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 世界是普遍聯系的【課標要求】了解世界是普遍聯系、永恒運動的,學會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認同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樹立全局觀念,堅持系統思維。2.科學精神:理解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掌握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堅持系統優化方法。3.公共參與:在學習和生活中,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堅持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自主學習】1.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1)普遍性:聯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處在聯系之中,任何事物都與 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如,蝴蝶效應;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任何事物之間都存在聯系,因為聯系具有條件性) (2)客觀性:聯系是客觀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自在事物的聯系和 都是客觀的,要從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如,自然生態系統等自在事物的聯系和水清知酒好等人為事物的聯系都是客觀的。 (3)多樣性:聯系是多種多樣的,要善于 ,一切以 為轉移。如,一因多果,一果多因;一個人有幾個角色。 (4)原理及其方法論: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多種多樣的,要用聯系的觀點想問題、辦事情,反對孤立的觀點。2.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1)整體:整體居于 地位,統率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要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如,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2)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 整體的功能。要重視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如,補齊短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 (3)系統: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用 的思維方法認識事物。要立足 ,把各個部分、各個要素聯系起來考察,形成完整準確的認識;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注意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 ,實現系統功能的最優化。如,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4)原理及其方法論:物質世界的普遍聯系要求我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特別是要正確認識和處理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互動探究】1.聯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處在聯系之中。是否意味著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著聯系。”原因?那你現在與特朗普有聯系嗎?(注意:聯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意味著任何兩個事物都有聯系。只有在一定條件下兩個事物之間才能建立聯系。 )2.自在事物聯系是客觀的,這點顯而易見。那么人為事物的聯系是主觀還是客觀的?原因?3.滄州市地處渤海之濱,受自然條件制約,土壤鹽堿化程度高,有大片的中低產田和鹽堿荒地,小麥豐產難度較大。而如今,滄州沿海各縣市在農業農村局的大力扶持下,實施了30項國家和行業技術標準,旱堿麥增產連年實現“步步高”,鹽堿地變身大糧倉。滄州黃驊市也成為了河北省旱堿麥種植農業標準化示范區。(1)人們改變了河北滄州的土地種植環境,卻不能改變事物間的固有聯系,這說明什么?(2)鹽堿地變大糧倉,這是自在事物的聯系還是人為事物的聯系?人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4.2023年5月11日當天,習近平總書記首先來到黃驊市舊城鎮仙莊片區旱堿地麥田,了解當地旱堿麥種植推廣等情況。總書記多次強調: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種子是農業的“芯片”。保證糧食安全必須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糧食安全事關總體國家安全,糧食安全是國家總體安全的重要內容和基礎,如果沒有糧食安全做保障,國家總體安全必然缺乏有力支撐。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內容和基礎,體現了一種什么樣的關系?【體系構建】【易混辨析】1.日本排放核污水廢水入海,說明人可以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建立新的具體的聯系,而這種聯系是主觀的。( )2.“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說明要重視事物的局部,推動整體的發展。( )3.整體由部分構成,整體的功能存在于各個部分之中。( )4.系統優化的方法要求我們要著眼于整體性,遵循有序性,注重優化趨向。( )5.唐代韓愈讀書用的“提要鉤玄”法著眼于整體。( )6.“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啟示我們要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 )7.構建循環暢通的全國統一大市場,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消除不利聯系,構建新的具體聯系。( )8.網絡使網民聯系全球化,這說明聯系都是有條件的,不存在普遍性。( )9.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 )10.美國打算取消債務上限以應對美國債務危機的做法將引發全球經濟劇烈動蕩,這印證了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 )11.保障供應鏈安全,要統籌全局,實現供應鏈條上各個要素的功能最大化。( )12.中國航天人可以根據主體需要,在火星探測器與火星之間建立起新的自在事物的聯系。( )【當堂達標】13.武漢某農場堅持生態種養,探索“蝦稻連作、藕蝦共育”模式,在保護天鵝等候鳥的同時,帶動農旅融合,助力生態農業發展。該模式體現了( )A.自然界在本質上是物質的B.任何事物之間都有聯系C.物質世界處于永恒運動之中D.聯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14.