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6《空氣占據空間嗎》一.教學目標1.科學概念:知道空氣占據了空間;空氣總會充滿各處。2.過程與方法:用實驗方法證實空氣確實占據空間;用對比實驗控制條件的方法,進行觀察;在科學事實的基礎上進行預測、觀察和解釋。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與他人合作的良好習慣,形成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學生探究空氣占據空間”。教學難點:自主設計實驗證實空氣確實占據空間。三.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師:同學們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個謎語,動動你們聰明的小腦袋,想想是什么呢?教師出示謎語學生回答;空氣。老師;你們還知道關于空氣的哪些知識呢?學生回答......老師;我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知道,石子,沙子是固體,會占據空間;牛奶,飲料是液體,也會占據空間。那么,作為氣體的空氣會占據空間嗎?同學們大膽猜一猜。學生回答,有的說“會”,有的說“不會”。老師;空氣會不會占據空間,我們還是要通過實驗來得出結論。(二)探究新知出示圖片,小紅想用漏斗把水倒進密閉的瓶子里,可是試了好多次都沒有成功,思考水不下漏的原因。猜測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學生有猜想回答,你是否有話題補充)【設計意圖】通過小實驗的引入,使學生初步認識“空氣占據空間”的概念。活動一:驗證空氣占據空間實驗:“把紙放入水中,水不會濕”,猜一猜會是真的嗎?1.老師為大家提供了一些實驗材料,請同學們選擇你需要的實驗材料,設計實驗方案,從而驗證你的猜想。2、學生設計實驗方案,并進行展示。根據展示,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后,修改完善自己的方案,并按照方案進行實驗。實驗過程:在空玻璃杯中,把一張團好的報紙塞入玻璃杯后豎直倒扣入水槽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紙沒有浸濕,從而得出實驗結論:空氣占據空間。【設計意圖】讓學生運用自己所相處的辦法,親自動手觀察實驗,幫助他們產生體驗和感悟。由于這一設計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和生理發展的需要,所以學生能在動手中真正體會到空氣占據空間。活動二:吹不大的氣球是真的嗎?老師:拿一個氣球讓一位同學吹一吹,看看能不能吹大,結果很容易吹大。然后老師再拿出一個氣球,只不過這只氣球是緊緊套在飲料瓶口上的,讓這個同學再吹,讓同學們仔細觀察現象,真有吹不大氣球嗎?小結:通過這個實驗再一次證實空氣占據空間。【設計意圖】在上一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探究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活動中,再一次感受“空氣占據空間”這一科學概念。(三)拓展延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空氣被壓縮的例子 【設計意圖】將科學概念遷移到更廣闊的生活中,讓學生真正能夠利用這一科學概念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四)課堂小結:師:這用到了今天學習的什么知識 讓我們學會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身邊的難題,成為一個真正的科學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