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4.3國際合作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3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4.3國際合作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3

資源簡介

第4章 保障國家安全的資源、環境戰略與行動
第3節 國際合作
目錄
一、課程標準
二、素養目標
三、任務設定
四、必備知識
五、情景探究
探究一:資源、環境安全領域的國際合作
六、課堂小結
第4章 保障國家安全的資源、環境戰略與行動
第3節 國際合作
一、課程標準
舉例說明環境保護政策、措施與國家安全的關系。
二、素養目標
1.結合資料分析,理解在資源、環境安全領域進行國際合作的必要性及其主要的途徑。(綜合思維)
2.結合實例,了解我國在環境保護國際合作中的具體行動。(地理實踐力)
三、任務設定
1.為什么要加強國際合作?
2.國際合作的主要途徑有哪些?
3.在推進國際合作中,我國的主要姿態及其在國際合作中的主要表現是什么?
四、必備知識
一、國際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徑
1.必要性
(1)有些資源、環境問題具有全球性,單靠一個國家無法解決,需要全球共同行動。
(2)有些資源、環境問題具有跨國、跨地區的影響。
(3)在全球化時代,任何一個國家都要有國際視野,在保障本國資源、環境領域國家安全時,都不能以鄰為壑,不能以犧牲他國的安全為代價。
2.途徑
(1)當前資源、環境安全領域的國際合作具有意愿高、涵蓋面廣、影響面寬、活動頻繁等特點。
(2)國際社會圍繞共同關心的資源、環境問題,實施了多種途徑的國際合作。有些國際合作進展良好,有些國際合作雖進展有限但仍在艱難前行。
(3)主要途徑:簽署公約及履約,簽署多邊、雙邊合作協議,資金援助,人員交流和能力建設,技術援助和科技合作。
[教材思考] 每種途徑的國際合作對保障資源、環境領域國家安全有什么作用?
提示:①簽署公約及履約,約定了參與國各自的責任與義務,促進參與國自覺進行資源環境保護,促進國家安全。
②簽署多邊、雙邊合作協議,對區域性資源、環境問題的治理與保護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利于加強交流與合作,促進互信互惠發展。
③人員交流和能力建設可以促進參與國在資源、環境領域的開發、保護的能力。
④技術援助和科技合作,可以幫助落后國家和地區,同時也可促進資源開發、環境保護技術的不斷提升。
⑤資金援助可以幫助落后國家和地區改善民生,有利于促進資源的合理開發及環境保護。
[微思考] 具有法律約束力的《京都議定書》對30多個工業發達國家2008~2012年第一承諾期的減排目標做出了具體規定。試分析《京都議定書》對發達國家減排目標作具體規定的原因。
提示:全球變暖具有跨國、跨地區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且發達國家排放的二氧化碳所占的份額較大,根據可持續發展的公平性原則,理應承擔更多的責任。
二、中國在行動
1.主要姿態
(1)我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一向持積極態度,愿意承擔合理的國際義務,作出應有的貢獻。
(2)我國已經從環境保護國際合作的一個學習者、參與者、受益者,逐步變成分享者、推動者、貢獻者。
2.主要表現
(1)我國批準了關于臭氧、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危險廢棄物跨境轉移等的一系列環境公約和議定書,履行國際環境公約成效顯著。
(2)我國與世界許多國家開展了資源、環境領域的國際合作,已經形成高層次、多渠道、寬領域的合作局面。
(3)我國提出的建設生態文明、推進綠色發展等一系列新發展理念,不僅有利于解決自身資源環境問題,還將為其他國家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重視,對建立新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產生了積極影響。
[視野拓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一次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集中體現了黨中央全面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堅定決心和堅強意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樹起了生態文明建設的里程碑。
3. 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
(1)發達國家是環境污染的受害者,在國際合作中應負次要責任。 (×)
(2)國際環保合作必須遵循“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 (√)
(3)我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在資源、環境安全領域的國際合作中,愿意承擔合理的國際義務。 (√)
五、情景探究
探究一: 資源、環境安全領域的國際合作
2019年7月28日,第七屆庫布齊國際沙漠論壇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達成6項“共識”。值得關注的是,該屆論壇建議自2020年起,每年在庫布齊或“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和國家舉辦“世界治沙生態創新創業大賽”。庫布齊國際沙漠論壇是中國政府批準的國家大型涉外論壇,第七屆庫布齊國際沙漠論壇圍繞“綠色‘一帶一路’共建生態文明”的主題,交流探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荒漠化防治與合作、消除貧困等當前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
該“共識”認為,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家園。荒漠化防治是關系人類永續發展的偉大事業。國際社會應該攜手努力,加強防沙治沙國際合作,推動全球環境治理,全面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還自然以和諧美麗,為人民謀幸福安康。庫布齊沙漠治理為國際社會治理環境生態、落實2030年議程提供了中國經驗。
問題1 (區域認知)庫布齊沙漠所在區域的氣候特征是什么?