長江經濟帶是中國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要區域,做好協同是題中應有之義。2023年11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強調:要堅持省際共商、生態共治、全域共建、發展共享,提升區域交通一體化水平,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材料表明( )①部分居于主導地位,統率著整體 ②立足部分,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③重視部分,從而推動整體的發展 ④樹立全局觀念,掌握系統優化方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紅茶發酵過程中溫度、濕度、時間和通氧量等因素的影響造就了紅茶不同的品質。這體現了( )A.部分決定整體 B.聯系是多種多樣的C.整體決定部分 D.人為事物的聯系是主觀的16.黨的十九大以來,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京津冀3省市切實履行主體責任,中央有關部門和單位大力支持配合,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新的顯著成效。京津冀協同發展體現了( )A.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B.發展總是從質變開始的C.立足部分,推動整體發展D.人為事物聯系具有主觀性17.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指出,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把基層作為最好的課堂,將個人奮斗的“小目標”融入黨和國家事業的“大藍圖”。這是因為( )①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部分離不開整體②處于支配地位的部分會影響整體的功能③各部分彼此獨立,整體功能是部分功能的簡單相加④部分影響整體,部分的發展有利于整體的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做到“1+1>2”,對于我們安排學習和安排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從哲學上看,“1+1>2”要求我們注重( )A.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B.關鍵部分對整體功能的影響和作用C.系統內部要素的簡單相加 D.用部分的變化推動事物整體的發展19.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從理念化為行動,從愿景變成現實,已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新平臺,為各國發展和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新動力。為進一步推動一帶一路健康發展,需要( )①立足各國共識,建立“一帶一路”國家合作與治理體系②借助固有聯系,推進“一帶一路”國家開放與合作進程③根據各國需要,為“一帶一路”國家高質量發展賦能增效④堅持系統優化,“一帶一路”國家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0.11月2日到11月20日,日本不顧國際社會的反對繼續進行第三輪排污核污水入海。國際社會呼吁,對于日本向全人類轉嫁核污染風險,侵害各國人民的生存權、健康權、環境權、發展權等多項人權,公然違反人類共同價值的行為應予以制止。國際社會的這一態度是基于( )①聯系具有多樣性,可以根據人的需要建立具體聯系②聯系具有客觀性,要在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③聯系具有復雜性,部分的變化并不影響事物的整體④聯系具有普遍性,海洋洋流及生態系統不是孤立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1.2023年6月5日,中國代表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會議上指出,日本核污水排海計劃將使核污染風險轉移到鄰國和周邊環境,進而導致全世界、全人類受到二次傷害。我國反對日本核污水排海計劃,從哲學上看是因為( )A.自在事物的聯系是多樣的 B.人可以改變事物固有的聯系C.人為事物的聯系是主觀的 D.世界是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新時代10年,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成效顯著。戶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鄉醫療、養老保障網更密實,助力人才資源暢流;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提速,便利企業融資……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統一大市場體系建設取得了長足進展,市場配置資源更為高效;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實現高度互補、相互支持,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在產業鏈價值鏈上的聯系更加緊密、合作更加密切。新時代,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正在快速推進,我國經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14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萬美元,我國經濟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結合材料,運用《哲學與文化》的有關知識回答問題:運用“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的知識,簡要說明我國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哲學依據。23.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一意孤行開啟了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后續將持續達30年之久。對此日本國內以及國際社會反對聲音一片:韓國多地民眾舉行集會,揭批核污染水排海的危害性,譴責日本政府作出排污入海的決定;中國于當日宣布全面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并呼吁國際社會共同敦促日本政府立即停止核污染水排海……日本政府在被污染水的檢測和處置問題上一直拒絕國際合作,禁止中國和其他相關利益方對福島的核污染水進行獨立采樣分析。日本政府向國際社會公布的一系列“核污染水是安全的、沒有問題的”檢測報告都是出于日本之手。其實關于處理核污染水的方案有多種,包括蒸發釋放、電解排旋、地下掩埋等。而日本政府選擇了最省錢、最自私的方式,直接將核污染水排向海洋。據德國海洋科學研究機構計算顯示,日本核污水將在57天內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3年后美國和加拿大將受到影響,10年內蔓延至全球海域,對全世界造成惡劣影響,其危害將是多方面、全球性的,它將長期存在,對人類來說有百害而無一利,覆水難收,遺禍無窮。結合材料,運用聯系的觀點,批判日本政府以上行為的錯誤所在。參考答案【易混辨析】1.