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4章 保障國家安全的資源、環境戰略與行動第2節 國家戰略與政策目錄一、課程標準二、素養目標三、任務設定四、必備知識五、情景探究探究一:我國的國家戰略與政策六、課堂小結第4章 保障國家安全的資源、環境戰略與行動第2節 國家戰略與政策一、課程標準舉例說明環境保護政策、措施與國家安全的關系。二、素養目標1.結合資料分析,了解保障資源和環境領域國家安全的意義,掌握具體措施。(綜合思維)2.舉例說明公眾參與資源和環境保護的意義和措施。(地理實踐力)三、任務設定1.保障資源、環境領域國家安全的意義是什么?2.保障資源、環境領域國家安全的主要措施有哪些?3.為什么要推動公眾參與?四、必備知識一、保障資源領域國家安全1.保障資源領域國家安全的意義(1)國家資源環境戰略、政策和措施體現了一個國家在處理資源、環境與發展關系方面的基本態度和行動方向,不僅對資源開發利用、環境保護活動產生直接作用,而且也會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社會、技術等產生全面的影響。(2)保障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資源能持續、可靠和有效地供給,其中戰略資源的開發、儲備和運輸尤為重要。2.保障資源領域國家安全的措施[教材思考] 能源戰略、能源綜合規劃和能源專項規劃有什么區別?提示:能源戰略是總領,能源綜合規劃和能源專項規劃是能源戰略的組成部分,是能源戰略推進實施的具體措施。二、保障環境領域國家安全1.保障環境領域國家安全的意義保障人民賴以生存發展的大氣、水、土壤等自然條件不受威脅和破壞。2.保障環境領域國家安全的措施[微思考] 云貴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區為生態紅線的劃定區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云貴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區的石漠化問題嚴重,生態環境脆弱。三、推動公眾參與1.推動公眾參與的背景資源、環境與每個公民息息相關。參與防治環境污染和解決資源、環境問題行動是公民的社會責任。2.推動公眾參與的措施[特別提醒] 通過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是推動公眾參與的關鍵。3. 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1)保護環境是公民自由決定的,不需要履行相關法律義務。 (×)(2)公眾依法享有獲取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的權利。 (√)五、情景探究探究一: 我國的國家戰略與政策國家石油儲備庫是指由國家投資建設的,用于長期儲存原油的大型油庫,國家石油儲備庫承擔著主權國家的能源安全,是一個國家的重要戰略儲備項目之一。中國的石油儲備起步于21世紀,但發展速度很快,中國政府在各地都建設了大量的石油儲備基地,至2008年一期已經建成了鎮海、舟山、大連、黃島四個國家級戰略儲備油庫,2009年二期國家儲備計劃啟動,重慶等內陸地區開始建設國家級儲備庫,到2011年,中國的儲備量可以滿足35天,2020年,中國的石油儲備已達到90天的凈進口量。問題1 (綜合思維)啟動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工程的目的是什么?提示:保證能源安全,在世界石油市場發生劇烈動蕩,甚至發生嚴重中斷時仍能保證國內市場的石油供應;調節石油生產與消費的需求。問題2 (區域認知)黃島成為我國首個石油儲備庫的原因有哪些?提示:有便利的海運,接近石油消費市場,交通便利等。問題3 (綜合思維)目前我國主要從國外進口石油,從安全的角度分析我國原油進口的弊端。提示:從來源地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中東、非洲、俄羅斯等地;從進口量來看,主要集中在中東;中國原油進口通道較為集中,大部分海上運輸航線都需經過馬六甲海峽。歸納提升我國的國家戰略與政策著眼點 主要措施 典例保障資源領域的國家安全 有效管控戰略資源的開發 嚴格審核稀土礦資源的開礦許可加強戰略資源儲備 我國目前已經建設多處石油儲備基地完善資源運輸戰略通道建設和安全保護措施 我國建設的西氣東輸工程已經安全運行多年保障環境領域國家安全 劃定生態保護紅線 我國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建設了眾多的自然保護區強化環境風險 的預警和防控 我國已建立大氣、水等環境污染檢測網絡,對常規污染指標進行監測預警妥善處置突發環境事件 我國成功及時處置2005年發生的松花江水污染特別重大突發環境事件推動公眾參與 推動公眾履行相關法律義務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明確規定了公眾的環保義務培養公眾的環境意識 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中,設立有關環境保護的課程推動公眾參與資源、環境事務的社會監督 國家環保部門在網站上公布環境違法舉報電話、信箱等六、課堂小結1.保障資源領域國家安全的主要措施:①有效管控戰略資源的開發;②加強戰略資源儲備;③完善資源運輸戰略通道建設和安全保護措施。2.保障環境領域國家安全的主要措施:①劃定生態保護紅線;②強化環境風險的預警和防控;③妥善處置突發環境事件。3.推動公眾參與的主要途徑:①推動公眾履行相關法律義務;②培養公眾的環境意識;③推動公眾參與資源、環境事務的社會監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