經。東晉法顯至天竺。唐代玄奘往天竺取經。
2.中國文明的外傳--東亞文化圈的重要貢獻(對外開放)
(1)佛教文化外傳:唐鑒真東渡日本。日本、新羅等國派學問僧來長安求法,如日本的空海法師
(2)經貿交流:唐都城長安成為當時的國際大都會。唐后期,西亞商人在廣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
(3)政治交流:新羅、日本向唐派使節和留學生,兩國文化都受唐的巨大影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裕县| 仙桃市| 乡城县| 乌苏市| 富民县| 长宁县| 甘谷县| 定安县| 耿马| 通河县| 广丰县| 科技| 新乡市| 象州县| 金湖县| 杭锦后旗| 聊城市| 南和县| 福海县| 阳朔县| 静乐县| 太和县| 邯郸县| 大埔区| 平舆县| 筠连县| 日喀则市| 城市| 伊春市| 静安区| 龙岩市| 柘荣县| 临颍县| 泉州市| 五台县| 咸宁市| 富平县| 商都县| 郁南县| 泾源县| 洪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