錯誤【詳解】本題是判斷題,根據教材世界是普遍聯系的內容,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創造條件建立新的聯系,雖然人為事物的聯系是人類實踐的產物,但仍然是客觀的。故該判斷錯誤。2.錯誤【詳解】“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的意思是“不用長遠的眼光看事物、不以長遠利益考慮問題的人,看不到眼前的問題,無法籌劃好當前的事情。”,強調的是整體對部分的影響,要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并是強調部分對整體的作用,故說法錯誤。3.錯誤【詳解】整體由部分構成,整體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故原命題錯誤。4.正確【詳解】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注意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注重優化趨向,推動發展,故本觀點正確。5.正確【詳解】“提要鉤玄”出自韓愈《進學解》:“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意思是要精辟而簡明的指明主要內容,強調的是要立足整體、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用綜合的思維方式認識事物,故題干觀點正確。6.正確【詳解】“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表達了要提綱挈領地將書中的主要內容抽出來,是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把各個部分聯系起來進行考慮,體現了系統優化的方法。故本題說法正確。7.錯誤【詳解】聯系是客觀的,構建循環暢通的全國統一大市場,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尊重客觀規律,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系,但不能消除不利聯系。故題中觀點錯誤。8.錯誤【詳解】聯系的普遍性和條件性是從不同角度分析的,二者并不矛盾,聯系的普遍性是指任何事物都處于普遍聯系之中。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處于一定的相互聯系之中。聯系具有條件性是指任何具體的聯系無不依賴于一定的條件,隨著條件的改變,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聯系的性質和方式也要發生變化。“網絡使網民聯系全球化”網名們通過網絡聯系在了一起是普遍性,但是任何兩個網民之間不一定都有聯系,因為聯系具有條件性。故本題說法錯誤。9.正確【詳解】聯系是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整個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統一整體,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和周圍其他事物相聯系著。故題中觀點正確。10.正確【詳解】美國打算取消債務上限以應對美國債務危機的做法將引發全球經濟劇烈動蕩,這印證了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故說法正確。11.錯誤【詳解】本題是判斷題,根據教材內容,系統優化法要求統籌全局,實現整體功能最大化,故本題說法錯誤。12.錯誤【詳解】中國航天人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在火星探測器與火星之間建立起新的人為事物的聯系,而不是根據主體需要,也不能建立自在事物的聯系。故本題觀點錯誤。【當堂達標】13.D【詳解】AC:材料強調人為事物的聯系,不強調自然界在本質上是物質的,也不強調物質世界處于永恒運動之中,AC與題意不符。B:任何事物都處于聯系中,孤立的事物不存在,但聯系是具體的、有條件的,并非任何事物之間都有聯系,B錯誤。D:“蝦稻連作、藕蝦共育”模式,在保護天鵝等候鳥的同時,帶動農旅融合,助力生態農業發展。該模式體現了聯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要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D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14.D【詳解】①:整體居于主導地位,統率著部分,①說法錯誤。②:立足整體,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②說法錯誤。③④:長江經濟帶是中國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要區域,做好協同是題中應有之義。要堅持省際共商、生態共治、全域共建、發展共享,提升區域交通一體化水平,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材料表明重視部分,從而推動整體的發展,樹立全局觀念,掌握系統優化方法,③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15.B【詳解】B:紅茶發酵過程中溫度、濕度、時間和通氧量等因素的影響造就了紅茶不同的品質體現了這些因素對紅茶品質的影響是不同的,體現了聯系是多種多樣的,B符合題意。A:部分影響整體,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A錯誤。C:材料沒有體現整體對部分的重要性,C不符合題意。D:人為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D錯誤。故本題選B。16.A【詳解】A:京津冀三地在發展中密切聯系,京津冀協同發展體現了聯系是普遍的,要求我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協同推進三地發展,A正確且切題。B: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前提,B錯誤。C:我們做事情要立足整體,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C錯誤。D:聯系具有客觀性,自在事物的聯系與人為事物的聯系都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D錯誤。故本題選A。17.B【詳解】①④:將個人奮斗的“小目標”融入黨和國家事業的“大藍圖”。說明整體與部分相互依存,部分會影響整體的發展,①④正確。②:材料強調的是整體和部分互相依存,沒有表明個人的“小目標”是處于支配地位的部分,②排除。③:整體由部分構成,整體的功能存在于各個部分的相互作用之中,而不是部分功能的簡單相加,③錯誤。故本題選B。18.A【詳解】A:“1+1>2”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要求我們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A符合題意。B:材料強調的是系統優化的方法,未體現注重關鍵部分的作用,B不符合題意。CD:“1+1>2”要求我們注重的是系統優化的方法,而不是系統內部要素的簡單相加,也不是系統內部結構的按照一定的順序和方向重新組合,C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答案選A。19.C【詳解】②④:事物是普遍聯系的,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因此,持續推動一帶一路健康發展,更好地造福人類,需要借助事物固有的聯系,推進“一帶一路”國家開放與合作進程,堅持系統優化的方法,“一帶一路”國家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②④符合題意。