提示:氣候干旱,降水少,風沙活動頻繁。
問題2 (綜合思維)庫布齊沙漠的治理得到了聯合國的高度贊揚,反映出的我國在國際合作的積極貢獻是什么?
提示:我國治理沙漠的做法為世界各國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
問題3 (地理實踐力)我們作為公民,可以為庫布齊沙漠治理做點什么?
提示:可以捐款捐物,為其恢復植被貢獻一份力量;大力宣傳環境保護的意義等。(合理即可)
歸納提升
1.資源、環境安全領域的國際合作的必要性及表現
必要性 表現
有些資源、環境問題具有全球性,單靠一個國家無法解決,需要全球共同行動 資源短缺、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等
有些資源、環境問題具有跨國、跨地區的影響,需要開展雙邊或多邊的區域合作 國際河流的水資源分配、有毒化學品和危險廢棄物越境轉移等
在全球化時代,任何一個國家都要有國際視野 在保障本國資源、環境領域國家安全時,都不能以鄰為壑,不能以犧牲他國的安全為代價
2.中國認真履行國際公約和國際合作
簽署環境公約和議定書 批準了關于臭氧、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危險廢棄物跨境轉移等的一系列環境公約和議定書
努力履行國際公約 簽署 文件 截至2003年3月,我國已與32個國家簽署了有關環境保護的備忘錄、行動計劃、公報、聲明、議定書文件53份
合作 項目 與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的環保合作,借鑒先進的環保理念和經驗,促進環保技術水平提升和環保產業的發展
積極倡導和推動資源、環境領域的南南合作,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支持,共同促進可持續發展
在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等合作框架下,積極開展區域環境合作,貢獻中國力量
合作 領域 水資源研究與保護、大氣質量研究與保護、有害廢棄物研究與管理、動植物研究與保護、環境宣傳教育、環保技術合作等
自身 實踐 提出的建設生態文明、推進綠色發展等一系列新發展理念,不僅有利于解決自身資源環境問題,還將為其他國家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重視,對建立新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產生了積極影響
意義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環境保護領域,不僅有改造國際公約和進行國際合作的責任和義務,而且在解決我國嚴重的環境問題方面有尋求國際合作的必要性
六、課堂小結
1.加強國際合作的必要性:
①有些資源、環境問題具有全球性,單靠一個國家無法解決;
②有些資源、環境問題具有跨國、跨地區的影響,需要開展雙邊或多邊的區域合作
③在全球化時代,任何一個國家都要有國際視野。
2.目前國際合作的主要途徑有資金援助;簽署公約及履約;簽署多邊、雙邊合作協議;人員交流和能力建設;技術援助和科技合作。
3.我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一向持積極態度,愿意承擔合理的國際義務,作出應有的貢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城县| 七台河市| 卓尼县| 西乡县| 平顺县| 通化市| 虹口区| 富民县| 郯城县| 澜沧| 资中县| 阿巴嘎旗| 扶绥县| 德江县| 宁城县| 英德市| 库车县| 偏关县| 保康县| 乐安县| 平度市| 牡丹江市| 吴江市| 无棣县| 新密市| 城步| 涿鹿县| 宜州市| 阿城市| 潮州市| 连山| 通化市| 蕲春县| 潞西市| 晋城| 盘山县| 吉木乃县| 鹿泉市| 巴彦县| 苏尼特左旗| 滨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