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運動物體的位置》一.教學目標:1.能用簡單器材做模擬實驗,并能利用方向和距離描述運動物體的位置;明白選擇不同的參照物,描述物體的運動狀態就可能不同;要選擇一個合適的參照物。2.通過交流、討論、想象,認識到運動物體的位置是不斷地變化的。3.能提出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能傾聽和尊重其他同學的不同觀點,培養大膽猜想,敢于質疑的科學探索精神。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會用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方向和距離來描述運動物體在某個時刻的位置。教學難點:知道參照物的不同物體運動狀態也會有所不同。三.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 課前猜謎語談話: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學生:喜歡。教師:老師也喜歡猜謎語,上課之前咱們來比試一下,有信心嗎?學生:有。出示謎語,學生進行猜謎活動,得到三個謎底:太陽、流行、月亮。2. 展示太陽、流行、月亮的動圖,引導學生思考“它們在空中的狀態是怎樣的?”學生回答:在運動。3.師小結:世界上許多物體都在運動,那你知道什么運動嗎?知道怎樣描述運動物體的位置嗎?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第 21課《運動物體的位置》。(板書課題)【這個環節主要是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欲望并能主動的投入到下面的學習活動中去。并且讓學生體會到,在生活中常見的,我們習以為常的現象中也存在著值得研究的科學問題。】(二)探究活動1.認識運動教師出示課本圖片。提問:既然大家判斷出太陽、流行、月亮是運動的,那能不能找一找下面這三幅圖中哪些物體是運動的呢?學生舉手回答。教師引導學生一個一個地分別說出哪些物體是運動的,它從哪里運動到了哪里。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利用課件梳理提煉。學生觀察展示的課件,這三個物體都發生了運動,在運動的時侯,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學生回答并總結出:它們都運動了,它們都從一個地方運動到了另一個地方。師引導:它們都是從一個地方運動了另一個地方,我們可以說這些物體的什么發生了變化?師引導總結出:位置發生了變化。提問:現在誰能來總結一下,什么是運動。學生匯報小結:運動,是指這一物體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板書:運動一個物體位置變化)提問:剛剛我們對三個物體位置的描述中,都不自覺的提到了另一個物體。比如說在描述跳遠的小男孩時我們還提到了?學生回答:起跳線。教師進而引導學生找出滑梯和葉子。引導學生理解他們的位置變化都是相對于這“另一物體”來說的,從而引出相對于這個詞(板書:相對于)引導學生用相對于來描述三者的位置變化。提問:現在誰能再來總結以下我們所說的運動指的是什么嗎?學生舉手回答。小結:我們所說的運動是指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來說,位置發生了變化。【運動的定義是本課的一個重點和難點之一,這個環節通過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哪些物體是運動的,三個物體運動時分別從哪里到了哪里,使學生梳理出運動物體的共同點,從而總結出運動的含義。幫助學生對運動的理解從表面的、膚淺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科學的解釋。】2.認識參照物提問:為什么我們在描述位置的時候一定要提到這“另一物體”呢?這“另一物體”到底有什么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們就通過一個實驗來看一看。引導學生按照實驗單上的要求進行實驗,并填寫記錄實驗結果。學生進行實驗。小組代表在班級內匯報。教師適時記錄要點。引導學生觀察橡皮,當選擇的參照物不同時,結果也有所不同,橡皮相對于木塊位置發生了變化,是運動的,橡皮相對于小車位置沒有發生變化,就不是運動的。從而讓學生認識到選擇不同的這“另一物體”,物體的狀態也會不同,因此這“另一物體”十分重要。師小結:我們確定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的時侯,通常會選擇另一個物體做標準,被選中的這個物體就叫做參照物。學生齊讀參照物的定義,體會參照物的作用。【通過實驗探究,學生親自動手并觀察,從而使學生明白先擇參照物的重要性。】3. 描述物體的位置(1)描述方向師:參照物除了可以幫助我們判斷物體的靜止或運動狀態,還可以幫助我們確定人或者物體的位置。哪位同學能夠利用教室里的同學做為參照物來描述一下自己的位置在哪里?學生以某個同學或教室里的物體為參照物描述自己的位置。提問:剛剛你們用的“東南西北、前后左右”這是描述的物體什么?學生:方向。小結:沒錯,描述位置的時候我們要描述清楚物體距參照物的方向。(2)描述距離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游戲,選擇四名同學依次排開,選取最邊上的同學為參照物,描述的同學在參照物的左邊,讓學生猜老師描述的是哪個同學。學生無論回答誰都判斷錯誤。提問:為什么你們前兩次都猜錯了?老師的描述準確嗎?學生:不準確,因為他們都在參照物的左邊。進而引導學生思考,除了方向之外,還需要描述什么條件。學生:第幾個或距離。小結:描述物體的位置除了描述距參照物的方向之外,還要描述距參照物的距離。用卷尺測量出三位同學距參照物的距離,再次進行描述。學生很容易就猜到了老師描述的是哪位同學。(3)描述運動物體的位置(時刻)提問:誰還想跟老師一起做游戲?選一名同學當參照物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另一名同學當運動的物體,從教室的一角出發,在教室里自由運動,老師不喊停就一直運動。提問:誰能幫老師描述一下他的位置?學生思考,產生疑問。教師喊停并提問:現在能描述他的位置了嗎?學生回答:可以,因為在喊停這一時刻,他的位置就固定了。師引導學生:在某一時刻,學生的位置是固定的,我們可以把他看作是靜止的,用剛才描述位置的方法來描述運動的同學在某一時刻的位置。學生匯報出示小明在學校運動的軌跡,引導學生描述不同時刻小明的位置。師小結: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方向和距離來描述。思考:如果兩個物體都是運動的,我們怎么來描述他們的位置呢?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兩架飛機,以其中一架飛機為參照物,另一架飛機是什么狀態?為什么?提示:兩架飛機速度相同,處于相對靜止的狀態,可以自己為照物,描述另一架飛機的位置。生自由描述。師小結:可以選取其中一個運動的物體為參照物,來描述另一個運動的物體的位置。【運動物體位置的確定是本課的一個難點,先讓學生學會根據參照物描述靜止物體的位置,然后通過實驗幫助學生理解: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位置是相對靜止的,因此可以把根據參照物描述靜止物體位置的方法移植過來,用同樣的方法描述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的位置。】(三)拓展延伸:展示天空中只剩下一架飛機,提問:此時我們要如何確定它的位置?引導學生認識 GPS、北斗導航系統。播放我國北斗導航系統的介紹視頻,學生觀看。學生說一說觀看感受。小結:我們國家的北斗導航系統非常厲害,讓我們覺得非常驕傲,這些都離不開我們國家的科研人員的辛苦付出和努力,希望大家也可以好好學習,將來為我們的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認識先進的電子定位導航系統,同時向學生介紹我們國家的電子導航系統,激發學生興科學用科學的熱情】(四)課外作業:學會利用現代化工具給自己定位。(手機、定位手表 GPS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