①:建立“一帶一路”國家合作與治理體系,應該立足客觀實際,而不是立足各國共識,①說法錯誤。③:持續推動一帶一路健康發展,更好地造福人類,要根據客觀實際和客觀規律,為“一帶一路”國家高質量發展賦能增效,而不是根據各國的需要,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20.C【詳解】①:聯系的客觀性要求我們要從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不能根據人的需要建立具體聯系,①說法錯誤。②④:國際社會呼吁,對于日本向全人類轉嫁核污染風險,侵害各國人民的生存權、健康權、環境權、發展權等多項人權,公然違反人類共同價值的行為應予以制止。國際社會的這一態度是基于聯系具有客觀性,要在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聯系具有普遍性,海洋洋流及生態系統不是孤立的,②④符合題意。③:部分的變化會影響事物的整體,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21.D【詳解】A:日本核污水排海是屬于人為事物的聯系,A不符合題意。B:聯系具有客觀性,人們不能改變事物固有的聯系,人們應當在原有聯系的基礎上建立新的聯系,B錯誤。C:人為事物的聯系雖然具有“人化”的特點,但是其聯系是客觀的,C錯誤。D:我國反對日本核污水排海計劃,從哲學上看是因為世界是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日本核污水排海到計劃將使核污染風險轉移到鄰國和周邊環境,進而導致全世界、全人類受到二次傷害,D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22.①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要正確認識和處理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整體是事物的全局,居于主導地位。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就是用整體的國內市場統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各環節,實現我國經濟的更高質量發展。②系統是由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諸要素構成的統一體,具有整體性、有序性和內部結構優化趨向的特征。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能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③樹立全局觀念,用綜合的思維方法認識事物。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就是要立足國內大市場這個整體,優化組合,選擇最佳方案,實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最優目標,從而達到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分析】背景素材:新時代10年,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成效顯著考點考查:“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的有關知識能力考查:描述和闡述事物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要求可轉換為說明我國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體現的聯系的觀點,注意需要調用整體和部分的關系、系統的特征、系統優化的有關知識來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統一大市場體系建設取得了長足進展→可聯系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要正確認識和處理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關鍵詞②:我國經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可聯系系統的特征。關鍵詞③:我國經濟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可聯系樹立全局觀念,用綜合的思維方法認識事物。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23.①聯系具有普遍性。事物之間的聯系是普遍的,整個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整體,日方此舉將給海洋環境、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帶來嚴重損害,違背了聯系的普遍性。②聯系具有客觀性。自在事物和人為事物之間的聯系都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要求我們從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日本單方面公布“核污染水是安全的、沒有問題的”,禁止中國和其他相關利益方對福島的核污染水進行獨立采樣分析,無異于掩耳盜鈴,違背了聯系的客觀性。③聯系具有多樣性,要求我們既要處理好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又要處理好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核污染水排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全球性的、長期性的,堅決反對日本只看本國利益而忽視全球利益、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視長遠利益的行為。④整體與部分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必然會影響部分,要求我們樹立全局觀念。日本不顧國際社會的一片反對之聲,仍一意孤行,他們不負責任不得人心的行為,在破壞全球利益的同時,自己也必將最先嘗到惡果。【分析】背景素材:日本開啟核污染水排放入海考點考查:聯系觀的相關知識能力考查: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要求批判日本政府以上行為的錯誤所在,需要調用聯系的觀點的有關知識,依據材料關鍵信息具體從聯系的特點、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及方法論角度進行分析即可。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日本政府在被污染水的檢測和處置問題上一直拒絕國際合作,禁止中國和其他相關利益方對福島的核污染水進行獨立采樣分析。日本政府向國際社會公布的一系列“核污染水是安全的、沒有問題的”檢測報告都是出于日本之手→可聯系聯系具有普遍性、客觀性。關鍵詞②:日本核污水將在57天內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3年后美國和加拿大將受到影響,10年內蔓延至全球海域,對全世界造成惡劣影響,其危害將是多方面、全球性的→可聯系聯系具有多樣性、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及方法論。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教材信息與材料、時政信息相結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